读书分享:《温儒敏语文讲习录》

<h3>  “世界很大,很多变化简直迅雷不及掩耳,根本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我们不能不用积极而务实的态度去面对这个世界”,这是温儒敏先生在本书的前言中提到的一句话,面对变化,我们需要以积极务实的态度做出调整,因此也就有了本书的核心思想“守正创新”,温老在全书中以专业又接地气的方式教会我们“语文课在坚守传统的同时,如何面对如今的新生代”。 本书内容主要是讲座、访谈,所以叫“讲习录”。 全书分六辑:第一辑主要谈语文课改和课程标准,包括如何认识语文学科的功能特点,如何看待十多年来实施的课改等;第二辑关于教材编写,对于如何用好“部编本”语文教材有较多的说明;第三辑讨论教学,谈的较多的是要“聚焦语用”,要抓住培养读书兴趣这个“牛鼻子”,还谈到教师要当“读书种子”;第四辑集中探讨语文高考,对于语文高考命题改进的趋向的分析,以及高考作文、高考改革等,都有涉及;第五辑有意选录了文学课的几篇讲稿,都是和中学语文教学有些联系的;第六辑探讨中文学科的历史、现状和困境。此外,还有一些附录,意在让读者了解某些思想背景,可以更好地探讨语文教育的论题。全书内容涉及面很广,但大多数内容聚焦中小学语文教育的核心问题。在这里,作为导读人的我重点与各位老师分享第三辑的“讨论教学”,主要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读”两个层面具体展开。 教师的教中主要有四个方面想要与大家交流: 一、教作文 (一)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文笔”并非作文教学的“第一要义”。目前,过分看重“文笔”的偏向很突出,应引起高度警惕;模仿式的作文教学对于学会一般的文字表达,也不无好处。但“仿写”不是目的,满足于仿写,沦为应试的套路和技巧,就走向反面,肯定束缚个性,形成空话、大话、假话连篇的“八股”。过分追求文笔,往往也和套路连成一气,结果带有“文艺腔”的“宿构作文”就遍地都是了。&nbsp; (二)温老的建议:如果说有作文教学的正路,那就是三句话:读写结合,广泛阅读,适当练写;多读比多写能更有效地提高写作能力。原因在于,写作次数本身不会增加学生的信息总量,写作属于信息输出行为。而多读就不同了,它能够不断增加信息量,改变知识结构;写作教学不必讲许多理论,主要靠大量阅读、适当模仿和不断的练习,实践性很强。&nbsp;&nbsp;&nbsp; 二、教古诗文 (一)古诗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小学生学古诗文是比较难的,要求别过高,不必在所谓主题思想、意义价值、艺术手法等方面讲太多。有的教案总喜欢来个三段论——知作者,解诗意,想画面,未免太死板,也不得要领。&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二)温老的建议:怎样教好古诗文的课?最好的办法就是反复诵读,读得滚瓜烂熟,不用有过多的阐释,也不要太多活动,宁可多读几遍、多读几篇;就小学语文中的“诗教”,讲几点建议:以诵读为主、注意引发兴趣、重视会意与感悟。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三、备课 语文课备课的五个通病及改进建议: (一)对整个语文课程的内容目标缺少通盘的考虑,零敲碎打,备一课算一课,很少去想这一课或这一单元在整个小学语文课程中的位置和功能。 建议:学习研究课程标准;对整个小学的课程内容目标,有整体的基本的把握;做到一课一得。 (二)老师自己对课文缺少细读和研究,过分依赖别人的现成的课例教案,结果导致在“教什么”方面的随意和模糊。 建议:人家的教案可以借鉴,但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改造翻新变成自己的教案;每次备课都细读课文,很投入地读,赤手空拳地读,就可能焕发某种新鲜感,可能重新找到让自己感动的地方,再用打动自己的东西去打动你的学生。 (三)遍地开花,重点不突出,没有明确教给方法。 建议:克服教材研读不够细、贪多 的毛病。 (四)程序太多,安排学生读得太少。 建议:备课时不要把一节课的几个段落划得很多很细;文体不同,内容有差异,可以设置不同的程序;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的时间去读,老师的讲解主要起到点拨作用。 (五)滥用多媒体。 建议:小学低年级用一些课件比较直观还有些好处。越到高年级,就尽量少用。&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h3><h3> 四、教师的读 (一)教师读书的必要性:要真正实现“读书为要”,并不容易,因为还得有个前提条件,那就是——语文教师自己先要喜欢读书,把读书当作良性生活方式,成为“读书种子”。 (二)教师读书的建议:首先就是读书的计划和清单(有一份自己的书单,设定在几年内,应当读哪些书。书单要考虑时间的安排,有可行性);书单是可以套在一起彼此交错的三个圆圈:最外围的那个圈是通识的部分,这些书应当是最基本的,凡是上过大学、受过良好教育的人,都应当读过的。第二个圈是与自己从事的专业或者职业相关的部分,这是打基础,拓宽专业视野,活跃思维。第三个圈是核心部分,主要围绕自己的专业或者自己特别感兴趣,希望有所研究、有所发展的那些专业的书;这三部分书目之外,还可以有一些消遣的、娱乐的阅读,但不应当是主体,也不必计划太强,随意读一点调节一下就可以了。 学生的读中同样也是有四个方面想要与大家分享: 一、读书方法 (一)快读:默读、猜读、跳读、浏览,其中浏览的训练方式可以是五个手指并拢,顺着书的字往下移动,速度要比眼睛的感觉稍快,而且越来越快。 (二)读一本书:通过检视阅读(检索阅读)来选择书目,检索的方面包括一本书的书名扉页、提要简介、前言等—目录—一两个与主旨联系密切的章节---结尾---后记;通过精略结合来具体地读:一本书读三遍(粗读大致了解轮廓主旨有个基本印象—细读对各章节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带着问题或疑问读,选择重点章节读)。 (三)读小说、诗歌、散文:重视想象与体验(重视第一印象,如读一首诗,头一遍最好快读,朗读, 一口气读完,获取带有鲜活的个人感觉的第一印象)。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不同文体要有不同的阅读方法 。 二、连滚带爬地读 (一)是什么:我说的“连滚带爬”地读,包括浏览、猜读、跳读,是有助于培养读书兴趣的。 (二)建议:一定要把语文的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和学生们的语文生活联系起来。现在有些语文教师不一定了解学生们的语文生活,你讲你的,下课后学生开个玩笑就给你颠覆了;“不动笔墨不读书”,在一定的情况下应当这样要求,但不可当作戒律,无论读什么书都要“东笔墨”,那样就太累人了,不切实际。我们当家长当老师的都做不到,怎么要求孩子们去做呢? 三、整本书阅读 (一)目的:要求整本书阅读,我看首先就是“养性”,涵养性情,让学生静下心来读书,感受读书之美,养成读书的习惯。这可能是最重要的。 (二)建议:“一书一法”:本来读书方法很多,但围绕一本书的阅读重点学习某一种适合的方法,以后学生碰到同一类书,也就会读了。这些都是提示性的,可以用很少的课内时间去实施,但整本书阅读主要是课外阅读;我看社会上有些跟进新教材的“名著导读”一类读物,安排了很多阅读计划和规定动作,比如如何写笔记,如何做旁批,如何写读书心得之类,甚至时间都规定好了,那就会限制了读书的自由,减损了读书的乐趣。所以,不要管得太死,宁可实行目标管理,开头有个提示和引导,结尾布置一点小结之类,那就很好了。 四、读闲书 (一)是什么:这里说的“闲书”,就是课外书,是学生按照兴趣选择的书,可能既包括一般认为的名著经典,也包括某些流行读物,范围是很广的。 (二)目的:限制那么死,怎么可能有阅读兴趣?怎么可能拓展阅读面?又怎么可能提高语文素养?让学生读“闲书”,以此促进学生阅读兴趣,形成读书习惯,将是大有益处的。 (三)建议:这里给老师和家长一个建议,叫从长计议。学生喜欢课外阅读,那就多鼓励和引导吧。给些关心和指导是必要的,但不要干涉。学生有他们的“语文生活”,有他们的语文圈子与表达形式,他们可能会互相交流读“闲书”的心得,其实这些都是学语文,是“大语文”。家长、老师也许不能完全进入学生的“语文生活”,但应当给予尊重和关心,才能在语文课和学生的?语文生活之间疏通一条通道;现在有些语文教材设计有阅读的“链接”,给学生提供课外阅读书目,可是很多老师不重视,这有点可惜。应当好好利用这种“链接”资源,鼓励课外阅读,鼓励读“闲书” 。&nbsp;&nbsp; 关于教学,温老的分析是独到且精准的,给出的建议也是专业而接地气的。同时,阅读本书,除了教学上的所得,其中时时刻刻透露出的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也会让人受益匪浅。 一、职业性倦怠 三句话: 承认现实, 着眼未来, 懂得平衡。 二、求真务实的态度 应当说,在必须改革这一点上,大家意见是统一的,但具体到怎么改,各种看法就很不一样,甚至总是针锋相对,各有各的道理,甚至互相颠覆。所以,我想重要的、迫切的不是再去争论,而是让一部分学着和一线的教师专家坐下来,认真做一些调查研究,要真正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而不只是在印象的、情绪的层面提出批评与设想。 三、引导者的力量 同学们一般比较佩服那些教学认真又有个性的教师,这些教师不完全照着教学大纲转,总有自己的思考,而且能带动学生思考。这样的教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观语识人 曾有人问过温老这样的问题“作为一个国内学术重镇的资深学者,十几年如一日地关注中小学语文教育,还接下了编写教材这么一件“处在风口浪尖上的事儿”,究竟是为了什么?” “一直以来,我深感在中国喊喊口号或者写些痛快文章容易,要推进改革就比想象难得多。在教育领域,哪怕是一寸的改革,往往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我们这些读书人受惠于社会,现在有些地位,有些发言权,更应当回馈社会。都在做批评者,那谁来做建设者?”这就是温老的回答,现实中透着一股批判性的尖锐力量,还有一份身为教育人的厚重责任感。 感谢相遇,规范的教学方法、专业的教育理念、求真务实的做事态度、纯粹担当的思想境界,这些是身为读者的我从书中品到的,更是从温老的言语中悟得的,而它们必将为我今后成为一名更加合格的语文教师助力! &nbsp;<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