棣花寻荷

九三碑林

<p>  这已经是第三次去棣花镇了。</p> <p>  对棣花镇最初的向往主要源于对作家贾平凹的崇拜和他笔下描述的棣花古街以及所发生的故事情节背景的好奇。前两次分别在初春和初夏,均为集体行动,脚步匆匆,不及细细品味、感受那里的灵山秀水。欣赏了那千亩池塘,小桥流水映青山的美景,想必荷花盛开,夏之棣花是极美的。就一直谋划着,期盼着,待到荷花盛开时节小住几天,感悟一下贾平凹老师成长的地方及作品里的场景,探究下这样的山水如何孕育出那样一位素有鬼才之称的当代作家的。</p> <p> 六月二十五日,端午时节,棣花的荷花想必已绽放。我们早早出发,一路追光,沿福银高速一路南下,向目的地进发。</p> <p>  原计划先去盛传很美的桃花谷。因车在音乐声中高速飞驰,不觉已到金丝峡出口,且就加上一个目的地金丝峡吧,权当棣花之行的序曲吧。毕竟十多年没去过啦。</p> <p> 当今的金丝峡镇建设的很气派,高大壮观的建筑完全是一种楚风秦韵的混搭</p> <p>  </p> <p>  难道这里也是茶马古道的一部分?</p> <p>  步入景区满目清翠、绿水环绕,穿行在溪旁林荫道,山风习习,路途的燥热顿去,凉爽惬意。景区较十多年前范围更大,设施配置及管理更加精细化。</p> <p>  古刹高阁台九重,庄严道场自天成,信徒香客欲拜谒,虔心向上终可成。</p> <p>  不一样的端午——品尝当地美食乌籽子粽子,味道不错!👍</p> <p>  午后驱车前往桃花谷景区,桃花已凋谢,只有骄阳晒透的清翠山林,有些失望,短暂停留即赶往此次的目的地——棣花镇。</p> <p>  桃花谷至312国道,要翻越重重山峦,车在单行山道上行进,连续拐弯,有些地方几乎没有缓冲,一路鸣笛。我的心都揪成了一团,甚至有些后悔为了体会沿途风景走这条路了,已无心观景了。真佩服老刘同志的淡定呀!</p> <p>  暮色四合时分终于到达目的地——棣花镇。在贾氏农家客栈住下,正对窗外不远处就是荷塘,荷塘北坡即可到刘高兴家和贾平凹故居,主人是贾平凹同村老乡,两口朴实厚道,要不是西广场音乐有些吵,还真是个幽静的去处。</p> <p>  荷塘边农家小院,宁静闲适</p> <p>  远处青山如黛,门前碧水环绕,拱桥横跨。正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时节。这山,这水,这人,都透露出秀美的灵气,真是洛山秀水育鬼才呀!</p> <p>漫步千亩荷塘,心中荡起丝丝涟漪</p> <p>眺望风雨桥,多少故事情节在脑海中翻腾</p> <p>且在这荷风中徜徉,心中荡起柔柔的情愫</p> <p>  贾平凹是当代中国一位最具叛逆性、创造精神和广泛影响的作家,也是当代中国可以进入世界文学史册的为数不多的著名文学家之一。他的文章在叙述态度和审美理想上主要体现为对自然的追求。这一特点,表现在作品中就是对小说叙述者或叙事人的隐藏,故事情节的淡化以至生活对故事的置换,和具体叙述时力图做到自然呈现、不用人力却蕴含哲理,这一特点,缘于贾平凹深受中国道家哲学和美学思想,古代说话艺术和明清时期的世情小说,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的“新写实”小说创作潮流等的影响。贾平凹的作品既有对自然的追求又有对现实的思考与拷问,这些在《古炉》《秦腔》等作品中集中体现,具有划时代的文学价值和意义。当然也有一些颇具争议的作品和评价。但他永远是文学爱好者心目中最具影响力的作家。</p> <p>  探访贾氏祖宅。一处幽深宁静无人居住的老宅,当地村民已鲜有人知了。</p> <p>  路遇贾平凹老师发小刘高兴的战友夫妇,随他们绕池塘上坡就来到《高兴》中原型刘高兴家,虽大门紧闭,但他们还是热情地帮我们扣开了门,参观小院后购置《高兴》一书,请主人公签字盖章拍照留念。因无其他游客,有幸和他们共话贾平凹早年旧事,追溯作品中的对应场景。</p> <p>  贾平凹故居门前广场的秦腔雕塑</p> <p>  前往贾平凹文学馆再次参观</p> <p>  步入贾宅正门</p> <p>  这就是文中所说的丑石</p> <p>  文学馆与偶像塑像合影</p> <p>  棣花镇有一条在南宋时期一脚跨两国的老街——宋金街。这条古街始建于一千年前的宋金时期,当时绍兴十二年在这个名叫棣花的地方,发生了“宋金议和”事件,从此以棣花旁边的陈家沟河为界,西北归金,东南属宋,偏安一隅的南宋朝把古商洛一半土地割让给了金人。可是,边界两边的百姓并不理会这些限制,提篮小卖天天发生,最早这儿可能就是一个小商贩的集聚地,后来商家们看这个地方是管控的模糊地带,又平安无事有钱可赚,便搭起了茅屋商棚。宋人在宋界搭,金人在金界搭,从此便形成了一个固定的集贸市场。时光见证了这里曾发生过的刀光剑影、屈辱议和及往来贸易。如今中华一统,它已成为一个历史的印记供后人追忆。</p> <p>二郎庙也是宋金分制的形式共存一庙</p> <p>  二郎庙对面 高耸的魁星楼、戏台</p> <p>  走在贾平凹《秦腔》、《高兴》等作品里场景原型之一的清风街,小说中的场景一幕幕浮现在眼前。清风老街原为棣花老街,高大的牌楼矗立街口,上有贾平凹亲书“清风街”三个大字,楹联写到“清风徐来,犹见商於汉唐柳,秦腔乍起,且醉棠棣宋金人。”古道从街中缓缓穿行而过,街的西头就是著名的棣花驿。历史上这里还曾是水旱码头,人声喧闹,生意来往,十分热闹。不到一公里长的清风街上,布满了各种铺面,店铺古香古色、货品琳琅满目,吃、玩、住一应俱全。潺潺的溪水从街的西头流到东头,给古街平添灵气。新修的棣花驿站坐落于清风街的西头,白居易的名诗《棣花驿见杨八题梦兄弟诗》“遥闻旅宿梦兄弟,应为邮亭名棣花,名作棣花来早晚,自题诗后属杨家”还回荡在耳旁。风吹驿鼓,阵阵作响,似乎又回到那个远去的年代。</p><p> 清风老街是商於古道上的一个重要节点,白居易三过棣花,借诗吟咏“棠棣之华”,使其闻名遐迩,后沿用了贾平凹小说《秦腔》原型而得名清风街。在这里,可以感受木铎楼、魁星楼、法性寺、二郎庙等名寺古刹精妙绝伦的建筑艺术,可以聆听棣花古驿浑厚的钟声,目睹古代驿站高效运转的邮传秩序,鉴赏李白、白居易留下的不朽诗篇,与文坛鬼才贾平凹作品中的人物原型对白,体味中国农村原汁原味的生活。厚重的老街建筑、古老的农家作坊、传统手工艺品、具有陕南特色的风味小吃,独具匠心、让人回味无穷……</p> <p>  回程未走高速,路况虽无艰险,却遇大雨,山路弯弯,上下盘旋,至丹水源头为制高点,景色绝美,雨亦适时停歇,下车观景留念,天公作美,太阳露出了温情的笑脸。</p> <p>  出流峪过蓝关,经蓝田,穿浐灞,傍晚时分安返,结束愉快的棣花之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