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旅途——求学之路

紫竹

我的求学之路是我人生旅途中最为满足的一件事,求学之路之坎坷,读书过程之艰辛,校园生活之多采,是我的幸运和福气。让我从中享受了读书的快乐和幸福。每当回忆起那求学的坎坷和幸福都让我心动不已,让我感到苍天有眼,和有志者事竟成的鼓舞。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学时代,不爱红装爱武装的写照。</h3> 我读初中一年级的时候,就遇上了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因此,我还没读完初中一年级,学校就停课闹革命,我的学生时代就这样结束了。接着就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在贫困的朝阳专区建昌县农村呆了四年,然后进了工厂。为了能够继续求学,我费尽了心思和周折,只要有书读,什么样的学校我都不挑剔。我在离开学校十几年后,走进了本钢石灰石矿“七、二一大学”,在那不正规的学校里学习了二年,在三十四岁时进入了梦寐以求的高等学府——东北工学院。后来又函授学习了中央党校,在不惑之年读完了大学本科。但我并没有就此满足,42岁时又到长春大学进修学习,还业余学习过电子技术、涉外经济、计算机应用技术等各学科知识,各类专业的毕业证书、结业证书就有五个。求学之路可谓坎坷而曲折,但也丰富多彩,其中的一些故事,让我终生难忘。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童年时的我</h5> 回忆一下我的读书经历:<br>1959年——1965年,本溪市河东小学读书;<br>1965年——1968年,本溪市第二中学读书;(66年文化大革命,所有学校停课,只学了初中一年级的课程。)<br>1976年——1978年,本钢石灰石矿“七、二一大学”,《机电专业》;<br>1984年——1986年,东北工学院管理工程系,《管理工程专业》,大专学历;<br>1988年——1989年,沈阳师范学院函授班,《涉外经济专业》;<br>1990年——1993年,中央党校函授班,《经济管理专业》本科学历;<br>1994年3月——1994年7月,长春大学管理学院进修《会计专业》;<br>1998年——获得计算机应用技术中级证书(180学时);<br>1999年——再次获得计算机应用中级证书(150学时);<br>  <div> 从这学习的历程看,我本该上学读书的时候因文化大革命停课不能上学,此后在工作期间一直不断的学习,其中脱产学习就有三次,业余学习坚持了更长时间,最后一次去长春大学脱产进修时,已经42岁了。由于我坚持不懈的努力学习,先后取得了电气技术员、经济师、会计师、高级会计师等专业证书和任职聘书。跨界学习,工作岗位也多次变动,涉猎了几个专业,但每个岗位我都胜任了,得到了领导和同志们的认可。</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一九六五年小学毕业合影</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九六八年初中毕业离校前班里部份同学合影</h5> 读书伴我行,求学意志坚。我们那个时代能读大学,不是现在只要公平的参加高考就能读大学的。那其中的障碍和困苦是现在的孩子们所不能理解的,因为大学停止招生。上大学读书也不是所有人都认同的事情,知识分子被批判,遭打击。但我坚定要上大学的信心,是我从小就确立的理想和目标,初心难改。<br>  我自幼喜欢读书,也崇拜周围哪些有文化的人。小时候我家住在本溪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家属院,医院里的大夫、护士都是大学或中专毕业,我非常羡慕和尊敬他们,曾多次暗下决心,长大了一定向他们一样读大学。可万万没有想到,我在初中一年级时,就开始了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那真是一场梦,一张大字报引发了全国所有学校都停课闹革命。铺天盖地的大字报贴满了学校的走廊和围墙,接着就是大串联、大批判,整整折腾了二年,到了1968年10月,所有中学的在校六届毕业生(初中三届、高中三届),全部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那时,我还不满十六周岁,千里迢迢去了辽宁省最贫困的朝阳专区建昌县要路沟公社吴坤杖子大队下乡务农。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文化大革命期间本溪二中红卫兵二大队宣传队合影 </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九六八年离校前的留影</h5> 我们吳西小队青年点有五名同学,都是我们一个班的,我们大队有三个青年点,东队有二名高中三年级的女同学,就是因为文化大革命,而没有读上大学。她们有知识、有文化,随意说出一个物理现象或化学符号,都会让我佩服的五体投地。我总是跟她们学这问那。贫下中农看我爱动脑筋爱学习,又挺热心,到农村三个多月时就选我当了“赤脚医生”,送我到地区医院学习。我珍惜这个学习机会,努力学习,永于实践,热心为贫下中农服务。我父亲是药剂师,我利用春节放假的机会,跟父亲学习中草药制剂。在那个经济文化都十分落后的地方和年代,那真是一个不小的举动。我制剂的“元胡注射液”治疗胃脘痛十分有效,周围十几里的老乡都到我们大队卫生所看病求药。我当了赤脚医生,接触到了新的知识,使我更加感到自己文化基础太差,求学的欲望在心里萌动。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九七零年春节回家时装模作样拍的照片</h5> <p>   到了1971年未,国家第一次恢复了高等学校教育,招收工农兵学员。我听说了这个消息后,以十分高兴和忐忑的心情,给建昌县知识青年安置办公室的领导写了一封信,情真意切的表达了我渴望上大学读书的愿望。几天后竟得到了回信,真让我喜出望外。信中勉励我在农村好好干,如有上学的机会会考虑我。那年的招生是小规模的,在我接到信时招生还没有完全结束。我在农村等啊盼啊,直到春节前夕,我才离开青年点回家过年。在回家经过建昌县城时,到我们班在县委工作的同学那借宿,因为从我们青年点回本溪必须在县城住一晚,才能坐第二天的汽车到火车站。我那个同学到我去了,马上告诉我说:安置办的同志正在找你呢,我急忙到了安置办。他们说真巧,现在有一个上大学的补发名额,你明天先别走了,参加考试和体检,那次招生就是学校老师面对面的考查。第二天,我和安置办的同志及两位老师先到县医院做了体检,然后到县招待所接受考核,同时考核的还有二名男知青,也都是我们本溪二中的同学。他们对我进行了简单的笔试,其中认象最深的是数学题让我写出矩形面积、圆面积、圆柱体体积等公式,我把圆面积和圆柱体体积的公式都写对了,可没写出矩形面积的公式,那二位老师说你咋没写矩形面积呢,我说不知道啥是矩形,他们说长方形就是矩形啊,我说那我知道。可见我的知识点是多么的匮乏,竟不知道长方形就是矩形。那张试卷比较简单,大致也就是走个过程,确认我是六八届初中一年级的学生而已。其中有一位沈阳药学院的教师,他问了我有关中草药的一些知识,我谈了中草药制剂,以及“九二O”治疗哮喘病的临床试验等情况。他们非常满意,说我这个赤脚医生还真是懂得不少知识,也有实践经验,当即表示愿意接收我这个学生。但他们非常关切的对我说:“这次招生是三结合的招生形式,即自愿报名,基层推荐,学校审核。你必须有基层的推荐意见,并说你们公社党委书记正在县里开会,让他签个字手续就全了。”我自信的说:“公社领导一定会同意我上大学的,公事公办,还是你们找吧。”招生的老师也有把握的要去了我本溪家的地址,说通知书直接发到我家。第二天我兴高采烈的起程回本溪了。不料想,大学通知书左等右等也没等到。春节前三天,一个刚从建昌县回来的高中同学赵思全来看我,我急切的问她:“我上大学的事你知道吗。”她说:“知道,你去不上了,公社领导说你走后门,没给你填推荐意见。”我当时象疯了一样,哭着喊着非要马上回建昌县问个明白,我在那里举目无亲,哪有什么后门可走。再说,当时也不懂得什么叫走后门啊。我爸爸劝我安静下来,给我要了长途电话。那时的电话很不好打,一个县里的长途电话要经过几次转接才能打通,幸好在五点前还真的打通了。建昌县安置办的同志在电话里安慰我说,没有其它原因,只是因为你是补发名额,别人都合格了你就不能去了,在家好好过年,以后有机会一定让你去上大学。我知道这不是实话,但回去说理也没有用,招生工作已经结束了,只好认倒霉。那年的春节我是在泪水中度过的,整天泪流满面,嗓子哑的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第一次上大学的梦就这样破灭了。</p> <h5>一九七二年离开要路沟公社前与青年点的同学在公社门前,前面的小孩是五七战士高姨的女儿。</h5> 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但建昌县要路沟地区医院和建昌县知识青年安置办对我在农村的表现还是认可的。第二年即1972年五月份时,建昌县医院派了三名医生和我一个赤脚医生,到本溪县学习防治地方性甲状腺肿疾病,说明对我还是非常重视的。在本溪学习期间,我妈妈请那三名医生到我家吃饭,和他们聊我在建昌县会有怎样的发展,了解到那年春天确实又招了医疗专业的学员,但让建昌县医院领导的孩子去了。这个消息让早已想让我调回本溪的父母坚定了信心,让我马上调回本溪,因为本溪要招工。我真不想回来,因为我相信组织,相信党,是学校统一按排我们到那个地方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我不愿意离开集体。再说如果我自己找地方调回来,失去了贫下中农对我的信任和培养,毁掉了自己四年来的努力和锻炼。但举目无亲和被人愚弄了的感觉,以及我妈妈的压力,还是委屈的同意了调转。我辜负了建昌县医院领导的信任,回到建昌县一天工作也没做,就直接在县里办好了调转手续,从建昌县转回到了本溪市郊区的石桥子公社响山子大队。<br>  <h5>一九七二年石桥子青年点同学和村里团干部欢送我和三名青年当兵</h5> 在石桥子公社务农六个月,一切都是从头开始,那身心的苦真是一言难尽。我不会干农活,那里的知青又觉得我是后门来的,甚至怀疑我不是六八届的知青,在十分痛苦的情况下,还是建昌县安置办的领导帮助了我,给我写了一份鉴定寄到石桥子公社,那些知青才相信了,也对我改变了态度。现在想起来,建昌县安置办的同志真是太负责任了,我与他们一无亲二无故,也没有更多的接触,只是给他们写过一封信,就这样的对我负责任,我真是非常感动,万分谢谢!这样的感谢只是停留在心中,让我一生都不能忘记他们。 新工人入厂的工作照 1972年底,本溪的知识青年招工了,经过一番周折我参加了工作,分配到本钢石灰石矿做变电工。工厂离家很近,工作环境和变电工的工作在石灰石矿都算是比较好的。但我上大学的愿望有增无减,特别是电工技术里涉及到物理、数学等方面的知识时,我就找来初高中的课本自学,不会就问我们车间的新工人,他们是七二年级的高中毕业生,复课以后他们学到了一些课本上的知识。专业技术知识我就问车间里的技术员和老师傅,不长时间老师傅们就认同我比其他的新工人爱学习,肯钻研。 <h5>一九七三年参加工农兵大学招生考试后的留影</h5> 半年后的一九七三年大学招收工农兵大学生,我跃跃欲试报名参加考试,得到了单位领导的批准。那时报名参加考试的人不多,很多人都不愿意学习,车间没有什么反对意见,矿里也同意,并给了我一个月的复习时间。我每天学习十几个小时,粗略学完了初中三年的数学、语文、化学、物理等课程。高考结束时我的体重降了20斤,从进工厂体检时的112斤下降到了92斤。我是拼了命的学啊,一个多月要学完初中三年的知识,真是太难了。好在我平时喜欢数学和物理的一些趣味知识,做变电工又学了一些电的物理知识,化学课我一点没学过,也没接触过,我自己先背会了化学符号和元素周期价位表,然后到一个化学老师家上了一个晚上的课,这样就参加了考试。考试成绩在我们石灰石矿九名考生中名列第三,有希望被录取。可突然又出现了一个“张铁生事件”,考试成绩不是主要录取依据了,而看实践经验和政治条件。这实践经验就不好考核了,因为都是刚从农村回城入厂半年或一年的知识青年,但政治条件考核就简单了,只要档案里有一点出身成份和历史问题,都不会通过的。我爷爷曾经做过伪警察,虽然没做过什么坏事,而且还被伪满当局因涉嫌反满抗日分子被开除了,但解放后也被定为历史反革命。这样的政审条件,又使我名落孙山。这第二次上大学失败的打击,使我首先怨恨父母,说他们不支持我。因为妈妈本意不愿意让我上学,觉得有一个稳定的工作就行了,干吗非要上学,所以我妈妈第一个不支持我。复习考试时,正赶上我姥姥去姨姥家帮做活,我每天复习不管多晚,早上都要起来做饭。这次大学没去上,正合妈妈的意。接着,中等专业学校又招生了,单位领导说这些学校和专业让我随便挑,可这时我弟弟又想上学了,他虽然没有参加上次的高考,但这次是单位同意就可以。由于我父母的惰性态度和我弟弟也要上学的实际情况,妈妈是不会让二个孩子一起读书而都没有了工资收入的,所以我就对领导说中专我不去,我还是等明年上大学。这样我弟弟报名去了沈阳建工学校,学习土木工程专业。我第二次上大学的愿望就这样彻底破灭了。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九七八年七、二一大学毕业时,班里的女同学合影</h5> 在以后的二年时间里,上大学一律采取推荐形式,不用考试。人们开始对上大学也有了新的认识,原本不爱学习的人也把上大学看成是改变命运的跳板,是一种荣耀。因此,能被推荐上大学就更难了。而且,真正兴起了走后门之风。对于我本没有后门可言的人,被推荐上大学是不可能的事情了。正在我无可奈何的情况下,1976年7月,本钢石灰石矿办起了“七、二一大学”。我饥不择食,立刻报名参加学习。当时,车间党支部书记找我谈话,让我脱产当团支部书记,劝我不要上学。我真急了,连忙说我不适合当干部,就想学一点知识,最后,书记总算同意了我上学的请求。<br>  在离开教室十年后又坐到了虽不正规,但必竟是可以学习的课堂上,心情也是非常高兴的。“七、二一大学”我学的是机电专业,教我们数学的老师是1972年和我一同高考落榜后,上了中专的同学,毕业回来当我们的老师,但我一样尊重他。另外学校又聘请了本溪冶金钢铁学校的老师和本单位的工程师给我们讲基础课和专业课。这样的教学条件和上正规大学没法比,但我仍然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我努力学习,刻苦钻研。二年后,我在全班26名学员中,毕业成绩名列榜首,虽然学校不正规,但考核是严格的,全班也只有六名同学拿到了毕业证书,我是第一个被分配到工程科做管理工作的。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九七八年,七、二一大学毕业证书</h5> 这个“七、二一大学”不算大学学历,只按中专学历给了一些待遇,可我毕竟从那里学到了初中、高中以及大学里的一些专业知识,改变了我知识贫乏的现状。我感谢组织上给我这次学习的机会,也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但我也同时失去了1978年全国第一次普通高考的机会,因为当时我正在“七、二一”大学读书,属于在校生,不允许报考,这也是我求学路上错失的一次重要机会。<br>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七、二一大学”同学毕业留影</h5> 通过“七、二一”大学的学习,使我走上了管理工作岗位,孩子刚过百天的时候,我就上班参加技术员晋级考试。孩子包着被里,放在教室后边冰冷的桌子上,我在教室里学习。那次顺利通过了晋级技术员的考试,晋级了电气技术员,进入了技术人员的行列。但在这个队伍里,我们是不太被认可的,学历最低,又不是正规学校,总觉得不硬气。<div> 我还是不断的孜孜已求的学习,经常参加各类培训班以充实自己,记得有一次下班后我到冶金技校学习,下课后又累又饿,到家就晕倒了。但不管怎么学,没有一个公认的学历,心里总是不甘心,工作中也确实觉得自己知识不足,能力不够。</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七、二一大学”毕业几年后同学再相聚</h5> <p>  到了1983年底,我结婚后孩子三岁的时候,知道了成人高考这条路,并且在省重点大学有干部专修班,这时我又盟生了上大学的念头。那时真是困难啊,我爱人身体不好,结婚三年,他在家病休二年,孩子又小,我想上大学的愿望总不敢和爱人直说,但上学读书的愿望实在是太强烈了,每当我看到报刊上登载有关大学生的报导时,我都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会非常激动地把它看完,真是羡慕他们,渴求自己能到大学里接受高等教育,这种想法爱人也是真实的感觉到了。</p><p> 一九八三年底,机会来了,高等学校的成人高考给我单位名额。我在单位工作表现好,符合后备干部的培养条件,组织部推荐我报考后备干部专修班。我征求爱人意见时,他不好阻挡,因为他了解我一直要上学的愿望,况且这是单位推荐才可以报名的。但婆婆不同意,她说,你报考大学我管不了,但孩子我不能看,想拿不给看孩子来阻止我。可我决心已定,孩子我准备请己经退休的姑姑看。不管婆婆的反对和一些人的不理解,我参加了备考班的学习。 </p><p> 备考班开课时正是数九隆冬的一月份,我白天上班,晚上参加备考班补习。我不敢参加脱产的补习班,怕考不上工作岗位再没有了。家里的活一样也不能少做,洗衣服做饭那样都少不了。到了晚上孩子睡了,学到后半夜二三点钟是常有的事。那时我们住小偏厦,就是在平房的后面盖一个小房,北门北窗户,卧室和厨房加一起也不到十平方米。晚上学习我不能在屋里学,怕影响爱人和孩了睡觉。只能在窄小的厨房学习,把矮矮的炉台当桌子,坐着小板凳在炉台边学习。现在的年轻人是不会想象出那种房子是什么样的,只有我们那个时代住过小平房烧火坑的人家,才能知道那个炉台和厨房的样子,真是太艰苦了。当时我有一点“七、二一”大学的基础,又参加了补习班的集中补习,心里还是有些自信,比起上一次参加高考时的文化基础要强得多。但当时参加高考的人,起跑线也都比较高,都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就看谁的冲刺能力强了。我没有更多的复习时间,下班后二个小时的集中学习,做饭或者洗衣服的时候挤时间背政治题和数学公式,睡觉前躺在炕上,也要开着只有几瓦的小灯背几道题再睡。克服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接近了录取分数线,闯入了梦寐以求的东北工学院,这个令我向往的高等学府。</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九八三年冬参加高考复习时</h5> <p>  这个大学真是闯入的,也可能是我多年渴望上学的努力和追求感动了上帝,让我以低于录取分数线0.5分的考试成绩,如愿以偿的进入了东北工学院。这其中的过程是一段精彩的故事,每当回忆起来都让我充满感激而激动不已。</p><p> 1984年本溪市委组织部推荐了70多名后备干部报考东北工学院和大连理工学院,通过全省的统一考试,包括我只有11名考生达到了录取分数线,我是小数点后分数四舍五入进档的,档案投到了东北工学院。当时我接到考试成绩单时,看到化学成绩是70.5分,认真核算一下不是300分,而是299.5分,我立刻找到市委组织部说我的分数不是300分,改报本钢工学院吧。组织部的的负责同志说:“你的分数是四舍五入进上去的,报东北工学院行,再说了,赖也得赖到东工去”,这是他们的原话。我当时真是不懂得学校好坏的差别,只要能上大学就行。本钢工学院离家近,还可以照顾家,我就满足了。况且我超过本钢工学院的录取分数线35分,所以我想改报本钢工学院。但那个同志说我真是不懂,东北工学院是二年的学制,本钢工学院是三年的学制,时制和学校的差别多大啊,一定要我报东北工学院。现在想起来我非常感谢他,我记得他的名字,本想好好感谢他。可当我毕业后想联系他时,他已经不幸病逝了,只能祝他在天堂安好!</p><p> 事与愿违,高考分数是不能四舍五入的,事情不是我们所想的那么简单,东北工学院坚决不收我这个差0.5分的考生,把我的档案退回了本溪。本溪市委组织部多次与东北工学院协商,都没有成功。八月中旬我知道了这个情况,想再次改报到本钢工学院学习,可这个时候本钢工学院的录取工作已经结束,我真着急了。在这种面临上不了学的情况下,我神奇般的来了胆量,没有通过本溪市委组织部,只身到省里找说法,找能让我上大学的学校。 </p><p> 我科室的领导支持我去找办法,还让东北大学一个教授的亲属给我写了一个便条,请他帮我忙。8月下旬的23日,我只身从本溪坐火车到了沈阳,坐在火车上根本不知道应该找谁,哪个部门负责这个事我也不知道。而且我想这么大的事,找一个学校的老师是不可能办成的。在一片茫然的情况下,我想应该找省政府,这是省里的最高行政管理部门。在车上打听到了省政府的地点,可到省政府时已是中午12点了,看到工作人员从省政府的大门里骑着自行车出来,午休下班了,而且穿着军装的警卫也不让靠近。在不知如何是好的情况下,竟遇到了一位让我一辈子都记着的好心人。</p><p> 我在省政府外边的北陵大街上无望的走着,那时北陵大街行人很少,我不知下一步该怎么办的时候,看到一位慈祥的老同志骑着自行车过来,我突发奇想,上前问他说:请问老同志,省高教局在哪。他下了车耐心的告诉我,并问我什么事。我把高考差0.5分,东北工学院不收我的事简要说了一下。他很耐心的对我说,这可不好办,省高教局管不了东北工学院,东北工学院是冶金部所属院校,不过你即然来了,到高教局试试吧。然后,他详细地告诉了我高教局在什么地方,怎样走,并告诉我负责这项工作的老师姓曲,长得胖胖的,他的办公室位置都说得清清楚楚。感动地我满脸热泪,深深给他鞠了一躬,原来他是中医学院负责招生工作的老师。这真是仙人指路啊,按照这个老师的指点,我下午一点多钟顺利地找到了高教局负责招生工作的曲老师办公室。</p><p> 我敲门进去,见屋里坐着一位稍胖一点的男老师,我说您是曲老师吗,他说:“什么事。”我说:“我是本溪考生,因为高考分数通知单是300分,本溪市委组织部让我报考了东北工学院,但东北工学院不收我的情况。”边说边拿出成绩单请他看。曲老师看了说:“糊涂概念,299.5分能当300分吗。”接着他换了口气说:“你到锦州工学院吧,那里的招生工作没有结束,收275以上的考生。”我说:“孩子小,爱人身体不好,不能到那么远的地方上学,让我到本钢工学院吧。”曲老师说</p><p>:“本钢工学院招生工作结束了,去不了。”停了一会,那个曲老师又说:“东北工学院我们不直管,只能协商。这样吧,我给东北工学院学生处的赵处长写封信,你给他送去,试试吧。”太让我感动了,曲老师这么负责任的为一个素不相识的考生协调落实,真是太难得了,我不知说啥才好,只能连声说:谢谢老师!满满的感激全在一个深深的鞠躬中。曲老师写的什么内容我不知道,我拿着这封信,心里充满了感激和感动,不管有用没用,曲老师和那个不知姓名的老师都是我终生难忘的好人,我从心里永远祝福他们一生平安。他们和我素不相识,能给予我真诚的帮助和答复,真像冬天里的一把火,温暖人心;也像夏日里的冰激凌,沁人心脾。我像拿到了圣旨一样,兴高采烈的直奔东北工学院学生处。</p><p>  我马不停蹄急急来到东北工学院学生处,看到一位和我年龄相仿的老师,直问他赵处长在吗,他说:“什么事。”我说:“高教局的曲老师给他带封信”,他接过信就拆开了,看了后说:“你叫李萍吗”,我说:“是”。他说:“你被录取了”。这突如其来的喜讯让我激动的不知说什么好,汗水和泪水一起涌出,马上表态说:“别看我入学考试分数不高,到学校后我一定是个好学生。”他笑了,觉得我挺有意思,随后就出去了。真是喜中天降,我都蒙了。过了一会,跟进来一位年长的老师,他介绍说这是赵处长。这个赵处长可不给情面,直接对我说:“差0.5分还想上东北工学院,不行。”我搞不清楚是什么意思,就说:“赵处长不是我非要上东北工学院,是组织上让我报东北工学院,我本意是上本钢工学院,离家近,还可以照顾家”。后来赵处长又说了一些招生工作严肃性的事例,说他们学校哪个教授的孩子差0.3分东工都没收等等。我听了很着急,就说:“东北工学院是我向往的学校,但不是我非要来的,确实是组织上让我报这所学校学习。”赵处长看我急的语无论次,就说:“快别说了,就因为你我们招生工作到现在还没有结束,正巧你来了,赶紧填新生登记表吧,因为你的档案已经退回本溪市委了,我们填不了你的登记表”。这时我才一块石头落了地,知道他是在和我开玩笑呢,连声说谢谢老师,就认真地填写“辽宁省1984年成人高考新生登记表”。这张表的最后一项是高考分数,我问赵处长填300分还是299.5分,他说,填299.5分。填完表他又让我回本溪找市委把档案送回来,我说市里不知道我来,你们打电话让他们送吧。然后赵处长又告诉我九月一号开学,回家好好准备吧,要把户口转到学校,我听了非常高兴,兴高彩烈的离开了学生处。</p><p>  从学生处出来已经是午后三点多钟了,从早晨到现在滴水未进,我在东工校园内买了一支冰棍边走边吃,20多分钟后走到学校正门的时候,一个声音叫住了我。回头一看,原来是学生处那个接过信的年轻老师。他从自行车上下来,对我说:“咱们是老乡我姓于,我是本溪汽运公司的,三年前高考毕业后留校的。”我很高兴在这里遇到老乡,和他聊了起来。他接着说:“你挺有门路啊。”我惊呀地说没有啊,什么门路也没有,他说:“那你就太有福气了。你知道,本溪市委来过二次协商你入学的事情,咱们学校都没同意,今天上午省委组织部来人和学校协商才同意录取你的。”我听了真是感动极了,组织上对我太负责了,我真是从市委到省委一个人都不认识,他们能为我负责任的多次出面协商,太让我感动了。当然这也是因为他们工作的不慎,使我面临没有学校录取的困境所至。但不管怎样,我是幸运的,组织上是负责的,东北工学院是理性的。我感谢所有的人,使我如愿以偿的圆了大学梦,进入了我梦寐以求的重点院校。这个幸运,也是我人生最大的福气。我想这可能是我多年求学的经历和精神感动了上帝,让我有这样的好运吧。这时我也清楚了,我被录取不是曲老师那封信的作用,但他和那个老师的温暖关爱和帮助,却是我那天最感动最幸福的一幕,二位老师的真情帮助,让我终生难忘,也让我一生都愿意帮助别人,深知送给别人一份关爱,是多么的重要啊,我愿把爱传递。</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九八四年戴上了东北工学院的校徽</h5> 考上了大学,戴上了东北工学院的校徽,我兴奋,我自豪。记得入学的那天,是我爱人和孩子一起坐火车送我到学校报到的,我带着孩子办理入学手续,同学们投已惊赞的目光。报到手续办好后,邮寄的行李还没到,我就和爱人带着孩子到南湖公园玩了二个多小时,晚上爱人带着孩子坐火车回家了,我当时还沉浸在兴奋之中,并没有难舍难分的感觉。但过了一段时间后,各种困难接踵而至,我的心情也不在只是高兴和自豪了。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东北工学院一九八四届管理干部专修科的全体女同学</h5> 那时我家住小偏厦,冬天冷得很。孩子刚四周岁,爱人病休二年后刚刚上班,这种情况我离开家到外地学习那困难真是可想而知。高考前婆婆说你要学习我管不了,孩子我可不给你看,但我考上了大学,她也很高兴,因为邻居中也有参加高考的,都没有考上,她觉得我能考上大学也很荣耀。立即转变了态度,她说:“虽然当初我说不给看孩子,但你考上了,我还得看,你放心学习,不用惦记,我是她奶奶,总比让别人看强。”我真感谢婆婆,如果不是她老人家给我看孩子,这个书也不一定能读下来。上大学期间的苦和难,现在的大学生是不能理解的。那时交通不方便,没有高速公路,火车的车次也很少,因为孩子小,我每周六晚做17点30分从沈阳发,19点40到本溪的火车,回到家就晚上8点多了,作业要在火车上做,回到学校再写到作业本上。回到家我要多做一些能放得住的食品,给爱人包点饺子或者蒸一些馒头,够他一周吃。做饭的时候把英语单词放到能看到的地方,一边做饭一边背单词。回家一天多的时间,手里的活干也干不完,不上火车就不能停下手里的活。有一次孩子病了,我和她爷爷带孩子看完病,孩子依依不舍的哭着和爷爷回家了,我上了火车,坐在车上眼泪不停的淌,心里真不是滋味,心想这图的是啥啊,孩子有病我也不能在身边,真对不起孩子。第二学期家里动迁了,孩子和爷爷奶奶在外面租房住,爱人到我娘家住,三口人分三个地方,但这时倒更好一些,因为爱人有人照顾了,他不用自己做饭,有我姥姥和妈妈的照顾;孩子有奶奶照顾,我也少了一些担心。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东北工学院管理工程系同届同专业的本钢同学</h5> 家里的事有了头续,但大学的生活也不全是精彩,其中也有酸楚。我虽然读了“七、二一大学”但基础还是比较差的,特别是我的立体思维概念比较差,机械制图学的吃力。记得第一次其中考试时,恰巧我感冒了,脸烧得通红,考得又是“画法几何”,我学的也不够好。由于发烧,脑子一片空白,当时我不想答卷了,要求补考,可老师说你慢慢答没关系。等公布成绩那天,上课之前我们班另外一名女同学对我说,你通过了,老师给你提了分。课堂上老师公布成绩,果然我们班的三名女同学排在全班20名同学的后边,我是最后一名60分。听了这个分数,我又是最后一名,加之那个同学说我的分数是老师给提的,一种莫名的羞愧涌上心头,委屈地哭了起来,眼泪不停地淌,想止也止不住,弄得老师和同学都不知咋回事了。下课的时候同学们过来劝我,别人一劝,我更哭了。也不知是咋的了,就是觉得非常的没面子。后来,那个老师经常表扬我,说我图画的好,干净,这门功课的结业成绩也达到了74分。回想起这个事,我觉得自己的自尊心太强了,我把同学说我的分数是老师给提的,看成是一种耻辱,其实同学们并没有这样想,她只是不经意的说了一句,就让我内心受到了极大的刺激。之后的各门功课我都是努力学习,再也没有被老师提分这样的事了,各门功课我都达到了70分以上,有些学科还优秀呢。比如物理试验课,因为我试验做的好,试验报告写的也好,还被学校选为优秀作业展出了呢。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东北工学院新建的图书馆</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同班的女同学在图书馆学习</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东北工学院上学期间</h5> 在东北大学的学习期间,是我一生最幸福的一段时光,坐在那有着悠久历史而名扬中外的大学课堂上,听着专业水准很高的老师讲课,那真是一种享受。而学校的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经常有社会名人、专家的各种讲座,有各种社团的课外活动。体育课我们学滑冰,学韵律操,学校专为我们女同学单独上体育课。每个周末我们管理学院还举办舞会,我们管理工程系管理工程专业这届有四个班,共100名学员,但只有九名女同学,所以舞会上我们是姣姣者。我们的舞会是同学们自己用乐器伴奏,多才多艺的同学很多,连老师都愿意参加我们的舞会,那青春的旋律真美。<br>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东北工学院干部专修班八四届和八五届的本钢同学</h5> 学校的生活丰富多彩,学习生活紧张有序,同学们都是单位里表现好的后备干部,素质都很高。所以这段生活是精彩的,美好的,但对于我来说也是苦中有乐。因为,我并没有完全享受到学校的美好生活。周末时,有些活动我就不能参加,必须回家看孩子,也不放心身体不太好的爱人。我是一个传统观念很强的人,妻子和母亲的责任是我的首要。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为毕业所照,但又重拍了一张黑白照,没用这张。</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九八六年东北工学院毕业证书</h5> 经过二年的刻苦学习,我拿到了东北工学院那烫金的毕业证书。开始有了松口气的感觉,因为从一九六八年离开学校进入社会以后,不管是结婚后爱人有病还是生孩子时,都没有放松过学习。一直以来都是学啊学,这回有了过硬的文凭,多年的愿望也实现了,我真有该松口气的想法。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九八六年东北工学院管理工程系省一班同学毕业合影 </h5> 大学毕业后到本钢三建公司企管科当了科长,专业对口,得心应手,工作也很顺利。一九八八年又顺利的晋级为中级经济师,工资收入、家庭住房都有了提高和改善。<div><div> 但我还是不太拘于现状,我又参加了沈阳师范学院开办的涉外经济函授班,一年的学习时间,我顺利的拿到了结业证。一九九O年初,中央党校经济管理本科函授班招生,要求是大专以上学历的中共党员。我符合条件,又动心人了,觉得大专学历还不够,本科才是大学,我要读完真正的大学,这样又报考了中央党校本科函授经济管理班。函授学习相对于住校的全日制学习还是有些宽松的,学习的内容和深度也不如全日制学校,但即要工作又要学习,双重的任务也是很不容易的。那时我的工作很忙,正值企业改革初期,企管科的工作特别多,企业升级、标准化管理、现代化管理、全面质量管理等一系列企业管理工作都由我们企管科负责。在家里还要担起妻子和母亲的责任,而且,我还爱好裁剪缝纫,孩子的衣服和丈夫的裤子</div><div>我都自己做,这又多了一项家务活。也不知哪来的精神,学习工作再苦我也不怕,看书累了就做点家务活调解一下,可其它业余生活就全没有了,我爱看小说也没时间看。我女儿在我上学期间查出弱视,按政策给了第二胎指标也退回去了,一切都给学习和工作让步。三年的函授学习很牵涉精力,没有节假日,没有星期天,记得有一年正月初八我参加考试,那年过春节时,我就在家看书了,走亲访友全都取消。经过努力,我还是顺利地拿到了经济管理专业函授本科证书。</div></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九九一年中共中央党校函授学院本科经济专业毕业证书</h5> 重点大学我上了,大学本科的文凭也拿到了,而我对读书没有厌倦,高等教育给了我一把学习的钥匙,使我学会了学习的方法。93年由于工作的需要,我从企管科被调到财务科工作,这是一个全新的工作变动,我没在财务科工作过,直接就做财务科的科长,负责全面工作,真是难为我,也触动了上级主管部门。主管部门不同意我做财务科长,但我公司党委会讨论通过任命我做财务科长,经过半年的工作实践也做出了一些成绩,后来集团公司财务主管部门领导经过研究,决定让我到长春大学进修工业会计,如能从经济师转聘成会计师,才承认我这个财务科长。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1988年本钢三建公司企管科长</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1994年本钢三建公司财务科长</h5> 一九九四年三月份,我已四十二岁了,孩子读初中,正是爬坡的时候。本钢集团公司按排了七名不符合财务科长条件的干部去学习进修,可谁都不愿意去,最后只有我一个人到长春大学进修了。对于一个四十多岁的女同志,学习已不是件轻松的事了,我和在校的本科生一起上课,我的工龄比他们的年龄还要大,她们称呼我阿姨,我这才感觉真是老了。同时我也知道这种在校读书的机会以后不多了,那种感觉是又幸福又痛苦。幸福的是在学校里学习知识的心情真好,痛苦的是又一次离开家,孩子学习正是关键时候,需要我在家照顾和辅导。而且这次学习和十年前在东北工学院学习大不一样,那时的同学是同龄人,现在的同学是两代人,老师的年龄都比我小,能沟通和交流的人都没有,象是与世隔绝一样,我只有拼命学习打发时间。我不只跟一个班上课,根据我要学的课程,那个班有课我就跟那班学,每天的学习时间按排的满满。在长春大学学习期间一次商店没去过,没逛过街。四月份遇长春市倒春寒,我衣服带的少,也顾不上去商店买,有一位热人的老师把她的羽绒服借给我穿。我不知长春市是什么样,只去过一次长春电影厂参观。那个学期我学完了组织上要求我进修的全部课程,修完了《工业会计》、《施工企业会计》、《管理会计》、《会计电算化》、《工业会计大作业》等五门课程,都取得了优良以上的成绩。还自学了《计算机应用》及《五笔字型汉字输入法》,撰写了一篇论文《关于建立企业管理会计的探讨》,被《长春大学学报》选用,后来又被《冶金财会》杂志转载。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九九四年长春大学结业证书</h5> 我之所以能在短短的一个学期里学这么多的东西,是我要求自己尽快补上财务管理知识,不辜负领导的期望。另外我也是想尽快完成学业,回家照顾孩子。这次学习收获很大,从理论上有了比较系统的学习,会计大作业也让我对会计实务和报表有了实践。我还写了一篇论文,被《长春大学学报》选用。回到单位后顺利的从经济师转聘为会计师。在一年后的晋级高级会计师考试时,我的考试成绩在钢铁公司全体考生中位居前三,也有惊无险的晋升为高级会计师。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在长春大学结交的王明珠老师,我俩成了好朋友,离校几年后邀请她来本溪汤沟游玩。</h5> 在长春大学学习期间,我结交了一位我尊敬的王明珠老师,她小我三岁,为人特别真诚,后来她担任了长春大学管理学院的副院长。学习期间在生活上帮助我,给我提供学习的方便,晚上在她的办公室看书学习,我们成了至交知已。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退休后到王老师家做客</h5> <p>  读书是我的追求,读书使我得到满足,学到了知识,提高了素质,弥补了我读不到书的饥渴。然而,为了读书使我付出了很多。没有完成好母亲的责任,为了学习和工作,为了照顾当时身体不太好的爱人,没有照顾好我心爱的女儿。我很少带女儿出去玩,更谈不上早期教育。女儿上一年级的时候因为我们家动迁,她还和奶奶住到一起,学习没人辅导,成绩较差。一年级下半年时我们搬进了新家,女儿才和我们住到一起,学习进步很快,到初中时已是班里的上等生了。她常和同学们说,学习不会的地方,妈妈能辅导我,听了这话我也很高兴,知识武装了我,也传给了我的女儿。</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1999年本钢房地产开发公司财务科长</h3> 读书是幸福,读书是享受,能到大学里读书不是所有渴望读书的人都能得到的,然而我得到了。这是我的福气,也是我努力奋斗和追求的结果,也有人说是命运的造化。而命运也恰恰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为了读书我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追朔这种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还要感谢毛主席号召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没有那场脱胎换骨的革命锻炼,我不会有以后克服困难的决心和能力。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九九八年十一月份回到建昌县青年点与房东二婶家人合影</h5> 一九九八年十月份是我们下乡三十周年,我们青年点的四名同学又重返了那个我们永生难忘的小山村。那里的父老乡亲看到当年的小青年来看望他们了,非常高兴,我们也更是感慨万分。看到房东二婶的孙子是个稚嫩的孩子,让人喜欢。可他比我下乡时的年龄还大呢,想起来真是可怜自己,眼泪都流了下来。那里的贫困,那里的朴实,那里的山山水水养育了我们。从那里我开始了人生的旅途,接受了最艰苦的磨砺和考验。我从一个没做过任何家务事的孩子,学会了洗衣、做饭、做衣服、做鞋,还在农村当了四年的赤脚医生,成了农民喜欢的小大夫。那艰苦的生活和痛苦的磨练,为我以后的人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我们留恋那个贫困的地方,怀念那里的父老乡亲。没有那时的磨砺和锻炼,不会有我今天的人生观和生存能力。我感叹,十六岁的孩子,离家千里去经受那么艰苦的锻炼,今天想起来都令人心酸。然而,我也感谢那艰苦生活的锻炼,给我坚毅和勇气,它是我终生的财富,享用一生,受益一生。 <p style="text-align: center;">2006年人力资源中心财务部长</p> 正是我有过艰苦的磨砺,使我遇到困难能坚韧不拔,遇到挫折能勇往直前。所以,我觉得命运对于我是公平的,我有付出也有收获。为了读书我付出了努力,付出了艰辛,也有丰实的收获,开发了智慧,开阔了胸怀。三十年的不懈努力,我由一个只有初中一年级文化的普通青年,成长为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国家干部、高级会计师。有人说我运气好,做什么事都挺顺利的。在晋级本钢内部高级会计师时,考试成绩名列前矛,我也觉得运气不错。但运气不是老天爷给的,是自己创造的。我对自己要求严格,从不放松自己。我自大学毕业做管理工作以来,每年都有管理成果或管理论文。退休前有24篇成果论文,仅在各种杂志上发表的就有8 篇。我业余学习计算机应用技术,较熟练掌握了计算机办公管理自动化应用软件,这在同龄人中是不多的。这些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得到了领导和同志们的认可。所以说,运气是生活的积累,不是上天给的,而是自己创造的。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2017年大学同学相聚在贵洲</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2018年大学同学相聚在本溪</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2018年大学同学聚会结束时在东北大学餐厅内合影</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2019年大学同学武汉聚会的部分同学</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2019年4月份大学同学武汉聚会的同学合影</h5> <p>  我是一个普通人,没有辉煌的业绩,也没光辉的历史。我只是觉得自己热爱读书,恳于吃苦,得到了收获,充实了自己,丰富了人生。有人说读书美容,我觉得有道理,读书使我身心健康,乐观豁达,精神饱满,自然就不会过早衰老。</p><p> 读书是我一生的追求,读书使我快乐,读书使我幸福,读书使我得到满足。读书对于我来说,来之不易,读之更不易。读书中的酸甜苦辣,也真让我回味无穷,说也说不完,那其中的乐趣和追求,只有热爱读书的人才能体会。</p><p>  这篇文章写于丈夫去世后的半年中,那时心情不好,为了排解心情写回忆录。今年发生了全世界有史以来的大疫情,不能出去旅游,在家闲来无事,回看自己的回忆录,也想用美篇编辑一下,又做了完善修改,但终因水平有限,对不起关心我的读者朋友,仅做为自己内心的对话吧。</p><p><br></p><p> 2020年7月17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