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源于生活,生活成就教育”

卡奇诺京东园

<p>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3至6岁儿童的学习就是“通过自己特有的方式与周围环境互动的过程,是孩子主动地探索周围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物质世界的过程”。陶行知先生也曾提出“生活即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p><p> 因此,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就要积极营造教育的氛围,要理解孩子,理解他们的童趣、童真,关注他们的感受,为幼儿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感到接纳、关怀、支持的良好环境;同时,教师还要善于捕捉教育的契机,及时追随孩子的兴趣,加以正确的引导、教育。</p> <p>  6、7月份是南昌的雨季,幼儿园为了方便小朋友下雨天进出,购置了移动雨棚,早晨入园时间下起了大雨,幼儿园为小朋友搭起了移动雨棚,小朋友们都很开心、很好奇,但还是有孩子和老师说:“老师,我还是淋到了雨”。其他小朋友一听,都争先恐后地说“我也淋到雨了”。老师看到小朋友都特别好奇,就引发了让小朋友去探索,为什么用了移动雨棚还是会淋到雨呢?</p> <p>  老师把小朋友从教室带到一楼大厅,带领小朋友从大厅穿过移动雨棚到园门口,再让小朋友说一说,为什么我们会淋到雨?原来我们大厅门口有台阶,台阶上面没有雨棚,所以还是会淋到雨。</p> <p>  老师让小朋友想一想,我们要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再次带小朋友在雨棚里接触雨滴,并让小朋友自己来设计,如何让我们淋不到雨。</p> <p>  老师引导幼儿再次讨论,王俪婷摸着她湿湿的头发说:“可以戴帽子”,汪歆说:“还可以用书包顶在头上快速的跑过去”,林雨泽站在一旁说:“可以再做一个雨棚”,老师问:“那我们用什么来做呢?”林雨泽说:“可以用我们的建构积木啊,我们上次不是还做了房子吗?下次我们可以搭雨棚啊!”</p><p> 老师采用了让小朋友感受从大厅到移动雨棚,无论是跑的快或慢都会淋到雨,经过讨论怎样才能避免淋雨,最后小朋友设计,想出了许多的办法,有“戴帽子”“撑伞”“用书包挡雨”“再搭建一个雨棚”等等,发现幼儿的想法结合他们生活的已有经验来进行如何解决问题,萌发了组织小朋友开展以雨棚为主题的搭建进行我们的户外建构。</p> <p>  <b>通过老师的引导,可以看到孩子们内在的潜力,在动脑筋想办法解决生活中碰到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孩子们的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b></p> <p>  基于上次幼儿园为幼儿入离园下雨天置办了移动雨棚,开展了一次活动,下雨天之《雨棚》。在活动讨论中孩子们萌发了搭建雨棚的想法,延伸了此次的户外建构搭建活动。搭建开始之前老师带领幼儿进行讨论雨棚的外形结构和雨棚的用处,使小朋友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性的搭建。经过讨论后小朋友们开始设计想要搭建的雨棚。</p> <p>  游戏开始后,孩子们自主分成两组开始搭建,搭建中孩子发现自己搭建的雨棚设有“顶棚”会漏雨,而且有门槛,进出不方便。这时只见另外一组小朋友说:“老师,我们搭建好啦”,熊呢威说:“老师,他们搭建的雨棚太小啦,我们都钻不过去啊”。</p> <p>  熊呢威接着说:“老师你看,我们还可以用这个来搭建呀”,小朋友们都看向熊呢威指向的户外运动器械,小朋友们都说:“对啊对啊,我们可以用这个”。于是她们又开始搭建起来。但是她们搭建的过程中发现雨棚有缝隙会漏雨,这时只见陈芷汀小朋友拿了一块木板放在了她们搭建的雨棚“顶上”说到:“这样就不会漏雨啦”。这时教师引导幼儿钻进雨棚试试有没有缝隙,但在孩子钻的过程中他们搭建的“棚顶”都掉落下来,贝贝说:“我们的棚顶都掉啦,还是会漏雨”。这时熊呢威指着老师晾在窗户上的桌布说:“我们可以用这个当棚顶挡雨吗?”于是孩子们再次尝试搭建“棚顶”。幼儿发现桌布也可以做“棚顶”搭建好了新的“棚顶”之后,孩子们都非常兴奋的体验自己搭建的新雨棚,王铭睿说:“哇!我们可以钻过去而且不会漏雨耶!”孩子们都很开心的说:“我们的雨棚搭建好啦!”</p> <p>  经过这次的雨棚搭建延伸活动孩子们有了更多的想法,从发现问题雨棚太小了、有门槛、没有“棚顶”,到解决问题用其他的器械再次搭建雨棚,孩子们有了一个深度的探索过程,在整个游戏过程中幼儿有着自主性,并能很好的与同伴商量合作,让幼儿掌控整个游戏的主动性。</p><p> <b>作为一个老师,不能光将书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孩子,而是应该利用一切机会,为孩子创造出探索、学习的机会,充分利用随机教育这个形式,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探索欲,让孩子们学到更多的知识。</b></p>

雨棚

小朋友

搭建

孩子

老师

幼儿

棚顶

我们

教育

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