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r></p><p> 皮影戏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老北京人都叫它“驴皮影”。</p><p><br></p><p> 据史书记载,皮影戏始于西汉,兴于唐朝,盛于清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p><p><br></p><p> 2011年,中国皮影戏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p> <p> 叆阳,明辽东著名边堡。位于凤城北128里,南距抚顺城350里。明成化四年(1468)设,为控御女真入境的战略要地。万历初,辟为马市。有城1座,周3里许,西、南各1门,西1廓城,周1里许。明设守备官镇守。后金初起兵时,自此堡至赛儿疙疸迤东横江一带,为明金激争之地。天命六年(1621),清太祖努尔哈赤以得辽沈,“宽、叆、镇江可无更举”为策,一举占领包括该堡在内的辽沈以东广大地区。清军入关后,为八旗驻防点之一。</p> <p> 被列为丹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叆阳城皮影戏,在李永财、李文华为代表的非遗传承人的带领下,周明艳、张金福、李永贵、李秀娥等民间老艺人的积极参入,历史悠久的叆阳城皮影戏得到了传承和发展。</p> <p> 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影人,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讲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其流行范围极为广泛,并因各地所演的声腔不同而形成多种多样的皮影戏。</p> <p> 皮影戏从有文字记载,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汉武帝爱妃李夫人染疾故去了,武帝的思念心切神情恍惚,终日不理朝政。大臣李少翁一日出门,路遇孩童手拿布娃娃玩耍,影子倒映于地栩栩如生。李少翁心中一动,用棉帛裁成李夫人影像,涂上色彩,并在手脚处装上木杆。入夜围方帷,张灯烛,恭请皇帝端坐帐中观看。武帝看罢龙颜大悦,就此爱不释手。这个载入《汉书》的爱情故事,被认为是皮影戏最早的渊源。</p> <p> 由于皮影戏在中国流传地域广阔,在不同区域的长期演化过程中,形成了不同流派,常见有四川皮影、湖北皮影、湖南皮影、北京皮影、唐山皮影、山东皮影、山西皮影、青海皮影、宁夏皮影、陕西皮影,以及川北皮影、陇东皮影等风格各具特色的地方皮影。各地皮影的音乐唱腔风格与韵律都吸收了各自地方戏曲、曲艺、民歌小调、音乐体系的精华,从而形成了溢彩纷呈的众多流派。有沔阳皮影戏、唐山皮影戏、冀南皮影戏、孝义皮影戏、复州皮影戏、海宁皮影戏、陆丰皮影戏、华县皮影戏、华阴老腔、阿宫腔、弦板腔、环县道情皮影戏、凌源皮影戏等等。</p> <p> 皮影戏的演出,有历史演义戏、民间传说戏、武侠公案戏、爱情故事戏、神话寓言戏、时装现代戏等等,无所不有。折子戏、单本戏和连本戏的剧目繁多,数不胜数。常见的传统剧目有白蛇传、拾玉镯、西厢记、秦香莲、牛郎织女、杨家将、岳飞传、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封神榜等等。</p> <p> 2011年11月27日,总部位于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正在巴厘岛举行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6届会议正式决定把中国皮影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p> <p> 此次拍摄,得到了叆阳城皮影戏团的大力支持,在此深表谢意,也祝愿在李永财团长带领下的叆阳城皮影戏,会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