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中华古典诗词是我们祖国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中华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审美意识和价值观的积淀;中华古典诗词像海,她蕴积深厚而壮阔波澜;中华古典诗词像山,她深邃凝重而意境深远。那一首首闪烁着智慧的经典,让我们的灵魂得到洗礼。;那一篇篇散发着馥郁的篇章,让我们的人格得到历练。 就让我们传唱诗词,歌咏诗词,体会那穿越千年的美。</h3> <h3>在比赛前同学们,都在认真彩排,珍惜每一次彩排的机会。都想把自己最好的一面留给观众同学们。每一次彩排都是芝麻开花——节节高。结果可见,我们并没有辜负我们每一次的努力!</h3> <h3>调试音响设备,做好准备工作</h3> <h3>这四个主持人,用他们不同的声线,为我们串起了一个个情感表达各不相同的歌曲。</h3> <h3>《竹石》</h3> <h3>郑板桥在诗中追求的并不仅是外在的形似,而是在每一根瘦硬的岩竹中灌注了自己的理想,融进了自己的人格,从而使这竹石透露出一种畜外的深意和内在的神韵。而同学们就像郑板桥一样,在那歌声中也住了自己未来的理想。</h3> <h3>《100万个可能•庄周梦蝶》</h3> <h3>同学们唱的庄周梦蝶,给我们带来了不一样的感受。那优美动听的歌声,让我们赶到台上的四位女生,仿佛也是那翩翩起舞的蝴蝶,让我们分不清梦与现实。是她们变成蝴蝶,为我们倾心演唱,还是蝴蝶变成了她们为我们倾心演唱?</h3> <h3>《少年行》</h3> <h3>文中一词“意气”包含的内容在我看来很丰富,轻生报国的壮烈情怀,重义疏财的侠义性格,豪纵不羁的气质,使酒任性的作风,等等,都是意气。而这些意气,正符合了题目“少年”两字,也是少侠的共同特点。这首描写,少年时内心的壮志,也被同学们唱出来。让我们坐在台下的观众也无以不感到震撼人心啊!</h3> <h3>听唱之余,少年游侠顾盼自如、风流自赏的神情也宛然在耳中了。</h3> <h3>《月下独酌•其一》</h3> <h3>进入醉乡时,酒兴一发,既歌且舞。歌时月色徘徊,依依不去,好像在倾听佳音;舞时诗人的身影,在月光之下,也转动零乱,好像在他共舞。醒时相互欢欣,直到酩酊大醉,躺在床上时,月光与身影,才无可奈何地分别。而这组同学四人,将这种热闹而又孤寂的景象相演绎了出来,虽不是很恰到好处,但也算是优品了![棒][棒][棒]</h3> <h3>《使至塞上》</h3> <h3>此诗既反映了边塞生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产生的孤独、寂寞、悲伤之情以及在大漠的雄浑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一种豁达情怀,也写出了一种飘零之感。同学们在演唱时,分为了三段,而这三段又各有不同。让人赞叹不已!</h3> <h3>而那位弹古筝的同学,更是将这种,孤独寂寞之情表现出来。但到第二段到第三段过渡时,这位同学又演奏出了,当听到捷报后的喜悦之情,她不仅的琴技高超,对文章的理解也很到位。<br> ~(^з^)-♡</h3> <h3>《琵琶行》</h3> <h3>这首琵琶行,歌曲前期语调很快,而同学们的节奏分毫都不差,把握的恰到好处。表现了,对离别友人的依恋之情。并且,同学们,用多种乐器演奏,表现了合作的美好品质,这多种乐器合奏,也感到不乱,反而是井然有序,让人听了,还想再听一遍。</h3> <h3>《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h3> <h3>这首词表达了词人的爱春惜春之情,一夜风雨后醉眼惺忪地从梦中醒来,问侍女昨夜的花的情况。短短几句话,将词人想知道,却又不忍直的海棠花现状的矛盾,心理刻画的淋漓尽致,充分体现了词人对海棠花的怜惜。而这组同学们的歌唱与舞蹈,都将这种矛盾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h3> <h3>至此活动同学们都以自己不同的歌声,表现了对千年前古词的不同情感。不但让观众加深,这个古诗文的理解,而且自己也有了对这个古诗文不一样的理解。最重要的是,此次活动增进了我们同学之间的合作能力,还有情感,或许还能在这次活动中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好伙伴呢!</h3> <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