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女、著名建筑大师林徽因

健心

<p>一.林徽因简介</p><p>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1955年4月1日),汉族,祖籍福建闽县(今福建福州),出生于浙江杭州。原名林徽音,其名出自“《诗经·大雅·思齐》: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后因常被人误认为当时一男作家“林微音”,故改名为“徽因”。[1]</p><p>林徽因是中国的建筑师、诗人和作家,建筑学家梁思成的第一任妻子。</p><p>在文学上,著有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代表作品有《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等。</p> <p>1955年3月底,林徽因一直发高烧,精神昏迷。同仁医院组织了最有经验的医生进行抢救,可她的肺部已经大面积感染,身体极端虚弱。3月31日深夜,处于弥留之际的林徽因突然用微弱的声音跟护士说,她要见一见梁思成。护士回答:夜深了,有话明天再谈吧。</p><p>然而,林徽因已无力再等待,1955年4月1日清晨6时20分,一代才女林徽因静悄悄地离开了人间,享年51岁。她最后的几句话,竟无机会说出。</p><p>这天清晨,当医护人员在全力抢救林徽因时,梁思成被扶到了林徽因的病房,从不流泪的他哭到不能自已,坐在林徽因的床边只是重复着:“受罪呀!受罪呀!徽你真受罪呀!”</p><p>同年4月,一向冷静理智的金岳霖在得知消息后也悲伤得肝肠寸断。在办公室里,他留下了自己的学生周礼全。当整间办公室只留下他们两人的时候,金岳霖先是沉默,后来突然说:“林徽因走了!”他一边说,一边嚎啕大哭。</p><p>周礼全回忆说:“他两只胳膊靠在办公桌上,头埋在胳臂中。他哭得那么沉痛,那么悲哀,也那么天真。我静静地站在他身旁,也不知道说什么好。几分钟后,他慢慢地停止哭泣。……擦干眼泪,静静地坐在椅子上,目光呆滞,一言不发。”</p><p>林徽因才智双全,无奈一生多病,早早地就离开了人世,令两个爱她的男子悲痛欲绝,难道真的是红颜薄命么?试想如果徐志摩还在,肯定也是这般悲痛吧。</p><p>有时想想上天之公平,同为福建才女的冰心,虽因嫉妒或其它原因写了《我们太太的客厅》暗讽林徽因和她的沙龙文友们,但她却一直活到99岁高寿,渡过了顺遂幸福的晚年。</p><p>(林徽因与父亲林长民)</p> <p>家庭背景</p><p>林徽因的祖父是林孝恂,进士出身,历官浙江金华、孝丰等地。父亲林长民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擅诗文,工书法,曾任北洋政府司法总长等职;族叔林觉民是民主的先驱。</p><p>早年经历</p><p>1904年6月出生于浙江杭州,随祖父母居住;5岁,由大姑母林泽民授课发蒙;8岁,移居上海,入虹口爱国小学学习。</p><p>(幼年时的林徽因5岁)</p> <p>1916年,因父在北洋政府任职,举家迁往北京,就读于英国教会办的北京培华女中。</p><p>1920年4月,随父游历欧洲,在伦敦受到房东女建筑师影响,立下了攻读建筑学的志向。在此期间,她还结识了父亲的弟子诗人徐志摩,对新诗产生浓厚兴趣。</p><p>1921年,随父回国,仍到培华女中续学。</p><p>1923年,徐志摩、胡适等人在北京成立新月社,林徽因常常参加新月社举办的文艺活动,曾登台演出印度诗人泰戈尔的诗剧《齐德拉》,饰演主角齐德拉公主,台词全用英语。</p><p>1924年6月,林徽因和梁思成(梁启超长子),同时赴美攻读建筑学。</p><p>(青年时期的林徽因)</p> <p>1924年9月,两人一起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学院学习,均从三年级课程读起。梁思成在美术学院建筑系,因建筑系不收女生,林徽因即注册在美术系,林徽因注册的英文名字是Lin Phyllis Whei-Yin。但是她仍选修了建筑系的主要课程,实现了自己的志愿。</p><p>1927年夏,从美术学院毕业后,又入耶鲁大学戏剧学院学习舞台美术设计半年。</p><p>1928年春,同梁思成结婚。</p><p>1928年8月,夫妻偕同回国,一起受聘于东北大学建筑系。林徽因在到职前先回福州探亲,曾应福州师范学校和英华中学之请,作《建筑与文学》和《园林建筑艺术》的演讲。又为其叔林天民设计福州东街文艺剧场。翌年,到东北大学讲授《雕饰史》和专业英语。</p><p>(在英国伦敦留学时的林徽因)</p> <p>古建筑考察</p><p>从1930年到1945年,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二人共同走了中国的15个省,190多个县,考察测绘了2738处古建筑物,很多古建筑就是通过他们的考察得到了世界、全国的认识,从此加以保护。比如像河北赵州大石桥、武义延福寺、山西的应县木塔、五台山佛光寺等。也正是由于在山西的数次古建筑考察,使梁思成破解了中国古建筑结构的奥秘,完成了对《营造法式》这部“天书”的解读。</p><p>(做踩高跷游戏的林徽因)</p> <p>1931年,林徽因受聘于北平中国营造学社。次年,为北平大学设计地质馆和灰楼学生宿舍。在此后数年中,她多次深入晋、冀、鲁、豫、浙各省,实地调查勘测了数十处古代建筑,单独或与梁思成合作发表了《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征》《平郊建筑杂录》《晋汾古建筑调查纪略》等有关建筑的论文和调查报告,还为署名梁思成的《清式营造则例》一书写了绪论。这是一本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必读的重要工具书。</p> <p>文学创作</p><p>林徽因在从事建筑科学研究之余,也开始从事文学创作。1931年4月,她的第一首诗《谁爱这不息的变幻》以“徽音”为笔名,发表于《诗刊》第二期。以后几年中,又在《诗刊》《新月》《北斗》、天津《大公报》《文学杂志》等,先后发表了几十篇作品。大部分是诗歌,也有散文、小说、戏剧和文学评论。当时,她曾被聘为北平女子文理学院外语系讲授《英国文学》课程,负责编辑《大公报·文艺丛刊·小说选》,还担任《文学杂志》的编委。她经常参加北平文学界读诗会等活动。1936年,平津各大学及文化界发表《平津文化界对时局宣言》,向国民政府提出抗日救亡的八项要求。</p> <p>流亡时期</p><p>1937年夏,她在山西五台山地区发现中国最古老的一座木结构建筑——建于唐代的佛光寺大殿。正当她要进行深入研究时,“七七事变”爆发,她被迫中断野外调查工作,不久,北平沦陷,全家辗转逃难到昆明。</p><p>林徽因</p><p>1940年,她随梁思成的工作单位中央研究院迁到四川宜宾附近的李庄,住在低矮破旧的农舍里。</p><p>林徽因的弟弟林恒(1941年于成都空战中阵亡)</p><p>颠沛流离的生活和艰苦的物质条件,使她肺病复发。在病榻上,她通读了廿四史中有关建筑的部分,为写《中国建筑史》搜集资料,经常工作到深夜。这个时期,她的文学作品不多,在她若干诗稿中,迷惘、惆怅、苍凉、沉郁已代替了战前那恬静、飘逸、清丽、婉约的格调。诗中时时流露出了关怀祖国前途、命运的情愫。</p> <p>最后岁月</p><p>抗战胜利后,林徽因全家于1946年8月回到北平。不久,她为清华大学设计教师住宅,并接受校外的设计任务。</p><p><br></p><p><br></p><p>1948年5月,她在《文学杂志》发表了《病中杂诗》9首。同年底,清华大学所在的北平郊区解放,解放军包围古都北平。林徽因夫妇想到城内无数巍峨壮观、雕梁画栋的古建筑也许将毁于战火,忧心如焚,寝食不安。</p> <p>1949年初,两位解放军代表的突然到访,表现出的对重要文物古迹的保护态度,让他们消除了对共产党的疑虑,并应解放军请求,编写了《全国文物古建筑目录》。此书后来演变成为《全国文物保护目录》。是年,林徽因还被聘为清华大学建筑系一级教授。</p> <p>1950年林徽因被特邀参加全国政协一届二次会议,并被任命为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委员兼工程师,提出修建“城墙公园”设想。</p><p>1951年,47岁的林徽因为挽救濒于停业的景泰蓝传统工艺,抱病与高庄、莫宗江、常莎娜、钱美华、孙君莲深入工厂做调查研究,并设计了一批具有民族风格的新颖图案,为“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苏联文化代表团”献上一批礼品,深受与会人员欢迎。</p> <p>1952年5月,为迎接即将到来的建设高潮,林徽因、梁思成翻译了《苏联卫国战争被毁地区之重建》一书,并由上海龙门书局印行,为国家建设提供了借鉴。应《新观察》杂志之约,撰写了《中山堂》《北海公园》《天坛》《颐和园》《雍和宫》《故宫》等一组介绍中国古建筑的文章。20世纪50年代,梁思成因提倡新建筑用作大屋顶等传</p> <p>1953年5月,北京市开始酝酿拆除牌楼,对古建筑的大规模拆除开始在这个城市蔓延。为了挽救四朝古都仅存的完整牌楼街不因政治因素而毁于一旦,林徽因丈夫梁思成与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吴晗发生了激烈的争论。其后不久,在文化部社会文化事业管理局局长郑振铎邀请文物界知名人士在欧美同学会聚餐会上,林徽因与吴晗也发生了一次面对面的冲突。随后,林徽因的病情急剧恶化,最后拒绝吃药救治。</p> <p>1953年10月,林徽因当选为建筑学会理事;并任《建筑学报》编委。被邀参加第二届全国文代会。</p><p>1954年6月,选为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p><p>1955年4月1日6时20分,林徽因病逝于同仁医院,享年51岁。林徽因治丧委员会由张奚若、周培源、钱端升、钱伟长、金岳霖等13人组成。4月3日,林徽因追悼会在北京市金鱼胡同贤良寺举行。去世后,她的遗体安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墓碑上刻着“建筑师林徽因墓”。墓碑下方有一块刻着秀丽花圈的汉白玉。这原来是为天安门前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座雕饰试刻的一个样品,人民把它作为一篇独特的无字墓志铭,奉献给它的创作者林徽因。</p> <p>二.林徽因感情世界里的三个男人</p><p>林徽因生命里的三个男人,一个多情,一个痴情,一个钟情!</p><p><br></p><p><br></p><p>林徽因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才女,不仅有着很深的文学造诣,而且还是著名的建筑师。在林徽因的身上,除了那些让人仰望的成就之外,还有就是她浪漫的感情经历。在林徽因的生命中,曾经先后出现过三位才华横溢的男子。</p> <p>(一):徐志摩</p><p>徐志摩和林徽因的一段恋情,一直到今天仍然被人所议论。1921年,已经是两个孩子父亲的徐志摩,在应该伦敦认识了只有16岁的林徽因。初次见面就被她的才气和美貌所倾倒,甚至不惜和自己的原配张幼仪离婚,引起了轩然大波。</p> <p>不过多情的徐志摩并没有成为林徽因最终的归宿,后来两人还是没有走到一起。不过林徽因将她和徐志摩的一段美好的恋情,都记录在了《你是人间四月天》中,一直到今天都成为了一段佳话。虽然林徽因没有选择徐志摩,不过她却让这个男人爱恋了一生,最后在1931年,也是因为去看林徽因,搭乘的飞机失事而不幸遇难</p> <p>(林徽因与徐志摩共同接待了访华作家泰格尔,并轮流担任翻译。)</p><p>林徽因去世前非要见张幼仪</p><p>如果林徽因执意要见张幼仪,那只能因为徐志摩。</p><p>梁思成、徐志摩、林徽因三人的感情纠葛常常为人津津乐道。据说徐志摩和林徽因初见时只有16岁,这个容貌清秀、有才情的少女令诗人一见钟情。后来,林徽因和父亲在伦敦游历,徐志摩当时也在伦敦求学,两人的感情在伦敦发酵,又在伦敦终结。离开伦敦前,林徽因给徐志摩写了一封哀婉的分手信,《我懂得,但我怎能应和》。想必,那时,林徽因就已决定斩断这感情的羁绊。</p><p></p><p>在信中,林徽因写道,她已得知张幼仪要独身前往德国,她虽不知原因,但知道和自己有关。她不忍伤害这个真心对待徐志摩的女人,她也不想因为违背与梁思成的婚姻而受世人指责,而失去父亲的宠爱。也就是说,这个聪明敏感的少女意识到徐志摩可能因为自己而与张幼仪感情生变,并且已经为此背负了道德上的不安。</p><p></p><p>所以,林徽因病危,想见张幼仪,或者是向其解释,或者是向其道歉,以减轻这道德的遗憾。</p><p>林徽因是个奇女子,足够多情,但又足够聪明。她并没有像那个时代的石评梅、庐隐等众多知识女性一样,自由任性的去爱,又被爱所困。她没有沉浸于少女浪漫的幻想,她对浪漫的追求适可而止,她最终选择了道德、选择了自律、选择了知识,以及与她早就有婚约、并对她宽容大爱的林思成。</p><p></p><p>正如她后来对子女所说,徐志摩爱的是想象中的林徽因,而不是真正的她,正如那封信的标题,我懂得,但我怎能应和。徐志摩的浪漫、奋不顾身,从来不是林徽因向往并且认为值得付出的。她和徐,本不是一类人。</p> <p>1931年11月19日,诗人徐志摩搭乘“济南号”免费邮政飞机北上,飞机起飞后不久便因大雾触山失事,徐志摩和两名飞机师当场死亡。</p><p>徐志摩死后一天的凌晨一两点,半睡半醒中的张幼仪被佣人叫醒,佣人着急地道:“门口有位中国银行来的先生拿着封电报要给您。”</p><p>张幼仪听完后立马意识到有大事发生,随即,她一袭长袍径直走到了门口。拿到电报后的张幼仪站在玄关呆住了,她有些难以置信地瞪着大眼死死盯着电报。</p><p>“我们该怎么办?”中国银行来的先生见状着急地道,张幼仪张了张嘴可她竟突然说不出话来了。电报上写着的是徐志摩所乘飞机在济南上空失事的相关。</p> <p>一天多前,徐志摩还活生生地站在她眼前,那天他来店里和八弟张嘉铸打过招呼后,还问了他新做的那几件衬衫的事。他还告诉她,过几天他准备带人去看房子,还说如果充当中介卖掉那套房子他可以得多少佣金。</p><p>临行前,徐志摩告诉了张幼仪自己的行程,那天她突然有些啰嗦地说:“你别老是搭中国航空公司的飞机,不管是不是免费,不安全。”可徐志摩听完立马哈哈大笑地道:“你就放心吧,安全着呢!”</p><p>如今,他那句“安全着呢”还在耳边回荡,可他的人却已经不在了。</p> <p>就在张幼仪愣神的的当口,中国银行的先生用几乎要哭出来的声音继续问道:“现在我们怎么办,我刚去过徐志摩家,可是陆小曼不收电报。她说徐志摩的死讯不是真的,她拒绝认领他的尸体。”</p><p>张幼仪听到这儿才恍然从梦里醒来一般,她边用右手下意识地擦了下左脸滑下来里的泪,边把信差请到大厅让佣人端了杯茶给他。</p><p>信差坐着喝茶的当口,张幼仪第一次为徐志摩感到深深的悲哀,她几乎能想象出徐志摩死讯后赶走信差回到房间吞云吐雾吸鸦片的陆小曼形象。</p><p>张幼仪想到这儿,左边嘴角颤了一下,此时的她已深觉徐志摩和陆小曼的所谓爱情是多么虚浮了。可她知道,此时不是感慨的时候,徐志摩的身后事等着她去处理。</p> <p>与陆小曼不同的是,张幼仪曾在母亲葬礼上处理过相关,她也在德国处理过自己幼子徐德生的身后事,所以她比谁都清楚人死后有多少事等着处理。</p><p>张幼仪站在一旁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整理思绪:儿子阿欢必须前去替父亲收尸,可他只有13岁,必须有人陪着前往替他收尸。而这个陪人最好是徐志摩的正妻陆小曼,而非已离婚的她,没错,这种时候自己不便出面。</p><p>想来想去后,张幼仪给自己的弟弟张嘉铸打了电话:“八弟,徐志摩飞机失事死了,我刚得到消息,他人还在济南。”张幼仪说完噩耗后,电话那头传来八弟压制的啜泣声,张幼仪听到哭声喉咙又是一阵发紧,她看了一眼在客厅坐立不安的信差努力平复了心情道:“你明天能不能带阿欢去济南一趟。”</p> <p>“当然可以,当然可以!”张嘉铸努力克制住情绪道。</p><p>安顿好了收尸事宜后,张幼仪开始想另一个问题:怎么和曾经的公公、现在的干爹徐申如报告噩耗呢。自打徐志摩与陆小曼结婚后,徐申如夫妇就因不满陆小曼而离开了硖石老家。后来,他们便一直和她还有阿欢住在一起。</p><p>此间的徐申如夫妇和徐志摩关系一直很僵,可张幼仪知道,父子毕竟父子,嘴上再说硬话心里也是疼儿子的。否则,他又怎会在闹僵以后还经常给他们资助呢。</p><p>老年丧子,还是独子,并且还是以这种方式,任哪个老人也无法接受。可这么大的事,终究是瞒不住了。</p><p>得知噩耗的那晚,张幼仪再也没合眼,她一面思量着儿子和八弟的行程,一面又要想天亮后怎么和徐申如交代。快天亮的时候,她才终于想起自己可以先让老人有准备后再告知真相。</p> <p>于是,第二天早上吃早饭时,张幼仪强装镇定说:“有架飞机出事了。”徐申如听完立马知道她说的是谁,他抬头有些紧张地问:“车上的乘客怎么样?”张幼仪忙低头撒谎道:“他在医院,情况看起来很糟糕。”</p><p>徐申如听完后沉默了良久道:“我不想去医院见他,你帮我看看情况,回来把情况告诉我就行了。”张幼仪听到这儿才暗自松了一口气。这些年,因为父子两闹得僵的缘故,他们鲜少有往来,她是料定他不会去医院看儿子才敢这样撒谎。</p><p>一个谎言,从来需要十个甚至一百个谎言来圆,为了不引起徐申如的怀疑,张幼仪便装着去医院的样子出门又归来。</p><p>张幼仪回来后,徐申如忙问:“有什么消息吗?”张幼仪继续忍着痛编谎言道:“他们正在想办法,可是我不晓得他们能怎么样。”</p> <p>隔天后,已有了心理准备的徐申如再次和张幼仪打探消息,这次,张幼仪终于忍不住哭着说出了实情:“没指望了,他去了。”</p><p>徐申如与张幼仪、阿欢合影</p><p>徐申如听到这噩耗脸上的表情立马变得复杂起来,“悔恨,难过,哀恸”一齐出现在那张已布满皱纹的脸上。良久,他把脸转过去忍着泪道:“好吧,那就算了吧!”</p><p>张幼仪知道,徐申如这话里含着太多的无奈和伤痛,自打新婚的徐志摩带着陆小曼回了趟硖石后, 不满意陆小曼懒惰奢侈作风的徐父便几乎与儿子断绝了往来。可他毕竟是他唯一的儿子,即便未表现出过分的苦痛,但他心里的痛比之普通父亲,却只多不少。</p><p>因为事先有过缓冲,徐申如终于没在丧子后因承受不住打击而出意外。这种结果,大抵也是徐志摩最想要的。能帮徐志摩做到如此的,也只有张幼仪了。</p><p>为了将徐申如的痛苦降到最低,自己也承受着悲痛的张幼仪一直寸步不离地陪着徐父,离婚后的这些年,她一直把照顾已不是公公的徐申如当做自己的责任。这自然不仅仅因为习惯,还因为她打心眼里觉得徐申如是自己孩子的爷爷,所以她觉得出于孩子考虑她也应该照顾好他。</p> <p>徐志摩死后半年,他的尸体被用火车运回上海。不久,中国银行为徐志摩举行了第二次公祭,在这次公祭上,张幼仪在葬礼上为徐志摩做了第三件事情。</p><p>颇为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做这第三件事情,张幼仪不惜与陆小曼的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公开对抗。</p> <p>原本,张幼仪虽然准备了黑色素服,但她并未有打算参加徐志摩在上海举行的公祭仪式。</p><p>一来,是因为在中国银行给徐志摩在济南当地的公祭仪式上,张幼仪已与他做了道别,她当时还送了挽联,挽联上书:“万里快鹏飞,独憾翳云遂失路;一朝惊鹤化,我怜弱息去招魂。”</p><p>从挽联便可看出,张幼仪是个极其低调的人,就连最后的告别她也只想尽可能地“默默着”,这种默默,几乎是张幼仪一生的概貌。</p><p>也正因此,张幼仪才并未打算出席徐志摩在上海的公祭仪式。她认为自己以前妻的身份去参加公祭,一定会引来很多的议论,可能小报也会借此说点什么。最重要的是,葬礼上一定会有徐志摩妻子陆小曼,既如此,自己又何必前去找膈应呢。</p><p>可是,公祭那天下午,张幼仪家里的电话突然急促地响起,拿起电话后,她便听到电话那头的朋友焦急地道:“你一定要来一趟!要尽快,不然要出大事了。”</p><p>张幼仪听完不解地问:“为什么,出什么事了?”电话那头的朋友却并不说具体只急急地催促道:“你来就是了,你不来不行了。”</p><p>放下电话后的张幼仪顿了几秒后便换上了黑色旗袍,只一会会功夫,她便飞快抵达了公祭的礼堂。到此时,张幼仪才知道:确实出大事了。</p><p>张幼仪赶到时,徐志摩的灵柩竟已经被再次打开,她看到他的遗体被安置在花朵中,他的脸被黑丝袍衬托得十分惨白浮肿。这是徐志摩死后,张幼仪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看他,她觉得此刻的他是那样陌生,这自然让她心里极其不好受。</p><p>徐志摩遭遇飞机失事时的重伤点在左额,他死时门牙已全部脱落,身体也受到了火炙,所以当时他的形象与生前自然判若两人。</p><p>张幼仪在灵柩前深深鞠了三躬,她知道,这是她和他最后的道别了。全程,她一直努力克制自己的情绪,因为她知道自己在这种时候表现得过于悲痛很可能就是为葬礼增添麻烦。更重要的是,她得知道为何本已经被封盖的棺材会被再次打开。</p><p>张幼仪从灵柩旁走开后,打电话的朋友便立马出现拉住了张幼仪,他急急地道:“你一定要帮忙,陆小曼想把徐志摩的寿衣换成西装,她也不喜欢那个棺材,想改成西式的。”</p><p>张幼仪听完立马恍然大悟:原来,陆小曼嫌她八弟给徐志摩订制的棺材样式太传统了,于是她想把传统的有一面圆的棺材换成西式的长方形的盒子样棺材。自然,换了西式棺材,穿长衫也是不合适的,所以徐志摩的中国寿衣也得换成西装。</p><p>张幼仪再次替徐志摩感到悲凉,她以前只觉陆小曼不体谅他,即便知道他挣钱辛苦也要吸鸦片且挥金如土,可现在她更多的是觉得这个女人根本不懂爱。</p><p>张幼仪认为:若真懂爱,怎会为了这些形式去折腾自己因意外死亡的丈夫。张幼仪比谁都知道,徐志摩已经死去多时的躯体即便保存完好,也经不起从第一个地方挪到另一个地方的倒腾了。最主要的是,再次为徐志摩换寿衣很可能会导致他本已严重受伤的躯体出现意外。</p> <p>于是,一向低调不理世事的张幼仪第一次用决绝的口吻对着朋友和周围人说:“就算他是因为自然原因死亡,现在也一切难改了,何况他是在这种意外状况下死的……”</p><p>说到这里时,张幼仪已经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了,她的眼泪在眼睛里打转,她的喉咙如被梗塞。在所有人都看向她时,她厉声说了一句话,她说:“你只要告诉陆小曼,我说不行就好了!”</p><p>说完后,张幼仪便径直离开了公祭礼堂。</p><p>这一次,是张幼仪第一次公开得罪一个人,而且这个人还是前夫的妻子,可她别无选择。离开时,她喃喃道:“我坚信,你(徐志摩)也绝对没西化到就算死也非得要换身西装了,你是中国人!”</p><p>最后的结果是:陆小曼不得已退让了,徐志摩最终穿着中国寿衣躺进了张嘉铸准备的中国样式棺材里。</p><p>徐志摩去世后,陆小曼委托胡适等人找到徐申如要他每月资助陆小曼的生活。这种行为在今天看来很有些不可思议,但当时,传统的徐申如却最终接受了,之后他一直定期往陆小曼的户头里每月打300元。即便后来陆小曼与翁瑞午公然同居了,徐申如的资助也未停(根据张幼仪口述历史)。</p><p>徐志摩去世13年后,徐申如离世。离世前,负责照顾他、替他养老的一直是张幼仪。在漫长的时光里,张幼仪虽面临过无数男子追求,如才子罗隆基等,但她也始终予以了拒绝。徐申如死后,曾出任中国女子商业储蓄银行女行长的她一直接替徐申如按月给陆小曼打钱。</p><p>张幼仪对陆小曼的这种资助,一直持续到1949年前后。而她之所以停止继续资助,乃是在陆小曼同居对象翁瑞午跑来找她后。翁瑞午告诉张幼仪,他卖了好几吨茶叶,现在的财产足以供养陆小曼和他自己了。</p><p>若没有翁瑞午的劝阻,或许,张幼仪对陆小曼的资助会一直持续到她过世。</p> <p>晚年时,张幼仪的侄女张邦梅很困惑地问她:“你离婚后照顾前公公可以理解,可你为何还照顾陆小曼?”张幼仪听完后看向天边答道:“我一直觉得照顾她也是我的责任,毕竟她是我儿子阿欢的二娘,他对她有照顾的责任,我便也有!”</p><p>相比张幼仪的一直把责任看得比一切都重,陆小曼却是完全相反的。</p><p>从今天的角度看过去,当初被徐志摩称作“新式女性”的陆小曼反而很旧,而被他称作“封建小脚女子”的张幼仪却反而很新女性。</p><p>陆小曼婚后未曾有过工作,一心只靠徐志摩挣的钱养活且挥金如土,以至于最难的时候,徐志摩同时做数份兼职也弥补不了经济窟窿。而张幼仪则不仅有工作还经常资助困窘的徐志摩,她后来更是开创了属于自己的事业,成了一个真正的成功事业女性。</p><p>“责任”二字在张幼仪的字典里重要过一切,可在陆小曼的字典里,这个字词却轻如鸿毛。她虽是徐志摩的妻子,可她从未想过给予,对于自己的公公徐申如,她更未想过赡养,她更多想到的似乎永远是自己。所以,她才第一时间在徐申如丧子后请人反向他来要“赡养费”。</p><p>没人能否认:向公公要赡养费,这是封建旧女子才会有的行为。而封建旧女子之所以如此,往往因为她们不具备生存能力且不会再出嫁。若徐志摩死后知道被自己看作“新式女子”的陆小曼的这种种作为,不知他会作何感想。</p><p>有人说:陆小曼的三观,像极了当下最流行的“中华田园女权”:未出嫁时,她们啃父母,觉得父母给多少都是对自己亏欠的;婚后,她们认为男性就应该养家糊口为自己各种买买买,甚至应该撑起整个家,不然就是不爱自己。</p> <p>在中华田园女权的世界里,责任仅仅是世界对于她们而言的,而非她们对世界。</p><p>后来的张幼仪不仅独自抚养儿子成才了,甚至还主动在儿子儿媳出国后承担起了照顾四个孙子的重任。期间的她一直独自带着孙儿,期间的艰辛苦难,恐怕只有她自己知道了。</p><p>直到孙儿们也都长大被接回美国后,张幼仪才在想到自己后与医生苏纪之结成了姻缘。好在,苍天从来有眼,给予了一生却一直被辜负的张幼仪终在最后收获了爱情和完美婚姻。晚年时,她更是得享受了天伦之乐,直到88岁时,她才在子孙的陪伴下安然辞别了人世。</p><p>相比之下,仅仅活了63岁的陆小曼之晚年就凄惨多了。相比张幼仪的越老越耐看,晚年的陆小曼形容则很显出枯槁来了。</p><p>为徐志摩写传记的作者曾在末尾这样描述晚年陆小曼,她在形容牙齿已全部脱落的陆小曼时说:“有一张陆小曼老年时的照片,美人迟暮,让人心碎,也让人恍惚。照片中的她枯瘦得如同风干的莲蓬,孤寂入髓……”</p> <p>(林一切的果都有因,陆小曼的枯萎自然也有其背后原因。</p><p>徐志摩死后一直做有妇之夫翁瑞午情人的她委屈了30年,却在最后遭遇了背叛:翁瑞午背着她和她的干女儿好上了。</p><p>翁瑞午死后,陆小曼只得在晚年之际经朋友介绍做了上海文史馆的馆员,余生里,她一直依靠这微薄的薪金度日。因为无儿无女的缘故,她死时凄凉至极,死后她的骨灰也因无人认领而丢失。</p><p>多年后,直到她的侄女为她做了衣冠冢,她才总算是好歹有了个墓地……</p><p>(林徽因与金岳霖)</p> <p>(二).金岳霖</p><p>相比较徐志摩的大胆多情,金岳霖对林徽因的爱,更多就是是一种默默守护的痴情不悔。金岳霖是学界泰斗,著名的哲学家,逻辑学家。1931年徐志摩去世之后,金岳霖闯进了林徽因和梁思成的感情生活。关于林徽因到底有没有爱过金岳霖,这件事情也是见仁见智的。</p> <p>金岳霖在十多年来,一直跟着林徽因从北京到昆明,又从昆明到北京,一直都是他们的邻居。但是相比较徐志摩,金岳霖选择了默默的守护。他对于林徽因的才华和人品都十分钦佩,同样林徽因对他也很欣赏。不过自始至终,金岳霖都很理性的看到自己对林徽因的感情,没有做出让人惊呆眼球的事情。后来甚至为了林选择终身不娶。</p> <p>梁思成弟弟梁思永,曾打趣地送给梁林二人一幅对联“林小姐千装万扮始出来,梁公子一等再等终成配”,横批“诚心诚意”。</p><p>(林徽因与梁思成)</p> <p>(三).梁思成</p><p>梁思成是梁启超的儿子,两家自小就是世交,门当户对,而两人且在精神上,更是难得的知己。徐志摩太过浪漫放纵,金岳霖相见恨晚,而梁思成正是林徽因在对的时间遇到的那个对的人。林徽因从伦敦回到北京之后,在双方家长的撮合下,她和梁思成的感情发展迅速,于1928年在加拿大举办了结婚典礼。</p> <p>在林徽因的眼中,梁思成一直都是一位温和的谦谦君子,他对林徽因的爱就像春雨一样细润无声。虽然很少用言语表达,不过从生活中的点滴细节都可以感受得到。在面对徐志摩,金岳霖,梁思成三个性格迥异但是都同样优秀的男人,林徽因选择了和自己相濡以沫的梁思成,也是因为这个男人值得托付一生。</p> <p>梁思成第二任妻子</p><p>因为林洙的丈夫是梁思成的学弟,并且当时林洙的前夫程应铨正在受难,梁思成的做法是不符合礼仪道德的。更何况林洙比梁思成小了27岁,这样的爱情让人担忧。</p><p>一代才女林徽因和梁思成的婚姻不知道羡煞多少人,遗憾的是林徽因提前走了一步,留下梁思成一人孤独地活在世上。本来所有的人都认为梁思成是不会再喜欢上其他的女子的,还纷纷劝梁思成想开些,可以再找一位知心爱人。</p><p>梁思成不负“众望”,寻得一女子,名叫林洙。可是这位女子却遭到了集体反对,认为是非常不适合和梁思成在一起的。而梁思成不管任何人的反对,毅然决然的和林洙完婚。</p><p>林洙是一名普通的高中生,因为丈夫程应铨在清华就读,认识了梁思成和林徽因,当时林徽因还帮林洙辅导英语考清华。只不过后来丈夫程应铨被打成右派,林洙为了孩子,和丈夫离婚,并断绝所有的关系。</p><p>成为单身后的林洙,借着工作的理由,经常去帮梁思成整理资料,一来二去的两个人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她不仅在工作上还在生活上帮助梁思成,让梁思成感觉到从未有过的温暖,认为林洙就是自己要找的女子。</p><p>梁思成这个时候就已经60多岁了,他考虑自己的一生,觉得老了之后碰到这样一位温柔善良的女子,是多么的幸运,是老天爷安排给自己的,自己要把握住。</p><p>于是就公开宣布和林洙结婚,虽然遭到了反对,但是没有人能够阻止,梁思成和林洙顺利完婚,婚后的他们过得非常开心和幸福。</p><p>事实证明梁思成的选择是没有错的,后来梁思成也遭到严重的打击,林洙不仅没有放弃,相反一直陪伴梁思成去世。</p> <p>.三林徽因的最后十年追忆</p><p>【作者简介】</p><p>吴良镛,男,1922年生于南京。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中国建筑学家、城乡规划学家和教育家,人居环境科学的创建者。其先后获得“世界人居奖”、国际建筑师协会“屈米奖”、“亚洲建筑师协会金奖”、“陈嘉庚科学奖”、“何梁何利奖”以及美、法、俄等国授予的多个荣誉称号、荣获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p><p><br></p><p><br></p><p>作者 | 吴良镛</p><p>1945年初春,我从云南滇湎边境回到重庆,当时主持“战后文物保存委员会”的梁思成先生正在重庆,他托人带信给我去帮他画图。直到8月15日日本投降,机构撤了,工作结束,我才离开。又过了两个月,接到梁的信,告诉我清华要办建筑系,让我去看他。他家刚从李庄搬到重庆,我见到林徽因先生躺在床上,很清瘦,面色苍白疲倦。当时,房间里还有一位客人,他们正谈着,梁先生向我介绍说:“这位是傅孟真(傅斯年)先生”。看到我有些怯生,林先生说,你们何不得到隔壁房间去谈?于是我和梁先生便顺着走到一个四壁空空,连坐凳也没有的空房间,梁先生站着告诉我,为了战后的复兴,清华大学梅贻琦校长批准成立清华建筑系;当前,建筑教育太保守,他将去欧美考察,希望我能在新办的系里任助教,共同创业,等等。由于此前与梁有过一段愉快的共处,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随后退出,以免打扰他们和客人的谈话。对我来说,这是一次重要的会见,我做出一个抉择,从此定下了我一生的道路。</p> <p>这也是我第一次见到林先生,虽然我在1940年甫入大学时,就从《新月诗选》中知道她的名字了。此后,直到1955年初她逝世,我在她身边工作了十年。这十年是她生命中的最后十年,也是颇为辉煌的十年。严格地说,这十年,她躺在床上,把一个系从无到有地办起来;以充满热情和抖擞的精神,参加新中国的一些重要工作;为她的学术思想和见解,奋力工作,直到最后离去。可惜,这些并不十分为人所知。</p> <p>(一)、支撑起建筑系的筹建工作</p><p>来清华以前,我在南京中央卫生实验院工作,等待清华从昆明迁平。1946年夏,梁思成突然来找我,留了个条,要我去上海渔光村陈植家见他。我当即赶去,谈话的主要内容是如何与上海花旗银行楼上的清华同学会联系、我的行程等,他还从笔记本撕下一页纸,交待我《建筑初步》课程的十个作业题等。他匆匆地远走美国,任耶鲁大学访问教授了,这时我由于工程未完,尚留在南京。八九月份,清华大学王明之教授受林徽因先生之托,给我来信,说开学在即,希望我尽快到校。铁路因战事中断,学校上海办事处委任我领复员学生一道搭自上海至秦皇岛的运煤船,赶到北京,时天气已有寒意。</p> <p>建筑系代主任吴柳生教授一见到我,要我去看住在新林院8号的林徽因先生。那天阳光很好,她也好像已从漫长的里程中休息过来,容光焕发,“欢迎你来”,接着就问我的学习、兴趣,说你是书香门第,你的“解阙”我看了,写得很好(她看到我们班在1943—1944年编印的油印本《建筑》);然后谈到中国建筑研究,当时怎样从头做起,怎样陆续有所发现;谈到屋内的摆设,说他们做古建筑研究遵循一条不成文的准则,即不玩古董,否则文物到处可见,自己又懂,抄一二件,谁说得清呀?这里摆的,那是老梁先生的(指梁启超),那是陈叔通送的。还有一个故事,陈叔通曾指着自己家中的某一件藏品,要梁思成说出是哪一年代的,说对了就送给你,梁先生脱口而出说是北魏的,陈赞赏梁的渊博,就送给了他,说不能再猜了,否则这里东西多让梁猜走了;又说到桌上摆设的汉朝小猪是花一个银元在某地地摊上买的,你看它线条多么古拙、有力。我问她,我在重庆某处看了你一幅水彩画,你现在还画水彩画吗?她说你是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叫什么名字?我说是林徽因的音……她告诉我,早已有人用她的名字,后来改了,水彩以前倒画过,好久不画了,等到找出来给你看(后来她果然找出来,是一张西班牙Grannada的庭园,非常强烈的阳光,对比色很强,这张画后来不见了,想必遗失了。1996年我去西班牙该地,也到庭园,似曾相识,不免想起了这次谈话,她已走了几十年了,不觉心中怅然)。总之,第一次与她谈话,她那谈锋一点不像病人,我也极其兴奋,猛想起她是病人,立即辞去。临走时,她还说,等你好久了,你来了,太高兴了。建筑系设在水力楼二楼上,只是几间空房子,学生已到校,要忙开学,教室、图板、画图凳已有了,其他什么也没有,于是赶紧把图书馆五种柱式的书调来,描示范图,晒蓝图,先把《画法几何课》开起来,《素描》课上起来……需要说明的是,吴柳生是尊敬而亲切的长者,也很懂建筑,但专业的事他不太过问,他完全做到能协助的一切。</p> <p>这里主要谈林先生在建筑系的贡献。</p><p>以后的许多事都说明,林徽因虽然经常卧病在床(见我那是一次不多的例外),却能运筹帷幄,是一位事业的筹划者、指挥者,能协助我们解决颇多的难题。例如,学校最初分配我在工字厅,与一位外文系的讲师合住,别人感到不方便,林先生知道了,说那好办,金岳霖先生在工字厅海棠西院有一间朝南房,有配套的家具,房子正空着,你去住好了。这样,我进清华,住房竟是教授待遇。学生上素描课,要有石膏,林先生让我找美院李宗津先生;请一位讲师给翻制制图;到东单口永兴洋纸行去采购绘画用品;需要教学辅助人员,介绍我去颐和园找当时在那里监工的原营造学社纪玉堂先生来系工作。你如果进城回不来,可以住在中山公园,去找老师(一位70多岁的营造学社留守人),在那里过夜……有些事是她卧床上想到的,有些是我把事情进展告诉她,经磋磨后,建议我怎么做的。</p> <p>一年级的第一个设计是公园大门,我作为大学毕业的助教来教《初步设计》,有些心虚不安。我学着在中大时启蒙老师谭垣的做法,事先想好十多个方案,那时有12个学生,改不出来好奉送一个。第一次设计在师生昼夜奋战中结束,大家都以极为兴奋的心情,欣赏自己和别人的作品,作业送给林先生去看。看到新学期第一批作业的成果出来,林先生自然特别高兴,她与金岳霖先生共同以极大的兴趣,看着图板,说这张比例处理得很好,那个不太像公园门,这个更具有欢迎人的气氛,等等。值得一提的是,金先生抽着烟斗,意味深长地说:“如果把这些门排在一起,我更愿意从这个门进公园……”</p> <p>一学期过去了,刘致平、莫宗江、罗哲文先生终于克服交通的阻挠,陆续到校,系里更加热闹了。林先生利用营造学社有限的剩余“经费”,组织了一次对恭王府的测绘。对刘、莫来说,测绘自然是轻车熟路,而我则是第一次接受科班训练,林先生向我们作了一次“开题报告”,从和坤的为人、与乾隆的关系,到恭王府的奢华、这一组建筑的价值等。经过近一周的调查,我的收获自然很大,回校根据调研所得,并参考从林先生处借来的一本研究恭王府的英文书,写成《恭王府后苑的园林艺术》,她很高兴,认为写得很好,“留下来我给你改”,可惜后来她病情加重,未能如愿,文章后来亦散失了。</p> <p>1947年5月,清华校庆,这是复员后第一次校庆,自然热闹非凡。新成立不到七八个月的清华建筑系也作了一番张罗,共辟了两个展室,展出过去营造学社的测绘成果和学生设计作业及水彩画等,引起学校很大的关注。以林先生的性格,这样的活动她是不会不参加的,那天她雇了一辆人力车,来到系馆,梁先生朋友楼光来之子楼格(当时在清华读书)把她抱上二楼的建筑系馆,我看林先生从来没有这样的兴奋,以超出一般的神采和兴趣浏览一切,预支着她的精力,可以想像回家以后,她又要花很长时间才能恢复。</p> <p>1947年夏,梁思成先生自美国载誉归来,看到建筑系从空空的两间房子到现在这个样子,十分高兴。但是,他急需要做的一件事,就是请大夫为林先生治病。林先生的低烧不退,发病越来越频繁。经大夫诊断,有一个肾病情特别严重,必须尽快摘除。</p> <p>1947年12月,手术在今白塔寺人民医院进行,手术后据梁先生告诉我,切下来的肾放在盘中,大夫用手术刀把它拉开,里面全是脓,大夫对梁说:“里面尽是这东西,人怎能好受呢?”摘除一个重大的病灶后,林先生的身体逐渐好多了,参加活动多了,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梁家的“午后茶聚”(afternoon tea)。每天中午以后,大概3—4点钟左右,梁家都要准备饼干、花生米之类的茶点,客人是变动的,高兴就来,有事就走。金岳霖、张若奚、陈岱孙先生常是座上客,主持人无疑是林徽因,从政治、社会、美学、文学,无所不谈,实际上这是无组织的俱乐部,无主题的学术交流会。即使批评一件事物,似乎多带有学术性,谈吐也有个人风格,如金岳霖先生有哲学意味的归纳,张若奚的政治议论。他们都爱绘画,邓以蜇教授(清代著名书法家邓石如之孙,美学家)有时拿来几幅画,供大家欣赏,记得有一次拿来的是倪瓒的树和金冬心的梅等。茶聚免不了要谈一些政治,总的说来很超然,有魏晋清流的味道。也包括对时局的批评,有时谈到一个人,如传闻胡适睡在床上,被头顶上的天花粉刷泥块掉下来,打破了额,于是谈到建筑装修,又谈到胡适近来说什么,又不免议论一番。那时我很年轻,和这些名教授当然还隔了一层,撞上了就坐下来,总是有些收获。“午后茶聚”是当时教授们共同的需要,对林先生更是绝对重要的,她爱发表己见,躺在病榻上的她可以从这个茶聚中得知“窗子以外”的社会、文化、政治,找到她感兴趣的命题,当然包括与她生命相连的建筑与文化艺术。总之,她从来未停止学术的思维。</p> <p>自从1945年晚春在重庆聚兴村中央研究院认识梁思成先生以后,特别是第一次在新林院与林先生长谈,以及这种“午后茶聚”和许多工作的接触等,我仿佛被引进到学术殿堂的门厅中来。这个殿堂光彩照人,如七宝楼台,炫人眼目,有时简直莫知所从,但感到又可以从任何一个方向去登堂入室,道路宽阔得很。此时,尽管生活艰苦(一月薪金合多少袋麦粉),我却有一种幸福感,我优游、陶醉于学术殿堂中,我手头的工作、系务、教学等事情越来越多,工学院代理院长陶葆楷先生知道我当时在研究城市规划,就要我为土木系毕业班合开讲座……</p> <p>但所有这些,一点也不觉得累,而领我进学术殿堂的人就是我的恩师梁、林先生。</p><p>如今,我常常觉得自己的一生能遇到好些老师,特别是我工作后能追随梁林两师,使我学有所长,非常幸运。</p><p>也就在这时期,出现对我来说不敢奢望的事。</p> <p>某次系务会议之后,梁先生告诉我,他离美前看望了沙里宁所主持的匡溪艺院,那里“艺术环境很好,可同时学习建筑与规划,很适合你,并且沙里宁已七八十岁了,跟他学要赶快,否则就来不及了”。后来梁先生为我写好了给沙翁的推荐信,林先生一看,说:“对良镛的介绍应该这样来写”,于是动手给改。一封推荐信竟然两位大师拟稿,我理解他们对我寄望之殷,送我出国之情之深。恨当时慌慌张张,竟没有把它抄下来,事后想起来成为莫大的遗憾。</p> <p>当我离开这朝夕相处的建筑系时,已有近30位学生,十几位教师,成为清华无论学术文化还是政治活动方面都非常活跃的一个系。</p><p>两年来,林先生对这个系的成长操心最多,但教师名单中没有她的名字。</p> <p>(二)、解放后的林徽因</p><p>林先生以无比兴奋的心情迎接一个新时代的到来,手术后身体情况也有些好转,已从“死是安慰,因为死尽处不再辛苦”(当时大公报文艺副刊上发表的诗句),一种近乎绝望的心境中走出来。更重要的是,她和所有正直的,有理想、有追求的知识分子一样,他们一旦看到了未来,便以无比的活力迎接未来。</p> <p>由于解放初我不在国内,未曾参与清华设计国徽的奋战(动人的情景回来听说了),这里只谈我亲身体验几件事。</p><p>1950年,我在美国匡溪时,连续接到国内的几封信,都催我赶紧回来,其中有一封就是林先生口授罗哲文先生代笔的,空白处有好多行斜斜的字,一看便知是林先生卧床亲笔写的。大意是国内形势很好,赶紧回来参加新中国的工作,并嘱我去波士顿大学费慰梅处,将梁先生“图像建筑史稿”带回来等。林先生这封信很重要,加紧了我回国的步伐,并匆促去了哈佛费慰梅处。虽然1946年夏在重庆时梁就介绍与费慰梅认识,并见到过这份稿子,但是当时如果没有林先生交给我这任务,这件事在梁身后更无人知晓,后来的曲折就难说了,原稿传奇般地经过了失而复得的一个过程。在林身后近30年,在多方努力下,总算完成了林先生交给我的任务,亦慰死者于九泉之下。后来MIT出版社亦认识到了,请我写序,我认为我责无旁贷应把未经歪曲解放后的梁思成向西方介绍。</p> <p>回来后,我看到林先生精神焕发,比起我出国前,她的生活内容丰富多了。林先生偶尔参加一些市里的活动,参加会议,听报告,看演出和展览等,每次回来总要议论,她见到什么人,听了什么,她的体会。如果参加了晚会,她对艺术的批评等等,特别是色彩的搭配、花纹造型之类,颇多分析评论。这一时期,可以说林先生将仅有的精力全部投入了工作,发表了一些重要意见,例如最近罗哲文先生向我提示一份1953的8月28日市政府召开由吴晗副市长主持的北京文物保护会议,会上林先生就作了内容深刻而全面的发言,认为:</p> <p>保护文物和新建筑是统一的,保护为了继承优秀传统,保护不仅宫殿、庙宇,还要包括一些民间和店面,要进行整体保护,要做好调查研究等。</p><p>可惜这仅是会议的摘要,如能全文整理出来,当是很好的文献。当时林先生和梁先生在一道致力于北京城墙的保护,据我所知她曾就此事与北京市某领导争论道:</p><p>“你们把真古董拆了,将来要懊悔的,即使把它恢复起来,充其量也只是假古董。”</p><p>回顾林先生的话真是不幸而言中。除了参与一般工作会议外,林先生还参加人民英雄纪念碑装饰纹样设计和临时送来的设计(如任弼时墓设计)任务等。</p> <p>林先生还为学生开设《近代住宅》课程。早在抗日战争后期以来,林就关心住宅问题。已故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教授、近代住宅专家凯萨林·保尔(Cartherin Bauar)(她写的《近代住宅》一书,到现在也是近百多年来西方住宅发展史的权威总结)是梁林的好友,他们一直保持学术联系,正因此林才能在抗日战争期间,在《中国营造学刊》最后两期上,还发表了近代住宅的论文。林先生指导学生作《清代蓝旗营的调查》的论文等(如今仍然存在系资料室中,并有梁先生的评语,今天应该看作是一份珍贵的文献);也曾建议我去崇文门外花市胡同住宅进行调查,并在都市计划委员会上作了报告。解放初,她以极大的热情关心北京的住宅建设,记得梁林在随薛子正秘书长(后为北京副市长,当时具体负责北京城市建设等)带领下参观了建国后为改善北京劳动人民住宅条件而建设的第一批平房住宅,参观很认真,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来,从未看见林先生走这么远的路。正是在林先生的倡导和影响下,清华建筑系保留了一些重视住宅建设的传统。</p> <p>当时,林先生还关心一件事,就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装饰纹样设计与提倡工艺美术。她对中国装饰花纹有独到的研究,这可能与她的西方建筑与舞台美术的教育、阅历,及以后中国营造学社的调查、对中国古代工艺品独到的欣赏有关。或许,作为女建筑师,她对造型的丰富、饱满、细致还有一种特有本能。例如,她有一次拿出一些中国的古代图样以及她对人民英雄纪念碑花纹的设计,对我讲怎样就丰满、有深度,怎样就单薄、贫乏。她把植物花纹,图案忍冬藤之类当做是有生命的东西,眼中看到它的天地。她对纹样的独钟和欣赏,每使我想起沈从文来,他是在文学上搁笔而专注于工艺美术的。沈从文向我介绍故宫是工艺美术的造型时,陶醉其中,用带有湖南腔调说:“好得怕人!”这和林先生叙述线条一时竟找不到恰当的中文词汇,说这线条是“如此的subtle”是多么地一致。工艺美术造型美的蕴涵竟使这两位文学家都一时辞穷,这是多么迷人的事情。当然,我知道当时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某些参与者每每不能欣赏林先生的一些图样,嫌其太旧等等,但是很复杂的问题,非本短文一时所能说清了。</p> <p>解放后,因帝国主义的封锁,工艺美术(当时称为“特种工艺”)外销受阻,整个行业的生活都有困难,当时的轻工部长黄炎培在1951年初召开座谈会研究对策,涉及到老艺人的保护及如何在设计进行继承与创新问题(其实,这个问题今天也未能妥善地解决)。</p><p>在此情况下,梁、林先生勇敢地希望在景泰蓝设计上能有所突破,与刚从美国归来的常沙娜、来清华执教的钱美华,以及清华的莫宗江教授等一起进行研究,创作新的图案,饶有传统的文化精神,又耳目一新。</p> <p>1953年第一届全国文联大会上,美协会上江丰同志在报告中对这方面的成绩曾充分予以肯定,与此同时,我和王逊教授(当时清华哲学系美学教授)还为当时组织东欧博览会设计布置选择工艺美术专展而忙碌。在参与这类活动中,林徽因先生思想之活跃、理论之追求、想象力之敏锐,无不令人钦佩,我们都为她的激情所鼓舞。</p><p>从说话到写文章,林先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和风格。梁先生才思敏捷,他的文章功力够好的了,什么样的文章在他这里,只写一遍,至多个别字改动一下,但他写就的文章,在林先生的眼里,有时显得力量不够,甚至索性动手来改。当满纸已画得乱七八糟,她已力不可支了,梁先生再重新弄一遍。金岳霖先生说,常道文章是自己的好,老婆是别人的好,对梁先生就不好这么说了,文章是老婆的好,老婆是自己的好。他们写文章总是全身心投入的,特别是一些论战的文章,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写的。</p> <p>再以1954年搬家的事,说明林的组织才能。梁先生从清华新林院8号搬至胜因院12号来住,搬家的担子全部落在卧床不起的林先生身上,当时梁先生家有一位市政府派来的“待业中医”老罗,家中另有一位阿姨,帮助梁家料理。就在此情况下,林先生发挥她的规划与建筑才能,先将东西分类整理编号,尺寸量好,计划安放的地点,按图都画好,有些东西也作一些处理(有天突然老罗送我家一张红木桌和几本书,有林长民印的石鼓文拓本和一本原石印谱,并向我母亲留话说知道是我一定喜欢的,当然至今是我心爱的藏品),这样完全有条不紊地搬了家。那时,梁先生在城里忙什么,当一切归置完毕以后,我去看她,林先生得意地说,“他回来了,看了一切很满意,他只动手装了一部电话”,一个久病之人能在她的生活中找乐趣,找暂得于己的满足感,这就是林徽因。</p> <p>(三)、困惑、彷徨、寂寞中走去</p><p>从1949年解放算起,林先生参与新中国的业务工作是难以数得清楚的,但如上所述,都是一些饶有意义的、有时代性的贡献。但在1952、1953年后,她在精神上就开始有负担和压力。</p><p>关于建筑系的方向,清华建筑系自解放后改名为“营建系”,这是梁先生在1947年回国提倡“体形环境”的具体化措施(见《梁思成全集》之“清华大学营建系学制及学程计划草案”,发表于《文汇报》1949年7月10日,如果向前追溯,在1945年梁致梅贻琦信中就已有轮廓)。就我1950年底回清华后所知,自建国到1952年院系调整,这近两年时间,</p><p>①建筑系成立了市镇组(事实上以城市设计为重点);</p><p>②与农业大学合办了园林组;</p><p>③成立了工艺美术组(就我印象,并未如市镇、园林那样正式建组);</p><p>④与哲学系、社会学系等成立了文物馆(计划中的清华博物馆的前身)……</p><p>这些措施不仅在国内首创,即在西方建筑院校(如哈佛大学、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建筑学院等),把城市设计、环境设计正式纳入建筑系的教学当在60年代。实际上,建筑系已经朝梁先生在建系之前就已筹划的营建学院方向发展,林徽因先生自然积极地支持、参与这一切。</p> <p>1952年下半年的院系调整,随后的学苏,把这一切都吹散了。这里不去谈院系调整与学苏及其得失等,这是太大的问题,亦非此文所能概括。院系调整后节奏实在太紧,并且以学苏为纲,全校布置好的项目一一贯彻,这一套体系和梁林先生宽松的学术环境似乎是两码事。</p><p>在这种情况下,林徽因先生哭了……</p><p>第二件事是专业,是学术思想方向的问题,这方面也无法展开来说。</p><p>时代在发展,梁林的学术思想也在变化,在解放以后,爱国主义教育,学习《新民主主义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社会主义内容,民族的形式”以及学苏“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等口号下,他们像所有的爱国知识分子一样,努力学习马列主义,并尽可能理论结合实际。</p> <p>现在看来,在这种历史的转折时期,对建筑有不同理论、不同议论是必然的,但当时可能有关方面很不以为然,显然至少并不全然同意梁先生的观点,而就在此时,梁林就越发努力发表自己的学术,不仅这一时期努力写文章,如在《新观察》杂志写的“北京都市计划无比的杰作”等就是在此时写就的,梁先生为了加强给中国建筑历史修养教育,还为建筑系师生开设了讲课,梁林加上莫宗江共同认真备课,梁先生讲课时,林先生还特别来,坐在后排听。讲课时,社会背景部分,大量引用了范文澜中国通史,这系列讲座并不成功,不如1948年梁先生开设的中国建筑史那样潇洒自如,随讲随画,而引起听者的注意力。</p> <p>渐渐地,报纸、杂志不时透露出批判的文章来,想梁林不会不从其他的渠道听到什么,他们自然日益感到压力。</p><p>1954年冬,他们双双病倒了,本来每年秋凉季节转换,林先生总要病倒。这年,薛子正秘书长在城内修整了一套四合院,装上暖气,让林先生住(地点我已忘了,林逝世后据说让给傅作义住了)。一个大四合院,空荡荡地,只有林先生躺在一间大屋内,我去看她,她并不和我讲她的病情,而是问了许多问题,关于建筑思想和理论的一些问题。她明显地在困惑与彷徨,她似乎已疲惫不堪,已经失去原先的锐气了。我劝她养好病再说,别去多想,但她怎会不去多想呢?而这时林先生已经住在同仁医院.....</p> <p>1955年,建工部召开设计施工会议,批判建筑中的复古主义、形式主义,这次的大会非同寻常,学校除我外,另派校长办公室主任参加,我也感到有一定的压力。会议在国际饭店举行,而梁就住在一街之隔的同仁医院的楼上高干病房里。会议中我去看梁先生,他说你到隔壁病房看看,我正不解,一进去,原来林先生也躺在那儿,她看我去笑了,“你看我们这对难夫难妇”。这次会见她,例外地未谈业务,但她好像还爽朗,我的心情却很沉重,可未想到竟是最后见到她,不久她逝世了。</p> <p>后来听梁先生告诉我,北京的名中医施今墨大夫去会诊,在片子上指出大部分的肺都坏了,她后来也拒绝吃药……追悼会在贤良寺举行,解放初期梁先生、郑振铎和我同去察看过的保护下来的一座旧庙,去了一些友好和建筑系的人,悼词是钱端升教授作的,歌颂她毕生献给中国建筑学术事业,因病影响她的工作,但她从未停止工作,直到生命最后一息。建筑思想批判的高潮过后,梁思成回到家里,当然触景生情,不久他以极不平静的心情,很平静地做了两件事,一是在他俩共同使用的小图板上严谨地画了林先生墓的设计图样,包括大样尺寸,一一注明,请莫宗江先生用营造学社特有的字体,勾画“建筑师林徽因之墓”几个字,并从人民英雄纪念碑工地取回一件林先生设计的试刻的纹样,放在她的墓前。梁先生做的第二件事就是把林先生的诗找出来,古代人有所谓诗囊,即兴而作,片纸只句纳入诗囊,定时整理成集。梁先生用他的工整楷体誊写,整个抄录了一遍,宣泄对林先生的思念。可惜这份无价之宝,在史无前例的大混乱中失去了。</p> <p>中华第一女建筑师,才华横溢的学者,她在文学艺术方面有如此的造诣,她在建筑方面和梁先生并驾齐驱,共同作出卓越的贡献。她热爱祖国,追求进步,1952年抱病带了帆布座椅,参加政治学习。在她留下的古建筑调查和一幅穿马裤照片看来最能表现她的性格,她告诉我在30年代修葺天坛时,她是唯一登上天坛宝顶的女建筑师。这类事很多,我每思考及此,总想如果今后写《新哲匠录》,不应当漏下此人。然而,这样一个人的最后十年,在建筑系成长的关键时期,默默地做出许多贡献,社会对她的业绩竟然缺乏了解,包括今天的建筑界又有多少人知道?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门厅里,要不要在梁先生塑像旁补上林徽因先生的像?在这无名的墓碑上是要补上“建筑师林徽因之墓”,还是就让它这个样子?这种残碑可以告诉我们的后代,有一时期,在失去理智的情况下,竟有这样践踏历史文化的事情发生,这样对待一个长眠在此,对我国建筑事业卓有贡献的人!但所有这些,对于诗人淡泊的情怀来说,都是无所谓的,她只是总在遗憾:当我去了,还有没有说完的话。</p> <p>四.文学</p><p>在文学方面,林徽因的著述包括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作品。代表作有《你是人间四月天》,小说《九十九度中》,《林徽因诗集》(1985年)等。1931年3月,林徽因到香山双清别墅附近平房养病。先后发表诗《那一晚》 《谁爱这不息的变幻》《仍然》《激昂》《一首桃花》《山中一个夏夜》《笑》《深夜里听到乐声》《情愿》及短篇小说《窘》,《一天》《激昂》《昼梦》《瞑想》等诗篇几十首;话剧《梅真同他们》;短篇小说《窘》。另有散文《窗子以外》《一片阳光》等。</p> <p>五.林徽因的十大建筑设计</p><p>说起了民国才女林徽因,可能很多人想起的是有关她的感情八卦,但事实上这个被誉为“中国一代才女”的女子,真正值得人们关注的,是她的才华,她的作品,而她的情感实在是沧海一粟,不值得一提。所以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就是林徽因的十大成就,相信你看了也会叹服的。</p> <p>国徽设计:林徽因参与并指导了国徽的设计,据记载,国徽的主要图案都是由林徽因设计出来的,然后再由大家一起修改。当时参与国徽设计的人比较多,当林徽因小组设计的方案被采纳时,她激动地留下了眼泪。</p> <p>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林徽因设计的是底座的花纹图案,是由牡丹、荷花、菊花三种花卉图案组成的图案,分别代表着高贵、纯洁和坚韧。走近看,你会觉得设计很精致。</p> <p>八宝山公墓格局设计:许多人都知道林徽因逝世后,就安葬在八宝山公墓。事实上,这就是她设计的公墓,整体格局看上去非常的大气、宏伟、美丽。</p> <p>景泰蓝设计:当林徽因发现北京的传统工艺——景泰蓝,已濒临灭绝的时候,主动成立了抢救景泰蓝小组,改造、设计景泰蓝,让景泰蓝工艺得以传承。而她自己也设计过景泰蓝,例如下面的对罐。</p> <p>吉林西车站:这个被誉为“中国最文艺”的火车站,就是由才女林徽因设计的,既有中国传统建筑的底蕴,又有西式建筑的风格,看起来很是别致。这样的车站,总会给人一份不一样的心情。</p> <p>东北大学校徽:许多人都知道,才女林徽因从海外留学归来,第一所任职的学校就是东北大学。在那里,她与梁思成一起创办了建筑系,在学校征集校徽的时候,林徽因的设计一举夺魁,获得了张学良的赏识。</p> <p>西南联大校舍:战乱时期,林徽因与梁思成等人都避难至云南昆明一代,他们受邀为西南联大设计校舍。据说他们是哭着完成设计的,因为当时很多东西都稀缺,所以他们的设计根本无法实现,只能一次次降低标准,最后成了“茅草屋”一样的校舍,林徽因与梁思成都很是心痛。</p> <p>报刊杂志封面设计:林徽因的设计才能,广涉各个领域,连报刊杂志封面都设计过很多次。下面就是被保存下来的三个封面。</p> <p>徐志摩代表作:</p><p>《再别康桥》这首诗作于徐志摩第三次欧游的归国途中。时间是1928年11月6日,地点是中国上海。7月底的一个夏天,他在英国哲学家罗素家中逗留一夜之后,事先谁也没有通知,一个人悄悄来到康桥找他的英国朋友。遗憾的是他的英国朋友一个也不在,只有他熟悉的康桥在默默等待他,一幕幕过去的生活图景,又重新在他的眼前展现……由于他当时时间比较紧急,又赶着要去会见另一个英国朋友,故未把这次感情活动记录下来。直到他乘船离开马赛的归国途中,面对汹涌的大海和辽阔的天空,才展纸执笔,记下了这次重返康桥的切身感受。</p><p>再别康桥</p><p>作者:徐志摩</p><p>轻轻的我走了,</p><p>正如我轻轻的来;</p><p>我轻轻的招手,</p><p>作别西天的云彩。</p><p>----</p><p>那河畔的金柳,</p><p>是夕阳中的新娘;</p><p>波光里的艳影,</p><p>在我的心头荡漾。</p><p>----</p><p>软泥上的青荇,</p><p>油油的在水底招摇;</p><p>在康河的柔波里,</p><p>甘心做一条水草!</p><p>----</p><p>那榆荫下的一潭,</p><p>不是清泉,是天上虹;</p><p>揉碎在浮藻间,</p><p>沉淀着彩虹似的梦。</p><p>----</p><p>寻梦?撑一支长篙,</p><p>向青草更青处漫溯;</p><p>满载一船星辉,</p><p>在星辉斑斓里放歌。</p><p>----</p><p>但我不能放歌,</p><p>悄悄是别离的笙箫;</p><p>夏虫也为我沉默,</p><p>沉默是今晚的康桥!</p><p>----</p><p>悄悄的我走了,</p><p>正如我悄悄的来;</p><p>我挥一挥衣袖,</p><p>不带走一片云彩。</p> <p>林徽因代表作:</p><p>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p><p>笑响点亮了四面风;</p><p>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p><p>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p><p>黄昏吹着风的软,</p><p>星子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p><p>那轻,那娉婷,你是,</p><p>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p><p>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p><p>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p><p>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p><p>柔嫩喜悦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p><p>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p><p>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p><p>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p><p>这首诗即林徽因写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此诗向来颇有争议,一种说法认为这是林徽因为悼念徐志摩写的诗;另一种说法是林徽因写给儿子梁从诫的诗。持后一种说法的有林徽因的丈夫梁思成。他说当年儿子刚出生,妻子林徽因欣喜之余诗兴大发,为儿子挥毫题诗。</p><p>因为林徽因本人并没有明白表示是为谁写的,这里姑且按梁思成的说法吧,因为他是诗人的爱人和知音。而且从诗中的“笑响”“鲜妍”“天真”“鹅黄”“新鲜初放芽的绿”“梦期待”“希望”等字眼里看,此诗也不像给一个大男人写的,倒是真的像给一个出生不久的孩子写的。</p><p>林徽因在诗中给儿子寄予了美好的愿望,她当然希望自己的儿子长大成才,有美丽如诗一样的生活。</p> <p>舞台设计:很多人知道林徽因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毕业后,曾去耶鲁大学戏剧学院学习过半年的舞台美术设计,还演过舞台剧。回国后,还为曹禺等人的舞台剧设计过舞台布景。下图就是其中一个布景。</p> <p>婚纱设计:林徽因自己结婚的时候,她为自己设计了一套类似于唐代的“皇后”服,后来她的小姑子梁思庄结婚,她特地为其设计了一套白色婚纱,非常的大气、美丽。</p> <p>林徽因的设计才能,真的是风华绝代的。在民国时期,应该是没有哪个才女能与她匹敌的。</p> <p>六..林徽因——第一代女建筑师,对建筑、工艺的三大贡献</p><p><br></p><p><br></p><p>林徽因左手文学,右手建筑,作为近现代第一代女建筑家,在建筑、工艺上面做出了宝贵探索和贡献。可以归纳为实践、理论和教育三个方面。</p> <p>(一)、实践上,野外考察,参与国家建设设计</p><p>一是从1930年到1945年,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二人和同事餐风露宿,顶雨冒雪,深入晋、冀、鲁、豫、浙等15省,190多个县,登上爬下,考察测绘了2738处古建筑物,通过他们的考察得到了世界、全国认识,从此加以保护。比如赵州大石桥、应县木塔、五台山佛光寺等。</p> <p>二是参与了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等设计。国徽图案的设计工作,许多新的构思是她首先提出并勾画成草图。1952年,林徽因抱病参加,与助手一起完成了纪念碑须弥座的图案设计。</p><p>组织了景泰蓝的抢救和保护。1951年,林徽因深入工厂,研究改进工艺,设计了一批具有民族风格的新颖图案,为“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苏联文化代表团“献上一批礼品,深受欢迎。</p> <p>参与设计了八宝山革命公墓主体建筑格局,分为墓区和骨灰堂两部分,庄严肃穆。</p><p>1949年初,协助梁思成编写了《全国文物古建筑目录》。其后又为保护北京古建筑做出了积极努力。</p> <p>1950年林徽因被任命为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委员兼工程师,提出修建“城墙公园“设想。</p><p>此外,主持或指导设计了云南大学“映秋院”宿舍和清华大学“胜因院”宿舍等建筑设计。</p> <p>(二)、学术上,大胆创新,探索现代建筑理论</p><p>一是大胆理论创新。她的论文包括《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征》、《平郊建筑杂录》(与梁思成合著)、《清式营造则例》第一章绪论、《晋汾古建筑预查纪略》(林徽因、梁思成)、《由天宁寺谈到建筑年代的鉴别问题》(林徽因、梁思成)、《中国建筑史》(辽、宋部分)、《中国建筑发展的历史阶段》(与梁思成、莫宗江合著)。</p><p>其中,《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征》是首次由中国学者发表的关于论述中国建筑的理论性文章之一。首次在理论上定义了中国建筑的木框架结构体系的基本特征。</p><p>提出了符合中国民族主义情结的价值判断。运用当时国际上的艺术观念与方法,将中国建筑作为世界文明体系中一种独特的系统进行论述、评价。澄清了西方学者对中国建筑的曲解和误读。奠定了后来几十年间用于分析评价中国建筑的理论要点和基本框架。</p> <p>二是最早关注民居建筑学者之一。《平郊建筑杂录》的“建筑意”,提出了具有原创性的中国建筑美学概念。</p><p>由她执笔的《晋汾古建筑预查纪略》中描述的民居状况,是当时最早的关于民居实物的描述之一。</p><p>《现代住宅设计的参考》一文,在以清一色的古建筑、文献等研究论文为面貌的著作中,显现作者的独特眼光。</p><p>林徽因在一九五三年“关于首都文物建筑保护问题座谈会”上,提出了要保护民居住宅建筑:“艺术从来有两个系统,一个是宫殿艺术,一个是民间艺术,后者包括一些住宅和店面,如何保存这些是非常重要的。”她的发言得到了重视,对以后的古建文物保护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p> <p>三是普及建筑知识。1952年以后,林徽因当选为建筑学会理事,并任《建筑学报》编委。和梁思成翻译了《苏联卫国战争被毁地区之重建》,为国家建设提供借鉴。先后撰写了《中山堂》《北海公园》《天坛》《颐和园》《雍和宫》《故宫》等一组介绍中国古建筑的文章。</p> <p>(三)、教育上,荜路褴褛,建筑事业薪火相传</p><p>一是参与创办了东北大学建筑系。1928年,梁思成、林徽因应邀来校创办了建筑系。梁思成任系主任,林徽因既当教师,又当助手。主讲《雕饰史》和专业英语,这是当时最早开设专业英语的建筑学系之一。</p><p>林徽因还参加了由校长张学良发起的征集东北大学校徽图案大奖赛,设计的“白山黑水“图案一举夺魁。</p><p> (去世前病床上的林徽因)</p> <p>二是参与创办了清华大学建筑系。</p><p>一九四六年,在清华大学建筑系成立之初,梁思成赴美国考察。林徽因承担起组织工作。吴良镛先生回忆到:“林徽因虽然经常卧病在床,却能运筹帷幄,是一位事业的筹划者,指挥者。</p><p>在建筑系里,林徽因首次开设了“住宅概论”课,系统教授现代住宅建筑设计理论。某种意义上讲,这是第一代建筑理论家对中国建筑文化的核心之回归。</p><p>这两所大学建筑系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建筑专业人才。</p><p>还要指出一点,是林徽因影响了梁思成选择了建筑事业。1924年夏,两人一同去美国学习建筑学。梁思成这样回忆:“我当时连建筑是什么还不知道,徽因告诉我,那是包括艺术和工程技术为一体的一门学科。因为我喜爱绘画,所以我也选择了建筑这个专业。”这是徽因对建筑事业做的另一个特殊贡献吧。</p><p>(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建筑师林徽因之墓)</p> <p>业内专家和朋友这样评价林徽因:</p><p>吴良镛(两院院士):“一位了不起的中华第一女建筑师,才华横溢的学者。”</p><p>楼庆西(清华大学古建研究所所长):“当之无愧地是我国建筑历史与理论这门学科的创始者与奠基者之一。”</p><p>萧乾(作家):“我不懂建筑学,但隐约觉得徽因更大的贡献,也许是在这一方面,而且她是位真正的无名英雄!”</p><p>卞之琳(诗人):“她是她的丈夫建筑学和中国建筑史名家梁思成的同行,表面上不过主要是后者的得力协作者,实际却是他灵感的源泉。”</p><p>1987年,清华大学申报的梁思成、林徽因和同事主持的《中国古代建筑理论及文物建筑保护的研究》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p><p>林徽因的一生很是圆满,于工作,她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于生活,她收获了很多朋友;于爱情,她有一个很优秀的丈夫。林徽因是那个时代的四月天,为时代增添了很多的温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