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莲山位于北京房山区史家营乡。圣莲山以太行山为脉络,古称太山。因整个山体酷似莲花状,又称莲花山。景区又因圣米石塘而得名,遂后改名圣莲山。<div>圣莲山始建于唐代,盛于晚清,建庙宇于峭畔,佛道合一,演绎出独特的文化特色,在明代被誉为“京畿八景”之一。因优异的植被、奥妙的地质奇观被称“京都第一奇山”。自然风光集雄、险、奥、绝、秀于一体,素有“京西小五岳”之美誉。国家AAAA级景区。</div> 2020年7月5日一早我们就驾车前往房山。天气预报阴有雷阵雨,出门时还有点担心这天适合不适合去山区游玩。车开出没一会,天气转晴,蓝天白云,心中窃喜。 <p>一面党旗在半山腰飘扬,非常醒目。</p> 风景区大门,里面有免费停车场。外面有景区摆渡车直达缆车索道。 景区第二道门。身体好的可全程徒步,从缆车处的二十八盘上山,走逍遥谷出山。我们一家有老有小,选择坐缆车上山,徒步下山。 空中缆车,绿色大山一点红。 在缆车上隐约看到上山的二十八盘山路。 山体如莲花绽放。 <p>下了缆车走几步到达北庙。</p> 北庙。建于1924年,是一座比较完整的道教名观。因莲花山圣水能调理百病而称誉京城。曾建有三宫三院,三宫即蟠桃宫、圣母宫、斗母宫,三院即曹锟别墅、吴佩孚别墅和杨小楼别墅。 <p>从远处看,北庙直立崖壁,两边莲花瓣山体衬托,好似莲花宝座落隐于山谷。</p> 八仙洞。 洞中有洞。八仙洞中供奉福禄寿三仙的三仙洞,窗外别有洞天。 诗情画意,美不胜收。 天街骑于悬崖峭壁之间。 八仙洞与天街相连,是通往南北庙的捷径。 出了天街,进入南庙景区。 迎客松随风摇曳。 迎客亭欢迎八方来客。 顺着山道继续往上攀登,山的奇丽,景的秀美尽收眼底。 一尊佛像立于圣莲宝塔之前。 圣莲宝塔。始建于明嘉靖初年,自然垮塌,后在原址修复。五级楼阁式宝塔,塔内旋梯可上。 塔壁彩绘佛教圣像及典故。 站在圣莲宝塔鸟瞰窗外景致。 山峦起伏,层林叠翠,美轮美奂。 杏林塔院。 走近胜泉寺。 胜泉寺,系佛教寺庙,建于明永乐年间,园中醒目的两株大松树与寺庙同龄。 胜泉寺与莲子峰同框。 从胜泉寺下来就到莲子峰。 莲子峰位于群山环抱之中,一峰突起,状若莲子,故称莲子峰。 <p>据介绍:“莲子峰”的岩石为4.5亿年前海洋沉积形成的古生代奥陶纪石灰岩。在人类出现前的新近纪,气候温热,在大气降水中侵蚀作用下,石灰岩被溶蚀,形成了“莲子峰”岩溶孤峰。</p> 圣米石塘。位于莲子峰下,为孤峰的脚洞。相传摩诃老祖是在圣米石塘之中,食圣米、饮圣水而得道成仙,所以佛教在当时非常兴旺,随之道教也落脚此地。 登莲子峰的陡峭山路。 <p>登上莲子峰,一览众山小。</p> 结缘墙,有情有缘之人的温馨打卡地。 <p>沿着逍遥谷的山间小路下行。</p> 此处就是阎王鼻。不仅陡峭而且是天然的石头路,非常不好走。 手脚并用,小心翼翼,看着有点惊心动魄。 又是一段不好走的路。 再往下的路平缓许多。 <p>老子雕塑隐现深山幽谷之中。</p> <p>曲径通幽。</p> 晾马台。 千佛殿。 <p>半山坡有十八罗汉群雕像。</p> 走出逍遥谷。 神牛岭,为宽约2米的岩石,山体笔直耸立,连绵不断向远处延伸,远望如牛脊背。 <p>玄女洞为地质景观。张裂隙(生命之源)岩石为5亿年前海洋沉积形成的古生代寒武纪石灰岩,这是一种垂直于主张应力方向,具有明显引张特征的岩石破裂面。</p> 玄女洞内供奉“九天玄女”俗称“九天玄女娘娘”,原为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女神,后经道教增释为女仙。 远观圣莲山真武庙,是圣莲山规模最大,最宏伟的一组道教宫观。时间关系我们没有进去。 老子像。2009年落成,整体高57米,坐基刻《道德经》全文,高18米;老子像高39米。 名家论道的石刻墙。 飞落的山泉好似一个远离尘嚣的清凉世界。 老子像旁有条山路可以上到基座下边。 老子像和真武庙之间有一座悬空索桥通往对面山峰。 祭拜广场。这里曾举办多届圣莲山老子文化节祭拜仪式。 <p>老子像巍然端坐在郁郁葱葱的群山之中。</p> 在这清静之地,放松身心,参禅悟道,感受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超脱气息。 <p>下午五点多返回停车场。一天的时间,我们大概游览了景区的三分之二,虽有点累,但心清气爽。</p> <p>“道家风骨佛光照,奇峰峻石圣水灵”。这是圣莲山的真实写照。圣莲山悠久的历史文化,独特的地质奇观,壮美的自然景色,值得我们细细品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