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本期寄语:</p><p>心即理,心外无物,知行合一,致良知。</p><p>(心上学,事上炼)</p><p> ——郦波老师《五百年来王阳明》</p> <p>经典语录:</p><p>.险夷原不滞胸中</p><p>何异浮云过太空</p><p>夜静海涛三万里</p><p>月明飞锡下天风 《泛海》</p><p><br></p><p>.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寂</p><p>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p><p>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传习录》</p><p><br></p> <p>.知→行(理论联系实际)</p><p>行→合(沉浸式体验)</p><p>合→一(致良知)</p><p>知→知行合一(再出发)</p> <p>.事物之来,但尽吾心之良知以应之</p><p>所谓忠恕违道不远矣</p><p>凡处得有善有未善,及有困顿失次之患者</p><p>皆是牵于毁誉得丧,不能实致良知耳</p><p><br></p><p>.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p><p>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p><p> (天泉证道)</p> <p><b style="color: rgb(1, 1, 1);">本期书友感悟</b></p> <p>王老师:</p><p>余鼓琴春秋十数载,多以凡夫心修凡夫法。故不能通乎杳渺、出有入无,游神于羲皇之上,入青山语之妙境。近体悟阳明“心外无物”,进而斋心鼓琴。时丧我、时逍遥,无明顿逝、境入希夷。而后再观我心,却是心在万物在。</p> <p>Ms. Sun :</p><p>从头到尾看完这三本,心中只有四个字:知行合一。</p> <p>图片来源: M s. Sun</p> <p>Ms. Dai :</p><p> 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位圣人,同时也住着一个贼人,“破心中贼难”,生活中的一切梗,皆因在做利益判断而没有做价值判断,心如果跳过去了,人也就跳过去了。 </p><p> 每个人在生命产生的那一刹,都是带着使命而来。无论是存在于家庭还是存在于社会,都有自己的价值锚定,让内心光明的那个圈环坚定而熠熠生辉!</p> <p>Ms. Fu :</p><p>常于“心不安”中,不够安心,是因为“私欲”,蒙蔽了“本心”。破“心中贼”,任重而道远。问天问大地,不如“问心”:放下执念,守住本心,用安宁的心灵,承担生命赋予的责任。让自己的心,心安理得。</p><p>感谢樊登,感谢郦波,感谢阳明先生,让我获得了行动的智慧,让“我心”次第“光明”。💪💪💪</p> <p>Mr. Zhou :</p><p>近日读阳明心学,对原始的儒家,道家,佛家的思想又进行了简单的梳理,有所感悟:圣人之道,一以贯之,同出而异名,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p><p>阳明先生:心 即 理 →知行合一 →致 良 知</p><p>孔 夫 子:志 于 道 →据 于 德 →依 于 仁</p><p>曾 子:明 明 德 →亲 民 →止于至善</p><p>道 家:无 为 →无为而为 →道法自然</p><p>佛 家:自 觉 →觉 他 →觉性圆满</p> <p>图片来源: Mr.Zhou </p> <p>图片来源: Ms.Lou (黄山)</p> <p>下期主题书目:《瓦尔登湖》</p> <p>喜马拉雅音频</p> <p> 我虽不富甲天下,却拥有无数个艳阳天和夏日。一本适合在夜深人静,万籁无声之时细心品读的好书是难得的,《瓦尔登湖》这样的经典更是不会例外。当我在舒缓而纯净的文字中慢慢行走,总会有一些花朵般绚烂的灵光,突然迫使我停下来,在寂静和恬静的时光阅读,静静地读,读的心里静静的。也许当生活简单到一日三餐,简单到最后的财产是明亮的湖水和日月星辰,充满了智慧的文字才能像潺潺流水清澈流淌。</p><p> 我们的视觉注意力正完全地在被我们城市的商业所选择着,他们正竭尽全力打造着一种叫做文化的东西来批判和规范着我们的衣食住行,我们也不停地耗费那些生命中一去不回的资源,来获得一个身份一个等级的通行证。星空、海洋、原野,这些宏大而辽阔的事物,是需要眼睛掠过我们的城市,去孤独瞭望的。</p><p> 那是个已沉落在历史湖底的男人,100多年前,他背朝着我们的文明,借了把斧头走进瓦尔登湖。梭罗留给我们一个寂静的回忆,那种寂静像是奇异的花朵,从久远的年代芬芳袭来,留给城市一个苍凉的背影。从1845年到1847年,梭罗——瓦尔登湖畔一个孤独的灵魂,在大自然的湖光山色中,用思想和文字精心地打磨,距离康科德两公里的瓦尔登湖畔,他独自在自己建造的小木屋里,渔猎、耕耘、沉思、写作的简朴生活,四时有序,百草繁茂,天地长明。我们也许改变不了世界,但至少可以从自己身上解除一种枷锁。我们将追寻那猎犬、栗色马和斑鸠,毕竟他们是我丢失的,我并不比一朵毛蕊花和牧场上的一朵蒲公英寂寞;我不比一张豆叶,一张酢浆草或者是一只马蝇,或一只大黄蜂更孤独;我不比尼尔鸡或一只风性鸡,或北极星或南风更寂寞;我不比四月的雨或正月的溶雪,或心目中的第一只蜘蛛更孤独。</p><p> 这本书很适合在晚上一个人安静地读,才能品味出这书中的精妙之处。我相信能写出这本书的人是一个寂寞的人,而喜欢这本书的人也是寂寞的人,或者是在喧嚣社会中想寻找寂寞的。不管如何,梭罗都给了我们一片澄净的天空。如果说瓦尔登湖属于一个人,那么它必然属于梭罗,如果说瓦尔登湖属于一群人,那么它是属于我们这些读者的。</p> <p><br></p><p><br></p><p>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p><p>同声相和,同气相求!</p><p>欢迎爱读书的书友积极加入我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