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镇——鸣鹤

闲云野鹤

<p>  初夏时节,上午离开方家河头村,驱车直奔鸣鹤古镇,在古镇品尝三北特色的菜肴。</p><p>鸣鹤位于宁波慈溪市观城镇南部,始建于唐开元年间,有1200年的历史,北宋咸平年间设鸣鹤场,为省级文化保护区。</p><p><br></p> <p>鸣鹤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山清水秀,风光旖旎,依白洋湖而建,紧邻杜湖,依托五磊山景区,素有“鹤皋风景赛姑苏”的美誉。</p> <p>天气晴朗,蓝天白云倒映在白洋湖上,远山含黛、山峦叠嶂,烟波浩渺、水鸟翔集;湖面镶嵌在群山之中,如西子般风韵、似璞玉般无华;对岸的村庄背靠青山、倒映绿水,错落有致、次第排开;微风吹拂湖面、泛起阵阵涟漪,一丛丛莲花次第开放,似金仙寺的晨钟暮鼓禅意浓浓;几只白鹤在水中亭亭玉立,栩栩如生;岸边的垂柳随风飘动、妩媚动人;堤沿的夏花有的含苞待放、如青春少女含情脉脉,有的婀娜多姿、尽情开放、似山村少妇热情奔放……一派风光秀丽、岁月晴好!</p><p>初夏的心情如同放飞的小鸟一样轻松惬意,美丽的风景姹紫嫣红、五彩缤纷,总能让人心旷神怡、留恋忘返!</p> <p>金仙寺:初建于佛教鼎盛时期的南朝梁大同年间,北靠隐山,面临白洋湖,素有“以山而兼湖之胜”,已有1400余年历史。(现应疫情尚未开放)</p><p>在93年秋,来金仙寺参观,大雄宝殿正在重建之中,是港胞姚云龙先生捐赠(鸣鹤人,他还捐赠了鸣鹤中学等),当时是佛学院毕业的阿立师傅接待了我们。</p> <p>1942年,浙东抗日武装在金仙寺成立第三战区三北游击司令部,,寺院为抗日活动的重要场所。</p> <p>这是金仙寺门前的七塔(照片摄于14年秋退休活动)</p><p>白洋湖古称旧阳湖,系古代泻湖,形成于两汉期间,面积约为1700亩。唐中期时修建并与杜湖相通,清嘉庆年间将湖尽易以石,清末和解放后又多次修建。</p><p><br></p> <p>唐代大书法家虞世南的孙子虞九皋字鸣鹤,唐元和年间九皋中进士,可惜及第不久,在长安英年早逝,家乡人为纪念他,就用“鸣鹤”来命名。</p><p>廊桥</p> <p>古戏台:我在生产队务农时,听过关于鸣鹤戏台的故事:一戏班有一老生对一小生过不去,演戏情节正好是小生为考生,老生为考官。原剧本考官出上联应为“风吹马尾千条线”,答联是“日照龙鳞万点金”。可老生不按剧本出联,而即景唱道“远看伏龙龙不动”(从鸣鹤向东北方向遙望是伏龙山);小生一时措手不及,只是边搓手边转圈无计可施,台下观众也为他着急,都鸦雀无声,在寂静之下,小生来了灵感,侧耳挥手唱道:“近听鸣鹤鹤无声”。老生点头认可,台下掌生雷动,成为鸣鹤戏台之绝唱。</p> <p>国医馆:又称崇敬堂,是鸣鹤国药的源头,占地1619平方米,建筑面积1806平方米,始祖是创办温州同仁堂药店的叶心培。</p> <p>国医馆现开设上海国医馆鸣鹤分馆,是一家集中医诊疗、养生保健、健康管理、学术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医疗机构。</p> <p>照壁</p><p>鸣鹤形于盐而盛于药(原鸣鹤场是盐场,也是三北地区的食盐集散地),国药人材集浙江,浙江有慈溪(鸣鹤场原属慈北)。慈溪首推鸣鹤场。</p> <p>天井</p><p>一千多年来,鸣鹤出过不少名人。在清朝之后,一下出了两大家属,分别是乐氏和叶氏;前者在北京开设了同仁堂药店,后者在温州开设了同仁堂药店,当年南北同仁堂为国内最早的国药店,堪称开了国药先河。在外发财的两大家属,回故里大兴土木,现今留下的清朝年间的房屋,大多都是两大家属所建。</p> <p>国医馆在文革时为鸣鹤知青厂</p> <p>国医馆的后门</p><p>不为良相即为良医,不为良医即为良商,这就是成就鸣鹤国医国药之精神吧!</p> <p>国医馆外墙</p><p><br></p> <p>银号客栈:清代豪宅,主人姓沈。据说沈氏先人在北京开银楼积财捐官,故可在此建五马山墙(是官吏的象征)大屋。共三进,每进五间,呈狭长形,建筑面积1855平方米,。现已建成银号客栈,是现代与古典结合的经典。</p><p>此张照片为14年深秋退休活动所拍</p> <p>石雕花盆</p> <p>金榜题名时的捷报(圣旨)</p> <p>天井</p> <p>小天井茶座</p> <p>五马墙与石榴花相得益彰</p> <p>小五房:是国药巨商叶天霖为六儿子所建,叶氏共六房大屋,这是保存比较完好的一幢,占地面积1700平方米,建筑面积1450平方米。</p><p>现已建成了集佛家的清静修心、道家的怡情养生,儒家的治学理政于一体的各种活动项目。</p> <p>因疫情小五房尚未开放,这是2016年秋东北的原部队首长、战友和军嫂来鸣鹤参观的照片。</p> <p>彭公祠:彭公名彭韶,字凤仪,福建莆田人。明代天顺丁丑进士,弘治年间任浙东盐政,为盐业生产和盐民生活作出了很大贡献,老百姓为纪念他而建。</p> <p>杜洲书院:宋代慈溪宓家埭童易居,为官清正有奇谋,至中奉大夫,晚年归居杜湖之滨,讲学解惑,学生众多,人称“杜湖先生”。后其孙副尉童金,为祀其祖杜湖先生,割田500亩,创立杜洲书院,请名流执掌,同时救济贫困者,闻达省府受表彰名声显赫。现已编入《中国书院辞典》,可与全国四大著名书院齐名。</p> <p>二十四间走马楼:是嘉庆十四年间国药巨商叶心培之子叶赐凤所建,已有200多年历史;共7间2弄2层,有24间之多,;楼房四周都有走廊可通行,骑马也可畅通无阻,楼内部做工精细,有“回廊挂落花格窗”之说。</p> <p>客栈</p> <p>饭店</p> <p>庭院</p> <p>马头墙:也称防火墙,是传统徽派民居特点,属于自带消防设施的建筑,也是古镇的一大特色。</p> <p>与原连队的二位连长合影。</p> <p>网红地,打个卡。</p> <p>古镇的弄堂窄而深,游走在斑驳离陆的小弄里,迎面扑来厚重的沧桑感。</p> <p>斑驳的墙面,记录了世事沧桑。</p> <p>小弄堂的青石板,光滑洁净,井然有序,走过了多少创业者的脚印,流下了多少劳动者汗水;记叙着名利场的名争暗斗场景,刻络了苦难岁月的积德行善义举;梳理着人情世故、家长里短的诸多传闻,诉说着古镇的千年往事。</p> <p>古镇有三条长街组成,长约三里,店铺相挨,鳞次栉比;分别为上街、中街、下街,以中街最盛。长街见证了古镇的兴衰,承载着今昔的辉煌……</p> <p>依河而建,小桥相连,白墙黛瓦,枕河人家,一派江南水乡韵味。</p> <p>古镇风貌古朴雅致,镂窗小格风韵犹存,河埠石坎井然有序,小桥小船依然如故……</p> <p>河上横跨着自明代以来七座精致的古桥,有廊桥、圆拱桥、条石桥等,结构形式各异,历史年代有别。是水乡风情的展示,江南文化的体现。</p> <p>这是茶馆,因役情只俩人席地而坐,对饮畅谈。</p> <p>小街上店铺紧挨,各种三北特色的小吃、糕点琳琅满目、应有尽有。(为加強棉花和食盐生产,1954年10月,国务院决定把余姚北部、镇海北部、慈溪北部划归一个县,56年将原庵东盐场特区也划归该县,即现慈溪市,故称三北。原慈溪县的一部分划归鄞县即现鄞州区)</p> <p>在做老鼠糖球</p> <p>手工现做年糕</p> <p>古镇的夜景很诱人,灯光熣灿,人气催热商气;更有恬静的夜晚,让你留住匆匆的脚步,让心灵栖息在银色的港湾(此句对应银号客栈)!</p> <p>古镇因工作原因去过多次,那时属鸣鹤镇,但古镇尚未整修开放。古镇对慈溪人太熟悉(许多人吃完晚饭都会到古镇去吃特色小吃),但对外名气又不大,有的景点尚在整修。自己也未到过所有景点(如杜洲书院等),对古镇的内涵也了解不多,很不全面,在此只做一个不合格的向导。</p><p>本次旅行得到了寻千雪的支持和帮助;有些照片和文字解释来自网友,在此一并表示感谢!如有不妥和误读之处,请予指正!</p> <p>远方的客人,古镇欢迎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