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塞俄比亚 南方部落

VIVIT

<p>  想去埃塞俄比亚源于2016年7月底,去东非肯尼亚看一年一度动物大迁徙,在进入肯尼亚海关处碰见几个同胞,刚刚从埃塞俄比亚过来,他告诉我一定要去埃塞俄比亚,那里有原始与文明的交汇,包括原始部落、火山、咖啡、野生动物、东非大裂谷等,那里带着野性,带着淳朴,带着来自世界深处的独特魅力。</p> <p> 2018年底准备出发时,由于队友临时有事,整体计划推迟一年,直到2020.1.2出发,主要是赶上每年一度(1.7)埃塞俄比亚圣诞节。带着探险,不可预知的心理,6人自由行,深入埃塞俄比亚南北游。</p><p> 本篇以埃塞俄比亚南方部落人文摄影为主,探秘人类文明开始的“原始部落”。</p> <p><br></p><p> 埃塞俄比亚位于非洲东北的国家,这是人类的发祥地,平均海拔近3000米,高原占全国面积的2/3,素有“非洲屋脊”之称。</p><p><br></p><p> 可能是高原反应,出行很容易累,相机包特别沉重。</p><p><br></p><p><br></p> <p><br></p><p> 全国约有80多个民族,主要有奥罗莫族(40%)、阿姆哈拉族(20%)、提格雷族(8%)、索马里族(6%)、锡达莫族(4%)等。</p><p> 在博物馆看到这幅图,就是南方部落的主要分布图,我们选择了其中6 个部落,分别是:Benna 苯纳族部落、Karo(也有记载Kara)、Harmer(哈玛尔)、Dassanech、Ari peoper和Mursi(唇盘族)。</p><p><br></p> <p>Benna 苯纳族部落</p><p>只穿小裤子,喜欢在裸露的身体画花纹。</p><p><br></p><p>到达埃塞俄比亚金卡的当天下午,在去集市的公路上,碰上一群Benna小孩,站在高跷上,在公路上一字排开,以为遇上"打劫",原来要讨价还价才能拍摄。</p> <p>Benna 苯纳族部落小孩</p> <p>感受到他们比较快乐</p> <p>孩子王,不知从哪里跑了出来,把我们讲好的价格加大了,才能离开,第一次领略了小费开路。以后每到一个部落都要事先沟通好才能开始拍摄。</p> <p>Karo 部落</p><p>女人带着贝壳和彩色玻璃珠子穿成的项链</p> <p>一进村,看到这个走起来像走天桥那么优雅的女人,手里拿着用瓜瓢做的帽子,头发是用红泥染的,散发出原始的美丽。</p> <p>男人都在外面劳作或聚集,村里大部分是孩子和女人。</p><p>最开心的是孩子,有时看样子分不清男孩还是女孩?辨别之一是戴很多项链的可能是女孩。</p> <p>儿童时代</p> <p>少女时代</p> <p>盛装的妇女</p> <p>有地位的妇女,一出现就有气场。</p> <p>年轻的母亲</p> <p>“请你进来坐坐”,“门”太低矮了,蹲下来也超高的,要进的话,基本是要爬进去的。</p> <p>身上的花纹告诉我,他参加过种族的战斗,是英雄式的花纹。</p> <p>磨刀霍霍,眼里有火。</p> <p>最贴近文明的煮咖啡姑娘</p> <p>Hamer 哈玛尔部落</p><p><br></p><p>Hamer被认为是奥莫低谷是所有部落里最爱美的民族,以衣服鲜艳为特点,部族的女性穿着整张羊皮做的裙子,镶满贝壳和彩色珠子,她们身上和头发精心涂抹着用泥红色的涂料,肌肤和头发都呈现出油亮的红棕色,健康又美丽。</p> <p>部落人分群,没有沟通好的部落不能拍摄</p> <p>Hamer的女人,非常爱美,我们运气好,看到女孩子们做头发。她们将黄油和红色的火山灰混合成红色的泥浆,在姐妹的帮助下涂抹在一缕缕的头发上,然后就美美的啦!这样的工作3个月要做一次,洗头?当然不啦!</p> <p>这种发夹很熟悉,她们特别喜欢,早知道就带一些过去作为小礼物。</p> <p>从头到脚都是精心打扮,给我们唱歌,表示欢迎。</p> <p>堕着柴火与5个孩子的“宝马”。</p> <p>小小年纪爱拍照</p> <p>Dassanech 部落</p><p>由Ham河分隔的一个部落,边境接壤肯尼亚,进入这个部落需要办“边防证”,坐当地的独木舟(一颗大树挖出来的)。</p><p>现在有了桥,但是大家都想体验独木舟。</p><p>我们必须清晨出发,因为上午10点,气温就可以达到40℃。</p> <p>独木舟已经在等候我们,选了2条船,用新鲜的树枝铺垫在船底作为席子,必须坐下来才开船。</p> <p>每条船3-4人,背着摄影包坐下去,差点起不来了。</p> <p>这个部落的“房子”,除了草和木棍,还多了“锌铁皮”。</p><p>闺蜜聊天,小声讲,大声笑。</p> <p>牛皮床上的姑娘,我问是不是病了,地陪说“不是,可能我们吵醒了她”,哦,对不起,你继续睡吧。</p> <p>一位姑娘在洗澡,站在一个圆盘上,避免与泥沙接触,妈妈在帮她擦背。这是最原生态的“淋浴”。</p> <p>这个部落人的衣服都比较长,可能为了隔热。</p> <p>Ari people 部落</p><p> 这个部落以有泥屋或正式到房子为特征,已经脱离“原始生活”。</p><p> 阿里族是该地区最“现代”的族裔。如今,他们的衣着与城市居民没什么不同,但阿里村(የአሪ)的生活仍然很有趣。</p> <p>炊烟袅袅,人类文明的旗帜。</p> <p>土法煮酒</p> <p>这个泥屋比草棚好多了,门口依然很低,要弯腰才能进去。</p> <p>路边玩在一起的女孩</p> <p>Mursi 唇盘族部落</p><p> 最为难忘是即将消失的Mursi 唇盘族部落。本想拍落日前的人文部落,但无论如何不同意我们下午进去,与旅行社老板Hans谈,不同意!与地陪Seid谈,不同意!与司机谈,都不同意!</p><p> 原来这个部落对外不算友好,早晨比较正常,允许外面人探访,收点费用,下午开始喝酒寻欢,酒后容易搞事,部落有枪的,对游客可能危险,所以只能一早进去。</p> <p>  早上5点多出发,大约2个小时,经过没有路标的弯弯曲曲的小路,7点多到达,部落人刚刚起床,正是最安静的时候。</p><p> 她们用树枝代替牙刷,正在刷牙;怀抱里的小孩背部有创面。我问有没有医院,地陪说,有医院也没有人去看的,他们会找到草药治疗的。</p> <p>年轻妈妈手臂上的花纹是用铁沟挑破后,疤痕愈合形成的,并以此为美。</p> <p>  孩子小时候不用唇盘,但耳垂很早就穿木环。</p> <p>  “床”以牛皮做垫子</p> <p>一块布既是被单,又是衣服。</p> <p>带枪的地陪</p> <p>出工的男人</p> <p>雕塑般的完美曲线</p> <p>“不要看我戴唇盘”</p> <p>她愿意戴唇盘给我们看 </p> <p>头发花纹与小唇盘都是古老的花纹。</p> <p>再配上手臂上的花纹,觉得真有一种没有人工的野性美。</p> <p>不知在哪里上学的孩子</p> <p>喝水,吃饭时脱下唇盘。年轻的妈妈哺乳小孩非常方便。</p> <p>身上的花纹都是用铁钩子“挑”出来的,刺破皮肤真皮层才形成疤痕 ,一点疤痕就是一次“出血”,花纹是鲜血凝成的。</p> <p>家的门口,小孩都要蹲下来爬进屋。</p> <p>大孩子背小孩子</p> <p>几个等吃饭的孩子围着一位长者,逆光下好像一群雕塑。</p> <p>在“床”上</p> <p>“买手镯吗?”这里是全手工制作。</p> <p>出售自制的泥唇盘</p> <p>用碟子上的水,帮小孩洗澡。我觉得是帮孩子降温。</p> <p>采集野菜</p> <p>睡觉时脱下唇盘,舌头外露,以为是下唇。</p> <p>做早餐:在石头上压碎玉米,做成浆,煮成“粥”。</p><p>新的一天开始了。。。</p> <p>感谢埃塞俄比亚 Addis Ababa 当地旅行社</p><p>Boundless Ethiopia Your PLC </p><p>Hans</p><p>当地全陪:Seid</p><p>6个小伙伴:阿甘、陈工、阿铁、阿林、袁勤、VIVIT</p><p><br></p><p>感谢阅读分享</p><p>编辑、摄影 VIVIT</p><p>行程: 2020.1.2-1.21</p><p>整理:2020.6.12</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