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美术作品赏析

白白

崇高的艺术,带给人们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有如电闪雷鸣。它是天才的艺术家们用自己独具的匠心和唯美的灵性,对人类自身和大千世界最本原的深刻揭示和讴歌。美,犹如一轮明月,无流光之差,无疆域之别,是万古长夜里普照人类心灵的明灯。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世界名画。<div><div><br></div></div> 莫奈《印象·日出》。<br><br> 这幅名画是莫奈于1872年在勒阿弗尔港口画的一幅写生画。他在同一地点还画了一张《日落》, 在送往首届印象派画展时, 两幅画都没有标题。一名新闻记者讽刺莫奈的画是“对美与真实的否定, 只能给人一种印象”。莫奈于是就给这幅画起了个题目——《日出·印象》。它作为一幅海景写生画, 整个画面笼罩在稀薄的灰色调中, 笔触画得非常随意、零乱, 展示了一种雾气交融的景象。<br><br> 日出时, 海上雾气迷朦, 水中反射着天空和太阳的颜色。岸上景色隐隐约约, 模模糊糊看不清, 给人一种瞬间的感受。当时有个批评家,在文章中借用莫奈《印象。日出》一画的标题,讥讽这个画展的画家是“印象派”。“印象派”最基本的一个特点,是由于他们吸收了当时一些科学家对于色彩的研究成果,通过自己的写生实践,发现了过去长期不被人们注意的一些色彩现象,从而在绘画的色彩上引起了一个重大革新。<br><br><br><br><div><br></div> 保罗塞尚:《苹果与橙子》。<br><br> 油彩;纵74厘米,横93厘米;作于约1895-1900年;藏于法国巴黎奥赛博物馆。由于画模特儿时人会动,这使塞尚很恼火,所以他多画静物,他认为:“线是不存在的,明暗也不存在,只存在色彩之间的对比。物象的体积是从色调准确的相互关系中表现出来”。<br><br> 他的作品大都是他自己艺术思想的体现,表现出结实的几何体感,忽略物体的质感及造型的准确性,强调厚重、沉稳的体积感,物体之间的整体关系。他往往把不同的对象安排在一起,借以获得不同色彩的形的完美的和谐。<br><br> 比较有名的有《静物苹果篮子》以及这件作品。塞尚作为“后期印象派”的代表人物,他一生的艺术活动,都是为了追求他心目中所谓永恒的形和坚实的结构。他说:“世界上一切东西都是按球体、锥体、圆柱体的形式塑造出来的”。<br><br><br><br><br> 凡高《向日葵》。<br><br>《向日葵》是荷兰画家梵高在阳光明媚灿烂的法国南部所作。梵高用简练的笔法表现出植物形貌,充满了律动感及生命力。一藏于英国伦敦英国国家美术馆,另一幅在阿姆斯特丹的梵高博物馆。<br><br>这种风格主要表现在:他喜欢用对比强烈的大色块和粗黑的轮廓线表现形体和组织画面。从他所使用的强烈的色调、充分发挥色彩的情感因素,使色彩成为表达思想情感的重要手段。《向日葵》就是在阳光明媚灿烂的法国南部所作的。画面像闪烁着熊熊的火焰,满怀炽热的激情令运动感的和仿佛旋转不停的笔触是那样粗厚有力,色彩的对比也是单纯强烈的。然而,在这种粗厚和单纯中却又充满了智慧和灵气。<br><br>观者在观看此画时,无不为那激动人心的画面效果而感应,心灵为之震颤,激情也喷薄而出,无不跃跃欲试,共同融入到梵高丰富的主观感情中去。总之,梵高笔下的向日葵不仅仅是植物,而是带有原始冲动和热情的生命体。<br><br><br><br><br> 爱德华·蒙克《呐喊》<br><br>爱德华·蒙克的呐喊是有史以来最著名的画作之一。画家用表现主义的色彩创造了明亮的天空,一个神秘的人在痛苦的尖叫中紧紧地抓住他的脸,独自站在一个码头上。毫无疑问,它是世界上最昂贵的画作之一。有趣的是,画家非常诚实地表达了他内心的烦恼和焦虑。<br><br> 普基廖夫——不相称的婚姻<br><br>该画描绘了一青春少女与一老者结合的爱情悲剧。老者被画家描绘得苍老憔悴,而少女则面色红润,充满青春活力。画家以同情少女的笔调,鞭挞了不合理的社会现实。 安格尔——大宫女<br><br><br> 约翰.埃.密莱——盲女<br><br>两个相依为命的孩子,一个是盲女,另一个更小的女孩紧紧依偎在盲女怀里,一边抬头去观看天上的彩虹,一边在给盲女讲解大自然的美丽。云际彩带当空,原野一片金黄,空气是润湿的,在远景的小道上有几头走动着的牛羊,近处有飞鸟起落。<br><br>盲女只能倾听小伙伴的讲解,她连停歇在她披肩上的蝴蝶也无从感受,但她似乎已嗅到了新鲜的空气,听到了原野里生灵的声音。 拉斐尔——雅典学院<br><br>全画以纵深展开的高大建筑拱门为背景,大厅上汇集着不同时代,不同地域和不同学派的著名学者。作者希望以回忆历史上黄金时代的形式,寄托他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柯罗——珍珠女郎<br><br>有人知道这幅画的玄妙之处吗?该画在世界十大名画中名列第七,可不是浪得虚名哦… 泰奥多尔.居丹--肯特海滩<br><br>该画描绘的是在狂风暴雨的海浪中即将倾覆的帆船,人们纷纷逃离帆船,乘上救生船逃命,狂涛汹涌,人们在挣扎。在黑白两色的对比中,表达的是生命与意志的不可战胜。 伊凡.尼古拉耶维奇.克拉姆斯柯依——希什金肖像<br><br>这幅画和照片的感觉一样,太逼真了。 让-莱昂·热罗姆--后宫露台<br><br>曾轰动法国画坛的一幅画。该画描绘了阿拉伯王宫最隐秘的后宫生活,描绘了生活于后宫的王妃、宫女等女眷的闺阁生活,有的在洗浴,有的在清谈,有的在沉思......不过作者想表达的内容不止于此,你能体会得到吗? 伊丽莎白.路易丝.维瑞--画家与女儿像<br><br>这是作者最出色的代表作,画中的女子就是作者。 庚斯博罗--穿蓝装的小孩<br><br>新颖别致的蓝色调不但没有任何不适之感,反而使人感到眼前一亮;活泼、跳跃的蓝色绸缎,变幻莫测的衣纹、高光;不落俗套的蓝色与含蓄、变换丰富的黄灰、蓝灰、绿灰、红灰的背景形成了奇妙的和谐对比。 迭哥·德·席尔瓦·委拉斯开兹——英诺森十世肖像<br><br>该画或许是作者最为杰出的一幅肖像,画中人物是1644年登基的罗马教皇。在当时人的笔记中,这位教皇似乎并没有给人们留下好印象,他甚至被认为是全罗马最丑陋的人。<br><br>据说,他脸长得左右不太对称,额头也秃秃的,看上去有点畸形,而且他的脾气也是暴躁易怒。然而就是这样一个难看而阴郁的人在委拉斯开兹笔下却成为一绝佳作品。当这幅肖像送给教皇时,教皇惊讶而不安地说了句“过分像了”。<br><br> 夏尔丹--吹肥皂泡的少年<br><br>一个衣着破旧但不失整洁的少年正从室内向室外吹着肥皂泡,他聚精会神小心翼翼地将肥皂泡越吹越大,越吹越大。还有一个孩子,看上去仅有3、4岁,正踮着脚扒着窗台使劲从室内向室外观看……<br><br>题材非常普通,情境极为单纯,这是一种清闲、安逸的生活情趣,反映了下层平民的孩子们自然、俭朴的快乐生活。<div><br><div><br></div><div> 世界艺术殿堂中影响广泛的绘画作品非常多,今天咱们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历代绘画大师们以其洞幽入微的观察力、超脱尘世的秉性、细腻激扬的情愫,凭藉生花的妙笔,画下了无数的技艺精湛、影响深远的名画。这些经历了时间考验的名画不仅丰富了世界艺术宝库,而且还感染和影响了成千上万的人,扣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给人以精神上的享受和艺术上的熏陶。</div><div> 欣赏名画、古典音乐是一种复杂的精神活动,人们在接受艺术作品过程中,经过玩味、尝试、领略、联想,能产生欢愉、喜悦的快感。它对于提高人们的艺术素养,陶冶情操,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领域,具有重要作用。<br></div><div><br></div><div><br></div><div> 同学们,美存在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美在不同人眼中有不同的诠释。除了绘画、雕塑、建筑... ...之中的美,在我们的社会中还有温馨美、奉献美、无私美、清廉美、公正美、和谐美,他们都是世间美好。</div> 美,的诠释千奇百怪,五花八门,纵使我们用上一生一世也皆为流云。盼,得美;美,得乐;乐,得富。美是和谐的,是温馨的,是美好的。人生皆为美。盼,大家都能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有一颗想要创造美的心。齐用美来点缀生活,璀璨生命!<div> 六年的小学生活转瞬即逝,作为你们的老师和朋友,我希望你们都能拥有美丽的未来。</div><div> 少年,加油!未来可期。</div></div> <br><br><br><br><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