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五那些年.廿七(温情在路上)

陈殷山

<p>文/画/ 陈殷山</p> <p>  有一年的夏天,乘车去洪山,在途中某站停车时,突然中间一节车厢里的人纷纷跑下车,上了我坐的这节车厢,有人便问:“什么情况?”那人答:“那车厢里有个红眼病。”顿时,车箱内的人惊恐不已。 那年月,经常出现闹“红眼病”的症候,往往流行一段时间,然后就自行消失了。据说看一眼病人就会传染上,弄得人心慌慌。&nbsp;</p><p> 在煤台工作的大人们,绝大多数都乘坐电车上下班。很多家属们到这里干“跑板”,就是在运煤的皮带机两侧捡出煤炭里面的矸石和砼矶。谁捡的多谁就挣的多,非常辛苦。有的小伙伴早早的就辍学来干,还有的利用假期来挣点工钱贴补家用。</p><p> &nbsp;***</p><p> </p><p> 秋季里,霏雨绵绵。</p><p> 在洪山半山坡上的始发站,电车准备发车的时候,先后上来一对青年男女。男的是洪五的子弟,长的挺帅气,穿着蓝色中山装,听说在洪山某厂工作。姑娘长得水灵灵、挺甜美的面庞,穿着一件枣红色方格的小翻领上衣,二条长长的、细细的发辫垂在胸前。两人面对面坐下,起先二人并无频繁的相视,姑娘羞涩地低着头,手不停地玩弄着辫尾和衣角。 </p><p> 电车里的人们在左右摇晃,上下颠簸地行车途中打着哈欠,昏昏欲睡。</p><p> 慢慢的姑娘抬起了头,害羞地看了一下对方,一直盯着姑娘的小伙儿迅速还了一个灿烂的微笑,那姑娘抿着嘴笑了一笑,眼光迅速飘向一边。少等片刻,姑娘含着微笑轻轻地又看了一下小伙儿,男方也含笑深情地看着女方。俩人你看看我,我再瞧一瞧你,随之相对而笑。姑娘渐渐的不那么羞涩了,开始敢直视着对方,时而凝视、时而微笑,眼眸中是那样的含情默默,专注和动情,这种微笑是那种发自内心深处的,难以掩饰和不能控制情绪的自然宣泄;是深深被对方所吸引的情不自禁的感情流露。自始至终两人没说一句话,周而复始地重复着眼神和微笑的交流,从对方的眼神和微笑中,了解着彼此,慢慢地读懂对方内心的情感波澜。</p><p> 此时此刻,他们两人的世界里只有对方的存在,内心中肯定激荡着初恋的涟漪,激情难以平复。</p><p> 时间过得很快,这种甜蜜的、温馨的美好时光就要结束。约半小时后,这姑娘在中途低着头下了车,也没有和男方打招呼,男方只是看了她一眼,也没有任何表示。我看到了这里,心想她怎么不跟这哥们儿说一声就下车了?这哥为什么也不和她道声别呢?因此感到迷惑,或许是避讳着车厢里的人吧。</p><p> 回来后,我总想着这件事,这两情相悦,极美妙的画面久久在眼前浮现,定格在脑海里。为两个人的默默分别感到惋惜。过了一段时间就慢慢地忘了此事。 </p><p> 大约一年后的一天,我在屋后面的马路上玩,突然看到西边走来一对男女,走近后定睛一看,正是以前在电车上遇到的那对年青人,心里突然感觉到了释然,真为他们高兴。</p><p> 真是应了那句古话:有情人终成眷属。</p><p> 这次电车上的偶遇是我少儿时期,在那个沉闷、压抑的、男女授受不亲的爱情婚姻观的氛围中,也是我在洪五的成长过程中亲眼看到的,我认为是最清纯、最甜美、最浪漫的事,也真正感悟到了“此处无声胜有声”最佳意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