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伊比利亚半岛、跨过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北非摩洛哥来感受另一种文明。 <p>位于非洲西北端的摩洛哥最早的原住民是柏柏尔人,由于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它先后被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和西哥特人统治。至公元7世纪末,阿拉伯人高举伊斯兰的旗帜一路向西征服北非,灿烂的阿拉伯文明开始滋润这块贫瘠的土地,多数柏柏尔人被感召而皈依伊斯兰教。公元8世纪,摩洛哥建立了第一个穆斯林王朝。</p> 公元711年,阿拉伯帝国利用摩洛哥做跳板,挟辖下的摩洛哥摩尔人跨过直布罗陀海峡入侵肥沃的伊比利亚半岛、统治其近800年,直至1492年被基督教军队收复、摩尔人退回非洲。但直布罗陀海峡两岸两种文明的爱恨情仇并未就此停止,15世纪后,摩洛哥又先后被葡萄牙、法国、英国和西班牙蚕食和殖民,直到1956年才获得独立。 摩洛哥是一个穆斯林王权国家,伊斯兰教为国教,阿拉伯人占摩洛哥全国人口的80%。摩洛哥因为历史原因融入了西方的文化,相比其他穆斯林国家,摩洛哥更具开放和包容性,复杂漫长的历史与不同文明的交织构成了多样的人文风貌。<div> 此次摩洛哥的行程多为皇宫、遗址之旅,且行程没有含括神秘莫测的撒哈拉大沙漠。因第一次踏上非洲神秘的土地,对此行我充满了好奇。</div> <b>一、世界交通十字路口的丹吉尔</b> <p> 始建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城丹吉尔,扼地中海---大西洋国际航线要冲,也是很多非洲内陆国家货物进入欧洲的首选港口。因为历史上曾多次被异族占领,使丹吉尔成为多元文化共存的城市,这里既有传统的穆斯林文化、也有西方声色犬马、纸迷金醉的夜生活。在摩洛哥、丹吉尔是最开放的城市。</p> 首站,大西洋海边的大力神洞。 <b>1. 大力神洞</b> 在丹吉尔海边的悬崖上,有一个自然洞穴,面对大海侧的洞口竟酷似一幅非洲地图,左下角的小洞也形似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岛,因此它被当地人称为“大力神洞”或“非洲洞”,备受游人青睐。 洞外崖下的海滩礁岩砾石遍布,此时的大西洋波澜不惊,不少当地人在垂钓。 <b>2. 卡斯巴灯塔</b> 斯帕特尔海角是非洲大陆的最西北角,高耸在海岬尖角上的卡斯巴灯塔夜间灯光透亮,为来往船只指明航向。 灯塔位置也是大西洋与地中海交汇处,分界标志牌左指西侧大西洋、右指东边地中海。 夕阳下,浩瀚、平静的大西洋面泛着金光,崖下有平缓的海岸线和沙滩,是游人欣赏落日的光顾点。 摩洛哥开放与保守并存,旅游业很发达并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头戴柏柏尔人特征帽子的父子俩用中文唱着“我有一头小毛驴......”在招揽生意,团友们开心的响应。会讲一门外语多重要! <b>3. 老城区</b> 丹吉尔也分为老城和新城,丹吉尔城堡是新老城的分界线。 丹吉尔老城位于城堡附近的高地上。 古老的民居散落在城堡后面的山坡上,被城墙环绕。 城堡外面有一个平台,有两尊古老的大炮面对着大海。 老城多为阿拉伯建筑。 <p> 导游带着我们走街串巷,街道纵横交错如迷宫一般,房屋店铺小摊密集,游人摩肩接踵,气氛喧哗热闹,相似西安回民街——</p> 路边小店经营各种饮料,散发着浓郁的薄荷茶和咖啡的香味。商店门口,大胡子穆斯林热情的向游客招揽生意。 小巷口的指路标牌也在指引着商店的方向。 犹太人的教堂、穆斯林的清真寺同存于此、彼此尊重。 穆斯林对绿色和白色的偏爱随处可见,阿拉伯风格的拱券门楣很讲究装饰,马赛克图案靓丽。 精致漂亮的一扇镂空雕刻木石门,令人难以挪步。 <p>成摞的烤馕饼,估计是居民的主食,有点像陕西的锅盔。</p> 早已晕头转向的我们随导游走出了另一个城门,来到了被叫做大索科的广场。 广场四周车水马龙一片喧腾。高高的棕榈树昭示着其地域特点。 老城另一隅安静的城郭 小憩的老人 天光未去、华灯初上。老城斑驳的城门洞内外,时光仿佛隔了千年...... 丹吉尔的新城区位于一处海湾,山坡下绿树掩映的欧式住宅区和高楼林立的高档酒店占据了海滨的有利位置,各种餐馆,酒店,咖啡馆、娱乐场所散布在新城的各个角落。白堤上的灯塔不仅会划破夜空的迷茫,也点亮了丰富多彩的夜生活。这里完全是一派欧洲的景象。 丹吉尔不仅是自由港、还被辟为自由贸易区,优越的地理位置使这里成为转口贸易的集散地。 丹吉尔贫富差距很大,海湾桅杆林立的豪华游艇是富人身份的名片。 鲜花怒放、绿草茵茵,碧海蓝天、海鸟飞翔,高楼林立、游艇密聚,豪华的宾馆、别致的民宅......仅看丹吉尔新城区的照片,谁能想到这儿是非洲啊! <b>二、蓝色小城舍夫沙万</b> 摩洛哥最先被外界所认知的除了谍都卡萨布兰卡外、就是这座红遍世界的蓝白小镇舍夫沙万了。 舍夫沙万建城于1471年,位于摩洛哥东北部的一个山谷,是一座玲珑别致的美丽山城。 阿拉伯人主持修建了第一座清真寺和能抵御葡萄牙人进攻的防御城墙。城中的一幅大型壁画描绘出了小镇曾经的模样和居民的生活状态。 据说起初小镇是没有颜色的,为了防蚊虫,从而将房屋、围墙刷成了蓝色。 清真寺是阿拉伯建筑的标志,高耸的宣礼塔是舍夫沙万的地标。 舍夫沙万老城建在一处山坡上,老城区里是阿拉伯风情最浓郁的地方。 这座小城门也有数百年的历史了,街面用方砖和山石铺就。 初建城后不久,一伙来自西班牙安达卢西亚的摩尔人和犹太人为逃避基督教“收复失地运动”的宗教迫害而避难于此并定居下来。 难民和原住民柏柏尔人共同发展了这座小城,形成现在融合了地中海、摩洛哥两地合一的特色,阿拉伯语、法文,西班牙语是小镇通用语言。 所以,也有说是犹太教里蓝色代表天堂,犹太人把墙刷成蓝色是为了祈求神灵的庇佑。 <p> 走在狭窄曲折、纵横交错、迷宫般延伸的巷道里,淡蓝、天蓝、湖蓝,酞青蓝等深浅不一的蓝色肆无忌惮地闪耀在舍夫沙万的每一个角落——</p> 蓝白土黄混杂的鲜艳与古旧,橙红筒瓦的屋顶,这种创意成就了舍夫沙万蓝白小镇的美名—— 门窗、台阶、花架、几乎所有目光能及的地方都被刷成了各种蓝色,处处洋溢着神秘浓郁的阿拉伯风情。 包括精致多样的工艺品,小城的五彩缤纷全来自于这些美轮美奂的天然矿物染料。 舍夫沙万曾与世隔绝500多年无人问津。 直至1920年被西班牙占领后,才逐渐被人们熟知。 因此另有传说:二战爆发前,一些犹太人渡过地中海到此躲避战乱,将所住房屋刷成象征天堂的蓝色,引得当地居民纷纷效仿,成就了今天的蓝色小城。 网红景点也留个影。 不经意的顺着台阶下去,意外却扑面而来:在阳光的照耀下,美轮美奂的恍若梦境! 这些不是艺术品堪比艺术品的装饰,其实是一户人家的院墙、大门、和房屋墙壁。 还有第四种说法:上世纪70年代本地居民被要求将外墙涂成蓝色、以吸引游客。最不浪漫的往往可能是最真实的。 无论何因,小镇居民定期给街道和房子涂刷新蓝漆、更换新涂鸦,希望以小城的干净和魅力带来更多的国际游客和商机。 当地人至今仍保留着中世纪般的生活方式,年轻人则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热情和友好。这位聪明的小帅哥想方设法把我们带到他家门口、极力推荐他的商品—— 这些孩子们的未来、是否也会被禁锢在这幽深山谷的蓝色里...... 唯一没有涂成蓝白颜色的地方是古城堡,因当初是摩尔人建造,当地人保留了这见证历史的地方。 砖红色八角柱型宣礼塔标识的大清真寺紧邻城堡而建。 城堡广场是居民们的社交活动中心。 在这里休息一下,任由时光流逝。 既是咖啡馆又是餐馆,喝点薄荷茶、聊聊天的好去处。 摩尔人犹太人柏柏尔人阿拉伯人,不同服装不同语言不同习俗,彼此守望、其乐融融,生活的恬淡闲适。 风情万种、清新明快的舍夫沙万小城,摩洛哥最美的一抹蓝。 <b>三、罗马废墟 沃吕比利斯</b> 沃吕比利斯古城是摩洛哥保存最完好的罗马帝国时代古迹,古城雏形建于公元前3世纪,一度在腓尼基人的统治之下。公元前1世纪罗马人在此建立起摩洛哥的第一个罗马城市,成为罗马帝国最西边的军事据点(圆圈标记处)和罗马帝国的粮仓。 走进城门,远处起伏的丘陵上,残存的罗马石柱和满目苍凉的古城遗址赫然入目。 夕阳下,规模宏伟却颓败的断壁残垣静静地矗立在杂草丛中,这座占地40公顷的城市一度非常繁华。公元3世纪,罗马帝国陷落,它又回到当地柏柏尔部族手里。 以后的几百年里,当地人们继续延续着罗马时代的生活方式,古城仍被作为重要城市得到保护和使用。 直到公元785年,先知穆罕默德的孙子穆莱•伊德里斯在权力争夺中败退,从埃及逃到此地,得到当地什叶派穆斯林和皈依伊斯兰教的柏柏尔人的拥戴,三年后在此创建了摩洛哥真正意义上第一个阿拉伯人的王朝,定都沃吕比利斯。他死后埋葬在遗址对面种满了橄榄树的山坡上。山顶白房子处是一座用他的名字命名的圣城,此城在摩洛哥的地位犹如麦加一般神圣。 沃吕比利斯遗址有着极其明显的古罗马建筑风格特征。 台湾作家三毛笔下“上面还有鸟在柱头上筑窝”的罗马柱,鸟巢尚在、白鹳未归。 遗址最独特之处,在于残垣断壁间的地板上那精美绝伦、原始漂亮的马赛克瓷砖镶嵌画,历经2000多年的风雨侵蚀、依然艳丽清晰,令你不得不暗赞古罗马建筑的精妙—— 公元808年,继位的伊德里斯二世迁都菲斯城,沃吕比利斯的政治地位迅速下降,居民们追随国王离开,从此古城日渐衰败,最后竟沦落为一座空城。夕阳下,凝望着雄踞两千年的古建筑群,罗马帝国曾经的辉煌只剩一片颓墙断柱,“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的嗟叹油然而生…… 到了17世纪朝代更替,阿拉维王朝的创始人穆莱•伊斯梅尔把邻近的梅克内斯定为首都。为了修建王宫,沃吕比利斯古城内巨大的罗马柱等大理石构件被移用于新首都城门的支柱和建材,而其它大量精美雕刻的石材,则被周围居民悄悄搬到自己院子里,古城再次被毁。 而真正摧毁大片建筑的则是1755年的里斯本大地震,让沃吕比利斯遭到毁灭性打击、淹没在乱石中。直到1874年被考古学家发现,1915年开始大规模发掘。 沃吕比利斯废墟最珍贵之处在于它的规模和完整性,星罗棋布的古建筑令人叹为观止,具有极高的历史研究价值。199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p>沃吕比利斯虽然处在罗马帝国边缘上,当时这座罗马小城的打造却一点都不含糊,留下的残垣断壁依稀可见当年的恢弘气势和繁华鼎盛。</p> 里斯本大地震后保留较为完好的包括中轴线上的凯旋门、右侧的市政厅和祭祀神殿等建筑遗迹。伊德里斯在这里建都后并没有进行大规模改动,所以这里的遗迹基本都是罗马时代所建。 古城遗址标志性建筑、气势非凡的凯旋门,据说它建于罗马人在北非的鼎盛时期公元217年。 一条南北向的罗马大道穿过凯旋门,一直通往右侧山坡下的沃野,那里或许是昔日古罗马人驰骋北非的沙场。 古罗马建筑的布局相当规范成熟,与使用功能结合得非常好。遗址以凯旋门为界分两部分,东侧是公共区,曾经有集市、法庭和最重要的宗教建筑、竞技场等。西侧是大片生活区。遗址面积太大、时间有限,我们只游览了核心区域。 遗址中最宏伟的建筑:议政大厅和门外宽广的古罗马广场。广场中散落着数个刻有拉丁文铭文的残存石柱,可能原本是伟人雕像的底座。 七个坚固的古罗马廊柱和两侧垂直于拱廊的残壁、托起巍峨的八孔拱门建筑,巍然屹立于沃野两千多年,彰显着古罗马帝国的法制权力和逝去的辉煌。 团友扬臂在呼唤我过去 她们给我拍摄了一帧珍贵的照片,深表感谢! 遗址四周残存有许多高大的石柱。此处据说是昔日的祭祀神殿遗址,仅剩的几根罗马柱矗立在一座高台上,柱顶和基台雕琢着精美的饰纹。透过立柱的缝隙,可见对面山坡上的圣城伊德里斯。 <p> 凯旋门西侧民居院落框架依稀可见,据说是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公共建筑、民宅作坊、浴池和商铺——</p> 一处公共浴池旁石柱林立, 螺旋上升的罗马柱傲然挺立。 废墟之美、在其忧伤。静寂的旷野、满目疮痍的断壁残垣、庄严肃穆、悲壮苍凉。遗憾于我的镜头无法展现恢宏的遗址画面。 由巨大石块拼砌嵌挤的拱形城门伴着月落日升,默默守卫着沃吕比利斯曾经的繁华鼎盛...... <p><br></p><p>图片、编辑、配文| 忧郁的月光</p><p>部分史料源自网络</p><p>音乐 阿拉伯音乐</p> <p><a href="https://www.meipian.cn/31fllnzd" target="_bla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斑斓多彩摩洛哥(下)</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