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比利亚半岛之旅--葡萄牙

忧郁的月光

<p>  “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由此,大国崛起的道路有了全球坐标。不可思议的是,开启人类这一历史大幕的,并不是当时欧洲的经济和文化中心,而是偏居在欧洲大陆西南角伊比利亚半岛上两个面积不大的国家——葡萄牙和西班牙。他们在开启了著名的大航海时代后,相继崛起成为称雄全球的霸主,进而主宰世界长达一个多世纪。”——摘自《大国崛起》第一集---海洋时代</p> <p>  葡萄牙位于伊比利亚半岛的西南部,西临大西洋,南靠直布罗陀海峡,扼守地中海入口,地理位置非常重要。</p><p>  葡萄牙和西班牙原同为一个国家,历史大致相同。至公元861年,葡萄牙宣布脱离西班牙独立,但西班牙却不予承认,为此两个国家经历了三百多年的战争。直到公元1143年、葡萄牙才得以独立为葡萄牙王国,自此两个国家共存于伊比利亚半岛,并最终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文化。</p> <b>  为什么大航海时代第一个崛起的是小小的葡萄牙?</b>这是我心存向往伊比利亚半岛的重要因素之一。 <b>一、罗卡角</b> 首都里斯本西边40公里处的罗卡角位于葡萄牙最西点,也是欧亚大陆的最西端。 每天,来自世界各地的商船和舰艇都由这里驶入里斯本。 罗卡角是一处海拔约140米的突向大西洋的险峻海岬,三面环海,风高浪急。 悬崖上建了一个面向大西洋的十字架碑。 许多游人在碑旁拍照留念,以纪念这天涯海角之旅。 十字架碑上刻有罗卡角的地理坐标数字:北纬38度47分、西经9度30分。 碑头刻有响亮的诗句:“陆止于此、海始于斯(onde a terra se acaba e o mar começa)”出自16世纪葡萄牙著名诗人卡蒙斯的史诗《卢济塔尼亚人之歌》,记录的是达• 伽马率船队征服印度的故事。在这里,诗人描写的意境融入了苍茫无际的海天之中…… 靠航海起家的葡萄牙人对大海有特殊的感情,他们很早就在罗卡角崖顶上修建了灯塔为往来的船只指明航向。 行至悬崖前,浩瀚、平静的大西洋海天一色、蔚蓝无垠,似乎真到了天尽头 大西洋对面,便是当年哥伦布发现的美洲大陆。 峭壁之下,海水微波荡漾,但见点点白帆、穿梭于大西洋的深邃幽蓝之间。 呼啸的海风容易使人行走趔趄,靠海一侧的木栅栏防止了游人发生意外。 不少胆大的人翻越了栏杆在悬崖边拍照。 由于海风很大、四周没有遮挡,地质条件确实不适宜其它植物的生长,只有低矮的植被覆盖山崖。 罗卡角与非洲的好望角、南美的合恩角被誉为“世界三大知名海角”,特殊的地理位置使这里成为葡萄牙旅游的必到之处。 面向大西洋的十字架纪念碑威严屹立在欧亚大陆之端。这里不仅是欧洲人心中的天涯海角,也是当年远航的水手们对陆地的最后记忆。 <b>二、航海大发现纪念碑</b> 里斯本贝伦区、塔霍河入海口,这里是大航海时代葡萄牙人出海的地方。一座气势宏大的纪念石碑矗立在河边——为纪念航海家恩里克王子(1394-1460)逝世500周年而建的发现者纪念碑。 这里也是葡萄牙15~16世纪“地理大发现”时代到印度和东方去的帆船起航的地方,附近的很多建筑、设施都与地理发现的人物或事件相关,是感受葡萄牙昔日辉煌的著名景点。 纪念碑造型是一艘起锚远航的三桅帆船,被海风鼓起的船帆上醒目镶嵌着象征王室和教会的盾徽。站在船首手捧三桅帆船、引领航向的是恩里克王子塑像。 这位王子被视为葡萄牙航海时代的开创者与奠基人,在他身旁的人物包括1418年马德拉群岛的发现者扎尔科、1487年绕过好望角的迪亚士、1521年横越太平洋的麦哲伦,这简直是超级英雄联盟纪念碑。 石碑两侧共有32位继而续之的航海发现者、传教士、科学家、艺术家、商人、士兵等群雕。纪念碑气势宏大,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以纪念葡萄牙300多年开拓海洋、地理大发现的历史。 <p><b>为什么大航海时代第一个崛起的是小小的葡萄牙?一一</b></p> 葡萄牙,是欧洲大陆上出现的第一个统一的民族国家,强大的王权使葡萄牙人有了强烈的民族归属感。但是葡萄牙只有不到十万平方公里的发展空间,资源十分匮乏。强大的宿敌西班牙堵住了葡萄牙所有向陆地扩张的路径,一直靠近海捕捞谋生的葡萄牙人,不得不把目光投向大西洋。 与此同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变故又把葡萄牙推向了历史的前台,主角就是看起来毫不起眼的胡椒粒。 14~15世纪保存食物的方法主要是依赖香料,香料在欧洲市场的价格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利润丰厚的香料贸易主要被扼守欧亚大陆的阿拉伯商人垄断,欧洲人不得不面向海洋开辟一条前往东方的新航线,而位于欧洲最西端的两个国家有着天然的优势———葡萄牙和西班牙。 <p>当时主要指挥航海战略的是富有战略眼光的年青王子恩里克,国王阿方索四世和恩立克王子已先后在葡萄牙海军、以及远征派遣上投入了大量金钱,建立了全世界第一所航海学校、天文台、图书馆、港口及船厂,为葡萄牙日后成为海上霸主奠定了基石。王子不仅亲自主持建造了能够远洋的葡式三桅帆船,还资助了很多去非洲大陆的探险队,使葡萄牙在南大西洋的殖民开拓中取得了先机。</p> <p>  <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航海大发现图片源自网络</span></p><p><br></p><p> 纪念碑前广场中心有一副巨大的大理石铺面的地图,标有葡萄牙地理大发现的路线和日期。知识丰富、强闻博记的导游给大家讲述了葡萄牙的发家史——</p> <p>1434年,富有战略眼光的恩里克王子指挥探险家向未知的世界进发,葡萄牙船队首次越过了暗礁密布、巨浪滔天的北非博哈多尔角,这里是当时欧洲人所知道的最南的地点。</p> 随着葡萄牙人沿着非洲西海岸一路向南,源源不断的黄金、象牙以及非洲胡椒不断充满了葡萄牙的国库,葡萄牙帝国的殖民因而开始发迹。 到1460年,被葡萄牙绘在地图上的非洲西海岸已经达到了4000公里。 就在这一年,恩里克王子去世了,但葡萄牙对非洲的航海探索并未就此停下步伐。葡萄牙的探险船队先后到达了塞拉利昂、刚果、安哥拉等南部非洲地区。除了大量的黄金象牙,还带回了非洲奴隶在市场出售,这就是罪恶的欧洲400年奴隶贸易的开始。此后,葡萄牙的航行就是探险、殖民与奴隶贸易并重了。 <p>  黄金、香料、丝绸、茶叶、基督教、都指向了更遥远的东方,东方的财宝像磁石一样吸引着葡萄牙人。</p> <p>随着探险家迪亚士绕过了非洲大陆最南端的好望角,1498年,达• 伽马船队也在阿拉伯海员的帮助下横穿印度洋、顺利到达印度南部卡里库特——欧洲人梦想中的香料海岸。</p> 他们在印度沿岸建立了殖民地,占领科伦坡、甚至澳门,开始了葡萄牙人在印度洋的霸业,垄断了欧洲对东亚、南亚的贸易,迅速成为海上贸易第一强国。 当葡萄牙通过从大西洋到印度洋的“黄金航线“收获大量财富时,野心欲望也逐渐膨胀。后来他们发现并占领了巴西,葡萄牙人麦哲伦也完成了人类首次环球新航路的航行,葡萄牙人终于在一批批航海家的前仆后继下建立起了海外庞大的殖民体系,开创了葡萄牙的黄金时代。 <p>  几乎同时,葡萄牙遭遇了一个强大的对手,历史也给伊比利亚半岛上的邻居西班牙送来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p> <p>1492年,在葡萄牙屡遭冷遇的哥伦布转身效力西班牙,奉统治者伊莎贝拉与费尔南多之命,率船向西横渡大西洋,到达了巴哈马群岛、古巴、海地等地,歪打正着地发现了美洲新大陆。与葡萄牙在东方的收获相比,西班牙从美洲得到大量白银和黄金,到16世纪末,世界金银总产量中有83%被西班牙占有。西班牙在美洲大陆上掠夺的同时也把西班牙殖民带到了那里。</p> 如何评价一生都没有真正参与过远洋探险航行的恩里克王子? 恩里克王子没有看到葡萄牙人登上印度香料海岸的那一天,但葡萄牙人记住了这个王子所做的伟大贡献,尊称他为“航海家恩里克”。 在恩里克王子领导下的40年有组织的航海活动中,葡萄牙成了欧洲的航海中心,他们建立起了世界上第一流的船队,拥有第一流的造船技术,培养了一大批世界上第一流的探险家或航海家。他推动了葡萄牙迈出欧洲大门、到未知的新世界进行探索,寻找新的贸易路线和贸易伙伴,从此开启了人们认知世界地理的新时代。 对新世界的远洋探索总是与贸易、殖民、战争联系在一起。从1415年攻占北非休达 到1999年澳门主权移交,葡萄牙殖民活动长达近600年,这大概就是发现者纪念碑的背面刻有一把巨大的十字型剑的原因吧。 <b>三、守望归乡人的贝伦塔</b> 纪念碑附近的贝伦塔建于16世纪初,是葡萄牙的古老建筑之一,耸立在里斯本港口。它不仅是葡萄牙大航海时代的象征,还因在1755年里斯本大地震中得以幸存、成为里斯本的地标建筑。1983年贝伦塔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贝伦塔早期是葡萄牙港口的防御要塞,后来被辟为海关。远航的船只从这里起航,从海外归来的货船在这里交税。这温暖的港口,不仅是葡萄牙人出发探寻世界的起点,也是他们回归的终点。 贝伦塔见证了大航海时代的辉煌:当达•迦马发现通往印度的新航线、加布拉将巴西变为殖民地时,里斯本便成为欧洲最富裕的城市,葡萄牙也开始崛起。由海上运回的黄金、白银、宝石、丝绸、香料等物品,都在这座瞭望塔附近卸船。从此,里斯本这座城市开始走向富裕。<br> 贝伦塔是葡萄牙文艺复兴时期代表性建筑,共有五层,整个塔身都用白色大理石建成,更像一座小型古城堡。 贝伦塔主建筑是一座拔地而起的方形高楼,顶上四角各有一座小碉楼。下面围绕主楼的城墙设有炮台和小碉楼,气势雄伟。塔身胸墙上有伊斯兰风格的窗花格,2层平台用于远眺。贝伦塔曾作为灯塔指引进港船只。 贝伦塔原来建在一座小岛上,随着岁月的流逝,该岛与陆地几乎连在一起了,但仍需通过建在水上的木质吊桥才能进入。 贝伦塔也是塔霍河与大西洋的分界点,再往西就是大西洋了。 现在的贝伦区,已经成为里斯本著名的旅游景点,,也是市民们休闲的好去处。 塔霍河上白帆点点,里斯本著名的“4.25大桥”横跨大河两岸,连接着位于塔霍河口南岸的城市阿尔马达。远处可见河对岸高高矗立了几百年的耶稣基督,那里是我们从西班牙进入里斯本的经由之路。 <b>四、圣•杰罗米诺大教堂</b> 圣杰罗米诺大教堂、也叫热罗尼莫斯修道院(建筑的左边是修道院,右边是大教堂),位于纪念碑帝国广场的对面,始建于1502年,以纪念达•迦马从印度有功而归。这座花了近一个世纪才完工的富丽堂皇建筑物,是葡萄牙帝国鼎盛时期的辉煌产物,也是贝伦区和全里斯本最宏伟华丽的建筑,1983年与附近的贝伦塔同时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 1755年,里斯本突然发生罕见的大地震,地震带来了三次海啸、以及连续不断的大火,整个古都毁于一旦。因大教堂用坚固的石灰岩砌成,在大震中屹立不倒完好如初,拯救了当时在此祈祷的全体王室成员,里斯本人更认为它是受到上帝庇佑的地方。 教堂之所以著名,还因为它里面安葬着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和葡萄牙的诗魂卡蒙斯。 旅游景点向来是小偷团伙横行之地,因光天化日下团友差点被偷抢、破坏了大家的心情。多数人止步于教堂前,匆匆拍了两张照片,赶快离开了。 <b>五.里斯本罗西欧广场附近随拍</b> 里斯本建城于罗马帝国统治时代,摩尔人占领期城市发展壮大,1245年成为葡萄牙的首都,地震后保留下来的建筑不多,大多为后期重建。 大地震过后葡萄牙国事开始衰退,国家政治经济的重心也转向了万里之遥的殖民地巴西,里约热内卢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担负着葡萄牙首都的功能。<br>  我们在里斯本自由活动的时间只有一个多小时,匆匆在老城区罗西欧广场附近溜达了一会儿。<br>  里斯本市区最有名的自由大道全长1.2公里,宽90米,被誉为里斯本的香榭丽舍大街。它的北段连着庞巴尔侯爵广场,南端连着光复广场和罗西欧广场。阴沉的天空快要下雨,我们从光复广场附近直接切入。<br> 光复广场中间傲立的方尖碑, 纪念1640年葡萄牙从西班牙的统治下第二次独立—— <p>罗西欧火车站极具特色的马蹄型大门,繁忙的火车站居然设在繁华的自由大道旁。</p> 里斯本是一座高低起伏的山丘之城,许多民居依起伏的山丘而建,盘旋的铁梯可到达上边。 罗西欧广场正式名称为佩德罗四世广场,是里斯本历史韵味儿最厚重的一个广场。这儿曾经举行过葡萄牙人民起义和各种庆祝活动,中世纪还曾是斗牛和处决犯人的场所。广场上有各种娱乐活动,很多市民都喜欢来这儿喂鸽子,还有很多街头艺人表演。广场上的一些咖啡馆和商店可追溯到18世纪。 罗西乌广场的面积不大,设计仿巴黎协和广场,广场中央矗立着国王佩德罗四世的雕像。 在雕像的底部两面有4个女性小雕像,分别象征着正义、智慧、力量和节制,这是国王对自己的评价。 罗西欧广场建于十三世纪,虽然在大地震中遭到毁坏,但基本面貌仍然保持至今,四周美丽的建筑和广场中心的喷泉依旧在优雅地讲述耐人寻味的历史。 美丽的美人鱼满身都是鸽子粪便。 里斯本市民酷爱马赛克路面,用白色和靛青色马赛克瓷砖铺设成弯曲的波纹图案,让本是平坦的地面看起来波浪起伏,立体感很强,这是一种视觉错觉原理的应用。 里斯本蛋挞被誉为世界上最好吃的蛋挞,必须给个特写。 翌日清晨,夜雨洗涤后的天空格外干净,告别美丽的早霞,返回西班牙,下一站塞维利亚。 <p>  至此,匆忙的葡萄牙里斯本一日之旅结束了,里斯本保存最完好的中世纪皇家宫殿辛特拉宫也没有去成,真心感到遗憾。</p> 离开里斯本,公路两边郁郁葱葱,同一种树木连绵不断铺满原野,这是葡萄牙的国树——软木橡树。<br> <p>葡萄牙不仅盛产葡萄酒,还生产给酒瓶配套的软木瓶塞。全球有一半的软木制品都是葡萄牙生产的。</p> 软木橡树皮是制作软木塞的原材料,橡树树龄200年,9年扒一次皮,软木橡树一生能剥树皮十几次。<br>  橡果,是在树林里放养的黑毛猪的最好饲料;<div>  而黑毛猪,则是制作上乘火腿的最好原料;</div><div> 猪粪便,又是橡树的最好肥料。</div><div> 完整的生态链。</div> <p><br></p><p>后记:</p><p> 时隔近一年后才提笔回忆旅途的点点滴滴,缘自于在摩洛哥旅途中不慎右肩部骨折受伤、迟迟未能痊愈,加之突发大疫举国恐慌、心绪难宁。许多当时清晰的印象早已淡忘,最近查阅了大量西葡摩的相关历史资料,对直布罗陀海峡两岸错综复杂的过往纠葛总算有了点儿系统的了解。整理照片、配以说明、聊以慰籍疫情下的艰难时光。</p> <p><br></p><p>图片、编辑、配文| 忧郁的月光</p><p>部分史料及个别图片源自网站。</p><p>音乐 葡萄牙国粹FaDo纯音乐</p> <p><a href="https://www.meipian.cn/31fk6bgf" target="_blank">斑斓多彩摩洛哥(上)</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