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比利亚半岛之旅--西班牙

忧郁的月光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下)</b></h3> <p>  “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由此,大国崛起的道路有了全球坐标。不可思议的是,开启人类这一历史大幕的,并不是当时欧洲的经济和文化中心,而是偏居在欧洲大陆西南角伊比利亚半岛上两个面积不大的国家——葡萄牙和西班牙。他们在开启了著名的大航海时代后,相继崛起成为称雄全球的霸主,进而主宰世界长达一个多世纪。”——摘自《大国崛起》第一集---海洋时代</p> 巴塞罗那建城于公元前,古罗马人、迦太基人、摩尔人都曾经统治过这里,在此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这里气候宜人风光旖旎、古迹遍布。它是西班牙的文化古城,素有"伊比利亚半岛的明珠"之称,其主要民族为加泰罗尼亚民族,是加泰罗尼亚文化的发祥地,奥运会的举办和皇马、巴萨足球俱乐部更是为这座海滨城市赢得了国际声誉。 <b>1. 兰布拉大街</b> 著名的兰布拉大街是坐落于巴塞罗那市中心的一条繁盛的步行林荫大街,全长1.2公里,连接市中心的加泰罗尼亚广场和旧港的哥伦布纪念碑,是巴塞罗那标志性景点之一,行为艺术家的聚集地,因此也被人们称之为“流浪者大街”。 街道两旁书报亭、花店、咖啡馆、食品亭鳞次栉比,生机勃勃、游人如织。 巴塞罗那也是一个开放的城市,街道旁的某展览馆,美丽的商业模特女郎。 兰布拉大街大约2/3的地方,声名远扬的波盖利亚市场---被称为最美丽的菜食场,挤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和当地人。 琳琅满目的食品新鲜丰富,令人垂涎欲滴、眼花缭乱,充满了艺术感。 西班牙火腿是西班牙国宝级美食,而用橡果喂养的散养纯种黑猪制成的伊比利亚火腿价格惊人,36个月风干的价格大概是2500到3000元一斤! 切得像纸一样薄的火腿片可以品尝,入口即化。 <b>2,老城区</b> <p>  巴塞罗那的很多著名建筑集中在老城区的中心哥特区,这里有很多中世纪甚至罗马人统治时期的建筑。</p> 离开波盖利亚市场,导游带大家走入兰布拉大街旁一条狭窄、墙面斑驳的古老小巷。 一座古老的大教堂赫然显现:修建于14世纪的松树圣母圣殿,是罗马天主教哥特式教堂。 教堂及教堂旁前L形广场均以教堂外的松树命名。当地艺术家在这里展示艺术品,也有些会现场为您画肖像。 哥特区保留了错综复杂的街道规划,迷宫般的小街小巷和广场、宫殿、教堂都建立在以前古罗马的遗址上。街貌以狭窄的鹅卵石小道和高层的古建筑为主,成为巴塞罗那最古典的“景点博物馆”,自行车是主要交通工具。穿行其间、时光倒退。 多年来加泰罗尼亚自治区多次举行要求独立的示威游行,平民百姓也分为两派,会在自己家窗口或阳台悬挂国旗或是加泰罗尼亚独立旗帜表明自己的态度,所以街上能看到各种旗帜,蓝三角星旗是赞成独立的公投旗。 这个小饭馆是加泰罗尼亚独立运动发起地。历史上加泰罗尼亚大区曾经是个伟大的王国,所以一直想独立出来,2017年 举行过“独立公投”,随后单方面宣布“独立”。西班牙政府迅速宣布公投无效,对9名分裂势力领导人以煽动叛乱罪判处了9到13年有期徒刑。 著名地标建筑环绕的市政厅广场,中世纪起就是巴塞罗那的行政中心,从古至今都是巴塞罗那举行各种公共活动、及游行的地方。图中建筑为巴塞罗那市政厅,初建于1372年,它是巴塞罗那展示各个时代历史的博物馆。因当天不是开放日,无缘进入参观。 市政厅对面这栋建于15至17世纪的宏伟建筑、一直是加泰罗尼亚自治区政府宫。门外围栏上那条条黄丝带和窗外墙上的白布抗议漫画、还在顽固着支持独立的意愿。 广场上悠闲的市民与环保主义抗议者共享一方空间。 伊鲁里塔主教街的过街廊桥是哥特区最有代表性的古老建筑。 古朴优雅的国王广场曾经是整个老城区的中心地带,四周围绕着中世纪时期宫廷建筑。这里参观的两个博物馆都曾是阿拉贡王国的王宫。国王广场三面都是哥特式建筑,至今还保留着哥伦布见伊莎贝尔女王时走过的圆弧形状的台阶。 博物馆侧门外是赫赫有名的天主教巴塞罗那总教区主教座堂。 它实际上是由三个中世纪的教堂组成,因此教堂的各部分呈现出不同的建筑风格。这是教堂的背面建筑。 巴塞罗那大教堂正面主体以哥特式风格为主,细长的线条是其主要特色。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的葬礼曾在此举行。 大教堂始建于巴塞罗那最鼎盛时期的13-15世纪,从开始修建到完工共耗费了150年的时间。 今天是周末,教堂前的广场聚集了各种肤色的人群,在动听的乐曲伴奏下,市民们载歌载舞,连游客们也忍不住加入了欢乐的互动中。 教堂广场的斜对面是由毕加索设计的建筑师学会,抽象派墙画由毕加索所绘。 老城区内有名的吻墙 由数千帧烧制的照片陶瓷砖拼成。 此处是古罗马时代水渠的残垣断壁,一砖一瓦都是文物。 时尚的西班牙女郎与古老的小巷在光影中定格。 因毕加索之名而闻名世界的“四只猫餐馆”。1897年开业,餐厅第一份菜单由年轻时的毕加索设计,其个人形象也被餐厅当做标志展示,当年是艺术家们经常聚会的场所,毕加索在这里举办了他第一次展览。 毕加索为四只猫餐馆设计的招牌画。 四只猫酒吧餐厅外墙角上古老精致的雕塑艺术,在老城区建筑上随处可见。 <p>  拐出狭窄昏暗的小巷,一步跨进了宽阔的天使门大街,这里已然是巴塞罗那时尚新潮的购物大街了。</p> <b>3.格拉西亚大街的“不和谐街区”</b> <p>  格拉西亚大街是巴塞罗那最著名的顶级奢侈品购物地,同时在这个街区一段百来米的距离内、有西班牙最重要的四位现代主义建筑大师的杰作,此处因著名地标建筑的存在成了巴塞罗那的一个必游景区。</p><p>  趁着团友们忙着购物的短暂时间,我匆匆沿着格拉西亚大道上所谓的“不和谐街区”溜达了一下,一溜几座豪华怪异的“之家”建筑比肩而立,拍下几张照片(回来后上网查的另外几位对应建筑师)——</p> 米拉之家外观:高迪最著名的作品之一,1984年被选为世界文化遗产。整栋建筑外观如波涛汹涌的海面、极富动感,阳台上的铁艺装饰是高迪很多作品的特点。明天的参观重点。 巴特罗之家外观(右):是高迪与他人合作装修改造的一座建筑,2005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高迪崇尚创作自由和个性的自然流露,使标新立异的巴特罗之家从周围环境中脱颖而出,奇幻的结构和精致的细节惊世骇俗,而绚丽的外墙装饰像是一幅印象派画风的马赛克拼图。 阿马特耶之家外观(左,也即上图左):由现代派建筑第二代代表人物普伊居设计,以墙面上的浅浮雕著称。该建筑人字形屋顶非常有特色,彩色马赛克在端庄古朴的气氛中增添了几许亮色。人字形尖顶左边再过去的两栋建筑掩藏在浓密的树冠中,没有单独拍。 莫雷拉之家外观:多梅内克设计。莫雷拉之家处在路口非常显眼的位置,浮雕、彩色玻璃等外部装帧略显华丽,整幢建筑犹如一件柔美精致的艺术品。 风格廻异的大师级建筑比邻而居,巨大的反差带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应是“不和谐街区”命名的来由。 <b>4. 弗拉门戈舞蹈</b> 如果有一种艺术可以完美表达出流浪民族吉卜赛人饱受歧视迫害的沧桑、热情豪放的性格、自由刚健的气质,那就是弗拉门戈。表演之家橱窗宣传图片。 <p>  弗拉门戈舞蹈具有几大要素: 伴唱伴奏和舞蹈;尊严优雅和技巧。表演情感氛围的营造是舞蹈与音乐共同完成的,这是弗拉明戈精髓所在。</p><p>  苍凉的深歌、低沉的响板、急骤的拨弦、律动的踢踏、狂野的舞步、傲岸的眼神、飞扬的裙裾、优美的手臂、剧烈的击掌...当激昂的吉他和旋戛然而止、舞者们亮出优美的造型,现场灸热的氛围达到了高潮。</p><p> 但我觉得这家演艺水准一般、形式大于内涵。弗拉门戈最最关键在于歌者,他应是一场弗拉门戈表演的灵魂。</p> <b>西班牙的一半风情在弗拉门戈舞里蕴藏。</b><div><br></div> <p>  巴塞罗那旅游手册高调宣称“整个巴塞罗那即是高迪”。高迪颠覆了一个时代,创造了以独特建筑艺术著称的巴塞罗那,他充满幻想的浪漫主义作品是这个城市的灵魂,赋予巴塞罗那浓郁的艺术气息。 </p><p> 巴塞罗那竖立着二十座高迪的建筑作品,其中有十七件被西班牙列为国家级保护文物、7件作品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我们只参观了其中三座代表性的世遗建筑:奎尔公园、圣家堂和米拉之家。 </p> <b>5. 奎尔公园</b> <b>艺术必须出自于大自然,因为大自然已为人们创造出最独特美丽的造型。</b>——高迪<div><br> 奎尔公园当年使青年高迪名声大噪,但它却是一个阴差阳错的历史产物,也是高迪与他的莫逆之交、富商奎尔的天作之合。高迪在此得以充分自由地表现自我,用最便宜的建材造出了最华丽的姿态,其自然主义理念在这里得到了充分展现,奎尔公园从此开始了其流芳百世的历程。<br></div> 后山门进入,用粗粝石块堆砌的立柱和洞穴似的蜿蜒长廊、沿着高低错落的地形、时断时续隐现于树丛中。七扭八歪的支柱质朴粗狂,形式多样的长廊分上下两层均可供人走行。 人生最后20年,高迪就居住在路边红色的房屋里。疯狂的天才、孤独的人生。 奎尔公园并不大,高迪当年是按希腊剧场来构思设计的椭圆形大型广场(观景平台)。为说明观景平台和下面百柱厅的关系,<font color="#167efb">下半图为下载网图。</font> 围绕观景台边缘建造了蜿蜒曲折的蛇形石椅,用色彩斑斓的废弃碎瓷镶嵌拼贴而成,创造出丰富的视觉感受。(观察一下石椅上有许多小孔) 观景台背后小山顶上绿荫丛中白色房屋是当时花园城市社区项目的投资者奎尔伯爵的旧居。 观景台下,正门两侧各有一座奇异的小楼,屋顶曲线起伏,亮丽马赛克彩釉覆盖房顶,十字架尖塔耸入蓝天。高迪的创作灵感来自格林童话《糖果屋》中的梦幻建筑。 越过塔尖十字架,可以俯瞰巴塞罗那城区、眺望巴塞罗那港和地中海。 奎尔公园最靓丽的风景是高迪的碎瓷镶嵌艺术。如此独具匠心、天马行空地呈现着色彩与曲线、结构与细节,无疑,高迪的心中有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 犬牙交错的石头廊顶下又是一串精心设计的长廊。廊口铁门状如甲虫又似蝴蝶,高迪铁艺的又一处展现。粗糙的长廊柱子和墙壁均是倾斜的,从外面看支柱像是从地上长出来的树干,据说它们象征着高迪心中的森林。 下面的百柱厅有86根空芯的罗马立柱支撑着上层观景台。凹凸不平的天花板象征着海洋,色彩斑斓的太阳釉盘有超现实主义的特征。在高迪的眼中,一切灵感来源于自然和幻想:太阳的光芒、海浪的弧度、八爪鱼的触角、都被用来表达思路。谁能想到这里原是高迪设计的菜市场呢? 大厅有一半正在修缮,只能拍个局部了。 百柱厅外左右两列阶梯下是入口广场,广场由釉彩砖装饰的厚重的石墙围绕。 厅下设有水池,向阶梯中轴线上三个带有梦幻色彩喷泉提供水源,而这三座喷泉是公园的主题象征和镇园之宝。图片上端由三条蛇构成的三角雕塑喷泉,蛇身饰以偏红色釉砖,但不见蛇头,水会从蛇下的圆盆流出到下面巨型蜥蜴雕塑喷泉盆里。<br> <p>色彩斑斓的巨型蜥蜴雕塑喷泉,呈向下奔跑之状,形象生动,表面用色泽艳丽马赛克瓷片拼成,每个来到奎尔公园的游客通常都会和它合影。</p> 蜥蜴喷泉之下是蛇头喷泉(是不是最上层那三条蛇的蛇头?)水会从蛇头流出,流入绿色藤蔓下的池泉。另一说法它是加泰罗尼亚的徽章——造型是蛇头和加泰罗尼亚旗帜上红黄条纹的组合。 高迪的自然主义理念贯穿到每一个细节:整座池泉还兼有重要的排水功能——每当大雨滂沱时,雨水从上层石头椅上那些小孔流进下面百柱厅的空芯柱子、蜥蜴和变色龙的嘴中就会喷涌出从立柱内下泻的水流 <p>  粗粝的石墙、精致的彩釉,两种反差极大的建筑材料装饰在一起,居然还毫无违和感。恐怕也只有高迪能做到这一点了——</p> 人多、维修、场面杂乱、导游催促,一次期盼已久的审美邂逅成了乱哄哄的匆匆到此一游,只好从众多人头顶上截个画面当全景了。 在高迪的廊柱下留个影吧 <p>  奎尔公园完美的诠释了高迪自然主义的艺术理念。</p> <b>6. 高迪的骄傲——圣家族大教堂</b> <p>  高迪一生中有43年在为圣家堂的建造工作,他的精神与灵魂留在了圣家堂的每一条曲线中。 </p><p>  世界上从来没有哪一座教堂能像圣家堂这样,把一部圣经故事如此系统完整地融入到整栋建筑中。 </p><p> 这是一座充满象征主义符号的建筑,一部浮雕的《圣经》。高迪为圣家堂设计了东西南三个方向的立面:“诞生”“受难”和未完工的“荣耀”,分别代表耶稣神性的三个方面。</p> <p>按照设计原意,每个立面各建有四座尖塔,三面十二座尖塔分别代表耶稣的十二门徒。而教堂共设计有18座尖塔,未来当中央最后一座170米高的钟塔完工后,圣家堂将成为全世界最高的教堂。圣家堂断续建了130多年,眼下却还只能看个大概。</p> <b>诞生立面</b> <p>这是由高迪生前亲自设计、众多艺术家参与完成的立面。此立面是为了纪念耶稣的诞生,因此面向东方朝阳。整个立面就是一块巨大的浮雕墙,巍峨雄伟、矗立如山。</p> 三个高大的门拱设计异常繁复,墙面凹凸不平,层层叠叠、密密麻麻的布满了各种精致的石头雕刻:树木花草、飞鸟昆虫、牲畜家禽、蜗牛蜥蜴等等,高迪把自然界的许多生物搬上了神圣的大教堂。而栩栩如生的人物雕像则展现了圣母玛利亚由怀胎到耶稣长成的故事。<br> 左侧门拱代表希望,主体讲述养父约瑟和耶稣父子情深、及犹太王派士兵屠杀与耶稣同龄的男婴、天使指引约瑟一家逃亡埃及的场景。 右侧门拱代表信仰,主体讲述耶稣一家人从埃及逃亡之后、少年耶稣学习和成长的故事场景。 中间最大的门拱代表仁爱,被雕刻有耶稣族谱的圆柱一分为二,讲述玛利亚接到天使报喜受孕、耶稣诞生在伯利恒的马槽、牧羊人和三王来拜的场景。 因是赞美耶稣的诞生,天使们吹响号角奏响竖琴,鸟儿飞翔百花怒放,人们脸上露出喜悦的表情、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 在中间的门拱之上,矗立着巨大的“生命之树”,纯洁的白鸽在树枝间飞翔栖息,代表着和平与希望。 三个大门绿叶葱茏鲜花盛开,繁茂的枝叶间蜻蜓蝴蝶采蜜、小小昆虫探险、安放的鸟巢与嗷嗷待脯的雏鸟、找食的鸡鸭兔,以及中门上依偎在耶稣一家身边的牛马等,都在展示着生命诞生之初、充满勃勃生机的景象。 诞生立面外部的雕刻精致写实、栩栩如生、细致入微,每个细节都是一个故事、一件精美的艺术品。百年后的今天依然保存完好,令众游客啧啧惊叹。 <b>教堂内部</b> 倾注了高迪满腔虔诚的圣殿无处不显示着奇思妙想,令这座教堂显得如此超前而又独一无二,站在大厅中间仿佛置身于宇宙的中心,肃穆、壮观、又处处流淌着建筑之美。 <p>圣家堂的内部堪称富丽堂皇,从别具一格的穹顶到每处细节的雕饰都极其讲究。地面到穹顶太高了,只能用手机自下而上刷全景,这个画面都扭曲了。</p> 高大的参天立柱宛如丛林,在某个节点分出枝丫,支撑着树冠般的拱顶。圆形节点和穹顶的花芯里隐藏着人工光源。 光线透过四面的彩窗与穹顶天窗的光孔洒进来 柔和的落在穹顶枝叶间盛开的花朵上 教堂两侧那些令人叹为观止的巨大玻璃花窗,色彩呈现出下深上浅的层次变化,至最高处便是透明无色的自然光,调节着室内的亮度。 圣家堂光影氛围的设计更是独具匠心,色彩的冷暖变化喻示了自然世界的日升日落。东南侧窗户以绿蓝紫的冷色调为主,仿佛潺潺溪水、汩汩涌泉—— 西北侧窗户以红橙黄的暖色调为主,仿佛火焰灼灼、跳动燃烧。 光线从四面八方衍射进来,透过色彩斑斓的窗户洒向地面,整个空间随着时间、阳光的移动,呈现出千变万化的斑驳光影,把高迪心中美轮美奂的色彩铺满整个教堂,从而引导和影响信徒的宗教心理感受。 <div>我们在教堂停留时间有限,无法等到下午最炫丽的时刻。为说明光线在不同时间衍射的完美效果,这张<font color="#167efb">拼接照片内素材取自网络</font>,在此向原摄者表达敬意。</div> 教堂内一座文字雕塑墙,是将来荣耀立面建成后的主要进入口。门上刻有主祷文,用包括中文在内的多种语言刊刻着“赐给我们今天所需的饮食”。 <b>圣家族雕像</b> 教堂最重要的圣坛前、华盖下受难的耶稣。 面容忧郁的圣父约瑟守护着诞生立面的入口。 受难立面出口大门上方,温柔的圣母玛利亚俯瞰着芸芸众生。 <b>受难立面</b> 受难立面由后继的雕刻家苏比拉克斯接手,参照高迪生前留下的图稿,雕刻出了由最后的晚餐到基督被钉十字架、升天的故事。此立面始建于1957年,主题为痛苦、牺牲与死亡。整个立面呈现出线条简洁、刚硬沉郁的风格。雕像人物群神色或愁苦、或悲伤,充满悲剧色彩,带有丰富的隐喻和象征元素,表现了高迪所想表达的虔诚和哀痛。 出口外,拍了三组圣经故事人物雕像: 左上:犹大的吻,背后墙上是耶稣密码数字(数字相加33,耶稣33岁殉难与复活)。 <div>左下:上半部是耶稣被钉十字架,复活升天; 下半部分取自圣经“维罗妮卡面巾”的故事。 </div><div>右上:耶稣绑抱十字架。<br>右下:彼得三次不认主。</div> <p>  走出圣家堂,深深地理解了为什么高迪会被称为“<b>建筑界的但丁</b>”。</p> <b>7. 米拉之家</b> <p>  “<b>直线属于人类,曲线归于上帝</b>。” </p><p><br></p><p> 米拉之家建造于1906~1912年,是高迪为富豪米拉设计的私人住宅,也是他设计的最后一座私人建筑。</p> <b>外观</b> 两次经过米拉之家,起伏的外墙是我对米拉之家的第一印象。据说街边美丽的街灯也是高迪设计的,<font color="#167efb">特下载含街灯的网图一张</font><font color="#333333">以示说明。</font> 波浪似的外墙面涌动出宽大的阳台和扭曲缠绕的铁艺栏杆,沙色的石材在阳光下泛着亮光,映得那些弧形的窗户明晃晃。 <b>采光中庭</b> 进入楼内,充足的阳光从天井洒入内窗,米拉之家3个天井中的2个。墙线立面曲折弯扭,每个房间都是里外双面采光。 出入口艺术感超强的铁艺大门。凹凸不平的天花板与墙面涂上了水粉、浅绿、淡黄色的梦幻彩妆,流动的色彩夺人眼球。(左进口、右出口) 进、出口天井一角形状各不同的步行楼梯,又见铁艺曲线栏杆。斑斓色彩一直延伸到天井里的墙面和楼梯走廊。(上进口、下出口) <b>天台</b> 米拉之家最不可思议的部分是未来世界似的天台:奇形怪状的突出物像卫兵、又像戴面具的外星人 其实,它们是大楼的通风塔、烟囱和登顶的楼梯间。 屋顶也是高低错落,墙面同样凹凸不平,蜿蜒起伏的道路围绕着两小一大共三个天井,连接几个楼梯口和通风口。 俯视,天井仿佛塌陷的洞穴,房顶的边坡起伏不平、错落有致的布满了采光的小天窗。 妖娆多姿的天外来客,三个一群四个一组的,黑洞洞的眼睛鼻子冒着热气——都是净化大楼空气的通风孔。 一组扭着身子的烟囱脑袋上贴满了绿色啤酒瓶碎片,像是伪装的海参。 这些家伙真的有点儿像四川三星堆的出土文物。 <b>阁楼</b> 从天台下来,便是红砖砌成的阁楼,现在是米拉之家的建筑历史展厅。为了不增加建筑物的重量,高迪采用了独特的悬链拱门造型,曲线又一次被发挥的淋漓尽致。刚在天井里看到的小窗就是阁楼的自然光源。 <b>房间</b> 米拉先生和米拉之家。米拉之家如今只有底层、天台、阁楼与六楼开放,六楼被布置成几间20世纪初期巴塞罗那居民屋的样子。<br> <p>  “<b>尖锐的角会消失,所有的物体都会显露饱满的曲线,阳光从四面八方射入,仿若天堂美景</b>。”高迪做到了。</p> <b>8. 巴塞罗那的几个广场: </b> 西班牙广场—— 是巴塞罗那最重要的广场之一,为巴塞罗那几条重要干道的交汇处。广场中心的三棱面女神雕塑,背后红色建筑是曾经的斗牛场。 知名的地标建筑威尼斯塔,是模仿意大利威尼斯的圣马可钟楼而建造的。 举办过1929年世界博览会的国家宫,现为国家艺术博物馆。 凯旋门广场是为1888年世界博览会的主要入口而建,坐落在一个街心花园。 哥伦布广场纪念碑建于1886年,高50米的纪念碑位于兰布拉大街尽头,哥伦布一手捧书、一手指着美洲大陆方向,豪情壮志冲云天。 巴塞罗那美丽的港口和华丽的游艇。 <p><b>后记:</b></p><p>时隔近一年后才提笔回忆旅途的点点滴滴,缘自于在摩洛哥旅途中不慎右肩部受伤骨折、迟迟未能痊愈,加之突发大疫举国恐慌、心绪难宁。许多当时清晰的印象早已淡忘,最近查阅了大量西葡摩的相关历史资料,对直布罗陀海峡两岸错综复杂的过往纠葛总算有了点儿系统的了解。整理照片、配以说明、聊以慰籍疫情下的艰难时光。</p><p><br></p> <p>图片、编辑、配文| 忧郁的月光</p><p>部分史料及个别图片源自网站</p><p>音乐 吉他曲《加泰罗尼亚民谣》</p> <p><a href="https://www.meipian.cn/31fihc3u" target="_blank">伊比利亚半岛之旅--葡萄牙</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