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自由摄影家</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五六月间,春末夏初的季节,山间野花争盛,草木竟绿,天地间生机勃勃,万物并秀。此时正是鸟儿恋爱繁育的季节,山间湿地鸟儿最多也最活跃。候鸟已至,和留鸟都在忙着捕食筑巢交配孵育。它们或在天上翱翔,或在枝间穿梭,或站枝头戏耍……,各自演绎着不同的生命精彩。</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闲暇时我总喜欢背起相机在山间漫步,在湿地行走,置身于自然,随喜于探寻。探寻了解各种鸟儿,并拍摄记录他们的生存过程。</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诗经 · 国风 · 周南》的开篇之作,“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关关” 而鸣的雎鸠鸟,其实就是故乡芦苇丛中生活着一种体型酷似苇叶的大苇莺。</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大苇莺叫声清脆响亮,委婉动听,一夏天叫个不停。</p><p><br></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大苇莺(学名:Acrocephalus arundinaceus): 为鹟科苇莺属的鸟类。常栖匿于湿地、河边或湖畔的苇丛间,有时也飞至附近的树上。在繁殖时期,常高踞巢附近的芦苇顶端及树枝上,高声鸣叫。鸣声富于音韵,颇为动听,是苇塘中大嗓门歌手。性十分机警,主食昆虫。</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大苇莺的巢是架在4根苇茎上的,用草根、苇叶编织成杯状巢,离水面85厘米左右。在大苇莺“太太”身下5枚蓝绿色的卵,其中一枚个头略大一些的卵就是大杜鹃下在里面的。孵卵任务由大苇莺雌鸟单独完成,它在巢中夜宿,保证卵不会变冷。孵化第13天时,略大一些的那枚卵雏鸟出壳。</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它还没有睁开眼睛时,它就会用自己的头顶住巢穴底部,用身体的尾部和翅膀奋尽全力把其它卵推出巢穴之外。没有被推出巢穴的卵,雏鸟出生也很不幸。大苇莺雏鸟们是晚成鸟,它们赤裸无羽,全身肉红色,双目紧闭,时而勉强抬头,时而侧卧蹬腿,非常软弱。大杜鹃雏鸟长着一个大脑壳,背部也宽,出壳的第四天,大脑壳雏鸟睁开了双眼,残酷的把大苇莺雏鸟继续推出巢穴外。只有这样,才没有别人和自己争食,保证自己这个大肚汉能长成为幼鸟。大脑壳雏鸟这种损人利己的残酷行为是祖传下来的天性,无师自通,是卵寄生鸟类家族繁荣的杀手锏。大苇莺把爱全部倾注在它身上,每天不辞辛苦到各处找虫子,什么蚂蚱、蝼蛄、象鼻虫、蟋蟀、地老虎、芽青虫等,最多的是夜娥科的幼虫,每一天喂40到60次。</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大苇莺冲着大杜鹃拼命狂吼,就是阻止它把卵寄生在自己的巢窝里。</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大苇莺不知道这个大脑壳幼崽不是自己亲生的吗?我想一定知道。从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大苇莺冲着大杜鹃鸟拼命吼叫,就是知道杜鹃鸟的这种习性,不让它把蛋下到自己的巢穴里。一旦没留神让杜鹃鸟把蛋下到巢穴里,像麻雀大小的大苇莺,又是食虫鸟,啄也啄不开蛋壳,弄也弄不出巢穴外,为了孵化自己的孩子,没办法也把别人的孩子一起孵化了,而且,杜鹃鸟的幼崽13天就出壳。毕竟这也是自己孵化出来的,这就像我们有的家庭领养一个孩子一样,是有感情的,会尽心尽力的喂养。只不过,当大杜鹃的幼鸟羽翼丰满,等待附近的大杜鹃成鸟就会把自己的孩子带走,这应该是这种鸟的天性,使大苇莺白白辛苦一夏,成了大杜鹃的奶妈。</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杜鹃鸟是杜鹃科鸟类的通称,属: 鹃形目,杜鹃科。常见的有大杜鹃、三声杜鹃和四声杜鹃。大杜鹃叫声似“布谷、布谷”,所以又叫两声布谷鸟;三声杜鹃叫声似“米贵阳”,所以有些地方就叫它米贵阳;四声杜鹃又称子规鸟,叫声似“快快割麦”、“割麦割谷”。杜鹃以昆虫为食,是著名的深林益鸟。如像松毛虫、毒蛾等其它鸟类不敢吃,对杜鹃来说却是美味佳肴。</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多数居住在热带和温带地区的树林中。大约三分之二的杜鹃,包括所有北美的种类,会筑巢且哺育自己的幼鸟;只有约三分之一的杜鹃以寄生的方式养育幼鸟。</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巢寄生是一种鸟类将卵产在其它鸟的鸟巢中,由义亲代为孵化和育雏的一种特殊的繁殖行为。大杜鹃是现有巢寄生鸟类80多种中最典型的一种鸟,它可把卵寄生在120多种其它鸟类的巢中。</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巢寄生行为表现在宿主的选择,大杜鹃在繁殖期寻找与孵化期和育雏期相似、雏鸟食性基本相同、卵形与颜色易仿的宿主,多为雀形目鸟类。寄生时间上,大杜鹃多在宿主开始孵卵之前,趁宿主离巢外出时快速寄生产卵。春末夏初,便向北飞。它自己不会做窝,也不孵卵,平均每年产蛋2~10枚,却把产的卵放在画眉、苇莺等的巢窝里,让这些鸟替自己精心孵化,而且它每飞到一个巢窝里只产一枚。</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巢寄生的协同进化,表现在宿主卵的形态特征上。寄生者的卵在颜色、大小存有不显差异。同时宿主对卵的分辨模糊也是一个方面。对宿主繁殖影响,大杜鹃常表现在产卵前把宿主一枚卵移走,或全部推出巢外,迫使宿主重新产卵,这样对宿主繁殖成功率将降低。</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据李时珍说:“杜鹃出蜀中,今南方亦有之,装如雀鹞,而色惨黑,赤口有小冠。春暮即啼,夜啼达旦,鸣必向北,至夏尤甚,昼夜不止,其声哀切。田家候之,以兴农事。惟食虫蠹,不能为巢,居他巢生子,冬月则藏蛰。”</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