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探湴湄村

ZH

<p>从夏至到小暑仅半个月,冒着酷热,我和朋友三次行走湴湄村。因为那里有两张世界级的文化名片吸引了我们。一是惊艳世界极具岭南特色的非遗手工艺品香云纱,一是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故里。当然也因为我在乡村生活过,甩不掉的乡村情结。</p> <p>湴湄村原属番禺榄核镇,现划归广州南沙区。</p><p><br></p> <p>首探湴湄</p><p>撩起兴趣的是旧同事蔡生在朋友圈的一组照片,拍的是香云纱晒场,热烈的色块,极强的视觉冲击力。</p><p>蔡生引路,走起!</p> <p>香云纱文化创意园</p> <p>开了眼界。</p> <p>湴湄村是蔡生年轻时下乡的地方,至今蔡生还不时回去走走,探望当年的三同户阿婶,和他们的儿孙们说说往事,聊聊现在。</p> <p>村子里,街道整洁,民居宽敞,更有一道清溪村中穿过。龙眼黄皮挂枝头,眼馋嘴馋的我们,获赠大棒免费的果果。</p> <p>走入一村民大佬家里闲谈,感觉村子里竖着的牌牌可不只是口号,“星海故里是我家 农村不比城里差”!</p> <p>榄核河边,享受凉风农家菜。最美味的是近3斤重的和顺鱼,还有孩提时吃过的禾虫 焗蛋。</p><p><br></p> <p>记得那天真热,后来翻翻农历,才知道是立夏。夏天开始了而且越来越热了。</p> <p>再探湴湄</p><p>未拍够,香云纱时时在撩拨。再走起!一群摄影发烧友想当然,下午光线好,尤其是黄昏时,于是选择下午再去湴湄。谁知道这天下午阳光不太好,我们抵达时,晒场工人已收工。然而,湴湄不会让人失望。因为这里是人民音乐家冼星海故里,村子里有一座星海展览馆,上次来时碰上闭馆,这次正好补回这个内容。</p><p><br></p><p><br></p> <p>我们接受红色教育,唱着《黄河大合唱》成长的。我在朋友圈发图配上的文字是“鲁艺,我们回来了……”这绝不全是搞笑。</p><p>这天正是七•一。</p> <p>三探湴湄</p><p>这次到湴湄一个重要事项是送书。上回参观展览时,梁生发现他们出版社的《冼星海全集》在展,但不齐全。梁生联系了展览馆工作人员和出版社,出版社要送一套完整的《冼星海全集》给展览馆。该书资料丰富,当年荣获国家图书奖。为乡镇的文化建设做了一件好事,也是老有作为。好!</p> <p>走马观花看乡镇文化建设。</p><p>冼星海文化艺术创作中心</p> <p>本土画家卢万华老师的画。他说他画中的每个人物都有乡村生活的原型。</p> <p>卢万华老师,一直以乡土人事为创作题材,努力耕耘,并获得国家大奖。</p> <p>榄核香云纱文化艺术展示馆</p> <p class="ql-block">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让世界惊艳的岭南特色非遗手工艺产品一一香云纱</p><p class="ql-block">提取染料:取薯良的根茎搾汁而成。</p><p class="ql-block">过莨水:把纱绸浸入薯良汁里,抚弄拍打。</p><p class="ql-block">晒莨:晾晒纱绸要扬起绷直让光照更充分均匀。</p><p class="ql-block">晒封莨水:晒干的纱绸被重新浸泡莨水,晒干,再浸。此过程重复数十次。</p><p class="ql-block">过乌:将过滤好的河泥涂抹在纱绸晒莨时向阳的一面。</p><p class="ql-block">水洗:将蜕变完成的纱绸抬至河涌边,利用自然的水流洗净河泥,重新摊平晒干。</p><p class="ql-block">终于完工了。纯手工制作,极其精细。</p> <p>对香云纱有过误解。今天了解了香云纱,我披着香云纱拍了个照,还真的,自我感觉知性斯文了。</p> <p>这回我们痛痛快快的拍了许多照片。</p> <p>第三次到湴湄正好是小暑日。有人说小暑呢,是明亮而热烈,单纯而天真的。小暑日走湴湄,我们的感受的确如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