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防欺凌】</p><p> ——让我们反对欺凌,创造友爱氛围!</p><p>校园欺凌的定义</p><p>发生在学校园内、学生上学或放学途中、学校的教育活动中,由老师、同学或校外人员,蓄意滥用语言、躯体力量、网络、器械等,针对师生的生理、心理、名誉、权利、财产等实施的达到某种程度的侵害行为,都算作校园欺凌(暴力)。</p><p>学会判断自己是否属于被欺凌者</p><p>如果遇到以下行为,则属于被欺凌:</p><p>1.被某人起侮辱性绰号,并长时期在同学面前或者单独时以绰号进行羞辱,造成自我不舒服,不适等不良情绪或心理困扰</p><p>2.被某人进行重复性,经常性的物理攻击。例如:拳打脚踢、掌掴拍打、推撞绊倒、拉扯头发;使用管制刀具、棍棒等攻击自己</p><p>3.被某人长期干涉个人财产、教科书、衣裳,损坏自己的私人物品等</p><p>4.被某人经常性的传播关于自己的消极谣言和闲话,以使自己产生心理压力等</p><p>5.被某人长时间的进行恐吓、威迫做自己不想要做的事,并且必须听从命令</p><p>6.被某人不间断的中伤、讥讽、贬抑评价自己的体貌、性取向、宗教、种族、家庭收入水平、国籍、家人或其他</p><p>7.被某人制造分派系结党,长期导致自己被孤立或排挤受害者</p><p>8.被某人敲诈:强索金钱或物品</p><p>9.被某人画侮辱性的画,并将画在同学之间传阅,取笑等</p><p>10.被某人拍摄一些带有侮辱性的视频并上传到网上</p><p>......</p> <p>特别注意:</p><p>欺凌的隐蔽性,不易察觉性导致了孩子们很少能够发现。但是,不管自己是否有遇到以上几条欺凌行为。一定要及时告知老师,家长或者其他人并且马上对同学的言语或行为作出正面反应。我们一定要从最初的不良行为就开始Say No!</p><p>被欺凌者行为的影响</p><p>对被欺凌者而言</p><p>1.如果被欺凌者态度坚决,勇敢反抗,那么欺凌事件就不会发生或者降低欺凌者对被欺凌者的身体,心理甚至生命的威胁</p><p>2.如果被欺凌者一昧忍让,则有可能欺凌者的欺凌行为会持续下去,不断的对被欺凌者造成影响与伤害</p><p>3.被欺凌者也有可能由于旁观者的沉默态度,对社会产生敌意,形成不良的价值观</p><p>4.被欺凌者也有可能伺机报复欺凌者或者旁观者,对欺凌者和旁观者造成伤害,甚至走上犯罪</p><p>5.被欺凌者再次遇到别人被欺凌时,也许会选择沉默,因为当初也没人帮自己;也许会挺身而出,因为自己曾经的遭遇使自己不想让其他人再经历欺凌</p> <p>对旁观者而言</p><p>1.被欺凌者有可能打击报复旁观者,使旁观者成为下一个被欺凌者</p><p>2.旁观者也有可能产生内疚,自责等不良情绪。这种不良情绪有可能是伴随一生的。例如:“一直回忆,被欺凌者无助的眼神;被毒打的身体;落寞的哭泣.......”</p><p>3.旁观者也有可能加深自己作为旁观者的身份象征,心理的冷漠与对欺凌事件的淡漠更加严重。因为自己看了被欺凌者被欺负什么反应也没有,说不定旁观者还有一种莫名的间接的快感。旁观者的价值观与自我品德就会慢慢偏离正常轨道。最终,也可能会加入校园欺凌的行列中去</p><p>如果自己被欺凌,该怎么办?</p> <p>1.立即将自己被欺凌的事件,告知自己信任的人,以寻求帮助。例如:父母,学校老师,朋友等(如若告知别人其不相信,可以选择一位旁观者作为证人,孩子你也始终要相信旁观者在欺凌现场未做出帮助是因为此刻他内心也很害怕,事后他一定愿意帮助你作证)</p><p>2.尽量不独处,下课,放学时都找人陪伴。如果事态严重,可以让父母在上下学路途中让家长接送</p><p>3.多结交些朋友,让自己成为受欢迎的人。用友情的屏障将欺凌挡在外面</p><p>4.辩证看待自己的特点。例如:别人说自己是“小不点”,你可以说“我灵活呀”</p><p>5.当别人第一次欺凌自己时,一定要义正言辞告知对方不可以欺凌自己。其实,欺凌者往往也是恃强凌弱的“纸老虎”</p><p>6.承认自己被欺凌过,不要自责。</p><p>7.建立自信</p><p>8.建立自我保护的能力</p><p>9.杜绝”以暴制暴“的想法,不要在心中埋下怨恨,仇恨的种子。要始终相信只有懂得爱,学会爱的人,才会被温暖幸福环绕</p><p>10.化敌为友,当不知道该怎样化敌为友时,可以寻求父母,老师的帮助。</p><p>国家出手治理校园欺凌!</p><p>《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指出:</p><p>※对屡教不改、多次实施欺凌和暴力的学生,应登记在案并将其表现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必要时转入专门学校就读;</p><p>※对构成违法犯罪的学生,根据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置,区别不同情况,责令家长或监护人严加管教,必要时可由政府收容教养,或者给予相应的行政、刑事处罚,特别是对犯罪性质和情节恶劣、手段残忍、后果严重的,必须坚决依法惩处。</p> <p>校园防欺凌,我们一起行动!💪💪</p> <p>【防性侵】</p><p>幼儿园的工作</p><p>1制定相应的安全规章制度。</p><p>2根据小中大幼儿不同的年龄特点,每班开展“防性侵”安全教育活动。</p> <p>家长的工作</p><p>1让孩子知道男女有别,不能让爸爸妈妈以外的人触碰自己的隐私部位。儿童身体的背心裤衩覆盖的部位是隐私部位,包括:嘴唇、胸部、臀部、腹部、大腿内侧等,别人不能随意触摸;同时,自己也不能触摸其他人的隐私部位。女孩子要注意穿小裙子时不要露出短裤,坐下时不要掀起裙子,做个文明的孩子。</p><p>2家长要知道性侵害的实施者并不仅仅是陌生人,熟人作案占绝大部分。不要将孩子单独交给异性成年人看管。</p><p>3告诉孩子没有征得爸爸妈妈同意,不可以独自跟其他人出门玩耍,尤其是异性,不论是熟人、邻居还是亲戚。</p><p>4多观察孩子,时刻与孩子保持沟通交流,不要一味责骂、抱怨孩子,及时发现孩子的异常,避免孩子受到侵害而不敢告诉家长。一旦发现孩子遭受侵害,要第一时间报警,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p><p>5告诉孩子如果他人强行触碰,要大声呼救,告诉爸爸妈妈并报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