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古语说"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端午放假回家小住了二日,听了父母的一席话,原来老觉得都是老生常谈,都是烦人的唠唠叨叨,最近忽然间对父母的唠叨多了份理解与敬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母亲已经七十有余,父亲也是即将七十。父母是非常传统的农村人,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风里来雨里去,只为培养我们兄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教育理念上。我们兄妹都出生在80年代前后,那个年代在农村生活条件还不是太好。父母都靠种地、养殖的收入供我们读书。但是从小上学开始,父母给的理念就是好好读书才是改变生活的唯一出路。1997年哥哥考上大学,父母就把哥哥作为我的目标,一直鼓励我。村里很多都说女子读书无用论的理论,父母从来都是男女平等,也一再和我说放心读,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供我们俩读完大学。家里条件不好,倒是也没有到砸锅卖铁的地步,九十年代母亲承包了七八亩地,每到秋收麦收父母都忙得不着家,每个收获季节都是忙到最晚、收获最多的粮食。后来母亲在家养猪,再后来种菜园卖菜,还卖过豆腐等等。</p><p class="ql-block"> 母亲是个非常勤劳的人,能吃苦,自己有主意,不服输,敢说敢干。她想到的事情立马会去做,现在想想母亲的精神真的是值得去学习。父亲呢,因为生长在一个大家庭(上面四个姐姐两个哥哥),从小比较娇贵,这方面不如母亲。所以家是母亲领导,父亲和母亲一条心。同村的很多家庭都是初中毕业都辍学了的,父母从来没有给我们松过口,要好好读书。父母说起来,哥哥上初中的时候成绩还不错,父亲很欣慰,一个同村的当老师的长辈就和父亲说,“学习再好也没用,我们农村穷供不起啊!“几分无奈,几分可惜。父母至今还是念念不忘,说就是较这个劲,省吃俭用勤劳苦干就为了试试行不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虽然我们上的都不是太好的大学,也不是211,也不是985,农村孩子起点比较低,我们小学读的是村办小学,初中也是乡镇上的一般学校,有幸个考上县城最好的高中,也是发现我们的起点落下不少。在乡镇上能考个年级前十名,到了高中最多也就是班级前十。但是幸运的是,我们也算是抓住了一次人生的机会。我们背后最大的功臣是我们的父母。从小品学兼优,相比邻居家那些在街上疯跑的孩子们,我们还得承担更多的家务活。经常是天黑了父母在地里干活回不了,我是每天放学先写作业,写完作业就快点做晚饭,七八岁就趴在锅台上烧火做饭了。童年也算不上苦,感谢那些日子,学会承担,学会体谅父母的不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孝道理念上。父亲特别讲究孝顺,爷爷奶奶在的时候,父亲对他们是无可挑剔,母亲也算得上是数一数二的好儿媳。并且从小到大,都是将这种理念传递给我们。奶奶八十多岁耳背很厉害,基本听不见,走路也不灵便。每天奶奶出门我们都是搀扶着她,有时候是父亲、母亲,有时候是我们兄妹。奶奶去茅厕,我们都是站在门口一直等着,那时候我还小,也是我干的最多。现在爷爷奶奶都不在很多年了,父母也到了七十多的年纪,他们还是经常念叨小时候我们对爷爷奶奶的所做所为,还是说我们都是多么懂事孝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忠厚理念上。父母特别尊崇的是忠厚老实,做什么事情都是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从来不好张扬,不好炫耀,不会因为钱财看不起谁、高看谁。虽然不是太富裕,但是也会去接济穷的亲戚。以前家里二奶奶家条件不好,有两个儿子都不能自理,母亲就把家里种的菜都会送了去。他们永远心怀善念,心怀慈悲。</p><p class="ql-block"> 在谈婚论嫁的时候,母亲总是一句话”找对象不要贪图人家的钱。”以前有一段时间对母亲很不理解,觉得母亲为什么一点都不替我着想,就跟钱有仇一样。现在想来,她是怕我因为物质蒙蔽双眼,怕是因为经济上附着于人而被动。这还是父母教育我们的独立意识,这还是他们俩教育的灵魂。虽然现在也不是多么出人头地,但是母亲看来,能有独立、收入尚可的工作这就是自己的人生有力的筹码!所以说,父母总是在为我们计长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父母很少电话里问长问短,但是只要回家见面,得空父母就会聊一些道理。和哥哥聊的比较多就是,“在外边工作老老实实,千万不要贪恋公家一分钱”,“无论干什么工作,能有口白菜馒头吃就很好啦”,哥哥现在在行政领导职务上,父母总是时不时地给上上紧箍咒。父母不懂得为官之道,但是他们拥有朴素的价值观,不贪恋物质和权力,恒念物力维艰。是农民的儿子就不能忘了自己的根,朴实无华的语言里,是多么质朴的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回家父母和我聊的最多的就是怎么相夫教子,怎么收敛脾气。比如说遇见小家庭的矛盾忍不住吐吐苦水,父母总是分析,找出问题在哪,而不是帮着我一味指责谁谁。看着调皮的儿子,母亲就语总是重心长的说,“孩子好比是一棵小树,要不停地修剪,不要长歪了。”总是提醒我,不要溺爱孩子,不要在物质上放任孩子,让孩子从小有规矩。这次端午回家,母亲谈及现在工作和收入时,又说了一句“不要露富”,心里暗想我这都负债呢哪有富可以露,仔细一想,母亲大人这是又在给我打了一针爱的预防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父母的唠叨都是在几十年的人生阅历中升华出的宝贵的人生经验,有时候不理解的时候,就觉得父母总是在说教,尤其是母亲最爱上纲上线。但是,当遇见问题的时候,说不定就是父母的哪一句就从脑袋里冒出来,原来父母的唠叨已经成为一种营养,润物无声地陪伴着我。</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