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常见心理问题解答】学会调整身心状态,激发最佳学习效能(三)

汉光中学南校区政教处

<div style="text-align: left;"> 1、考前紧张不起来怎么办? 有许多考生向心理学专家说,自己在大考前怎么也紧张不起来,表现为神经兴奋抑制,头脑发木,激不起最后一搏的劲头。造成这种现象的最主要的原因是考生经过较长时期的苦读,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有些疲惫不堪,大脑接收的信息过多和负荷过重,造成了一种保护性的抑制。针对这种情况,考生可采取下述三个措施: </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第一、要注意适度的休息、娱乐和锻炼。不少考生在临考前为了争时间,因而拼命地开夜车,并挤占了娱乐和锻炼时间。这种做法是极不明智的,它带来了考生身体和心理的疲劳,使得学习效率下降,所以应该予以纠正。</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第二、要交换下复习的形式,避免单调机械的刺激产生的厌烦心理。比如编份考题考考自己,也可假扮老师而把所要记的东西讲演出来等。 </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第三、可学国外运动员赛前给自己打气的办法,复习之前挥挥拳头喊几句或默念几句振奋精神的口号,或将口号写成条幅悬挂在墙上,自己动员自己重新树立拼搏的欲望。</div> 2、考前烦躁不安,看不进书怎么办? <div> 这类考生由于对未来大致成败的结果把握不定,因而极易产生焦虑情绪。由于心事重重,使得这类考生无法把精力集中在复习中。对于这种情况,考生一定要把自己真正担心的东西表述清楚,然后再设法否定自己的这种担心,以解除自己的心理负担。此外,当考生感到所要复习的东西太多时,则往往会因多而生乱,乱而生烦。所以这类考生的当务之急,是将所要复习的东西按重要性的次序,排列出一个合理有序的复习进程来。</div> 3、临考前失眠怎么办? <div> 失眠往往产生于对考试过于紧张的心理,以及对失眠后果的过于担心。所以只有不怕失眠才能不失眠。实际上,完全没有睡着觉的情形是很少存在的,因此失眠一般并不影响考生在考试中智能的正常释放。失眠的真正危害正是在于失眠者过度夸大了失眠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因而在考前和考试中不断给自己以消极的心理暗示。所以解除思想包袱是解除考生考前失眠问题的根本法宝。 <br> 4、一到考试就觉得身体某部位不对劲儿怎么办? </div><div> 有些考生每逢考试,就觉得自己胃痛、肚子痛或头痛等,这绝大部分是心因性的,主要是人的心理紧张引起的。考生若特别留意并与考试建立了联系,则以后一到考试就会人为地留意或感觉那个部位,则不适的感觉就会暗示出来。为此,正确的做法是:不留意,不强化。</div><div> 5、考砸了一两门,情绪影响到后面几门,怎么办?</div><div>很多考生有一个错误的观念,认为考砸了一两门就等于全砸了。实际上在每次考试中,几乎人人都至少认为自己有一两门考得不太理想。更何况你考砸了的这一两门,也可能是太难,因而又算不上考砸了呢?因此考砸了一两门当看作正常情况,没必要为此殃及其它。 </div> 6、在考场上我最怕有声音干扰,如遇噪音怎么办? <div> 有些考生总爱在考后抱怨说,监考老师的脚步声、周围同学的翻卷子声和叹气声,以及考场外发出的某种声音,干扰了他们的思路。其实他们所感受到的这些躁音在很大程度上来说是一种心理上的躁音。心理上的躁音虽然来自声源,但其分心的效果却是通过人的心理因素而起作用的。你越是注意躁音,越是觉得它正在干扰自己,你就会越感到不安,它的分心作用也就越强,所以考生要克服心理性躁音对考试的妨碍,不必去理会它。这样自己的急躁情绪就会减少,使自己能够心平气和地专心于考试。 </div><div> 7、时间不多却有好多题没做,怎么办? </div><div> 考场上最容易引起考生慌乱的情形,莫过于考试时间不多却仍有许多题没做完。考生此时心急如焚,常常是做这道题时想着那道题,而做那道题时又惦记着这道题,结果哪道题也没做好做完。当这种不利的情况出现时,考生一定要有个合理的目标和合理的决策。所谓合理的目标是指在保证正确率的前提下,能做多少算多少;倘若你这时目标过高而不合理(企图全部做完全部做对),反而连较低目标(做完做对一部分)也实现不了。有了合理的目标,还要有合理的决策,即此时考生优先选择的题目,应该是自己比较有把握和分值较高的,而且要考虑所要花费的时间,把三者综合平衡之后再作出一个明智的选择方案。</div> 8、考完一门科后应否立即刻对答案?<div> 考完一科,放弃一科,只有“轻装上阵”准备下一科考试,才能越考越顺利 。考完一门课后,不少考生总是忍不住互相对起答案来。但这种做法,恰是中考这种连续性考试中的大忌。考完一科就放弃一科,立即投入下一科的考试准备,这样考生可以“轻装上阵”并保持乐观情绪。如果考完一门功课后就互对答案,相同则盲目乐观,不同则悔恨失望,这些消极情绪都将影响下场考试的正常发挥。既然一门科目的考试已经考完,再怎样惋惜又有何补益呢?因此,考生与其互对答案后对自己的失误耿耿于怀,还不如散散步、哼哼歌曲,再把下一门科目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再回忆一遍。中考,是对考生综合能力的考察。如果第一门考得不顺利,结果已经无法改变了,在这个时候,考生应该尽快调整好情绪。一些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们认为,遇到这种情况,考生不要跟别人“对题”,或回味哪些题目没有做对。如果这一场考“砸”了,更不要多懊恼。此时,你更应该集中精力,去看下一门要考科目的书,再次温习巩固一遍,“临阵磨枪,越磨越亮”,你应该想着“下一门考好了,不就能把上一门的分数给补回来了吗”? </div><div> 9、考试出现“记忆堵塞”怎么办? </div><div> 先保持冷静,再用联想克服记忆堵塞。<div>引起记忆堵塞的最基本原因,是对考试准备的不足。因此,治疗记忆堵塞的最好办法就是预防。为了减少记忆堵塞产生的可能性,就要在考试前进行充分的、有规律的复习。如果在考试过程中发生了记忆堵塞现象,不妨尝试下面几种方法: </div><div> (1)、保持镇静。记忆堵塞在非常紧张的环境里更容易发生,所以这时考生要保持镇静,否则会越紧张越想不起来。然后再慢慢地努力回忆答案,如果仍不能回想起来,就暂时搁下这道题,过一会儿再做这道题。 </div><div> (2)、联想。克服记忆堵塞的另一个办法是联想。你不妨回忆老师在讲课时的情景或自己的复习笔记,把回忆起的内容迅速记下来,然后看能否从中挑出一些有用的材料或线索。 <br> (3)、利用其它试题,后面的试题也许会给你提供某些线索。</div></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