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桦甸∣去红星知青文化村,重温岁月芳华

吉林青年作家 丹枫白桦

知青作家蒋巍说:“只有我们的青春——中国知青一代的青春,在人类全部进化史和文明史上是独一无二、绝无仅有、空前绝后的。”<br>1968年,一千七百万知青走向“广阔天地”。他们抱着“滚一身泥巴、磨一身老茧、炼一颗红心”的决心,喊着“下定决心、不怕牺牲”的口号,辞别了父母,毅然来到了祖国最艰苦的地方插队落户,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用热血和忠诚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青春之歌。 <p>据有关资料统计,从1968年到1975年间有四批共计90多名知识青年从吉林省各地来到桦甸县苏密沟公社红星大队插队落户,他们和当地的农民朋友同凉热共饥寒,摸爬滚打在一起,不仅在劳动生活的实践中锻炼了自己,也为提高当地农民素质和生产水平做出了极大贡献。</p><p>今年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52周年,"知青”,于现在的我们而言,遥远而又模糊,但对经历过这段岁月的人而言,是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每一次提及,内心都会微微颤动。芳华虽易逝,芬芳年纪的记忆却愈酿愈浓。这几年来,知青们频频相约回到自己曾经的地方,回首自己的足迹,祭奠自己的青春,追寻青春的印记,不了的情结。2017年年底一部影片风靡大江南北,它就是根据严歌苓同名小说改编的《芳华》,我想《芳华》之所以一经上映就火爆荧屏,是因为影片借成长这个话题,道出了中国那一代人的落寞、不甘、踌躇和幻灭之情,更是用艺术这种春秋笔法,诉尽自己生命中的快感和得失,并且能让万千人为此而痛哭流涕。</p> <p>时序小暑,我驱车前往桦郊乡红星村,从桦甸市区往南,穿过一大片静穆的古林,群山之外的旷野上忽然出现一片水泽,蓝得不能再蓝。那是横亘于红星村的知青水库。此次造访,巧遇52年前到这里插队的陈姓老师,一位在这里锻炼10余年的老知青,和他漫步在知青水库大堤上,陈老打开了话匣子,畅谈起当年下乡的点滴往事,话里话外难忘当年情谊,当年我们还是一群只有十六七岁的城市娃,手无搏鸡之力,一个反差却要肩扛百斤的水泥从山底运到山顶;挑石头、拉推车,衣裤上都能搓落一把把盐珍珠。悠悠往事,烟一般缥缈,又山一样沉重。透过陈老深邃的眼神,我们穿越时空,仿佛看到近半个世纪之前,这些知青是如何经历那段彷徨、自立、奋争、重生、大悲、大爱的曲折岁月。</p> <p>伟哉,共和国知青。壮哉,共和国知青的历史。52年过去了,那些曾经见证悲情、爱情和希望的知青点,随着知青的离开,扔下一地旧梦,渐渐被时代遗忘,最终沦为遗址。然而,亲历过那段艰苦岁月的知青们,却永远无法忘怀。我知道。他们总会在某个特殊的时刻,在一些特殊符号的驱动下,或几人结伴,或携儿带孙,千里迢迢,悄悄地回到曾经的知青点。他们在故居废墟前肃然,与农民兄弟们合影,然后又悄悄地离开……</p> <p>听村书记岳乃全讲,2019年阳春三月的一天,当满载着40多名老知青的汽车驶进红星村时,锣鼓声和鞭炮声响起来。车停在红星村村委会门口,当知青们缓缓下车时,当年的社长、大队队长、民兵连长、农业技术员等老乡们都急切地上前辨认,有的还能一一地叫出知青们的名字来。他们亲切握手,相互拥抱,共同追忆往昔峥嵘岁月,喜谈家乡新变化,动情之处,数度哽咽……</p><p>“这里原来是我们的伙房,那儿原来是我们的宿舍……”一草一木一锄,均勾起了知青一段段沉睡的记忆,他们激动又努力地辨识着青春的痕迹。五十载朝花夕拾,重新踏上这片曾奉献过青春、挥洒过汗水的热土,寻觅当年劳作的足迹,重温艰苦浪漫的往事,目睹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感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面貌。   </p> <p>时光一言不发,怀念早已生根发芽。老知青们沧桑的手指抚摸了一遍又一遍空置的岩石、木板老宅、茅草房,让回忆一路铺洒,却依然可以清晰地说出这里曾是场部、那里是供销社和仓库,当初在这里挑过米,那里背过木材,队上的砖砖瓦瓦等生活物资都是用我们稚嫩的肩膀扛上山去的呀。昔日热闹的知青宿舍变成了冰房冷灶,原来的地排车(小推车)已经变成一辆辆小汽车。眼神久久停留在当年场部的旧址上,唉,一切尽在不言中,往事悠悠,流水潺潺。当年的过往都如烟云一般霏霏然的消散,寻不着一点的痕迹,惟有付之一叹泪折两行!</p><p>为珍藏知青青春记忆,让后辈了解知青,让老知青有娘家可回,让红色记忆有根可寻,有村干部和村民建议将老大队部改建成突出知青主题的农家乐,对集体资产进行开发利用。村委会征求村民意见后,将该设想报告乡政府,得到乡政府和相关市领导大力支持。从去年开始,桦郊乡政府规划将红星村定位为知青文化旅游村进行打造。主打知青文化的红星村在村书记岳乃全的带领下,在保留乡村原貌、不搞大拆大建的前提下,将农户分散的土地和屋宇统一征迁、统一规划,精心打造成四处特色鲜明的民宿小院,围绕知青文化主题,重点打造知青水库、知青采摘园、知青文化墙、知青有机水稻种植示范田等。</p><p>红星村两委班子成员一鼓作气,大干90天,如今的红星村,时代文化的印记随处可见。置身知青文化民宿中,油然而生一种穿越感,山坡上一座座孤独的昔日知青点也还原成当年模样。门前小院的知青雕塑、墙壁上印有时代烙印的“革命手绘”,为红星村注入了新鲜的旅游元素。随着知青文化民宿名气越打越响,昔日的闭塞山村,也已敞开了大门,迎接八方来客,笑纳四海宾朋。</p> <p>中国知青有自己的村庄了,红星村从策划、规划、投资、到运营一站式的农旅项目打造,为40/50/60/后来乡村体验知青时代的生活场景,再添一处休闲养老之地。让游客吃知青饭、睡知青床、干知青活、唱知青歌,体验知青生活。院外,繁花盛开,院内,清净优雅,来到这里,那些过往的岁月一一浮现。如果可能,最美的当是与共同上山下乡的知青老友,煮一壶老酒、沏一杯香茗、听一首老歌,任凭青春和理想的回忆占据整个心灵,在这样的乡里人家,那段青葱岁月不出门也能聊上个三天三夜不重样。</p> <p>知青文化在新时代下扮靓村颜,红星村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第一抓手”和“红色引擎”,围绕“党建+知青文化民宿”推动基层党建和乡村振兴深度融合、齐头并进,抓住“知青文化”亮点,塑造“知青文化”品牌,将知青文化、乡愁文化和生态旅游融入到红星美丽乡村建设中,依托红星大队的知青文化,逐步复原公社、知青街、知青食堂、知青学堂等建筑,设置知青文化壁画及长廊、知青生活院、知青农场、农事活动体验园等项目,还原知青年代的场景,打造以知青岁月为主题,以知青精神展馆、知青生活院、农事互动体验区等为媒介,着重体现知青文化的党性教育基地,让游客在参观体验当年知青下乡生产生活场景的同时感受到吃苦耐劳、不畏艰难、无私奉献的精神和红色文化。 此举不仅发展壮大了村级产业,带动群众降本增收,还增加了集体经济收入,补齐了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难的“短板。走出了一条“党建+民宿经济+旅游”的文化振兴、脱贫致富新路子。</p> <p>红星村知青文化民宿仿佛一个时光隧道,带着人们穿越到那段激情澎湃的岁月。已经渐渐走远的知青岁月,直到今日仍然是那一代人的精神归宿。于是,越来越多了解到红星村知青文化民宿相关信息的人们满怀深情纷至沓来,重温当年战天斗地的故事,老式的水壶、泛白的挎包、生锈的电话机、红本的《毛主席语录》、草绿色的制服、红卫兵袖章、古旧的“三转一响”(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和收音机),来自50年前的杂志和下乡照……一切都在无声诉说着那个年代沉淀下来的酸甜苦辣和感慨情怀……记录着那段岁月里的艰辛开拓。看石宇红字,读旧时标语,尝当年食物,曾经只是在长辈口中听过的故事变得生动而具体。如今已有来自全国各地的300多名老知青带着对“第二故乡”的无限思恋来到这里拾回遗失在岁月里的美好。</p> 红星村知青文化民宿,将成为一方散发着艰苦奋斗与开拓创新精神的沃土,吸引更多探寻和追忆知青时光的有情怀之人;红星村知青文化民宿,将成为友谊花海的“姊妹景区”,让游客感受到苏密古城人文景观的魅力。作为桦郊乡独特的旅游资源,将成为市民和广大游客争相打卡的新宠 。 <p>知青无悔,青春万岁。这一片被一代知青的芳华烙印上勤劳、开拓的土地,新的建设者们正在播种新希望、绘就新篇章。</p><p>红星知青文化民宿烧好了炕,备好了菜,等着知青亲人们回家吃饭。</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王鹏,吉林省科普作家协会会员,桦甸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你所不知道的桦甸故事》丛书编委,在《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人事报》《中国劳动保障报》《三角洲》《井冈文学》《华中文学》《河南文学》《文化艺术报》《长春日报》等发表文章若干篇。小说,散文,诗歌,论述分获国务院、人民日报社等党和国家省市级奖励三十余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