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套叠患儿的福音!!!望周知

路宽

<p>邯郸市中心医院西区小儿外二科马新生主任,为提高本地区小儿外科疾病治疗水平,填补本地区关于肠套叠水灌肠的技术空白,减轻肠套叠患儿手术创伤带来的痛苦,特开展超声引导下肠套叠水灌肠复位技术,该项技术目前为国内先进技术,具有无开刀、不手术、痛苦小、恢复快等特点,让您足不出邯郸,就能接受最先进、最专业、最贴心的治疗</p> <p>肠套叠是指一段肠管套入与其相连的肠腔内,并导致肠内容物通过障碍。临床上常见的是急性肠套叠,慢性肠套叠一般为继发性。急性肠套叠最多见于婴儿期,以4~10个月婴儿多见,2岁以后随年龄增长发病逐年减少。男女之比为2~3:1。肠套叠一年四季均有发病,以春末夏初发病率最高,可能与上呼吸道感染及病毒感染有关。在我国发病率较高,占婴儿肠梗阻的首位。</p> <p>患儿出现以下情况需警惕肠套叠可能</p><p>(1)突然出现阵发性有规律的哭闹,持续约10~20分钟,伴有手足乱动、面色苍白、拒食、异常痛苦表现,然后有5~10分钟或更长时间的暂时安静,如此反复发作</p><p>(2)呕吐奶汁及乳块或其他食物。</p><p>(3)腹部包块</p><p>(4)多在发病后6~12小时排血便,早者在发病后3~4小时即可出现,为稀薄黏液或胶冻样果酱色血便,数小时后可重复排出</p> <p>目前国内关于肠套叠几种主流治疗方法如下:</p><p>1.非手术疗法:传统的为空气灌肠复位,水压灌肠为目前最新技术。</p><p>2.手术疗法,包括微创手术和小切口手术。</p><p>手术治疗的指征为:(1)肠套叠经空气加压灌肠等非手术复位未成功者。(2)发病超过48小时,临床疑有肠坏死者。(3)复发性肠套叠,尤其发生于儿童者。</p> <p>B超监测下水压灌肠肠套叠复位,采用主动水压灌肠,根据不同患儿的年龄、体质设定灌肠压力值,灌肠时实时监测肠管内部压力值,可以快速排泄,以确保患儿安全。</p> <p>技术特点</p><p>1. 安全</p><p>B超下低压水压灌肠,患儿避免暴露于X光下,自动泄压,避免或减低肠管破损概率和风险,杜绝交叉感染,可实时监测肠管内部压力值</p><p>2. 便捷</p><p>灌肠压力可根据患儿实际情况进行调节,参数化控制;主动加压灌肠,缩短操作时间,减轻患儿痛苦。</p> <p>肠套叠患者在以下情形不建议应用本技术:</p><p>1. 病程超过48小时而全身情况显著不良者,如严重脱水,精神萎靡,高热或休克等症状者;</p><p>2. 高度腹胀,腹部有明显压痛,肌肉紧张,疑有腹膜炎者;</p><p>3. 有消化道穿孔表现;</p><p>4. 反复发生肠套叠,高度怀疑或确诊为继发性肠套叠者;</p><p>5. 高度怀疑或确诊为小肠型肠套叠者;</p><p>6. 灌肠前有下列情况之一者:</p><p> *未控制的严重感染;</p><p> *严重的电解质紊乱;</p><p> *活动性的血管内凝血;</p><p> *严重的心、肺、肝、肾等脏器功能衰竭者;</p><p> *因其它原因不能耐受灌肠者。</p><p>以上情形,需手术干预,可选用微创或小切口治疗</p> <p>简要操作说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