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都市的隐者</p><p> </p><p>俗云: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其实这句话不是绝对的,真正的隐者,不管是隐于野还是市,都只是表象而已,是隐居者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处事态度,一种人生境界。隐者因其身份不同而称呼有别,其中隐士特指有可能入仕,而出自内心不愿入仕者。隐士只是隐者的一种。我之所谓隐者不仅涵盖传统之隐士,也有在仕之隐者,非在仕而操百业以糊口之隐者。我之所谓隐者必须是有旷世之才,有为人之德,有报国之志之隐者。</p><p><br></p> <p>当年姜太公隐于卫水,文王访贤而出仕,终于成周朝800年帝业。诸葛亮隐于隆中,刘备三顾而出山,定下鼎立三国之蜀汉江山。此为隐中之圣者。</p><p><br></p> <p>越国重臣范蠡,自言“四封之外,敌国之制,立断之事........种亦不如蠡也”,辅佐勾践兴越灭吴,事成则急流勇退,不受官位,隐没江湖,“忠以为国,智以保身”,用舍进退,非“陶朱公”莫属。初汉三杰之张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实至名归,不恋权位,不“自择齐三万户”,功成而身退,隐居于留,得以善终。此为隐中之智者。</p><p><br></p> <p>“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的隐居田园可谓风光无限。“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隐居的生活可谓情趣有加。“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隐居的境界可谓是充满诗意了。“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陶渊明的隐居之地有点大隐隐于市的感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不就是人们向往的自然的,悠然的,富足的农耕生活吗?“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我们不能只看眼前的美景和闲情逸致,这种已经达到“忘却营营”实现我与自然相融为一之境界者,恐怕唯有陶潜公了。此二人,当为隐中之仙者也。</p> <p>隐中之圣者,2000年鲜有五六,隐中之智者,及今也不过百十人,隐中之仙者,虽境有大小,却比比皆是!或逾千万人。隐者,首先当有潜力,有价值,有能力,或者才不为所用,或者不愿为所用。前者自不必说,然者,若才不为国家所用,不能为民呼疾苦,整日叹息个人的休戚,怨天恨地,即便尽其天年,老于户牖之下,又有何意义!故真正的隐者应该是对国家社会有益的人。</p><p>以上皆古人之隐,那么现实生活的隐者又是怎样呢?</p><p><br></p> <p>我偶识某君,为医者,年方五十,相貌平平,邻县之山乡人,毕业于名校,供职于三甲,凡三十年,其同学同事迁主任、院长者颇多,唯其至今以普通医者从业,心态甚是平和。然潜心学术,技艺精湛,系行业之姣姣者。又热心于公益,为病者排忧解难,常慷慨相助,从不留姓名,不图回报。平日里语声低下,似在咽喉。行走之间,举步轻缓。与人沟通,谦中有尊。所用物品,品若其人。曾数度推却升职机遇,而极力荐举弟子新人。坊间赞其不求闻达,淡泊名利。我敬其人格医德,尝设薄宴,诚邀致谢,推辞曰:“家有病父”,婉拒而终不就。后闻其父已故去多年,若真有病父,应为天下人之病父也。如此不怨才不被用,甘于平凡岗位,尽心施医,治病救人,实大厦之基柱也。愈加敬之,遂不再讨扰。</p> <p>古往今来,隐者的隐只是一种外在的形式,是一种表层的东西,真正的隐应不拘于形,而隐于内心,真正的隐者不唯有经世大才,更是心存一种纯粹的对国家之忠,对人民之敬,对生活之爱,对自身之重的厚德士人。真正的隐者是那种甘于平凡,热爱平凡,能够在平淡、平凡中实现理想追求的善下者。真正的隐者不是悲观厌世,不是故弄玄虚,不是沽名钓誉;而是闭门谢客,“息交以绝游”,以求其静;独上高楼,“衣带渐宽终不愧”,以求其专;“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以求其坚;呕心沥血,“十年磨一剑”,以求其恒。诚如是,则真隐者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