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铜川市金谟小学 史乃琴</p> <p> 保持一米安全距离,进校排队量体温,戴口罩上课……“后疫情时代”,全体师生繁忙而有秩序,紧张而不失快乐。各项工作进行得风生水起、扎实高效。</p> <p> 四年的朝夕相处,六(3)班的孩子们毕业了,从金谟小学起飞啦!做为母亲的本能反应,孩子们有些依恋……安静地上完最后一节课,没有说一句道别的话,没有一丝要分别的意思! </p> <p> 最让我满意又是最割舍不下的是:“老师,我今天想和大家一起探讨一道题”,孩子上课前和我商量,“可以,但不能超范围”,从此在黑板上留了一个小小的“讲题角”,供孩子们进行自主习题交流讲解。于是只要上课完成了教学任务,大家的目光就聚焦到黑板角上那一道题,有时一个人讲解,有时得需几个人,有时争议不下,有时出现无头绪状态等等,万不得已我才救场并给予完善补充。有时课堂容量满荷没时间,那道题就那样挂着直到解决为止。</p> <p> 这是伶牙俐齿李一平,一直活跃在数学课堂上!</p> <p> 这是思维灵敏的董子轩和曹佩琦,是我的得力助手,这样的孩子还有很多。</p> <p> 长期的训练,使孩子们知识掌握的全面牢固,综合能力越来越强,逻辑思维越来越缜密,并能熟练运用数学专业术语进行演绎推理,最欣慰的是孩子们“问题没弄明白不放手”这种理科生的潜质已深入骨髓!</p> <p> 记得有家长在电话中兴奋地告密,孩子在家里正从资料上找题,要难倒数学老师和同学。我也暗自窃喜,可爱的小不点,岂不知老师研修的步伐从未停止!</p> <p> 昨天孩子从考场出来询问考卷上一道判断题:"10个苹果放在3个盘子里,总有1个盘子里至少放4个苹果″,我脱口而出说正确,看着他张大口的样子,有什么可吃惊的?这就是我上次研修分享的"抽屉原理"中,这题是最基本的问题。</p> <p> 本学期虽然接近尾声,但数学二组的研修活动如期进行,严谨认真!7月1日由我就“合情推理的或然性和局限性”进行研讨。</p> <p> 一、合情推理的认识</p><p>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指出:“合情推理是从已有的事实出发,凭借经验和直觉,通过归纳和类比等推断某些结果。”合情推理又叫“或然推理”“似真推理”,顾名思义,他们常常看似合情合理,结论好像应该是对的,实际上却可能或对或错。</p> <p> 研究调查表明:66.7%的教师认为“归纳推理得出的结论一般是正确的”,22.2%的认为“归纳推理得出的结论一定是正确的”,而认为“归纳推理得出的结论不一定是正确的”仅有11.1%。</p> <p> 这样的例子最好不是故意设置的,而是在学习过程中自然产生的。比如: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给不等式两边同加或同减一个数,同乘或同除以一个大于0的数,不等号不改变方向,孩子类比推理,但在两边同乘或同除以一个小于0的数,结论就出现了变化。还比如,在二维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但到了三维空间中,这个结论就不成立了。在小学,要让孩子感知合情推理可能导致错误,机会确实比中学少。</p> <p> 三、感悟合情推理的或然性</p><p> 仅仅让孩子发现或看到合情推理可能出错是不够的,还应当引导他们认识错误,走出错误,从而使孩子在感悟合情推理具有或然性的同时,获得跳出陷阱,找到正确结论的经历与体验。</p> <p> 1、类比推理的实例 </p><p> 例1:由2、5的倍数的特征类比3的倍数的特征。</p><p> 教材安排:2、5、3的倍数的特征一概利用百数表让孩子探究,由2的倍数特征类推5的倍数特征,类比正确;由2、5的倍数特征类推3的倍数特征,类比无效,因为3的倍数是3、6、9、12、15、18、21、24、27、30……,个位上从0到9都有可能,也就是说,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不能只看个位。</p><p> 这里,有意识地引导孩子类比,主要目的是造成认知冲突,促使孩子自己排除只看个位的思维定势,进而变换观察角度,去发现新规律,不能靠老师,时刻动脑进行合理推理。 </p> <p> 例2:由乘法、减法运算性质类比除法运算性质</p><p> ①由a×b+a×c=a×(b+c)推导得:</p><p> a÷b+a÷c=a÷(b+c)(b≠0,c≠0) </p><p> ②由a-b-c=a-(b+c)推导得:</p><p> a÷b÷c=a÷(b×c)(b≠0,c≠0)</p><p> 两题都是类比,但第①错第②对,显然,集中呈现有助于孩子初步感知类比推理的或然性。</p> <p> 2、不完全归纳推理的实例</p><p> 例4:“找规律”——从不完全归纳到整体分析</p><p> 你能用1个棋子 、2个 、3个 ……分别能摆出哪些不同的数?(只有十位和个位位置)。孩子依次得到1个棋子可以摆出:1、 10;2个棋子摆出:2、11、20;3个棋子可以摆出4个数,4个棋子可以摆出5个数,就有孩子认为规律已经显现,不用具体再摆了,提问用9个棋子可以摆出几个数?多数孩子会毫不犹豫地类推:9+1=10个,至此,归纳推理的结果都是对的,如果再进一步追问:用10个棋子一共能摆几个数?几乎所有孩子都会掉入归纳陷阱。</p><p> 当教师要求用10个棋子摆摆看,有人发现不对了:10个棋子都用上,是不能摆一位数的,也无法摆出个位是0的两位数。因为数字最大是9,共摆出9个数。教师继续引导孩子继续操作、思考,完成10至18个棋子这几组的摆法。理解能力强的孩子能够明白,为什么这个活动最多到18个棋子。因为个位、十位最多各能摆9个棋子。</p> <p> 3、同时存在类比、归纳可能的实例</p><p> 例6:长方形周长与面积的关系</p><p> 三年级教学长方形面积之后,探究面积(周长)相等的长方形,它们的周长(面积)有什么变化规律?</p><p> 一般孩子都能发现:面积相等的长方形,长、宽越接近,周长越短,当长、宽相等时,周长最短;反之,周长相等的长方形,长、宽越接近,面积越大,当长、宽相等时,面积最大。</p><p> 教材一般只出现一题,有了两个结论之一,孩子都能推出另一个结论,这一由此及彼的推理就是类比推理,在这里都是正确的。进而给出如下问题:用24米的篱笆围成长方形菜地,一面靠墙,长、宽取整数米,怎样围面积最大?</p><p> 面对变化了的问题情境,孩子表现各异,比较典型的应答是以下三种:一是不顾问题情境的变化,直接根据已知结论“周长相等的长方形,当长、宽相等时,面积最大”做出类推,最大面积是64平方米;二是利用表格,依次列举,发现长、宽越接近,面积越大,于是归纳推出最大面积是64平方米,三是利用表格,一一枚举,老老实实填完表格,得到了正确答案,即最大面积是72平方米。</p> <p> 四、启发孩子确认合理推理的结论</p><p> 上面给出的六个实例,都能引导孩子摆脱困境,找出正确结论。问题是:凭什么确认结论是正确的?</p><p> 如果继续采用举例验证的方法,那么还是合情合理,但仍然具有或然性。审视上面六个实例,例3掷骰子,例4摆棋子,例6长方形周长与面积关系,结论已经确认,所采用的的方法,不论是否列表,都是根据题设条件做出无遗漏的枚举分析,本质上已经相当于数学证明了。</p><p> 其他三例,无遗漏的枚举行不通,怎么办?最简单的方式是:告诉孩子们,数学家已经证明了这一结论;或者说,以后进一步学习数学,知识累积到一定程度,你们自己就能证明,这种以不变应万变的策略,其实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p><p> 无论选用何种方法,都应当从数学实际出发,抓住契机,根据孩子的认知水平,尽可能地启发它们在知其然的基础上,知其所以然。</p> <p> 研修分享,让我对知识构建更加从容,对教学驾驭更加熟练。感谢学校提供"成长在金谟"主题研修活动这个平台,让我们在教中学,在学中教!</p> <p> 我们在研修的路上,脚踏实地的将越走越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