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之教师说】用爱作舟,追寻教育梦想---郑伟老师教学经验分享

言之命至

学校推荐词:你是林中的晓燕,十几年如一日,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你是附校的优秀教师,堂堂精心备课,全身致力语文教学中,你呕心沥血,化育桃李。 有人把教师比作“泥土”,把爱给了花,也给了草。在工作中,我始终相信“爱是一切教育的前提”,有爱才会有真正的教育。相信“每一个孩子都会成为最好的那个”。对待那些令老师头疼的学生,我们要用阳光般的笑容,春风般的话语铺设师生相互信任与尊重的心桥,耐心教育。对暂时落后的孩子,决不轻言放弃,用师爱点燃他们心灵上进的火种,使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相信他们都会在合适的季节灿烂的绽放。 有个A同学,是个让人头疼的孩子,上课回答问题如蚊子,眼神迷茫,这边学完那边忘,连数字都不认识。每到下课又生龙活虎,玩得满头汗……导致成绩不理想的几点原因全占了,几乎用放大镜都找不到他的优点。我多次找他家长沟通,了解孩子过往学习经历,在家学习表现,同时与家长分享自己的一些教育孩子的经验。在一次次交流中,慢慢学会关心孩子,每天能抽时间陪孩子做作业,弥补原来的缺失。但刚好几天,问题又来了,孩子总以“我们老师不是这样教的”为理由拒绝家长辅导和陪伴。面对这样的孩子,家长也很着急,拿他没办法。“该怎么办呢?才上一年级,不能这样让孩子任其发展呀,那孩子不就毁了吗,得想个办法才行。”我一边劝解家长不要着急,一边向其他有经验的老师“取经”,也查阅资料想办法,阅读许多低年级段儿童心理学方面书籍。希望找到一套适合他的“诊疗”方案。 在一次的写字课上,我发现他有个字的一个笔画写得不错,于是就表扬了他,这句表扬给他鼓了劲,他立刻坐正,每一笔都写得很有劲。后来,他作业本上的字越来越认真了,虽然不是很规范,但能一笔一划的去写。于是我就放大他的优点,在班级里表扬了他。那节课特别关注了他一些,只见他坐得端端正正,眼睛迥然有神,还一边听讲,一边在书本上圈圈点点。课后检查作业时,也特意多看了看他的,字体比之前工整了许多,错误也少了许多。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就经常和他沟通,抽时间给他补习了拼音、字词,他每次听得都很认真。 一次课间,他居然主动和我交流,说他把课文读了好多遍,都会背了。从他明亮的眼睛里,我感受到了他对学习的渴望! “很好,能背给我听吗?”他点点头,表示同意。他把全文背完了,虽然有几处错误,但已经很出人意料了。他用询问的眼光注视着我:“行吗,老师?”“太好了!太好了!”我不住地夸奖他,随后,奖励他一张“笑脸”,他高兴极了。 就这样,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却让学生感受到了爱。 孩子每一个都是独特个体,正是因为不同,我们教育过程才充满未知和挑战,这也许就是教育魅力。我怀着“静待花开,慢赏果熟”的期待,对每一个孩子都能多一点关注,多一点赞赏,多一点交流。正因为老师的等待,我班孩子都如此阳光积极的拔节成长。 对孩子们的爱和付出,同时也让我收获了同学们的尊重和爱。记得那天早晨,正是当年的第一场雪,担心门口有雪,孩子们会滑倒,我早早的来到学校去教室门口扫雪,同学们进校后,赵旭冉拿着芦荟胶到我跟前说:“老师,你的手好了吗?用这个药抹抹,手就不疼了。”我愣住了,好感动啊!此时的我被爱包围着,快要融化了,虽然天气寒冷,但心里暖暖的。前两天手被烫了,每天都有一群孩子跑到我跟前问我好了吗。当孩子们看到我在那浇花、扫地时,就会围着我:“老师,让我浇吧,你太累了。”“老师我帮你捶捶背吧……”正是这平凡的一幕幕,才让我每天生活在感动之中,这正是用我的真诚换取了同学们的真心。 回首过往,二十多年来,在从教的路上,自己洒下的不仅有汗水还有泪水,但如一句话所说“付出越多,收获就越多”。 作为老师,我们还要学生理解学生。在教学工作中,要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对学生的看法和评价不能从成人的角度去看问题,更不能以自己的角度去看问题。热爱学生,理解学生,对自己工的作时刻充满激情,我一路走来一路收获,收获的不仅有美好,更有幸福。让我们用慈爱呵护纯真,用智慧孕育成长,用真诚开启心灵,用希望放飞理想,我将用自己的双手和大家一道默默耕耘,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

孩子

老师

学生

教育

家长

收获

同学

表扬

多一点

抽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