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成功离不开家庭

【蒙正国学园】丹丹老师~~

<p>  虽说孩子的教育离不开学校和老师,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没有经过学校集体活动的熏陶和老师的指导培养,孩子要成长和成才不大可能,但与此同时,学校教育在发挥作用的同时,也离不开学生的正确完整的家庭教育、家长科学合理的引导、以身作则的榜样力量以及温暖和谐的家长氛围。</p> <p><b style="color: rgb(1, 1, 1);">  一个人品德和能力素养来源于很多方面,有家庭、父母的熏陶和引导,有学校知识的灌输和影响,有社会实践的磨练和塑造,其中家庭是最为重要和关键的。</b></p> <p>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第一个接触的环境,有其父必有其子,孩子生下来是一张白纸,在上面涂什么颜色、写什么内容完全取决于父母,父母以及原生家庭对孩子品德思想的影响贯彻孩子漫长的一生,童年的不幸和苦难对于孩子今后的一生或多或少都会留下一个阴影。</p><p><br></p><p> 自卑内向的孩子源于父母的过分严厉,父母的冷漠失和导致孩子没有安全感,暴躁冲动的孩子来自于父母的简单粗暴,童年时期的父母教育和家庭氛围为这个孩子今后一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决定了这个孩子的道德发展走向,人性本善亦或是人性本恶,其实也在于从小的父母的熏陶和教育。</p> <p>  曾经听说,作为烈士后代的赵一曼的孩子,是个悲剧,很小的时候,父母因为抗日工作不在身边,缺乏对孩子的教育陪伴和引导,孩子从小寄人篱下,内向忧郁,后来长大因为是烈士后代,所以在组织上提供很多照顾,但依然没能改变本身很多性格缺陷,虽然工作无忧,智力也正常,可无奈困于从小形成的那种孤僻而导致的人格障碍,连个人卫生没法处理,每个月的工资也没法合理安排,经常到月后饿的奄奄一息,最后自缢身亡。虽然这是个比较极端的例子,但也是由于家庭教育缺失而导致的悲剧。</p> <p> 在当前应试教育体制的逼迫下,在功利思想的促使下,很多家长都很焦虑,特别是“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这句话更让家长不惜一切代价去让孩子参加各种培训班和兴趣班,虽说是在“培养”,实质上是在追逐学习成绩,在这种功利思想的主导下,家长失去了淡定,甚至失去了理智,整天逼迫孩子学习,孩子成绩稍有起伏就坐立不安,说教唠叨是免不了,甚至训斥指责也很常见,最终导致亲子关系僵化,矛盾丛生,甚至极端事件发生。</p><p><br></p><p>也有相当一大部分的家长由于本身文化水平不高,从小对孩子的教育方法不甚科学合理,不注重家长自身言行举止的榜样影响,没有的用正确的思想和言行去引导和教育孩子,没有用正确的方法督促孩子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没有在家中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比如父母吵架、环境喧嚣、粗暴打骂,这些对孩子的品德形成和学习习惯的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孩子品德的好坏和成绩的高低其实很大程度取决于童年时期父母的影响和引导。</p> <p> 近段时间以来,屡屡发生一些学生自寻短见的极端事例,这些事例虽然发生的原因各异,有的学习压力大,有的性格抑郁,有的因为手机游戏问题,有的是青春期的心理问题,其实这些原因的背后,都有一个深层次的、共同的、最为关键的因素,那就是父母的引导和教育不够科学,甚至简单粗暴,玩游戏就手机没收、成绩差就指责训斥,不去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不去倾听沟通交流,一味的灌输说教,无形中把焦虑的情绪嫁接转移到孩子身上,让孩子承受极大的压力而又无处发泄,在敏感脆弱的青春期就很容易发生极端事件。</p> <p>  所以,家庭在对于孩子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宽容理解的关爱不可或缺,温暖和谐向上乐观的家庭氛围也很重要,稳定积极的情绪也不可少,言传不如身教,父母的正能量的榜样作用比简单的说教唠叨更有效,从小正确科学的引导,良好习惯的养成,这些都决定了孩子今后的学习成就和品德素养,父母的情绪、格局、修养甚至决定了孩子的人生走向和发展高度。</p> <p><b>  经常有人对家长说这句话,教育孩子是你一生最重要的事业,诚然,教育孩子很重要,但教育孩子也要讲究方式方法,其实也很简单,要想教育好孩子,家长本身先做好榜样作用,那就事半功倍,水到渠成。</b></p>

孩子

父母

教育

家长

引导

家庭

品德

从小

榜样

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