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语文作文随想

巷陌寻柚

<p><br></p><p> 2020全国卷I作文题</p><p>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p><p>  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佐他们。管仲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鲍叔对桓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甘居其下,终成一代霸业。后人称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p><p>  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p><p>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p> <p>  鲍叔牙与管仲的故事 </p><p> 这两个人的故事已经流传了千年,最让人们熟悉的就是管鲍之交了,事见司马迁的《史记》。为帮助大家了解全貌,请看原文:</p><p> 管仲①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②游,鲍叔知其贤。已而鲍叔事③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④管仲。管仲既用,任政⑤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p><p>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⑥,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⑦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p><p>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⑧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p><p> (选自《史记·管晏列传》)</p><p>【注释】①管仲:字仲,名夷吾,齐国颍上人,春秋前期齐相,曾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②鲍叔牙:齐国大夫,以知人著称。③事:侍奉。④进:推荐。⑤任政:执政。⑥贾:ɡǔ,做买卖。⑦见逐:被罢免。⑧多:赞扬。</p><p><br></p><p>译文:</p><p>管仲,名夷吾,是颖上人。他年轻的时候,常和鲍叔牙交往,鲍叔牙知道他贤明、有才干。管仲家贫,经常占鲍叔的便宜,但鲍叔始终很好地对待他,不因为这些事而有什么怨言。不久,鲍叔侍奉齐国公子小白,管仲侍奉公子纠。等到小白即位,立为齐桓公以后,桓公让鲁国杀了公子纠,管仲被囚禁。于是鲍叔向齐桓公推荐管仲。管仲被任用以后,在齐国执政,桓公凭借着管仲而称霸,并以霸主的身份,多次会合诸候,使天下归正于一,这都是管仲的智谋。</p><p> 管仲说:“我当初贫困时,曾经和鲍叔一起做生意,分财利时自己总是多要一些,鲍叔并不认为我贪财,而是知道我家里贫穷。我曾经替鲍叔谋划事情,反而使他更加困顿不堪,陷于窘境,鲍叔不认为我愚笨,他知道时运有时顺利,有时不顺利。我曾经多次做官多次都被国君驱逐,鲍叔不认为我不成器,他知道我没遇上好时机。我曾经多次打仗多次逃跑。鲍叔不认为我胆小,他知道我家里有老母需要赡养。公子纠失败,召忽为之殉难,我被囚禁遭受屈辱,鲍叔不认为我没有廉耻,知道我不因小的过失而感到羞愧,却以功名不显扬于天下而感到耻辱。生养我的是父母,真正了解我的是鲍叔啊。”</p><p> 鲍叔推荐了管仲以后,情愿把自身置于管仲之下。他的子孙世世代代在齐国享有俸禄,得到封地的有十几代,多数是著名的大夫。因此,天下的人不称赞管仲的才干,反而赞美鲍叔能够识别人才。</p><p><br></p><p><br></p><p>鲍叔牙与管仲的故事让人称道的还有</p><p>1、管鲍分金:</p><p> 管仲二十来岁时就结识了鲍叔牙,起初二人合伙做点买卖,因为管仲家境贫寒就出资少些,鲍叔牙出资多些。生意做的还不错,可是有人发现管仲用挣的钱先还了自已欠的一些债,而且私自花钱,到年底分红时,鲍叔牙分给他一半的红利,他也就接受了。</p><p> 这可把鲍叔牙手下的人气坏了,有个人对鲍叔牙说,他出资少,平时他开销又大,年底还照样和您平分效益,显然他是个十分贪财的人,要我是管仲的话,我一定不会厚着脸皮接受这些钱的。鲍叔牙斥责他手下道:你们满脑子里装的都是钱,就没发现管仲的家里十分困难吗?他比我更需要钱,我和他合伙做生意就是想要帮帮他,我情愿这样做,此事你们以后不要再提了。</p><p><br></p><p> 2、一起充军</p><p> 后来鲍叔牙和管仲又一起充了军,二人更是相依为命。有一次齐国和邻国开战,双方军队展开了一场大撕杀,冲锋的时侯管仲总是躲在最后,跑得很慢,而退兵的时候,管仲却跟飞一样的奔跑。当兵的都耻笑他,说他贪生怕死,领兵的想杀一儆百拿管仲的头吓呼那些贪生怕死的士兵。</p><p> 关键时刻又是鲍叔牙站了出来他替管仲辩护道:管仲的为人我是最了解不过了,他家有80多岁的老母亲无人照顾,他不能不忍辱含羞地活着以尽孝道。管仲听了鲍叔牙的这番话,感动的流下了热泪,说道:生我的是父母,而了解我管仲的,唯有鲍叔牙啊!</p><p> 过了两年多,管仲的老母病逝,他心中没了牵挂,这才踏下心来为齐国效命,果然是比谁都作战英勇,很快就得到了提拨重用。</p><p><br></p><p>3、各为其主</p><p> 后来齐襄公的弟弟公子纠发现管仲是个人才,便要他当了自已的谋士,而鲍说牙呢,也偏偏被齐襄公的另一个弟弟公子小白看中,拜其为军师。两个好朋友各自辅助一个公子,干的很卖力气。可是好景不长,昏庸的齐襄公总是疑心他两个同父异母的弟弟要篡夺他的王位。就让手下的人找机会干掉公子纠和公子小白。</p><p> 这两个公子听到了风声,公子纠带着管仲就跑到了鲁国的姥姥家去了,公子小白也跟着学,他带着鲍叔牙也跑到了莒国的姥姥家避难去了。</p><p> 公元前686年的冬天,暴虐的齐襄公被手下的将士杀死,立他的一个弟弟公孙无知为齐国君王,就这么一个人当了君王没几个月,就也被手下大臣给杀掉了,齐国当时是一片混乱。 流亡在莒国的公子小白和寄居在鲁国的公子纠得到消息后,都觉得自已继承王位的机会来了,急忙打点行装,要回国争夺王位。</p><p><br></p><p>4、阵前对垒</p><p> 管仲作为公子纠的军师及时提醒他的主子:公子小白所在的莒国离齐国很近,如果他先我们一步回到齐国,我们就没戏了,我看还是我先带一队人马去拦截公子小白,让鲁国派大将曹沫带另一队人马护送您回国。公子纠笑答:好主意!</p><p> 当管仲带人马赶到莒国和齐国的交界处,正碰上鲍叔牙带领一队莒国人马护送公子小白飞弛而来。管仲上前拦住去路,他说:你不好好在姥姥家呆着,要干啥去呀?公子小白说:我回国办丧事去啊!管仲说:您的哥哥公子纠已经回到齐国操办此事了,我看您还是返回莒国好好呆着吧。</p><p> 鲍叔牙虽然和管仲平日有手足之情,但现在是各为其主,他瞪着眼睛喝斥管仲:我们公子回国有自已的事情,你管的着吗?再说你扯的瞎话也瞒不了我鲍叔牙吧?如果公子纠真的回到了齐国,那你干嘛带人来拦截我的主公呢?管仲谎言被揭,脸色通红,一时无言以对。鲍叔牙不敢耽搁,命令部队火速前进,管仲见状急得要命,要是拦不住公子小白,自已还有啥脸面再见公子纠啊,于是他心一横,搭弓取箭,朝着车上的公子小白用力射去,小白大叫一声,栽倒在车上,管仲见大功告成,便带着人马飞逃而去。</p><p> 没想到管仲这一箭恰好射在公子小白的带钩上,一点没伤到人,但他知道管仲的箭法利害,要是再补上一箭他就没命了,于是他才大叫一声装死倒在车里。见管仲跑了,他才长长的出了一口气,鲍叔牙见公子小白平安无事,大喜!立刻命部队抄小路向齐都全力疾弛。</p><p><br></p><p>5、顽抗到底</p><p> 管仲自以为射死了公子小白,就不慌不忙地护送公子纠向齐国进发,结果到齐、鲁边界的时侯,一个齐国的使者拦住了他们的车马,使者说:我奉齐国新君王公子小白之命,前来通知鲁国,请你们不必送公子纠回国了。</p><p> 管仲一听,才知道自已没把事情办好,上了公子小白和鲍叔牙的当。于是一气之下把齐国使者给杀了,公子纠更是什么也不顾了,命令大将曹沫摔领仅有的500多鲁国士兵去跟齐国拼命。于是齐、鲁两国就开了战,鲁国本来就是个小国,兵马少,又是到齐国打仗,那有不败的道理,幸亏大将曹沫很勇敢,保护公子纠和管仲逃回了鲁国。</p><p> 公子小白在鲍叔牙的帮助下登上了齐国君王的宝座后,称为齐桓公,后来成为春秋时期五位霸主之首,这是后话暂且不表。只说他上台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清除后患,把他的兄弟公子纠干掉,于是他命令鲍叔牙领兵30万去攻打鲁国。</p><p> 那时齐国很强大,小小的鲁国为了公子纠这么个破外甥被迫应战,结果连连败北,鲁国君王见顶不住了,就派人和齐国讲和,鲍叔牙提出了两个条件:一是要鲁国把公子纠杀了,二是把管仲交给齐国,不然的话绝不退兵。鲁庄公没别的法子,只好照办。把公子纠的人头和管仲一起交给了齐国。</p><p><br></p><p>6、举贤重德</p><p> 鲍叔牙帮公子小白登上王位又帮他杀了公子纠,齐桓公感念他的忠心和所立的大功,要任命他做国相,没想到鲍叔牙死活不肯接受,而是推荐了管仲。齐桓公一听就火了,不能接受。</p><p> 鲍叔牙恳切地说:管仲不顾一切地为公子纠卖命,用箭来射杀您,这不正好说明他对他的主子是一个非常讲忠义的人吗?各为其主是起码的做人准则,他当时那样做没什么不对的,现在要治国了,若论才华,他远远超过我鲍叔牙,您要成就霸业,非得到管仲的辅佐不成。您现在不计前嫌地重用他,他唯一的出路就是死心踏地的为您卖命。 齐桓公是个很有肚量的人,为了齐国的利益,他还是听了鲍叔牙的劝说,断然摒弃前嫌,拜管仲为国相。</p><p> </p> <p>  鲍叔牙</p><p> 鲍叔牙(公元前723年或公元前716年-前644年)姒姓,鲍氏,名叔牙。颍上(今属安徽)人。 春秋时期齐国大夫。</p><p> 早年辅助公子小白(即后来的 齐桓公), 齐襄公十二年(公元前686年)协助公子小白夺得国君之位,并推荐管仲为相。齐桓公三十年(公元前656年),参与“召陵之盟”使诸国尊齐王霸主。齐桓公四十一年(公元前645年),鲍叔牙称相,并在不久后病逝。</p><p> 在鲍叔牙的协助下,在齐国顺利实行了他的治国之道。鲍叔牙为政重教化,使齐国迅速由乱转治,由弱变强,齐桓公也成了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p><p> 管仲</p><p> 管仲(公元前723年-约公元前645年),汉族,名夷吾,又名敬仲,字仲,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颍上(今安徽颍上)人。史称管子。管仲少时丧父,老母在堂,生活贫苦,不得不过早地挑起家庭重担,为维持生计,与鲍叔牙合伙经商后从军。</p> <p>读者读了上文,就可以知道鲍叔牙、管仲、齐桓公这三个人都是值得称道的。首先是鲍叔牙的胸怀宽广,与同学相交,真情以待,有利益与人分享,甚至吃了亏,还从别人角度来考虑问题。尤其是在重大利益权势地位面前,更令人赞叹。他向齐桓公推荐管仲,根本不考虑自己将身处管仲之下。这一切都是为了国家利益(我们现实世界里这样的领导太少了),在齐桓公心存芥蒂,为一箭之仇耿耿于怀而想不通时,还做他的思想工作。这样的胸怀亘古少有!</p><p> 管仲也是可以大书特书的,为人忠诚,与人相交坦诚相见,因为家中生活困难,和鲍叔牙分利毫不避讳,并且在上级(齐桓公)问及时,敢于自我露“丑”,从来没有掩饰过。当然最主要的还是他出色的治国才华,比如他的名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是最朴素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治国之理。</p><p> 齐桓公的为人也是让人赞叹不已的,当年兄弟争位,差点死在管仲手里,即位后在鲍叔牙的开导下,敢于摒弃前仇,心悦诚恳地接受管仲,让管仲放开手脚,施展才能,治理齐国。最终成为春秋五霸之主。</p><p> 所以,今年高考选材,敢于独辟蹊径,选取人们熟知的古代故事,又适当地保持了与教材的距离,避免了宿构,套作。让每一个考生都站在起跑线上,真正检验了考生的阅读积累和阅读思考。如果考生只沉溺于题海,不注重课外阅读,不去关注社会现实,那么他的考场作文就难以深刻。真正有深度的作文,靠做一些空喊口号,无病呻吟,仿作套作的文章,是难以达到的。读鲍叔牙、管仲、齐桓公的故事,如何做人,如何立身处事,尤其是我们的时代需要大量的人材,而什么样的人材,才能对我们的社会有益,也许各方面都能从三个作文人物里面受到启示!</p><p> 今年的高考作文,也许可以让未来的考生沉下心来,去真正读点书,有自己的认识和思考,这或许是高考指挥棒的功德吧!</p><p><br></p><p> </p> <p>考前,曾向一些考生推荐了两篇文章,其中一篇有一段是谈两位学霸的,看看其中一个的可恶:</p><p> 史上最牛的考试高手</p><p> 老猫&nbsp;</p><p> 史上最牛考试高手大学霸是谁?传说是苏轼、苏辙兄弟。《师友谈记》里写这哥儿俩一起去参加考试,当时的首辅韩琦知道后,对在座的诸位客人说了一句话:“二苏在此,还有那么多人敢参加考试啊?怎么回事?”此语传出,据说那次的考生“去者十八九矣”。散了吧,大学霸来了,大家别考了。当时的考试定在农历八月,不巧,快考试了,苏辙病了。韩琦知道后直接找皇帝:“今年来参考的人,就属苏轼、苏辙最有名望,可是苏辙生病了呀。如果这哥儿俩有一个不能参加考试,就有负众望,不如改期?”&nbsp; 皇帝居然同意了。于是,考试向后延期20天,改成了九月,而且以后就永远定在九月份了。这算是因学霸而起的考试改革吧?这些段子是不是真的?书里还特别注明了消息来源:“东坡云”、“又云”。学霸自己说的,可见是第一手材料。&nbsp;学霸这么受照顾,考试成绩真的好吗?关于这次考试,有不少传说,比如有人说第六题苏东坡不知道出处,看见旁边苏辙敲了敲笔管,恍然大悟是出自《管子》。为此,《四朝闻见录》的作者叶绍翁特别做了辟谣:那次考试的第六题“形式莫如德”,和《管子》一点关系都没有。不过苏轼确实答错了,他认为是出自《诸侯王表》;而苏辙答对了,出自《吴起传》。</p><p> 北宋的另一位学霸叫李觏。这位李学霸饱读诗书,只一本书没看——《孟子》,他不喜欢这本书,看不下去。考试的时候,果真有道题,他想不起来路了,于是说:“本人无书不读,就不爱看《孟子》,这道题我不知道,那一定出自《孟子》。”猜出来了倒是答题啊,李学霸气性大,“拂袖而出”,不考了,留下了一个“人皆服其博”的名声。李学霸此招不可取。这是干吗啊?用个人前途对抗整个考试制度吗?科举考试考考《孟子》,又有什么不可以?不喜欢就不答卷,太不合适。真的学霸,应敢于直面变幻的社会,应敢于敲击惨淡的人生。</p><p> 明清交接之际,战乱频仍。《燕居续语》中讲到一个王玉殿,这人在崇祯年间考中了武解元,正准备参加会试呢,明朝没了。可他没有放弃,在顺治年间考中了会试第一,接着又拿下了殿试第一,玩了一个跨朝代的“连中三元”。之后去福建任职,与郑成功作战,先后升调陕西都督同知、天津总兵,退休后90岁去世。这位武状元,可算考试牛人。还有一位,黄冈人刘鹏,生于清朝后期。《世载堂杂忆》说他年少能文,就是考不过乡试。后来太平军打下武昌,开科取士,他小宇宙爆发了,一举拿下举人。再后来,世事变迁,太平军败亡,刘鹏的文凭不管事了,但他一直考心未泯。到了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张之洞开办两湖书院,那时已经70岁的刘鹏还去报名读书,第二年,竟然又拿下了清朝的举人。这一下他出名了,人送绰号“真伪双料举人”。这也是考试牛人的一种,一辈子就奔考试去了。</p><p> 就算是学霸、牛人,考试时也有一怕,就是怕外界干扰。所以每年高考期间,都要严禁工地夜间施工,严禁学校周边产生噪声,让考生好好复习、休息。以前也一样,考生都要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备考。</p><p> 这时候故事就来了——有两位学霸,一个叫孙毓汶,一个叫翁同龢,两人同在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考中进士,接下来就要殿试争状元了。他们两家是世交,实力也不相上下,外界都认为,当科状元要在他们之中产生。翁家离皇宫稍远,按例在考试头天晚上,要进城租个住处。恰巧孙家离皇宫近,就请翁同龢来家吃晚饭。翁同龢也没多想,吃就吃嘛,结果一顿饭吃个没完,那头孙毓汶早就睡了,孙家人还和翁同龢饭桌前海聊呢,翁同龢也不好意思就走。直到半夜,孙家人才说:“哎呀,明天还考试呢,赶紧回去休息吧。”&nbsp; 翁同龢回到住处,人刚躺下,周边突然鞭炮齐鸣,而且没完没了,闹得他一晚上都失眠。第二天一早去考试,拿起笔来,头晕目眩,连题都看不下去,他心里说完了,这回要名落孙山了。可天无绝人之路,翁同龢一摸考袋,里面还有根人参。赶紧放嘴里嚼,这下才有了精神,发挥了学霸功力,答完卷子,夺下状元。所以翁同龢又有个绰号,叫作“人参状元”。考完了一放松,翁同龢这才琢磨过来,这都是孙家算计好的吧?太不仗义了。从此,翁孙两家有了芥蒂,在政治上双方也成了对手,翁同龢是帝党,孙毓汶则是慈禧的支持者。两个学霸,斗得天翻地覆。所以说,真正的学霸,不仅自己是学霸就行了,还得私心少点,至少照应一下别人,就算是竞争,最好摆在明面儿上,使绊子下黑脚,非学霸所为。</p><p> 古人讲究风水之说。《春渚纪闻》载,北宋浙江乌程(湖州)一带,有个余家。余家看宅子的时候,风水先生说某处风水上佳,将来一定出学霸,必夺大魁。出人意料,余家最后选择了附近一块地居住,而那处好风水的地盘,余家买下来,办起了县学。余家的想法是:“这块地风水这么好,与其惠及一家,不如惠及一郡。”瞧这觉悟多高啊。&nbsp; 后来这个县学里出了不少学霸,有余家的儿子余君厚,还有莫俦、贾安宅,都拿了状元。只是余家父子早逝,莫、贾二人倒是风生水起,先后被宋朝重用,而且颇有文名。不过莫俦后来投金叛国,跟了张邦昌,留下了学霸污点,这是后话。余家父子没有留下过多的事迹,但有这一条就足够了。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大家好才是真的好。</p> <p>这个孙某人的品行,让人厌恶!如果写议论文,这个孙某人之丑陋与鲍叔牙之高尚刚好可以用来作正反例证!</p><p><br></p> <p>附:</p><p> 作文操作建议:1.称赞鲍叔牙不谋私利,举荐管仲为国事而甘居其下的高尚品质;2.称赞齐桓公善于纳谏,摒弃仇怨,重用人才的宽广胸怀;3.赞扬管仲“九合诸侯,不以兵车”不战而胜的高超谋略,值得当代人借鉴学习。</p><p> 考虑到考场时间紧,较容易联系现实的当属第1点和第2点,如果有较多国际风云变幻的实际事例也可以写第3点。在此不再赘述。</p>

管仲

鲍叔牙

公子纠

鲍叔

齐国

齐桓公

小白

公子

学霸

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