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r></p><p> 水牛城(Buffalo)位於美加邊境。這個城市雖是美加邊境重鎮,但它的名氣遠沒有身旁的尼亞加拉瀑布聞名,這貌似有些委屈。</p><p><br></p><p> 正如有不少加拿大人從加拿大到美國,每次匆匆而過,極少有人會在這個城市停留下來,在街道與街道間兜轉,在老城墻的角落裏,撫摸歷史的痕跡。但事實上,水牛城對於美加兩國來說都是十分重要的城市,它在結束美加兩國戰爭、以及加拿大建國都有著重要的意義。</p> <p><br></p><p><b>水牛城的從前現在</b></p><p> </p><p> 位於紐約州西部、伊利湖(Lake Erie)東端、尼亞加拉河的源頭的水牛城,曾是工業革命時期的名城。</p><p><br></p><p> 2010年人口普查水牛城人口為282,864人,2018年下跌至256,304人,它是紐約州第二大城市(僅次於紐約市),也是伊利縣的首府。它的對岸是我們加拿大的伊利堡(Fort Erie),據加拿大2016年統計所示,伊利堡有30,710名居民。</p> <p><br></p><p> 水牛城開埠於1801年,原名叫伊利湖,後改為水牛溪(Buffalo Creek),最後縮寫成Buffalo。</p><p> </p><p> 關於Buffalo名字的來由,傳說大約在17世紀,法國探險家來到這美麗的Niagara河流域,當看到現在的Buffalo Creek時,不禁搖頭贊嘆:「Beau Fleuve!」意思是多美麗的河啊,Buffalo的名稱便是這法文發音的英文誤用。但這個說法後來遭到水牛城官方的否認,他們說找不到法國人贊美河流的根據。</p> <p><br></p><p> Buffalo原意是亞洲水牛或者非洲水牛,但這裏是指美洲野牛(American bison)。但官方也稱,無論是野牛,抑或是水牛,都不曾在這裏出現。</p><p> </p><p> 根據史料記載,1789年前後,Buffalo Creek岸邊就有小型的貿易社區。1825年,連接到紐約州東部哈德遜河、全長363英里的伊利運河開通後,水運將美國內陸城市與東岸出海口連接上,令到水牛城發展迅猛,貨運量大增。</p> <p><br></p><p> 水牛城位於Erie運河的西端,東端是紐約州首府奧爾巴尼(Albany),並與其他運河相接,南下後經紐約市流入大西洋。</p><p><br></p><p> Erie運河始建於1817年,落成於1825年。作為五大湖區與大洋間的重要經濟運輸通道, 它吸引了來自愛爾蘭、意大利、德國和波蘭等先進企業在此投資鋼鐵及麵粉工業。</p> <p><br></p><p> 比較有趣的是,水牛城曾與數位美國總統結緣。</p><p><br></p><p> 美國第13任總統米勒德 • 菲爾莫爾(Millard Fillmore)當選前是水牛城的永久居民,並且是水牛城大學(即今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的首任校長。</p><p><br></p><p> 第22任總統格羅弗 • 克利夫蘭(Stephen Grover Cleveland)在1854至1882年間在當地居住,並在1882至1883年任市長。</p><p><br></p><p> 第25任總統威廉 • 麥金萊(William McKinley)於1901年9月6日在水牛城舉辦的泛美博覽會上被一名無政府主義者行刺,8天後去世。</p> <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i>William McKinley被刺現場</i></b></p><p><br></p><p> 麥金萊去世後,副總統西奧多 • 羅斯福(Theodore Roosevelt)在趕往水牛城時還未知自己會做總統,他只憂心總統的安危,總統逝世後,他在一所私人住宅The Ansley Wilcox House的書房宣誓接任總統,成為美國第26任總統,盡管他沒有他的遠房堂弟小羅斯福總統有名,但老羅斯福總統在美國史上被評為5位最傑出總統之一。</p><p><br></p><p> The Ansley Wilcox House現為老羅斯福就任總統國家博物館,可惜我們因準備時間不夠,未能探訪,容以後再介紹。(<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詳見拙文《從水牛城走向白宮》、《歷史就是這麼回事》</span>)</p> <p><br></p><p> 威廉·麥金萊在泛美運動會遇刺身亡,還留下一個咒語。</p><p><br></p><p> 在上世紀90年代當地美式足球隊水牛城比爾(Buffalo Bills)連續4年在超級盃比賽中落敗後,有報章歸咎於「麥金萊之詛咒」,並以此解釋足球及冰球隊(Buffalo Sabres)從來無法贏得聯賽錦標的原因,這是後話。</p> <p><br></p><p> 水牛城的衰落是從20世紀後葉開始。1957年聖勞倫斯海道的開通,大湖河運被聖勞倫斯海運替代,鋼鐵等重工業向勞動力低廉國家遷移,特別是美國國家鐵路客運公司(National Railroad Passenger Corporation of the USA),即我們慣稱為Amtrak(英文美國America和鐵軌track組成的混成詞)的啟動,水牛城失去了鐵路中樞地位,人口即從1950年代的58萬人,急劇降落回復至上世紀初的30萬人,急減50%。</p> <p><br></p><p> 如今的Erie運河已經成為悠閑度假區,運河至水牛城則並入Little Buffalo Creek,再與Buffalo River交匯後,湧入Erie湖的懷抱,Little Buffalo Creek如今稱為Commercial Slip,今日我們駕船到交匯處,還能看到其遺跡。</p><p><br></p><p> 一座城市的興衰總令人悲愴感懷,好在水牛城再不堪也是歷史名城。依著尼亞加拉大瀑布,以及良好的教育基礎,至今轉變成教育和旅遊城市。據統計,水牛城每年大約有700萬遊客造訪。</p> <p><br></p><p><b>1812戰爭與水牛城</b></p><p><br></p><p> 講到水牛城,無法繞開的是1812戰爭。</p><p><br></p><p> 在加美兩國關系史上,1812戰爭、即第二次美國獨立戰爭、也是美國獨立後的第一次對外戰爭,這場長達2年半的消耗戰從1812年6月1日開始,到1814年12月24日結束。表面上看,美國是對英國宣戰,但英國軍隊裏佔半數以上是民兵,或者說是貴族莊園裏的家丁,以及印地安人部落的加入,某種程度上,更像是加拿大人保護領土的一場戰爭。</p> <p><br></p><p> 從1812到1813,基本上是美國軍隊佔據優勢,他們攻擊了英國北美殖民屬地下的加拿大各個省。</p><p><br></p><p> 1813年4月27日,美軍進攻上加拿大首府約克(即今多倫多),並放火燒毀了議會和眾多的民房,令很多平民在寒冬中露宿街頭,處於兵力劣勢的英軍從戰略上考慮,則死守肩負英軍補給線的聖勞倫斯河(Saint Lawrence River)重鎮京士頓(Kingston),令美軍不敢放肆。由於當時陸地交通不便,海軍對於美英兩國來說尤為重要,故此英美雙方都忙於造軍艦,其時在安大略湖,雙方海軍有過三次交手,但均未取得決定性戰果。</p> <p><br></p><p> 從1813年10月到1814年3月,英國在歐洲擊敗了拿破侖後,有機會掉轉頭來收拾北美殘局,於是調來更多的兵力,英美之間的力量發生逆轉性的變化,英國人因而佔領了美國的緬因州(State of Maine)。不過,在安大略湖雙方海軍曾有三次交手,但彼此依舊是沒有取得決定性戰果。</p><p> </p><p> 1814年,英國建成裝備有102門炮的戰艦「聖勞倫斯號」,憑借裝備上的壓倒優勢,完全取得了安大略湖的控制權。</p> <p><br></p><p> 同年8月24日,缺乏戰鬥經驗的美國民兵在首都保衛戰中被英軍徹底擊敗,使通向首都華盛頓的門戶洞開,時任美國總統詹姆斯·麥迪遜(James Madison)被迫逃亡到弗吉尼亞,美國人士氣大挫。英國人為報復美國人一年前焚燒約克,遂放火燒了華盛頓的總統府。被燒毀後的總統府後來重新維修,並刷成白色,固有「白宮」之稱。</p><p> </p><p> 英國軍隊雖然在東部表現出強有力的對抗,但在美國南部的路易斯安娜州(State of Louisiana)戰場、恰普蘭湖戰役(Battle of Lake Champlain)、巴爾地摩戰役(Battle of Baltimore)、新奧爾良戰役(Battle of New Orleans)中多次遭到挫敗,而美國海軍的強大也令英國海軍屢遭敗績。</p> <p><br></p><p> 「恰普蘭湖戰役」又稱為「普拉茨堡戰役」(Battle of Plattsburgh),在軍事歷史上也叫「麥克多諾大捷」。1814年9月11日,美五大湖區艦隊司令湯瑪士·麥克多諾(Thomas Macdonough)指揮14艘美艦同兩倍於己的英艦隊交戰,擊斃英艦隊司令,俘英艦4艘,從而消除了英軍從加拿大入侵的威脅。</p><p> </p><p> 這場戰役特別有意思。從配備上,英國艦隊有19艘之多,而美國只有16艘;在兵力配備上倒是旗鼓相當,水兵和海軍陸戰隊加起來各有800人;兵力差別是英國艦隊的火炮威力勝於美艦,但美艦速度快。</p> <p><br></p><p> 麥克多諾知道他的艦隊雖然處於劣勢,但在士氣和火炮上勝過英軍,他謀求在戰略上取勝,為此他將艦隊撤回普拉茨堡海灣,日夜操練,期待在狹窄的水域等待敵人,一旦喬治·唐尼(George Downie)指揮的英國艦隊來到這裏,以逸待勞的美國艦隊將迅速出擊。</p><p> </p><p> 果然,9月11日上午8點,唐尼率領的英國艦隊駕到,雙方實力相當,在狹窄的水面相遇沒有回旋的餘地,只好硬拼。戰鬥中一顆炮彈擊中了英軍旗艦的船長室,引發了大火,唐尼在皮膚都沒有被燒傷的情況下,竟然在第一時間被熏死了。這麥克多諾真是遇到了狗屎運,當然,他也好不到哪裏去,連續三次被對方的炮火打得失去知覺,清醒過來後繼續指揮戰鬥。</p> <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i>美五大湖區艦隊司令湯瑪士·麥克多諾(Thomas Macdonough)</i></b></p><p> </p><p> 唐尼是英國海軍最有經驗的軍官,他一死,英國海軍群龍無首,經歷1小時20分鐘,麥克多諾的旗艦薩拉托加號(Saratoga)和英國的旗艦Confiance號均受挫,此時麥克多諾把船錨砍去,讓風吹動薩拉托加號,於是薩拉托加號用未損壞的船面去對抗Confiance非常損壞的船面,Confiance無法回擊,就降下船旗。</p><p><br></p><p> 麥克多諾的戰術成功了,除了幾艘炮艇外,皇家海軍艦隊全軍覆沒。當英國受降官員步上薩拉托加號,將他們的指揮劍交給麥克多諾時,麥克多諾馬上以禮相迎,他說:「先生們,請把您們的劍收回到您們的刀鞘,您們配得起這把指揮劍。」</p><p> </p><p> 由於麥克多諾出色的指揮,所以恰普蘭湖戰役也叫「麥克多諾大捷」,這一戰奠定了美國海軍在大湖區的霸主地位。</p> <p><br></p><p> 而在陸地戰線,1814年7月3日,美國軍隊從紐約州水牛城渡過尼亞加拉河,奪取了英國屬地伊利堡(Fort Erie),並擊敗由英國將軍里亞斯(Phineas Riall)7月5日在奇珀瓦(Chippawa)發動的突擊。</p><p><br></p><p> 20日後,英美軍隊隨後在加拿大小鎮Lundy’s Lane再次開戰,史稱「尼亞加拉之戰」。此戰雙方軍隊損失慘重、精疲力竭,在隨後的三個月內彼此陷入僵局。</p><p><br></p><p> 至11月,美國有效地取得大湖區海域的霸權後,美軍於11月5日撤回尼亞加拉河的南邊。</p><p><br></p><p> 1815年雙方停戰,邊界恢復原狀,有效地結束1812年戰爭,加拿大從此走向安定繁榮。</p> <p><br></p><p><b>水牛城與「地下鐵路」</b></p><p><br></p><p> 「地下鐵路」(Underground Railroad)並非真的是一條鐵路,它是一條秘密通道,就像越戰時的「胡志明小道」一樣。</p><p> </p><p> 話說在19世紀初,歐洲各國和北美各地普遍存在著蓄奴制度。1834年,英屬殖民地廢除了奴隸制,北美英屬加拿大領地因而禁止蓄奴,這令加拿大成為美國乃至歐洲黑奴嚮往的勝地,大批的奴隸想盡辦法逃亡加拿地。盡管當地的生活環境惡劣、奴隸依舊地位受到歧視,但畢竟這是一個消除了奴隸制的社會。加上加拿大延綿不斷的國界線為奴隸逃亡提供了極大的可能。由此歷史可以看到,加拿大在文明的進程中,始終走在美國大佬前面,這是加拿大人值得驕傲的地方。</p> <p><br></p><p> 在1850年,盡管新生的美國已經走過了半個多世紀的建國歷程,但是南方各州依然是奴隸制。奴隸們工作繁重、生活艱苦、人格低賤。他們只能有三種命運:屈服、鬥爭和逃亡。因為沒有多少求生技能,大多數奴隸選擇了屈服。也有些奴隸選擇了逃亡。</p><p> </p><p> 據資料記載,在1850年前後20年間,至少有3萬名、甚至高達10萬名奴隸透過一個秘密渠道逃亡至加拿大。他們主要居住在上加拿大(即今日的安大略省),逃亡者透過水牛城,在多倫多、尼亞加拉瀑布和溫莎地區(Windsor)這個三角地帶落腳,當然也有人逃亡新斯科舍(Nova Scotia)、或者哈利法克斯(Halifax)、下加拿大(今魁北克)和溫哥華島,這個秘密通道,就是「地下鐵路」。</p> <p><br></p><p> 準確地說,「地下鐵路」是一個由一批具有犧牲精神的廢奴主義者組成的地下組織,「Underground Railroad」代表著白人、黑人、自由人和奴隸等志同道合者,他們為逃亡奴隸提供食宿以及一切逃亡的幫助。</p><p> </p><p> 講到黑奴逃亡史,在十八世紀末,十九世紀初,黑奴的逃亡路線多是從不同地點直達墨西哥或海外,但因為其時美國各州都有相應嚴厲的法律阻止黑奴,令到逃亡者的命運很不堪,成功率也很低。到了19世紀中,逃亡者選擇依賴「地下鐵路」組織逃亡,其中1850年到1860年為高峰期。據聞光1850年一年就有10萬人抵達加拿大。</p><p> </p> <p><br></p><p> 「地下鐵路」的路線是南起西班牙屬佛羅里達州(State of Florida),北至美加邊境的水牛城,黑奴只要抵達水牛城就看到了曙光。</p><p> </p><p> 這裏特別要強調的,所謂「地下鐵路」是特指具組織性的逃亡網絡,而非字面意義上的「地下」或是「鐵路」。</p> <p><br></p><p> 「地下」一詞用作喻意,即地下抵抗運動。「鐵路」是以鐵路為交流暗號。</p><p><br></p><p> 「地下鐵路」包括會面地點、秘密路徑、運輸、避難所和同情廢奴主義者的人員支持。參與人員基本上組成小型獨立組織,為了保密,每個逃亡者只知道沿途的一些會面「車站」,對周邊地帶知之甚少,他們通過安排好的路線從一個車站前往下一個車站北上。</p> <p><br></p><p> 「地下鐵路」不同的人,按照「鐵路」的暗喻扮演不同角色,各司其責。例如幫助奴隸尋找「鐵路」(組織)的人叫做「代理人」(或「牧羊人」);向導被稱為「售票員」;藏匿地點被稱作「車站」或「倉庫」;將奴隸們藏在自己家中的人被稱為「站長」;逃亡的奴隸被叫做「乘客」或「貨物」;鐵路的贊助人叫做「股東」,股東負責為站長提供金錢或補給;鐵路常被稱為「自由火車」或「福音火車」。逃亡奴隸使用聖經術語,將加拿大稱作「應許之地」或「天堂」,將俄亥俄河稱作「約旦河」,因為該地是蓄奴州和自由州的界線。</p> <p><br></p><p> 鐵路「售票員」的背景多種多樣,包括自由黑人、白人廢奴主義者、前奴隸(逃亡的或被解放的)和美國原住民;教會神職人員和會眾也常常參與其中,例如像貴格會(教友派)、公理會、衛斯理會、改革長老教會等;還有主流各派系,像循道宗和浸禮宗等。如果沒有得到自由黑人的支持,逃亡奴隸想要不受干擾地獲得自由幾乎是不可能的。</p><p><br></p><p> 為了降低被滲透的風險,許多地下鐵路的參與者只知道他們所負責的任務,對全盤局勢則不知情。「售票員」將逃亡奴隸從一個車站領到或運送到另一個車站,他們有時假扮奴隸,混進種植園。一旦到達種植園,售票員會將奴隸帶往北方。</p><p><br></p><p> 奴隸們逃亡時多半會在夜間出發,在每個車站間走約15至30公里。白天,他們會在「車站」或「倉庫」休息。車站常常位於教堂地板下的谷倉,或是山洞或河堤旁的洞穴。當逃亡奴隸在某一車站休息時,就會向下一個車站發出信號,通知站長。</p> <p><br></p><p> 美國康涅狄格州一位傳教士的妻子Stowe夫人寫過一部小說《湯姆叔叔的小屋》(Uncle Tom's Cabin),她的小說構思主要來自於一位逃亡奴隸Josiah Henson的自傳,Josiah Henson就是湯姆叔叔(Uncle Tom)的原型,他早年的奴隸生活構成小說的素材。</p> <p><br></p><p> 現實生活中的Josiah Henson在1830年,也就是他41歲時舉家向北逃亡,通過秘密通道一直逃到了自由之地──加拿大,之後他協助美國奴隸逃亡的積極組織者,幫助完善了被稱為「地下鐵路」的奴隸逃亡通道,他再利用自己的力量幫助安置來到加拿大的奴隸。</p><p><br></p><p> 加拿大一直視Josiah Henson為國家的驕傲。1983年,Henson上了國家郵票;1999年,他被指定為「國家歷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他在安省Dresden的小屋今天已經成為一處歷史遺產,對公眾開放,這又是另外一個故事。</p> <p><br></p><p> 美加歷史上,「地下鐵路」是一段相當重要的歷史。無數逃往者的故事,後來被費城的一位廢奴主義者威廉 • 斯蒂爾(William Still)記錄在1872年出版的《地下鐵路記錄》(The Underground Railroad Records)裏,以及之後還有相同題材的影視作品。</p> <p><br></p><p><b>蘇利文五兄弟與美國英雄價值</b></p><p> </p><p> 講到美國的海軍,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蘇利民兄弟」的故事。</p><p> </p><p> 時光倒流至上世紀的1943年1月12日,這天早上,居住在愛荷華州(State of Iowa)滑鐵盧鎮亞當斯街98號的愛爾蘭第一代移民托馬斯·蘇利文(Thomas Sullivan)正準備去上班,一輛黑色的轎車停在他家門口,車上走下三名海軍軍官,他們敲開了托馬斯的家門,一位海軍軍官對托馬斯說:「我有一些關於您孩子的消息」。在「二戰」時期,這樣的情景相當普遍,托馬斯很沈靜地問:「是哪一個?」軍官語帶悲傷地說:「是5個」。</p> <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i>蘇利文父母家外一次掛上5顆星</i></b></p><p><br></p><p> 這個消息確實給托馬斯以及他的太太阿萊塔一個沉重的打擊。</p><p> </p><p> 約瑟夫(Joseph)、弗朗克斯(Francis)、阿伯特(Albert)、麥迪遜(Madison)和喬治(George)是托馬斯和阿萊塔的5個兒子。</p><p><br></p><p>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美國海軍基地震驚了美國民眾,5兄弟中的一名好友在事件中不幸遇難,五兄弟決心加入海軍,為這位犧牲了的哥們報仇雪恨。</p> <p><br></p><p> 他們五兄弟中,老大到老五的年紀僅僅相差七歲,自幼形影不離,報名參軍後強烈希望能夠在一條船上戰鬥。</p><p><br></p><p> 由於當時的美國海軍原則上不允許親兄弟在同一艘艦艇上服役,他們為此還上書華盛頓的海軍部提出申訴,強調他們期盼「生死與共(We Stick Together!)」。海軍部最後被他們的熱情所折服,破例批準了他們的要求,將他們一同安排在1942年2月14日服役的、嶄新的亞特蘭大級輕巡洋艦「朱諾」號(USS Juneau (CL-52))上。其時五兄弟一同服役成了美國傳媒熱捧的話題,五兄弟的照片陸續登載在各種報紙雜誌上,成了美國內陸民眾懷著兄弟情誼舉家奔向大海,共赴前線的象徵。</p> <p><br></p><p> 資料顯示,「朱諾艦」在1940年5月27日開始建造,1941年10月25日下水,之後作為美軍海軍艦艇加入太平洋戰區同盟國部隊,參加「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p><p><br></p><p> 「瓜達爾卡納爾戰事」(日方稱第三次所羅門海戰)、也稱為「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或簡稱「瓜島戰役」,代號「瞭望臺行動」,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區同盟國部隊,於1942年8月7日至1943年2月9日期間,在瓜達爾卡納爾及其周圍島嶼進行的戰役。這是盟軍戰略計劃的一部分,目標是保護美國、澳洲和紐西蘭之間的運輸航線,也是盟軍在太平洋反攻的開始。</p> <p><br></p><p> 瓜達卡納爾島(Guadalcanal ),位於南太平洋所羅門群島的東南,長145公里,寬40公里,面積約6,500平方公里。原是太平洋上一個鮮為人知的島嶼,從1942年8月到1943年2月,美日雙方圍繞這個原先不知名的小島上一個草草建造的機場,進行了一場歷時7個月之久的血戰,在二戰歷史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章。以太平洋戰爭的分水嶺而名聞天下,這條狹窄的海峽也因布滿美日雙方艦艇的殘骸,得到一個恰如其分的外號:「鐵底海峽」。</p><p> </p><p> 1942年11月12日夜間,日本海軍中將阿部弘毅帶領以兩艘戰列艦為中心的強大艦隊企圖炮擊島上機場,由於指揮不當,美軍僅派出若幹巡洋艦和驅逐艦迎敵。「朱諾」號是參戰艦隊之一,戰鬥之激烈可想而知,其中指揮美國艦隊的兩名海軍少將先後陣亡,最終以沉重的代價,擊沉了日本戰列艦「比睿」號,確保了機場的安全。</p> <p><br></p><p> 「朱諾」號在開戰當初便將日艦「夕立」號打得烈火熊熊,但隨後被日艦「天津風」號發射的魚雷打成重傷,艦身極度傾斜,只能勉強前進,艦員們勇敢地堵漏,修復創傷,殊不知到了第二天早上,也就是11月13日上午11時,日本潛艇「伊-26」號向這艘蹣跚而退的軍艦發射了三枚魚雷,其中有一枚命中目標,軍艦被炸成兩截,在20秒中就葬身海底。</p><p><br></p><p> 「朱諾」號沉沒時,700名艦上官兵僅115人得以逃離殘骸,蘇利文兄弟中有3名得以逃脫,他們在海面上漂浮待救。悲哀的是,美國海軍延至數日後才開始展開救援行動,此時經歷負傷、嚴寒、飢渴,或者是鯊魚攻擊,只剩下15人,蘇利文兄弟中的大哥喬治·蘇利文原本也在其中,到了第8天,也就是11月21日,搜索的救援艦船終於趕到並救起幸存的14人,喬治·蘇利文卻不知去向,五兄弟因而全部陣亡。</p> <p><br></p><p> 蘇利文5兄弟的同時陣亡,在美國掀起了軒然大波。按照當時規定,美國家庭凡有成員在海外服役殉職,即在家門口掛上一顆星星,以資紀念與彰顯其為國犧牲,而蘇利文家一次就掛上5顆星,聞者見者無不動容。</p><p> </p><p> 美國總統羅斯福在聞知蘇利文五兄弟遇難消息後受到極大的震動,他在給五兄弟父母的信中寫道:「作為最高指揮官,我希望你們知道,全國人民同你們一樣悲哀……我們這些活著繼續戰鬥的人,必須堅信,這樣的犧牲是有價值的……他們面對死亡的勇敢和剛毅使我更加確信我們的人民不屈不撓的精神和決心。」</p> <p><br></p><p> 羅斯福還指示海軍部長將下一艘即將服役的艦艇命名為「蘇利文兄弟」號,這是最高統帥對一個普通美國家庭對國家忠誠、守信和自我犧牲精神的肯定。</p><p><br></p><p> 當時加利福尼亞州梅耶島有一艘排水量2,940噸的Fletcher級驅逐艦在建造中,原定名為「帕特南」,它隨即被改為「蘇利文兄弟」號(DD 537),於1943年2月加入海軍艦隊。</p><p><br></p><p> 「蘇利文」號從服役到日本戰敗投降的兩年裏,足跡遍及整個太平洋,先後參加過特魯克、菲律賓和沖繩等戰役,每次均表現出色、戰績不凡,而且在它整個22年的服役生涯中,艦上再無一名士兵陣亡。</p> <p><br></p><p> 1977年,「蘇利文兄弟」號(DD 537)退役後被移交給「水牛城-依爾郡海軍軍事主題公園」展出,這就是我們週末參觀水牛城的第一艘戰艦,這艘戰艦就如退去子彈的槍,撫摸著每一個金屬部件,你依舊能感受到戰火的灼熱。</p><p> </p><p> 戰後,美國人民和美國海軍並沒有忘記蘇利文一家對國家的忠誠和貢獻。</p> <p><br></p><p> 1944年,描寫蘇利文一門五傑的電影《戰鬥中的蘇利文兄弟》(The Fighting Sullivans)在美國上演。</p><p> </p><p> 1995年8月12日,被命名為「蘇利文兄弟」號(USS The Sullivans (DDG-68))的一艘伯克級導彈驅逐艦下水,主持下水儀式的是阿爾伯特·蘇利文的孫女――凱莉·蘇利文·勞斯琳,這是美國海軍阿利伯克級驅逐艦的第18艘,該艦於1994年7月27日在緬因州巴斯的巴斯鋼鐵廠安放龍骨,1995年8月12日下水,1997年4月19日開始服役,當天除了凱利·蘇利文主持服役典禮外,包括美國總統克林頓在內的數百名軍政高級官員蒞臨現場出席典禮。</p><p><br></p><p> 服役後的艦艇母港為佛羅里達州梅波特海軍基地,它配有「宙斯盾」綜合武器系統,可以在同一時間內執行防空、發射「戰斧」式巡航導彈、獵潛等任務。蘇利文一家成了這艘艦建造和被編入現役過程中不可分割的部分,五兄弟也成為艦員們的榜樣,他們的名言「我們永遠在一起」已經融進了這艘艦,並將伴隨著它駛向大海。</p> <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i>1944年拍攝的電影《戰鬥中的蘇利文兄弟》(The Fighting Sullivans)劇照</i></b></p><p> </p><p> 蘇利文5兄弟為國捐軀的故事一直被美國民眾所傳頌,在英雄的家鄉,還建有博物館,以此傳遞一個普通家庭的愛國之心。</p><p> </p><p> 史書記載,1942年11月,美國總統羅斯福還推動了國會一項立法,該法案明文憲定:同一家族的同胞兄弟不得全部上前線,以避免一個家庭的孩子全部陣亡,這個法案據傳被稱為「蘇利文法案」(Sullivan Act);美國軍方即有所謂的「僅存者政策」(Sole Survivor Policy)出爐,規定凡同一家族的直系親屬不得在同一部隊服役。</p> <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i>1942年1月13日,《華盛頓郵報》報道了蘇利文兄弟的故事。1942年11月13日,蘇利文兄弟的船在二戰期間在太平洋沉沒,他們被列為「失蹤」。</i></b></p><p><br></p><p> 但有研究者認為,事實上美國並沒有相關的法案。「蘇利文法」也成為「二戰史」研究者關註的問題。</p><p> </p><p> 筆者為此粗查了相關的法律記載,確實傳了近一個世紀的禁止同一家族的同胞兄弟全部上前線的「蘇利文法」並不存在,相同名字的法律是1911年的一個禁槍法。</p><p> </p><p> 不過,其實有沒有這個法例都不重要,因為美國軍隊確實按照「僅存者政策」這個指引,盡量禁止同一家族的人在同一部隊服役。例如美國海軍一份1942年的文件中就提及在珍珠港襲擊中亞利桑那號戰列艦上三兄弟同時犧牲,提出禁止長官要求多名家庭成員在同一艦船上或同一基地服役;1945年的文件規定當一個家庭的兩名或更多兒子犧牲,僅存的孩子如在海軍或海岸警衛隊服役(非危險性海外職務除外),經其本人或直系親屬提出申請可被送回或留在美國本土。</p> <p><br></p><p> 1999年由史蒂芬·阿倫 • 史匹柏(Steven Allan Spielberg)導演的《拯救大兵瑞恩》(Saving Private Ryan)講述美軍諾曼第登陸後,瑞恩家4名在前線參戰的兒子中,3個兒子在兩週內於海外各戰區陸續陣亡,孩子的母親在一天內接到三個兒子的死訊。而隸屬101空降師二等兵的小兒子詹姆斯·法蘭西斯·瑞恩,則在參與諾曼地的空降行動後下落不明,美國陸軍參謀長馬歇爾上將得知此事後出於人道考量,特令在法國前線作戰的美國陸軍遊騎兵組織一支8人小隊深入敵後,只為在人海茫茫、槍林彈雨中找出生死未卜的二等兵瑞恩,並將他平安送回後方,片中還特別提到了蘇利文兄弟。這部電影獲得當年71屆奧斯卡包括最佳導演等7項獎,同時奪得56屆「最佳導演」和「最佳影片」金球獎。</p> <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i>1943年,佛利茲·尼藍(左)和戰友傘兵傑克·佈雷爾一起在北卡羅來納州的馬克營地訓練。</i></b></p><p><br></p><p> 《拯救大兵瑞恩》改編自「二戰」真實故事,主角真正的名字是美軍第101空降師501團H連士兵佛利茲·尼藍(Fritz Niland),在美軍攻下卡倫坦(Carentan)數日後,佛利茲得知他在第82空降師的哥哥鮑伯在D日(D-Day)中陣亡,同時他在第4步兵師的另一位哥哥也在D日中陣亡於猶他灘頭,不久後法蘭西斯神父也來陣地中告知他的大哥(轟炸機的機組成員)在D日的同一周中於中緬印邊界被擊落(後來證實並未陣亡,只是成為日軍的俘虜,最後被英軍所救)。孩子的媽媽在同一天中同時接到三封兒子陣亡的電報,而佛利茲是家中剩下唯一生存的兒子,陸軍於是下令將他優先送回國。</p><p> </p><p> 可見,美國軍中確實在執行《單獨生還條例》,這是戰爭裏人性的一面。</p><p><br></p><p> 題外話,佛利茲·尼藍後來成為紐約州托納萬達市(Tonawanda)的一名議員。</p> <p><b>水牛城海軍公園的三艘軍艦</b></p><p> </p><p> 1812年戰爭告訴美國人,擁有強大的海軍是立國的根本。借助其時發達的工業技術,美國海軍在二戰中快速建立起龐大的艦艇群。二戰結束、冷戰消退後,大批戰力過剩的軍艦淪為廢鐵被拆解回爐,但一些有紀念意義的戰艦,則選擇停泊在不同的城市,成為戰爭史博物館。</p><p> </p><p> 位於水牛城的海軍公園(Buffalo and Erie County Naval and Military Park),是由一艘冷戰時期戰艦和二次大戰時期的戰艦和潛水艇組成,它們分別是克利夫蘭級輕巡「小石城」號(CL-92/CLG-4/CG-4 Little Rock),弗萊徹級驅逐艦「蘇利文」號(DD-537 The Sullivans)以及貓鯊(Gato)級潛艇「黃花魚」號(SS-246 Croaker),另外還有一輛在朝鮮戰場使用過的 M41 Walker Bulldog坦克、一架從蘇聯運回的P-39戰鬥機。</p> <p><br></p><p> 「小石城號」(CL一92)是第一艘以阿肯色州小石城命名的「克利夫蘭」級輕型巡洋艦,排水量10,670噸,1943年3月6日在克蘭普船「開工」,屬於「克利夫竺」級輕巡洋艦,次年8月27日下水,1945年6月17日服役,1976年11月22日退役,1977年1月1日被移交給「水牛城-依爾郡海軍軍事主題公園」作為博物館展出。</p><p><br></p><p> 「小石城」號最初建成時首尾各裝備2座三聯裝MK16型47倍口徑152毫米主炮,3座雙聯裝MK12型38倍日徑127毫米高平兩用炮,尾部有2部彈射器,可搭載4架水上飛機。</p> <p><br></p><p>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小石城」號僅服役了4年即退出現役,於1957年l月30日進人紐約船廠進行改裝。同年5月23日,「小石城」號重新分級為CLG一4,成為為數不多的火炮導彈巡洋艦之一。</p><p> </p><p> 1960年6月3日,改為導彈巡洋艦的「小石城號」(CLG-4)在賓夕法尼亞州費城海軍基地重新服役,全艦僅保留l座二聯裝主炮塔和艦橋前方的l座雙聯裝炮塔,其餘3座主炮和5座5英吋高射炮全部拆除,並加裝了大量的雷達,電子設備,後部L炮塔新裝了「黃銅騎士」(Talos)防空導彈發射裝置,並加裝了直升機平臺。</p><p> </p><p> 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小石城」號參加過韓戰,如今艦上還展出了韓戰期間戰艦停靠亞洲港口的照片。</p><p><br></p><p> 至於「蘇利文號驅逐艦」,之前說了是為紀念在瓜島海戰中陣亡於「朱諾」號輕巡洋艦上的蘇利文五兄弟,其故事哀婉而悲壯。</p> <p><br></p><p> 貓鯊 (Gato)級潛艇「黃花魚」號水面排水量1,525噸,水下排水量2,424噸。1943年12月19日下水,1944年4月21日服役。</p><p><br></p><p> 講到「貓鯊級潛艇」(Gato class submarine),這是美國海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使用過的一個潛水艇級別,屬於使用柴油引擎及電動機的傳統動力潛艇。它與後繼的巴勞鱵級(Balao class)與丁鯛級(Tench class),共同構成了第二次大戰時美國海軍的潛水艇艦隊主力。如同當時其他的美軍潛水艇,建造數量達77艘的貓鯊級潛艇,全都是以水中生物的名稱作為艦名。</p> <p><br></p><p> 貓鯊級潛艇繼承河豚級(Tambor class)潛水艇的設計,將其大型化並延長了水下及水面的續航距離。貓鯊級潛艇在「二戰」期間,主要是對日本和德國進行通商破壞,堵塞戰略物資運輸,成為戰爭勝利的幕後功臣。</p><p> </p><p> 在太平洋戰爭初期,由於珍珠港事件的嚴重損失,「太平洋艦隊」沒有足夠軍艦去阻止日軍咄咄逼人的攻勢,潛艇部隊(主要是貓鯊級)發起聞名的「狼群作戰」打擊日本通往太平洋諸島的交通線,給「太平洋艦隊」贏得寶貴的備戰時間,得以在後來「中途島海戰」、「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扭轉局勢,最終擊潰日本「聯合艦隊」。</p> <p><br></p><p> 在日美雙方陷入血腥的「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中,「太平洋艦隊」因為四次海戰(第一、二、三次所羅門海戰、聖克魯茲海戰)損失慘重,貓鯊級潛艇再度發揮巨大的作用,襲擊日本運輸艦隊,孤立該島日軍使美軍獲得最後勝利。</p><p><br></p><p> 有海軍歷史學者曾誇張地說:由於貓鯊級潛艇把日軍運輸線切斷了,「瓜達爾卡納爾的日軍後來不得不親手割稻為糧,因為已經沒有補給了。</p> <p><br></p><p> 除了打擊運輸線,貓鯊級在戰役場面表現也相當亮眼。菲律賓海海戰中「竹莢魚號潛艇」(USS Cavalla (SS-244))擊沉了日本海軍航空母艦「翔鶴」;「大青花魚號潛艇」(USS Albacore (SS-218))擊沉了航空母艦「大鳳」,在該戰役中取得比美國航空母艦更輝煌的戰績(航空母艦部隊僅擊沈一艘「飛鷹」號);而在「萊特灣海戰」(Battle of Leyte Gulf)中,「海鯽號潛艇「(USS Darter (SS-227))擊沉重巡洋艦「愛宕」;「鰷魚號潛艇「(USS Dace (SS-247))更是立下擊沉重巡洋艦「摩耶」的戰績。</p><p><br></p><p> 貓鯊級潛艇「黃花魚」號的功勞是在1944年8月7日擊沉了日本巡洋艦「長良」,1988年開始作為博物館展出。</p> <p><br></p><p> 日本海軍的「長良號」是輕巡洋艦,之所以叫「長良」是完全按照當時日本的規定,輕巡洋艦依河名來命名。長良川是以岐阜縣西部的大日嶽為源流,在農尾平原蜿蜒蛇行後註入伊勢灣,故命名為「長良」。</p><p><br></p><p> 「二戰」期間,日本海軍共建造了6艘這種500頓級的戰艦,被命名為「長良級」,而「長良號」是長良級輕巡的首艦。</p> <p><i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曾經耀武揚威的「長良號」</i></p><p><br></p><p> 「長良級」輕巡洋艦基準排水量為5170噸,速力36節,航續力14節 /時5000浬,裝備14cm50倍徑主炮七門、7.6cm40倍徑高角炮二門、61cm魚雷發射管八門、水偵一機、滑走臺一基。在這些裝備中,最大的優勢就是換上了61公分的魚雷發射管,這個改編令到該艦艇能發射威力驚人的「九三式酸素魚雷「,也就是後來震驚英美的「長矛」魚雷,這使得長良級更具備了艦隊決戰巡洋艦主力的地位。</p><p> </p><p> 中日戰爭爆發後,「長良號」被派到中國,支持日軍在廣東和海南島的登陸作戰。</p><p><br></p><p> 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開戰後,「長良」和「球磨號」組成第16戰隊,為第三艦隊主力,由高橋伊望中將指揮,連續參加了菲律賓、荷屬東印度群島的攻略。後在中途島之役中擔任第十艦隊的旗艦,在南雲中將的座艦「赤城號」被擊沉後,「長良號」升級為旗艦,並因此翻上了中將旗。</p> <p><br></p><p> 在中途島慘敗後,「長良號」轉戰所羅門戰區,參加了「所羅門海戰」、「南太平洋海戰」、「第三次所羅門海戰」等。</p><p> </p><p> 1943年2月,「長良號」轉往土魯克參與隊基地的輸送活動,並於當年7月15日在新愛爾蘭島卡比延(Kavieng)近海觸雷而受損。1944年6月,「長良號」擔任向沖繩輸送陸軍部隊的任務,當年8月7日,在九州天草西方10公里處,遭遇美軍的貓鯊級潛艇「黃花魚」號,被美軍的魚雷擊沉。</p><p> </p><p> 今日,當你在水牛城「海軍公園」登上貓鯊級潛艇「黃花魚」號潛艇時,撫摸軍艦上的每個部件,感覺恍如穿越回「二戰」,那種無言,直擊心靈。</p> <p><br></p><p> 在美國海軍史上,「貓鯊級潛艇」是值得大書特書的戰艦。戰爭結束之前,「魮魚號」(USS Barb SS-220)、「銀漢魚號」(USS Silversides SS-236)、「松鯛號」(USS Flasher SS-249)與「紅石魚號」(USS Rasher SS-269)擊沉了共計90,000噸以上的軍艦和船隻。戰後,各艦有不同的處理,有的被作為訓練軍艦和靶艦使用,也有些被美國轉移給其他盟國。在數量眾多的貓鯊級潛艇中,有6艘被美國保存下來作為展示用途,它們分別是:</p><p><br></p><p><b> 「竹莢魚號」(USS Cavalla SS-244)</b>:在德州加爾維斯敦的海狼公園(Seawolf Park)中展示。</p><p><br></p><p><b> 「海鱺號」(USS Cobia SS-245)</b>:在威斯康辛海事博物館(Wisconsin Maritime Museum)中展示。</p><p><br></p><p><b> 「鼓魚號」(USS Drum SS-228)</b>:在阿拉巴馬州莫比爾的戰艦紀念公園(Battleship Memorial Park)中展示。</p><p><br></p><p><b> 「鱈魚號」(USS Cod SS-224)</b>:在俄亥俄州克裏夫蘭展示。</p><p><br></p><p><b> 「黃花魚號」(USS Croaker SS-246)</b>:在紐約州水牛城展示。</p><p><br></p><p><b> 「銀漢魚號」(USS Silversides SS-236)</b>:在密歇根州馬斯基根(Muskegon)展示。</p><p><br></p><p> 「水牛城海軍公園」建於1977年,1979年7月4日開始對公眾開放。最早只有巡洋艦和驅逐艦,到了1988年增加了USS Croaker潛艇,在1989年,該潛艇進行了一次大修,令展品更逼近真實。</p> <p><b>電視劇《太平洋》與巴斯龍</b></p><p> </p><p> 由湯姆·漢克斯(Tom Hanks)、史蒂芬·斯皮爾伯格(Steven Spielberg)和加里·高茲曼(Gary Goetzman)等《兄弟連》(Band of Brothers)原班人馬共同擔任執行製作人拍攝的十集戰爭迷你劇《太平洋》(The Pacific),鏡頭對準參加了太平洋戰爭的美國陸軍三個普通士兵羅伯特·萊基(Robert Leckie)、約翰 • 巴斯隆(John Basilone)以及尤金 • 斯萊奇(Eugene Sledge)參加太平洋戰爭的全過程,在瓜達爾卡納爾島對日本的第一場戰役中,他們穿越了格魯徹斯特岬的雨林,跨過貝裏琉島(Peleliu)到達沖繩,進行了史上著名的「硫磺島浴血海戰」,最後他們三人終於在日本投降日回到了祖國。</p> <p><br></p><p> 《太平洋》基於《Helmet for My Pillow》和《With The Old Breed》兩本書以及一些訪談錄改編而成,耗資逾2億美元,超過《兄弟連》成為全美成本最昂貴的電視劇。</p><p><br></p><p> 劇中的John Basilone是「二戰」時期美國海軍陸戰隊的傳奇戰鬥英雄。他於1916年11月4日出生於水牛城,家中有10個孩子,他排行老六,父母是意大利移民。在加入美國陸軍之前,巴斯隆在一家鄉村高爾夫俱樂部做球童。1934年參軍之後,他在菲律賓服了三年役,並成為著名的冠軍拳擊手。</p> <p><br></p><p> 退役之後,他在馬里蘭州的Reisters鎮做了一個卡車司機,幹了幾個月後,他又回到馬尼拉,然後覺得海軍陸戰隊會比陸軍更適合他的發展,於是在1940年7月,巴斯隆在馬里蘭州巴爾的摩港加入了海軍陸戰隊,並先後在匡蒂科陸戰隊基地、帕里斯島海軍陸戰隊新兵站和勒瓊營(當時叫「新河」)接受訓練,之後被派往古巴的關塔那摩基地服役。</p><p><br></p><p> 1942年10月又隨軍前往南太平洋所羅門群島的瓜達卡納爾島,作為美國海軍陸戰一師第七團第一營C連機槍手,參加了太平洋戰爭中的關鍵戰役之一——瓜島戰役。</p> <p><br></p><p> 1942年10月24日,巴斯隆所在班在Lunga地區的陣地遭到了近3,000日軍的攻擊。日軍頂著美軍的重機槍,發起一波波的沖鋒。在接下來的48小時裏,全班15個人12亡,只剩巴斯隆和另外兩個傷號戰友。巴斯隆用兩挺機槍和手槍頂住了日軍持續的沖鋒。其中一挺機槍出故障後被巴斯隆親手修好。從24日一直到25日淩晨援軍到來的這段時間裏,巴斯隆不得不親自穿越火線到處搜羅彈藥以頂住攻擊,日軍死傷慘重,巴斯隆遂一戰成名。</p><p><br></p><p> 瓜島戰役結束後,巴斯隆被授予美國軍方最高榮譽:榮譽勛章,他是第二個獲此殊榮的海軍陸戰隊隊員。</p> <p><br></p><p> 在獲得榮譽勛章後,巴斯隆返回美國,並參加了戰爭債券募集活動。他的英勇戰績廣為流傳,故鄉小鎮水牛城在他回來時為他舉行了一次盛大的歡迎慶典,數千民眾、政府官員、演員以及媒體參加了在1943年9月19日舉行的這次慶典。生活雜誌、福克斯新聞等媒體對此進行了全國範圍的報道。</p><p> </p><p> 盡管巴斯隆在國內獲得了莫大的榮譽,但他仍想念他的陸戰隊戰友,並請求重返戰場。陸戰隊拒絕了他的請求,因為按照規定,獲得過榮譽勛章的戰士不能再上戰場。但經歷過數次拒絕並再次強烈要求重返戰場後,陸戰隊最終批準了他的請求。</p> <p><br></p><p> 1943年12月27日,巴斯隆在加利福尼亞州的Pendleton營地進行訓練。在此期間,巴斯隆遇到了她未來的妻子,Lena Mae Riggi,一個海軍陸戰隊的預備役女兵。1944年7月10日,他們結婚了,並在Lena父母位於波特蘭的洋蔥農場度過了蜜月。</p><p> </p><p> 巴斯隆重返陸戰隊後,被分配到了陸戰5師27團1營C連,參加了硫磺島戰役。</p> <p><br></p><p> 1945年2月19日,硫磺島登陸戰硫磺島戰役開始。巴斯隆作為排長,帶領戰友進攻紅色二號海灘。日軍在硫磺島上修築了大量精良工事,強大的火力壓制住了美軍的攻勢。巴斯隆獨身突進,摧毀了一座日軍碉堡,並率隊朝一號機場進發。途中他還幫助一輛陷入日軍雷地的坦克重返安全場所。在接近一號機場邊緣的時候,巴斯隆不幸被迫擊炮擊中陣亡。鑒於巴斯隆在硫磺島戰役中的出色表現,他被追授陸戰隊第二高的榮譽:海軍十字勛章。</p><p> </p><p> 巴斯隆後來被安葬於阿靈頓國家公墓,他的墓穴位置在12區384號Y/Z 23.5。</p> <p><br></p><p> 巴斯隆逝世後,被授予多項榮譽。美國海軍1949年將一艘Gearing級驅逐艦命名為 USS Basilone,該艦於1945年7月7日下水,12月21日正式服役。巴斯隆的遺孀Lena Mae Basilone進行了剪彩。</p><p><br></p><p> 巴斯隆的名字被用於很多陸戰隊的基地,比如通往Pendleton營地的巴斯隆路。</p><p><br></p><p> 2005年,美國郵政發布了一套郵票,用於紀念海軍陸戰隊的英雄,其中就有巴斯隆。</p> <p><b>結束語:國之魂</b></p><p> </p><p> 在參觀水牛城海軍公園的時候,我們自始至終被一種愛國主義精神所灼燒。盡管我們一直在暗示自己,美國不是你的祖國,他們在韓戰時還殺過你的同胞,但從蘇利文到巴斯隆,我們卻能穿越國家和民族,看到的是人類共同的價值觀:即不畏強權、不懼強盜、痛惡戰爭。</p><p> </p><p> 一個民族之魂的凝成,不是國家告訴人民怎麽做,而是人民為國家捨生而成。</p><p> </p><p> 歷史上,為君主歌功頌德的石碑微不足道,因為每個人心中,自有一座座英雄的豐碑。</p> <p> <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i>2016年4月初稿</i></b></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i> 2019年10月修改</i></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