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度量衡制度具有悠久的历史。它的起源和标准,记载不一。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颁发了统一度量衡的诏令,由官府监制成套计量标准器,发到全国各地。秦王朝统一的度量衡制为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所沿用,形成了我国计量科学独特的体系。<div><br></div> 如今我们使用的计量单位都与国际接轨。一年级时我们学习过长度单位、时间单位、人民币的单位。本学期第一次接触到质量单位:千克和克。<div><br> 如何让学生深刻而直观地了解质量单位,仅凭空中课堂的讲解、书上的图,理解显然是不够的。<div> 二年级数学组的老师们经过精心设计,举办了这次这次数学实践活动,在生活中探寻,在生活中学习质量单位。</div></div><div><br></div> <font color="#167efb">第一步:课前生活大调查------寻找“身边的质量单位”</font> 好佩服孩子们!火眼金睛,生活中有许多物品的包装上都印有“千克”或“克”这样的单位。 <font color="#167efb">第二步:专题研究:1千克有多重?掂一掂1千克的物品。</font> 经过估计——寻找——确认的过程,孩子们发现,生活中1千克的物品可真不少。两瓶500ml的矿泉水是1千克,2袋500克的盐是1千克,5盒牛奶、六七个苹果大约也是1千克。 <font color="#167efb">第三步:1克有多重?掂一掂1克的物品。</font> 用手掂一掂,和1千克相比,1克原来这么轻啊,放在手上仿佛没有质量似的。一枚2分硬币、一张纸巾、几粒豆子都大约是1克。 <font color="#167efb">第四步:估一估物品的重量,并用秤验证一下。</font> 体会过了1千克和1克,我的小手仿佛就是一杆秤,掂一掂,估一估,再用各种各样的秤验证一下吧~ 体验活动告一段落了,但是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用数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却将伴随我们一生。<div><br><div> 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手开始。生活暨学习,生活暨课堂,我们乐在其中!</div></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