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20年3月颁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意见》,就加强劳动教育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实施路径、支撑保障等重大问题做出了明确规定,为我们加强劳动教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政策和法律依据。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开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意见”的文件精神,长清区第二实验中学初二年级开展“劳动教育,使生命更有意义”劳动实践活动<div>众所周知,劳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正如列夫·托尔斯泰所说的:“幸福存在于生活之中,而生活存在于劳动之中。”成长与学校内的学习和发展息息相关,也离不开劳动教育。</div> 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在校每日常规运行中渗透劳动教育,班级坚持卫生清理制度,每天按时早中晚三次清理卫生,教室桌椅、书架、水杯架、卫生工具等安排专人负责,摆放整齐有序,所有角落打扫得干干净净,达到地面干净无纸屑,无杂物,无卫生死角。学生积极参与校园卫生保洁和绿化美化,班级学生认领绿植或责任区,予以精心呵护。通过校园劳动,学生体验到劳动之美,感悟付出的成就感,体验劳动的辛苦,从而提升学会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公德意识。 <div>通过校园劳动,学生体验到劳动之美,感悟付出的成就感,体验劳动的辛苦,从而提升学会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公德意识。<br></div>在家庭生活中,给予孩子做家务的机会,让学生熟悉身边的各种家务,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分担父母的劳务,减轻父母负担,懂得感恩家人的付出。在动手动脑中发展智慧,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交往与合作,学会健康生活,分享劳动的快乐,逐步养成爱劳动的习惯,增强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的担当意识,形成阳光、自主、独立的个性品质,从而拥有获得幸福的能力。 劳动不仅是教育,更是成长。在汗水与坚持中培养奋斗的精神,通过劳动,尽情挥洒汗水;通过劳动,培养不懈精神;通过劳动,学会团结协作。用坚持与汗水,在劳动中不断成长,用劳动抒写美好的未来。我们深信,只有通过汗水,有老茧和疲乏人的劳动,人的心灵才会变得敏感、温柔。通过劳动,人才具有心灵去认识周围世界的能力。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落实以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渠道,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式。 <div><br></div><div><br></div> 中华民族吃苦耐劳的精神,坚韧不拔的品质是我们生活的精髓,不能随意丢弃。通过劳动实践这个基本途径,在学生德育教育中播下劳动意识的种子,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及手脑协调的能力;提高学生设计、实践、制作作品的能力;提高学生创新发明能力;培养学生对美的感悟和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和科学素养,让学生在劳动教育的过程中收获健康、收获温暖、收获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