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盛夏季节,天气炎热,由于气温和湿度的相继升高,各类细菌、病毒生长繁殖的速度也大大加快,水源、食物、环境极易被污染,容易导致一些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此外,夏季昼长夜短,夜晚入睡不开空调则令人辗转难眠,白天、晚上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间,加之喜食生冷食物,夏季也成为肠道疾病和蚊虫感染病的高发季节。</p><p>夏季常见的传染病</p><p>1、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p><p>2、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p><p>3、手足口病</p><p>4、猩红热</p><p>5、流行性腮腺炎</p><p>6、乙型脑炎</p><p>7、狂犬病</p> <p>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p><p>是志贺菌属(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志贺菌经消化道感架人体后,引起结肠黏膜的炎症和溃疡,并释放毒素入血。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黏液脓血便,严重者可引发感染性休克或中毒性脑病。一些被污染过的食物或生活用品,将污染通过手,再经口使人感染。人群对痢疾杆菌普遍易学龄前儿童患病较多,大多与不良习惯有关!</p> <p>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p><p>诺如病毒传染途径是诺如病毒污染的鱼贝及隔日食物或病人的粪便、吐物物,引起的腹泻,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等特点,是引起非细菌性腹泻暴发的主要病因。诺如病毒以肠道传播为主,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感染者发病者,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儿童主要症状为呕吐,成人主要点症状为腹泻,24小时内腹泻4次~8次,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无黏液脓血。</p> <p>手足口病</p><p>是一种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以临床</p><p>症状命名的传染病,常见的肠道病毒为</p><p>EV71型和CoxA16型,5月至7月为高发</p><p>季节。手足口病传播途径较多,人群普遍</p><p>易感,以婴幼儿和5岁以下儿童等为多</p><p>发。手足口病感染初期一般表现为:手、足、口、臀部皮疹,极少数重症病例早期可能没有皮疹,表现为嗜睡等症状,随发展进而可出现嘴唇青紫,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的可导致死亡。</p><p><br></p> <p>猩红热</p><p>是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小儿常见的</p><p>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小儿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源为病人和带菌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偶可经接触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少年多发。以发烧、咽峡炎、典型的皮疹、杨梅舌为主要症状。</p> <p>流行性腮腺炎</p><p>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简称腮腺炎或流腮,俗称“痄腮”。本病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尤以5</p><p>岁至9岁的儿童最多见;以鼻咽部分泌物的飞沫等为传播途径,表现为发热,体温升高可达39度至40度;腮腺肿大,表现为以耳垂为中心的整个肋腺呈弥漫性肿大的特征,并可波及颌下区;肿胀区较软,有胀痛,张口或咀嚼时疼痛加重;腮腺导管口无红肿,挤压无脓液。发病时,患者两側腮腺同时肿大者占70%~75%,若不及时治疗,可进一步发展成脑膜炎、胰腺炎、腎炎、睾丸炎、卵巢炎等。</p> <p>乙脑防控</p><p>注意防蚊灭蚊,预防乙脑发生。进入夏季,蚊虫容易滋生,蚊虫密度逐渐增多,许多传染病可以通过蚊虫叮咬人进行感染传播,因此从7月份开始流行性乙型脑炎等虫媒传染病进入流行季节。当人体被携带乙脑病毒的蚊子叮咬,经过潜伏期后,患者可出现持续性高热,伴有头痛返吐、意识障得、抽筋、颈项强直性乙型脑炎症状。家长要注意做好防蚁灭蚊工作;如出现乙脑疑似症状时,早去就医,以免贻误病情!</p> <p>狂犬病</p><p>狂犬病暴露是指被狂犬、疑似狂犬或者不能确定健康的狂犬病宿主动物(多见狗、猫等)咬伤、抓伤、舔舐粘膜或者破损皮肤处,或者开放性伤口、粘膜都能感染狂犬病病毒!夏季也是动物致伤的高峰季节,提高自我防范意识,避免被猫狗抓伤,预防狂犬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