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里木湖、伊犁、巴音布鲁克自驾游

lzq

<p> 2020年7月5日晨从昌吉出发,历时5天,于7月9日晚返回昌吉,对以下景区进行了旅游:</p> <p>一、赛里木湖(2020.7.5.)</p><p><br></p><p>赛里木湖(Sayram Lake):省级旅游名胜景区,第五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是新疆海拔最高、面积最大、风光秀丽的高山湖泊,又是大西洋暖湿气流最后眷顾的地方,因此有“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泪”的说法。</p><p><br></p><p>赛里木湖古称“净海”,位于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博乐市境内北天山山脉中,紧邻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霍城县,湖面海拔2071米,东西长30公里,南北宽25公里,面积453平方公里,蓄水量达210亿立方米,湖水清澈透底,透明度达12米。</p><p><br></p><p>赛里木湖原本没有鱼,1998年从俄罗斯引进高白鲑、凹目白鲑等冷水鱼养殖,2000年首次捕捞成品鱼,结束了赛里木湖不产鱼的历史,经过十年的发展,已成为新疆重要的冷水鱼生产基地。</p><p><br></p><p>赛里木湖景区共划分为环湖风光游览区域、草原游牧风情区域、生态景观保育区、天鹅及其他珍稀鸟类栖息地保护区、旅游综合服务区、原生态环境保持区等6个功能区。确定了赛里木湖中央核心部位水体、西海天鹅湿地草甸水体栖息地、查干郭勒冰雪生态探险景区3块特级保护区。2018年4月13日,入围“神奇西北100景”。</p><p><br></p><p><br></p> <p>二、特克斯县八卦城(2020.7.7.上午)</p><p><br></p><p>新疆伊犁州特克斯县因八卦布局而闻名。八卦城呈放射状圆形,街道布局如神奇迷宫般,路路相通、街街相连。同时,八卦城具有浓郁的民俗风情、厚重的历史文化和秀美的自然风光。</p><p><br></p><p>特克斯是一座“天地交而万物通,上下交而万物同”的城市;这是一座被上海吉尼斯总部授予“现今世界最大规模的八卦城”的城市;这是一座历史上塞种、月氏、乌孙、回纥、突厥、蒙古、柯尔克孜、哈萨克、维吾尔、汉等22个民族的人民都曾繁衍生息的城市。</p> <p>三、琼库什台(2020.7.7下午)</p><p><br></p><p>琼库什台村</p><p><br></p><p>琼库什台村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特克斯县喀拉达拉乡,在2010年12月13日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琼库什台村距离县城90公里,是一个有300多户、1700多人的牧业村,村内居民以哈萨克族为主。村庄四面环山,房屋依水而建,村里人畜饮水及生活用水均来自库尔代河,河谷较宽,常年水流不止。村民利用水力发电解决了用电问题。该村的建筑多为木结构,是伊犁河谷保存完好的一个木构建筑群,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p><p><br></p><p>2019年7月28日,琼库什台村入选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p> <p>四、喀拉峻(2020.7.7)</p><p>喀拉峻草原夏季水草丰茂,气候凉爽,蚊蝇少,对牲畜抓膘十分有利,每年约有30多万头大小牲畜来这里度夏。这个草原不仅大,而且草质优秀,牧草大多是优质的禾本科、豆科、菊科植物。上世纪80年代初,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专家和官员到这里考察,经评定,认为这里是世界上少有的第一流天然草场。牧草的覆盖率占草原的90%—100%,草层高度达65—100厘米,产草量和载畜量在伊犁地区均是名列前茅。据传,哈萨克人对这片草原还有“汗加伊寮”的说法。“汗”是国王、郡王的意思,“加伊寮”是指夏牧场。另一层意思是,“汗”代表草原的等级,冠以“御用”的草原。相传,乌孙王曾把这片水草丰茂的草原作为夏牧场,为这片草原赋予了更多的神秘色彩。</p> <p>五、巴音布鲁克(2020.7.8.)</p> <p>巴音布鲁克草原:旧称 裕勒都斯草原、珠勒都斯草原、尤鲁都斯草原,因为主要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西北的巴音布鲁克区境内,亦称巴音布鲁克草原,在裕勒都斯河流域。</p><p>巴音布鲁克蒙古语意为丰泉——“丰富的泉水”,它是天山山脉中段的高山间盆地,四周为雪山环抱,海拔约2500米,面积23835平方公里,草原地势平坦,水草丰盛,是典型的禾草草甸草原,也是新疆最重要的畜牧业基地之一。那里不但有雪山环抱下的世外桃源,有“九曲十八弯”的开都河,更有优雅迷人的天鹅湖。</p><p>明朝和清朝前期,裕勒都斯河流域主要是漠西蒙古里辉特部游牧带。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安置了渥巴锡率领东归的土尔扈特蒙古部。</p> <p>六、进入独库(2020.7.9.)</p> <p>独(山子)库(车)公路,即217国道独山子至库车段。独库公路北起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纵贯天山南北,南端连接阿克苏地区库车市,全长561公里。由于其过半以上地段横亘崇山峻岭、穿越深川峡谷,连接了众多少数民族聚居区,因此被《中国国家地理》评选为“纵贯天山脊梁的景观大道”。</p><p>1983年9月建成通车,使得南北疆路程由原来的1000多公里缩短了近一半,是中国公路建设史上的一座丰碑。为了修建这条公路,数万名官兵奋战10年,168名筑路官兵献出了宝贵的生命。</p><p>独库公路地形特殊,急弯陡坡较多,有280多公里的路段在海拔2000米以上,受天山山区冬季降雪、结冰等自然因素影响,一年仅开放五个月,每年9月底到次年5月会实行长达7个月的冬季交通管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