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炎炎的夏日,热浪翻滚。</p><p> 2020年7月6日,寿光世纪小学全体语文老师相聚301教室,参加了主题为:“直击成长中的痛点培训交流会暨2020年暑期全体教师培训会”。这次培训,是一次难忘的充电机会,由衷感谢领导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提高的平台。以鲜活的实例、丰富的知识内涵和精湛的理论阐述打动了老师们的心,使我们的思想重新焕发了激情,燃起了斗志,确实感到收益匪浅。</p><p><br></p><p></p><p><br></p><p> </p> <p> 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师队伍的整体提升是确保学校持续辉煌的根本。教师成长是建立在教师自觉、努力学习的基础上,学习カオ代表竞争力。看,老师们听的多认真👍🏻,每一位老师都有自己深刻的体会。</p> <p> 孟祥菊 :基于课堂,聚焦教学痛点。阅读理解不深入是学生也是老师的学教痛点,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力?曹文轩说过,阅读是第一位的,如果离开阅读,谈其它任何问题谈任何话题几乎都是没有意义的,一切问题的解决,都必须建立在对书的广泛而深入的阅读之上, 语文学习也好,作文写作也好,一切、一切都要回到阅读之上。在教学中加强阅读策略指导,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基于这样的认识,统编教材从三年级起,每个年级编排了一个“阅读策略”单元。要充分发挥这类单元的教学作用,教师必须对阅读策略有正确的认识,探索研发相关的典型课例,并从中提炼有效的教学流程。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应精选适用的阅读材料,保证学生阅读的流畅性,依据学情,预设示范策略的时机,巧妙安排阅读分享活动,让学生通过反复练习,形成自觉使用策略的行为习惯。阅读是一个非常消耗意志力的过程,对于理解力较差的学生来说,不仅读起来很困难、很烧脑,还很容易打击他们的信心。所以,刚开始的时候,读自己最感兴趣的书,再循序渐进、逐渐找到方法、慢慢增加难度。不要把阅读当作是学生自己的事情,老师、家长多和孩子交流。交流的时候,不要陷入无谓的争论。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通过交流,孩子会发现不同的思路、为自己开阔眼界、开启多元化视角,阅读理解力也会慢慢提高。</p> <p> 张慧君:语文课标中提倡“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但如何指导孩子有效的阅读、进行阅读思考应该是老师们普遍疑惑的问题。东明学校语文老师基于课堂,聚焦语文阅读的“痛点”,从“读什么——怎么读——读得怎么样”入手,精准定标,规划阅读的方案和内容,通过对比、主题阅读,推荐阅读书目,丰富教材内容;聚焦策略,提升阅读品质,让学生从读文本深入到读生活、读社会;并通过设计挑战性任务单、“小手帐”策略,让阅读过程有迹可循,使阅读从文本走向生活。阅读不能只泛泛地谈“开卷有益”,还要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根据书籍的特点,优化问题、任务、活动的设计,帮助学生会读、读懂、读好,培养阅读的关键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p> <p> 李培培:通过聆听今天下午的培训,自己受益匪浅,在我们的教学中,我们要针对新问题不断展开新研究,要注重发展孩子的思维能力,拓展孩子的思维深度,在这过程中注重研究方法,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进而让自己的教学充满特色。</p><p> 我们在教学中要从多角度开展学生的综合性学习,根据学科的特点,开展多种有意义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孩子的学习素养。</p><p> 我们要追求理解的真阅读,在课堂中遵循教学评一致的落实,在阅读中要优化我们的阅读结构,完善阅读课程,优化阅读资源,提升阅读品质。</p> <p> 李丹:今天下午听了潍坊明德学校老师们“问题解决”的报告,我感受颇多。</p><p> 首先是英语学科的“挑战性任务单”。一张任务单中,预习会让学生知道自己的知识薄弱点;用打对号的方式来区分,会与不会之间不再模棱两可,进而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专心学习。在课堂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可以让会的同学当小老师,双方在教与学中互相受益。</p><p> 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学习,让我感到耳目一新。语文课文并非千篇一律,有科普类,也有故事性强的。老师们通过多种方法,学一篇课文,掌握一种课外知识。从课内转到课外,从语文学科到其他学科,学生不仅学会了学习,更学会了生活。包罗万象的大千世界,我们从课本上学到的不过是沧海一粟,剩下的,则需要老师带领大家去探寻。这种方式,可以更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语文的乐趣。</p><p> 老师们的分享都特别精彩,而我今天学到的也很多。让学习活起来,不刻板;同学之间的分享交流互帮互助比老师讲台上的口干舌燥更有用。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也不断发掘语文教学中的乐趣,让我的学生爱上语文。</p><p> </p> <p> 房萍萍: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重视阅读结果而轻视阅读过程和理解,缺乏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p><p> 通过开发思维可视化工具,指导学生有效阅读。首先是挑战性任务单。任务单具有层次性等特点,学生学到阅读方法后可以通过任务单来进行学习方法的迁移和运用;其次是“小手账”创生阅读策略。1.动静相宜,改变学生安静阅读的方式,开发读、写、画、说等方式,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阅读;2.拾级而上,从低年级到高年级阅读有一定的层次性,而同一手账的前后也有层次性,也是日积月累体现。3.理趣共生,学生边读边记录,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小手账”使学生完成了与自我、同伴、文本的对话,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能力。</p><p> 多元评价体系的建构,能够使老师理性的评价学生、学生客观的评价自己、家长参与其中,为下一步阅读的开展以及终身阅读奠定了基础。</p> <p> 李学娟:今天下午,我们全体语文教师在301教室参与观摩了潍坊东明学校“问题解决”教师主题教研活动。通过观摩,我深刻体会到了理解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因此,在阅读时,教师要竭尽全力引导孩子理解文章和书籍的含义,引导学生勤于思考,努力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要想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那就离不开方法的支撑。因此,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教给学生切实有效的阅读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以让学生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换言之,理解深化阅读,只有学生的理解能力提高了,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才能得到更好的提高。总之,“得语文者得天下,得阅读者得语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任重而道远。</p> <p> 桑志玉:今天下午参与观摩潍坊东明学校“问题解决”教师主题教研。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所谓“有法”是指不同学科的教学有一定规律可循;所谓“无定法”是指在具体的教学中并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固定不变的万能方法,一切都因人、因境而定,所以,最终还得是“贵在得法”。今天下午汇报的几位老师都找到了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方法。比如,学习任务单教学法是帮助学生个性化学习的一种有效方式,也是教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了解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依据;综合性学习实践研究在语文学习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力和实践力。不论哪种教学方法,都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去探究学习,围绕问题开展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展示以及评价的教与学模式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能有效打造高效课堂。</p> <p> 任艳华:听了下午的报告,让我学到了很多,也在思考。每一个知识点对孩子们的学习理解,是有一定难度的,那知识点的迁移运用,也就成了难上加难,也是重难点中的重难点了。报告中利用活动设计的多种形式,让孩子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理解,来达到学习效果的高效,一是调动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二是孩子们对知识点的掌握运用也扎实了。钻研教材不厌多,研究学情不厌烦,多琢磨,多尝试,让课堂活起来。课堂活动的组内互批,纠错改错,错题整理,看似简单又繁索的过程,其实是一种习惯的养成,也是错题梳理改正的有效方法,孩子们在互批自改的过程中,养成了习惯,学会了分析积累,同时也凝聚了集体精神!</p> <p> 老师们的收获颇多。我们知道,做一个好老师就要从教学实际工作出发,坚守高效课堂的理念,扎实做好教学工作中每个环节,决不姑息,持之以恒,定会有所收获。</p><p> 在这宝贵的时间里,我收获了知识,藉慰了情感 ,升华了灵魂。“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p> <p>编辑人:李金霞</p><p>审核人:张慧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