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时 律吕调阳

岳洁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十二班 第10课时 </div> 尊敬的各位学长,大家晚上好,我是蔡红铮老师,又到了字字乾坤千字文传习社预备师资营的授课时间,很高兴能够和大家继续分享源解千字文,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千字文的第八课,律吕调阳。<br><br>大家都反映,四个字一节课的内容太多了,一些整理音频的学长甚至提出能不能几个人一起整理,看来学习的热情不减。因为我们是师资预备营,是为了培养能够分享教学的千字文教育工作者,所以不仅是简单的了解字源、构字,更重要的是了解每个字背后的文化,不仅是教授知识,更要让大家能够积淀厚重的文化底蕴,谢谢大家的认可,今天我们还是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来学习律吕调阳这四个字。<br><br>请大家准备好笔,准备好纸,做好笔记,请保持周围都是安静的,让自己能够在线,及时去聆听,还是要提醒大家对照PPT学习,因为很多的文言和生僻字需要对照认识,如果有语音条,不能够马上理解,建议大家停下来反复播放,反复听,懂了再继续往下学习,确保学习效果,现在我开始讲课,大家准备好了吗? 律吕调阳是古代用律吕来校订音律,协调阴阳,我们又涉及到了关于阴阳,中国人最讲究的是阴阳平衡,上节课闰余成岁,是把每年阴阳历差的10或11天积累起来,成为一个月叫闰月,加入一年中成为闰年,闰年呢,有13个月,这是对阴历和阳历做闰调频。<br><br>我们了解了,农历用19年七个闰月调频阴阳历,那我们今天讲的律吕调阳呢,是古代用代表阳的六律和代表阴的六吕来校订音律,协调阴阳。律吕调阳是用六律和六吕订乐音,正四时,那在《汉书﹒律历志》中讲律有12阳,六为律阴六为吕,皇帝之所作也。<br><br>其实是皇帝的乐官伶伦所作,黄帝打败了蚩尤,兼并了炎帝及其他部落,成为中国的首任天子,他开启了中华文明,所以我们认为啊,不管是嫘祖教养蚕、胡曹制衣、仓颉造字、伶伦作乐、大挠造甲子、隶首定算数、岐伯做医学,这些文明都是从黄帝开始的,这些人呢,都是皇帝的官,那我们今天学习的律吕调阳就是皇帝的乐官伶伦作月的贡献。<br><br> 传说黄帝的乐官伶伦是发明律吕,据以致乐的始祖,在吕氏春秋中记载,伶伦取长三寸九分的竹子吹响,以他的声音做基本音,定为黄钟之宫,以此为标准制成长度不同的12管,分为六阴六阳两组,六根单数的数阳叫六律。六根偶数的数阴叫六吕。六律之首为黄钟,六吕之首为大吕,所以呢,音乐有黄钟大吕之称,这就是伶伦作乐,皇帝啊,让伶伦自大夏之西昆仑之阴取竹子好吹响之后,以不同的长度订乐音。<br><br>那用六律和六吕如何能够调频阴阳应和四季呢,伶伦啊,把最长的这根管子定为黄钟,有九寸长,九是阳之变,有穷究万物之意,九又代表天,黄忠也代表天。那把12根管子呢,按长短次序排列好,上面的管口平齐,下面呢按顺序长短不一的排不起来,然后把这些主管插到土里。<br><br>主管是空的,里面挂满用芦苇灰芦苇膜烧成的灰,这种飞灰最轻,叫葭莩,把里面装满葭莩,把这些管子埋在西北的阴山,西北面呢太阳是从来晒不到的地方,一年四季看不到阳光埋在山的西北面呢,还要拿布幔遮盖起来,上面呢,再盖上房屋,以确保不被风吹到,那在这样的地方,这些管子埋在地里干嘛呢,用来候地气。<br><br>到了冬至地气就有了变化,大家都知道冬至这一天白天最短黑夜最长,但是从这一天开始呢,白天就越来越长,阳气就升起来了,所以从这一天开始,地上的阳气就动了,所谓冬至一阳生。阳气一生,那个最长的九寸的管子里的飞灰啊,葭莩。就被这个地气震动的飞了出来,发出嗡声,这种声音就叫黄钟,这个时间就是子时,节气就是冬至,用这种声音来订音乐的调,同时呢也可以用来定时间,用来调物候的变化,所以叫律吕调阳。<br><br>那这里的律吕呢,就是指定调用的律管和吕管,律为阳,吕为阴。<br><br>好,了解了律吕调阳,接下来我们进入汉字教学的环节,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第一个字是律吕调阳的律字,刚才我们已经了解到律的本意呢,是校正乐音标准的管状的竹子,以管的长短来确定音阶,从低音算起成奇数的六个管叫律,成偶数的六个管叫吕,这12个管统称12律。<br><br>所以律呢,是阴律乐律所应遵循的标准,到今天,法律纪律都是指人们要遵循的标准规则。<br><br>再讲律字之前呢,我们先来了解一个字,这个字呢,是建设的建,今天我们都知道律的右面这个部分和建设的建的右面这个部分呢,是一样的,《说文》讲,建,立朝律也。这个建呢,就是指确定当朝的法律制度。<br><br>建字呢,强调的左边,强调的是长久之意。<br><br>在约注中,讲:“志明者即以法律为于天下之本。”所以呢,不管是萧何佐汉作律九章,还是子产相郑而铸刑书都是历朝律。<br><br>律既定矣,期于永行。制定了这个都希望长期的长久地执行下去,这就是建啊,最重要的建构一个国家最重要的建构,那么这个律呢,他的目的是什么?制定律例,要让所有的人都来遵守,所以法律制定后呢,要均布于天下,以遵守那么《说文》讲:“律,均布也。”<br><br>造这个字的时候呢,就是要写下来规章、制度、条例,让所有的不遵守、不统一的都能够遵照这个标准来执行,目的是以期长久,所以律字最早的构字我们来看一下。 我们先看右边这个聿字,在这个方块儿里头,PPT放框里头,手,手大家已经认识了,手拿着毛笔,所以这个字念聿,聿《说文》:“所以书也。”本意呢,就是比甲骨文的这聿字就是手拿着笔的形状。<br><br>左边是彳,彳呢是十字路口的一半,半边路有行走之意,右边聿为笔,手拿着笔。律字,左边是行走之意,右边是笔,告诉我们法律法令制定需要以笔书写,而颁行天下遵行,所以律就是用笔写下来规定所有人都要走的路,这就叫律。<br><br>接下来,我们学习律字的文化。 律文化部分,我们首先要了解关于六律。律呢,指音律乐律,古人按乐音的高低分为六律和六吕,合称12律,在《尚书·舜典》中讲:“声依永,律和声。”律就是指六律和六吕,当依声律以和乐。<br><br>了解了12律是乐音的统称,六律代表六个阳音,这是对律最早的了解。接下来呢,我们了解文化第二个部分讲,律,均布也。<br><br>法律制定后,要均布于天下,所有的人都要公平的去执行和遵守,让天下遵循,所以讲均布也。<br><br>那我们最为强调的律呢是自律,在中国的文化中,慎独是君子的最高要求,叫君子必慎其独也,真正的读书人强调的是慎独和自律,哪怕没有外在的法律要求,我们都要自己去约束自己,让自己去符合这个世上的天道和人情,这样的话,我们的人生才能过得安稳舒适,所以孔子在论语为政中说,70而从心所欲不逾距,就是告诉人们真正能够活得自由和快乐,实际上是符合了规律,不违反公德。<br><br>律也指佛家的戒律,成为佛教的宗派之一,最严格有非常严格的受持规定的教律宗。<br> 接下来我们对律字的课堂教学,做一个完整的梳理,首先造字,律,指制度,左边彳有行走之意,右边聿为笔手拿着笔形,法律制定需要以笔书写,而颁行天下遵循,所以是用手拿笔写下来的路,就叫律。那文化部分呢,首先我们讲到了六律。律有12,阳六为律,阴六为吕,用来定乐音正四时,这是对乐音的六律有个了解,那么《说文》讲:“律,均布也。”治民者,即以法律为预下之本,法律制定后呢,要均布于天下,以遵循固训均布。<br><br>中国读书人最讲的是自律,叫慎独,我们了解君子必慎其独,也就是对律字的课堂教学。<br><br>接下来我们学习今天的第二个字,律吕调阳的吕,吕是一个姓氏,我们今天对吕字的最熟悉的认识就是认为这是一个姓,我们都说双口吕,姓吕的都这么去描述自己,说上面一口说话,下面一口吃饭,讲的似乎是很有道理,但是确实是错了,因为吕的构字呢,跟两张口并没有关系,吕和律是一对,我们都知道律有12,阳六为律,阴六为吕,所以吕也是我国古代乐律中音律的总称,我们来看一下关于律管的排列。 看到右边的这个图,我们大概就能够了解什么叫12律,古代的乐音。12根长短不同的竹管排在一起,那古人呢,造吕字的时候呢,在自己的身体上找到最符合这种律管排列的元素,告诉我们吕呢是六个阳阴,偶数的六个卦。那我们看一下我们身体里最像这种排列的是什么呢。大家可能大概能想到了,就是我们人后背正中的脊椎骨,脊椎骨呢一节一节地有序地排列着,这是其一,最重要的是他一共24节,颈椎骨7节胸椎骨12节,腰椎骨5节,这12节有序的节骨正好和12节气相应。<br><br>我们刚才已经知道了伶伦作乐呢,就把这12根竹管律管呢,埋在地下候地气,所以这12根管子呢,是和24节气相应,代表着一种规律,那我们人的骨节24节呢,也和24节气相对应,所以古人造吕字的时候就选其中的两节脊骨来造这个吕字,那为什么用两节呢?二为偶数,奇数为阳,偶数为阴,那么二呢代表阴。《说文》讲:“吕,脊骨也。”所以吕字呢是一个象形字,是两节脊骨相连的形状,大家看一下。<br><br>篆书的字形中间连的一笔,就像是脊椎上两块儿相连的脊骨的筋,中间的筋,所以字形呢,就是两节脊骨,吕为我国古代乐律中音律的总称。<br><br>好,接下来我们进入吕字文化部分的讲解。 首先认识到吕的构字,《说文》讲:“吕,脊骨也。”脊骨呢,就是人后背正中的节骨,数凡24,人道24节脊椎骨与24个节气相应,这些这种文化正体现了人是小宇宙天地为大宇宙的观点,那么我们古代人做乐12律的时候也是用来和二十四节气相应的,那我们人体的脊骨也是和它相应,所以吕,脊骨也。<br><br>那吕字文化第二部分呢,需要我们了解吕为我国古代乐律中音律的总称,古代用律吕呢,来校订音律,协调阴阳,音乐的律吕和天地的阴阳24节气呢,有暗合之道,所以音乐的和谐,也表示宇宙万物运行和谐有序,就在前面,我们讲过律吕调阳就是定乐音正四时。<br><br>那吕呢,也作为姓氏,这个我们都知道,接下来我们对吕字的课堂教学,做个完整的梳理。<br> 吕课堂教学,造字部分,吕脊骨,也本义为脊骨相连的形状。有些字形呢,中间有一笔就像脊椎骨上两块儿相连的脊骨的筋,也有些字形没有中间的相连,那在文化部分呢,我们了解到,吕脊骨也,对脊骨有一个认识,我们人的脊骨呢,一共有24节,对应着24节气。同时也和乐音中的12律相对应,这是中国文化中的方方面面都契合着天人合一,那文化部分的吕呢,也是我国乐律中音律的总称,那么用律吕呢来校正音律,协调阴阳,铝也作为姓氏,这是对铝的文化的理解。<br><br>好,接下来我们学习今天的第三个字,律吕调阳的调,调节的调,调整的调,那首先呢还是造字,需要我们清晰的认识和理解我们所要表达的事物,调,协调,通常呢,都是用言语调解和解,所以《说文》讲:“调,和也。”那调的本意呢,是指人之不协谐者,以言辞和解之也。就是调解调和,所以造这个调字的时候呢,离不开言语。<br><br>调在中国的文化中非常重要,我们今天法律中的大调解制度也是根植于深厚的调解文化,我国的调解历史呢,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当时人们之间的争端由部族首领按照原始社会的风俗习惯,通过协商予以解决,而对于本氏族个别不遵守习惯的人,则依靠社会的舆论和社会道德的力量。采取调和的方法,使其归顺认识错误,达到平息矛盾排解纷争调整好相互关系的目的,这样的话呢,就能够维持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和生产秩序,可以说这就是调解的原始形式。<br><br>到了奴隶社会,奴隶社会的调节与原始社会相比,在性质和内容上已经发生了变化,他开始了由官府调节和民间调解的划分,周代专门设有掌司万民之难,而和谐之的调人之职啊,专门设了这样的职位,春秋时期,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呢,也提倡调解。他在做鲁国的司寇时就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都是想通过调解呢,解决矛盾和纷争,进入封建社会时,统治阶级为了推行理智和道德的教化,就更加注重发挥调节息事的功能。<br><br>在汉代的时候,乡有三老就是调节争讼的。在唐代乡里讼事呢,则先由李正村正坊正调解。到了宋代调解制度,正式得到了法律的确认,并被引入司法程序,地方官员当以职务教化为先,惩罚为后,每遇听讼于父子之间,则劝以孝慈,于兄弟之间则劝以爱友,那到了元朝呢,调节被广泛用于解决民事纠纷,乡里设社,社长呢负有调解的职责。<br><br>社长:“诸论诉讼婚姻、家财、田宅、债负,若不系违法重事,并听社长以量谕解,免使妨废农务,烦扰官司。”所以呢,到了明朝,清朝呢,也都有关于调解的规定。<br><br>讲了这么多,我们大概知道,调在中国文化中是非常重要的,从古至今我们解决纠纷令到社会和谐,最重要的一个手段就是调节。调节的目的呢,就是使之和,所以《说文》讲:“调,和也。”那我们要造这个字的时候,首先要认识到调是需要大智慧的,需要有周全周密的思考的。所以郑玄说:“调,谓弓强弱与矢轻重相得。”怎么调呢?我们都知道,弓太强、箭就不能太轻,所以强弓的强弱和箭的轻重要合适,这就叫调。<br><br>所以古人在造调字的时候使用了两个关联字,一个是言,表示用语言言语和合调解,另一个字是周,表示周全周密,那我们先来学习这两个辅助关联字。 言,言的本意呢,就是说话。直言曰言,论难曰语。研究呢,直接说出来,嘴里讲话。甲骨文的字形我们看一下,下面是舌,一横呢,表示言从舌出,张口伸舌讲话的象形。所以言字呢,与说话或者传达真理相关,嘴里伸出来一个舌头啊。 我们再来看一下周字,左边甲骨文周字形,这是一个象形字啊,字形就是在田啊,耕种的田地,田里面加四点,郭沫若先生认为,周呢,像田中有种植之形,在田地里种庄稼,有稠密和周遍的意思,大家想一想,种庄稼种的疏了,松了,间隔间距大了就会浪费土地,种的太密了,庄稼就不能很好的生长,所以种庄稼呢,是需要调节考虑周到,非常周全的一件事情。<br><br>我们再来看一下右边金文的周字上部的字形呢,是像田间作物稠密匀调之形啊,即稠密,又均匀调节的特别合适,种的特别合适的,这样的形状,下面加口段玉裁,认为善用口则周密,指说话严谨周密。 <br>调字左边是言代表着说话,右边是周,表示周密、周到、周全。用言语使和合就是协调。调的意思,《说文》讲:“调,和也。”在调字的文化第一部分呢,我们要讲到和,他的本意呢,就是言语调和、和解。和在中国的文化中是特别重要的,几乎是中国文化的最高追求,在周代呢,专门设有“掌司万民之难而谐和之”的“调人”之职。<br><br>中国的读书人在修身这件事情上追求的至德也与和有关,最高的得就是中庸,就是在讲中和和。中。中庸里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这是一个人可以把自己的情绪管理和控制好,这叫天下之大本。一个人真正的修身的最根本的部分。那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就是如何去表达,都能够合理合度目的呢,是使周围的人都能够和谐相处。和也者天下之达道,这个和呢就是最高的追求。<br><br>所以中国读书人的中庸至德呢,就是把我们的情绪,喜怒哀乐能够用最合适的方式表达出来,以达到和谐天下的这样的一个目的。就是对合的追求,修身的最高追求也是和。孔子讲的,仁也是和,俩人关系都和谐了,就叫仁。那在孙子兵法中呢,甚至打仗都要讲最高的追求是什么,叫上兵伐谋,其次伐交,最后伐城,城池的城。打仗都是最高的追求,都是不战而屈人之兵,中国和的文化充分的思想思考和温和的手段,甚至在打仗的时候。<br><br>那调字文化的第二个部分,我们要讲到合得周密谓之调。合到什么程度呢,调为言语和解。贾子《道术》:“合得周密谓之调”,周密呢,周到而没有疏漏,调还有标准。那么调,还有一个发音呢,叫调,调指选拔或提拔官吏,调动调级,调也指戏曲或歌曲的乐律。歌曲的谱子啊,我们都学过,琵琶行说:“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那么调也指一个人说话,读书的腔调指人的风格才情格调、雅调。<br> 好,接下来我们对调字的汉字教学课堂做一个完整的梳理,首先造字,调和也。左边为言为说话,右边周,上部的字形呢,是像田间作物稠密匀调之形,下面加口,指说话严谨周密,左边言右边周就是用言语使和合。那调的文化部分,首先我们讲调和也。和是中国文化的最高追求,那么讲到“合得周密谓之调”周到而没有疏漏。调又音调,调,有调动选拔,也代表戏曲歌曲的乐律谱子,同时呢,也指人的读书说话的风格腔调。<br><br>好,接下来我们学习今天的第四个字,律吕调阳的阳,说起阳,我们就想到了太阳,太阳光照耀的地方就是阳,我们说最好的屋子是朝阳的,朝阳就是朝南,因为我们在北半球,所以呢,在建筑房屋的时候呢,都会选择坐北朝南,朝南向着太阳,古人喜欢依山面水而居。所以呢,有山南水北为阳这句话,当然这句话只适用于北半球,既然是山南水北为阳,所以古人造羊字的时候,就用太阳照在山坡上会意。 造字,首先选了山这个元素,刚才我们说了,古人依山而居,那么字形呢,就像高平无石的大土堆,一层一层叠加上去的样子,这个字呢,是阜,字形非常清楚。 土山曰阜,像土山高大,而上面是平的,人能居住,这个字念阜。那右边这个字呢,是昜,我们刚才说太阳照在山坡上,左边山坡右边是太阳。阳呢,《说文》讲:“阳,开也。”开谓名也,指光照明亮,甲骨文的字形上面就是一个日,太阳,下面呢是。太阳光洒在大地上,上面为太阳,中间一横为地面下面的这三撇儿呢,为洒下的阳光阳光广洒大地,强劲而长养万物,所以这个昜呢,有飞扬长养强众这样的意思,这个昜字呢,为太阳的阳的本质。<br><br>阳字,左边阜指土山崖,右边昜,上面“日”为太阳,一横为地面,下面的部分能为洒下的阳光,像阳光广洒大地,字形非常清楚,叫太阳照在山坡上。《说文》讲:“阳,高明也。”太阳光照明亮,阳,明也。山的南面。大家都知道,古人依山而居。那肯定选择山的南面来居住,因为这个地方是太阳光洒阳光的地方,那么通常呢,我们说靠着山,前面的一定要有水,这个风水才好,想象这幅画面山的南面呢,正好就是水的北面,所以我们讲山南水北为阳。<br> 接下来我们讲一下阳字的文化,阳就是指向阳的地方。太阳能够照到的地方就是阳,刚才我们说到了山南水北为阳。<br><br>从中国传统的地理观念上来讲,山的南面,水的北面呢,是和中国的山脉与水脉有关的,中国古人认为中国的山脉与水脉呢,皆出于昆仑,在中国境内呢,有三条发源于昆仑山的大型山脉,这三条山脉虽然走向不一,但都大致可以看成东西走向,太阳从东边升起。慢慢运行到南方,再从西方落下,那么阳光首先照要的就是山的南面,向阳的一面自然称为阳面,山南为阳,那有山必有水,发源于昆仑的水脉主要有黄河、长江和鸭绿江,由于中国的地形呢,大致是西北高,东南低。<br><br>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就是三条大河的河水,基本上可以看作向东流入大海,那对于长江来说,南干龙的南面为阳。长江,位于南干龙的北面,所以阳光照射时北面向阳,对于黄河来讲,黄河位于中干龙的北面,我们说的干龙呢,就是山脉。中干龙的北面太阳照射过来,北面也向阳,对于鸭绿江来讲,位于北干龙的北面,那么他也位于阳面,所以最有代表性的三大水系都是北面向阳,这是从传统地理观念上来讲的山南水北为阳。<br><br>那山南水北为阳,在中国地名中也体现了这个部分的文化,我国中国地名中带阳的很多都和山南水北有关,比如衡阳,衡阳地处南岳衡山之南,所以山的南面为阳,衡阳。洛阳河南洛阳呢,作为千年古都,在历史上建朝故城多是处于河水北面而得名,叫洛阳叫水北。那么带阴的与山南水北也有也有关,比如淮阴淮阴呢,在古代县城呢,在淮河的南岸,水之南为阴,比如山阴,在衡山的北面,山之北为阴,所以水南山,北为阴,山南水北为阳。<br><br>那么讲阳这个字,我们更要了解的就是关于阴阳的文化,在中国文化中一阴一阳之谓道。阳是指我国哲学认为的宇宙中通贯物质和人事的两大对立面之一,与阴相对,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万物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因为太阳照射的地方代表着光明美好。通常呢,和高大的有力量的有关,那么阴呢,都是阴柔的顺水的,阴和阳构成了事物的完整性,所以中国人认识宇宙世界是阴阳两面的完整性来认识,他们认为万物都有阴阳两面。<br><br>比如男为阳,女为阴。人的身体前面是阴后面是阳,手背是阳,手心是阴,太阳发热发光叫杨,月亮借着太阳的光芒照射大地叫阴,所以一阴一阳之谓道,那我们对阳在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地位也有了了解。 我们对阳字的课堂教学做个梳理,首先是造字,左面的阜是指土山崖,右面的昜上面日为太阳,中间一横为地面,下面呢,是阳光洒在大地上,那么字形呢,就是阳光啊,太阳照在山坡上,那么山的向阳面为阳,那在文化部分呢,我们强调,首先阳是指向阳的部分,知道在中国的古代地理中,和我们对于阳的文化认识中了解到,山南水北为阳,知道中国的地名也与山南水北有关,那么同时知道一阴一阳之谓道。<br><br>现在我们进入今天课程的最后一个环节,掌握授课要点。<br><br> 授课要点第一部分,律,律的左边为彳有行走之意,右边为聿,是手拿着笔,法律、法令制定需要以笔书写,而能颁行天下,遵循。字形就是用手拿笔写下来的路都要遵守,都要走的。那么知道律有12,阳六为律,知道《说文》:“律,均布也。”所有的人都要去遵守的,了解了自律在中国文化读书人的最高的自我要求叫慎独,同时,要求大家背会《说文》:“律,均布也。”讲律字的时候,我们还讲了一个字,是建,建设的建,与律有关,因为建叫立朝律也,与其长久。<br>授课要点,第二部分,吕,吕是一个象形字,就是脊椎骨两节脊骨相连的形状。那吕呢,在文化部分我们了解24节脊椎骨,与24节气相应,也和12个律管相应,所以律呢,是为我国古代乐律中音律的总称,叫定乐音而正四时,需要大家背会:“吕,脊骨也。”<br><br>授课要点,第三部分,调,调和也,字形左边为言为说话啊,嘴里伸出来个舌头说话,右边是周,字形上部字形向田间作物稠密匀调之形,下面加口,指说话严谨周密。调,就是用言语使和,调和也。知道调在中国历代文化中。都是扮演着非常重要的,领导社会和谐,百姓幸福非常重要的一个工具,那么调呢,也是中国文化的最高追求,知道合得周密谓之调。所以调节、调整呢,必须要周密周全,调还有一个发音为调调动和曲调。<br><br>需要大家背会《说文》,调和也。背会合得周密谓之调。授课要点的第四部分,阳。阳就是太阳照在山坡上,左面就是土山崖山坡,右面就是太阳,字形上面呢是太阳,中间一横为大地,下面呢是阳光广洒大地,字形是太阳照在山坡上。阳是指向阳的部分,山南水北为阳,阳也是中国古代哲学中事物的两面中的一面,叫一阴一阳之谓道,要求大家背会说文,阳,高明也。背会山南水北为阳。第五部分会书写小篆,律吕调阳。 好,最后我们总结一下,今天我们讲的律吕调阳。律吕调阳,是古代用代表阳的六律和代表阴的六吕,这12根乐管,叫12律。来校订音律协调阴阳,那么,用六律和六吕定乐音正四时。 通过学习这堂课,我们知道律有12,阳六为律,阴六为吕,是皇帝所作也,了解了是皇帝的乐官伶伦所作,知道从皇帝时候,中国的文明有了开始,那么吕呢也是我国古代乐律中音律的总称,知道律吕与节气相关,伶伦作乐的时候是把12律管埋在地下,那么,音乐中的律吕和天地的阴阳有暗和之道,所以音乐的和谐也表示宇宙万物运行和谐有序。<br><br>我们今天的课程就要结束了,为了让大家尽快掌握和讲解好这四个字,还是要提醒大家,首先,第一点,按照这节课的总结篇的提示,反复讲述,把这四个字深刻理解,然后就能够讲清楚了,第二练习律吕调阳的小篆,在练习的过程中,把刚才讲课的经典文字背会,第三多讲,尝试跟自己的孩子身边的朋友和家人讲解这节课的四个字,预备营对大家的要求就是先完成对造字和文化的简单理解,通过不断的分享,找到讲解文字的乐趣。<br><br>好,我们今天的课程就到这里,请大家坚持打卡,积极参与试讲,我们下周再见。

我们

所以

脊骨

就是

文化

为阳

字形

水北

吕调阳

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