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r></p><p>“三爱”指的是“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三节”指的是“节水、节电、节粮”。 “三爱三节”在2013年同全国各族少年儿童代表共庆六一国际儿童节时向全国青少年提出的“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节水、节电、节粮”的号召。 “爱学习”:每天早晨,我们精神饱满地来到校园,我们坐在教室里,我们爱学习,因为我们懂得一个道理:只有掌握科学文化知识,长大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爱劳动”:“劳动”两个字最光荣,“劳动”二字最热烈。劳动者应该受到尊敬,劳动者更应该获得生活的酬谢。 “爱祖国”: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屹立于世界,则国屹立于世界!祖国在您的心中,在我心中,就在我们大家心中。</p> <p><br></p><p>“节水”:水的浪费是惊人的。一个关不紧的水龙头,一个月可以流掉1-6立方米的水;一个漏水的马桶,一个月要流掉3-25立方米水,全市如果有60万个水龙头、20万个马桶漏水,一年要损失上亿立方米的水。</p><p>“节电”:节电即节约用电,节约用电不是不用电,而是科学用电。采取技术和经济合理的措施,提高能源效率和环境保护。</p><p>“节粮”:盛饭适量,碗里的饭要吃干净,不随便剩饭剩菜。到饭店去吃饭,点的菜不要浪费,吃剩的最好带回家。不挑食,不偏食。监督身边的人,及时制止各种浪费现象。</p><p>观刈麦</p><p>唐代:白居易</p><p>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p><p>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p><p>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p><p>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p><p>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p><p>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p><p>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p><p>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p><p>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p><p>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p><p>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p><p>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p><p>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p><p><br></p> <p><br></p><p>三节三爱就是指爱祖国、爱劳动、爱学习、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节约粮食。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我们要做到三节三爱。</p><p>我们要爱祖国,祖国是我们的母亲,她养育了我们,给了我们一个温馨的家,我们的祖国就像是一个大花园,而我们就是花园中的花朵,所以我们要爱祖国。我们要爱劳动,高尔基说过:“我们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由人聪明的手创造出来的。”所以,我们在学校里,要按时值日,打扫卫生,让我们的校园更加整洁美丽;在家里,要多帮妈妈干家务活,分担一些家务;我们要爱学习,因为只有好好学习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报效国家;我们要节约用水,水是生命之源,没有了水,任何生物都生活不下去,而且,现在我国的一些地区还存在缺水的问题,所以,我们要节约每一滴水,不要让世界上的最后最后一滴水成为我们的眼泪;我们要节约用电,在学校里,风扇、电灯要及时关闭,在家里,当电器不用的时候,要及时把电源拔掉;我们要节约粮食,朱柏庐说过:“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所以,我们要珍惜粮食,它们都是农民伯伯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出来的。</p><p>我们只有一个祖国,我们应懂得珍惜,保护我们亲爱的祖国,让“三爱三节”传遍中国。</p> <p>责编:王婧</p><p>撰稿:王毅</p><p>摄影:郭来业</p><p>地址: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多巴镇湟中职教中心(多巴羊圈村)</p><p>邮编:811601</p><p>招生热线:0971-4692101</p><p>电大招生:0971-223091</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