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家教课堂(第37期):孩子学习用功却成绩不佳怎么办?

全域德育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点击播放键即可观看视频</b></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主讲者:武汉市江夏区第四中学 吴艳芬</b></p> <b><font color="#39b54a">点击播放键即可收听音频<br>朗读者:武汉海淀外国语实验学校 刘金亭</font></b> 中国有个成语叫做“天道酬勤”,意思是上天会按照每个人付出的勤奋,给予相应的酬劳。但现实是,有些孩子态度端正,学习用功,但成绩却并不理想。曾经,有位学生家长十分焦虑地跟我交流孩子的学习问题,“老师,今天开家长会,看到那么多孩子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而我家娃成绩却总在原地踏步,着急啊!其实,孩子学习真的很用功,一回家,就把自己关进房间,开始写作业,每天写到深夜,可是学习成绩却没有多大进步。吴老师,这到底是什么回事儿呢?”<div><br>  确实,通过这位家长的表述,且不论孩子是“真用功”还是“假用功”,但我们可以知道三点:<div>  <b><font color="#ed2308">  第一,用功不等于打疲劳战。</font></b>孩子学习时间很长,但其实效率低下。而这样的学习方式,只是一种恶性循环。时间拖得越长,孩子越疲劳,第二天课堂学习效率就会更低,回家完成学习任务时间会更长。长此以往,孩子的学习成绩可能反而下降。当然,这样的情况不是个例,但每个孩子成绩不佳的原因不尽相同。家长们不能一味焦虑,须得冷静下来,仔细观察,查明原因,追根溯源,才能有效解决问题。一般来说,进入复习阶段,各学科老师的压力包括家长的紧张等情绪,都会多多少少转压到孩子身上;尤其是后期的题海战术,更是让孩子们疲惫不堪、收效见微。我曾遇到过这样一名孩子,每天中午放学其他同学都去吃饭了,只有小贝静静地坐在教室写作业。我问他为什么不回家吃饭,他告诉我,“老师,我每天先做15分钟作业再回家,因为那时候,家里的饭菜刚刚做好,温度也合适,不用浪费时间。”我听了内心很是感动,但一段时间过去,这个孩子的成绩并没有如我所想像的那样突飞猛进。什么原因呢?后来,我才发现他的练习册中会做的全部做了,不会做的全空着,做错的也没有更正。像这样学习,怎么能学好呢?科学的学习方法尤为重要,学习一味追求数量,不求数量,成绩也难有进步。<br> <b><font color="#ed2308">第二,自家孩子在努力的时候,别人家的孩子可能也在努力;弯道超车比的不仅仅是技术,还有各种不利环境的心态调整和策略调整。</font></b>我曾经教过一个班,班上学风很好,大多数学生都很努力,其中有一位女生,她性格文静,书写工整,学习也很认真。但是到了九年级下学期,她的成绩节节败退。原来,她的数学和物理不是很好,家里也报了培训班,但孩子面临初三,各科作业也多,现在又多了课外补习的任务,为了抢着完成作业,她就在网上搜索答案,结果到了真正考试的时候,平时训练不扎实就导致成绩下滑。因此,作为家长,在真心为孩子培优补差的时候,也要考虑孩子接受的压力值,切莫有“反正家长出钱给你补习了,要是你自己没考好就不要怪家长了”这种心态和言论,其实这种心态和表现,恰恰很难起到正面的作用,反而会额外增加孩子的压力。孩子做不到“轻装上阵”,何来“弯道超车”?恐怕直线跑道,也可能会被负重被慢行。<br> <b><font color="#ed2308"> 第三,家长、老师包括孩子对于期望值没有形成真正的共识。</font></b>且不说孩子们的起点是否一致,但总是有孩子因为过去的贪玩或对学习的醒悟较晚或因为学法不当等原因,当别人一直在正确、持续努力的时候,他们肯定会掉队。但当他们开始发力且取得了一定进步的时候,家长却有“进步还是有的,但分数还不够好看”的想法。事实上,孩子的进步还是要综合来看,从“不想学”到“想学习”,从“不会学”到“会学习”,这本身就是态度上和方法上的进步。至于分数,每次考试的内容范围和难易程度不一,这其中的成绩主要是老师用来阶段性诊断和调整后期策略的;只要孩子保持着这种上进的态势,无论是升到哪一类学校继续继续,相信最后也会取得应有的成功。</div><div><br> 当然,天道酬勤还是毋庸置疑的,只要把握了“勤”的实质和方法,才能有所酬。下面的方法,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学习。<br> <b><font color="#ff8a00">1.合理规划时间。</font></b>打疲劳战只会恶性循环,对身体和学习都是有害无益的。要合理规划时间,有明晰的作息时间规划,建议每天晚上十一点之前,务必让孩子休息,坚决杜绝熬夜写作业,确保他们第二天上课时有精神。<br> <font color="#ff8a00"><b> 2.向课堂要效率。</b></font>上课集中精神,认真听讲,弄清老师讲的知识点,并力求融会贯通,学会举一反三。保证高效率的课堂学习,摒弃题海战术,坚持错题特训,这样学习就会事半功倍。<br> <b><font color="#ff8a00">3.注重思维发展。</font></b>思维训练是学习的重中之重。在学习中,要注意思维广度和深度的训练,也可以借助一些文体活动发展思维,比如体育运动或者围棋、象棋等智力游戏。这些活动,既能让孩子劳逸结合,又能有效提升思维能力。<br> <b><font color="#ff8a00">4.精准查漏补漏。</font></b>如果是因为基础差而成绩不好,就要查找知识缺漏,然后有针对性地逐个攻克知识点,修补薄弱点。虽然“回炉”看起来耗时耗力,但实则是学习的捷径。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对于知识缺漏严重的孩子,要把学习目标细化,让孩子“功夫到时自然成”。</div><div><br> 《老子》有言:“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学习是长期积累的过程,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学习成绩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需要我们细心关注,耐心等待,引导孩子“勤”而有法,“勤”而有效,相信“天道”终会“酬勤”,我们一定会看到孩子蜕变的美丽风景。<br></div></div> 策划:<br>武汉市江夏区第四中学<br>江夏区中小学“德育名师工作联盟”<br>江夏区中小学“青年班主任工作坊”

孩子

学习

成绩

家长

用功

江夏区

进步

老师

作业

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