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登上从慕尼黑出发的列车,我们和同伴们就一刻没有消停__正是油菜花盛开的季节,我们不停地在两侧车窗之间挪转腾移,追逐着车窗里千变万化的风景(车里人不多,座位宽敞)。</p> <p>车窗里的风景(一)</p> <p>车窗里的风景(二)</p> <p>车窗里的风景(三)</p> <p>车窗里的风景(四)</p> <p>车窗里的风景(五)</p> <p>在高速行驶的列车上拍摄是比较困难的事。我采取了两项措施:一是:在列车进站前后速度较慢时抢拍,二是:把相机紧贴在车窗玻璃上,以避免车窗玻璃反光。但有时阳光过于强烈时也会出现反光,如这一张。</p> <p>我们的下一个目的地是斯洛文尼亚的布莱德湖。这是路线图。</p> <p><br></p><p> </p><p> 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有人把这两个国家划为南欧。</p><p> 斯洛文尼亚1991年从前南斯拉夫独立出来。她的历史非常悠久,但同时又有着经常受到外来势力统治的多灾多难的历史。斯洛文尼亚位于中欧南部,毗邻阿尔卑斯山。西邻意大利,西南通往亚得里亚海,东部和南部被克罗地亚包围,东北有匈牙利,北接奥地利。国土面积仅为20,273平方公里,全国人口约205万人,卢布尔雅那为首都及最大城市。</p> <p>斯洛文尼亚的地理位置</p> <p>这是我们住的民宿,整洁、漂亮、高档。斯洛文尼亚人的生活水平很高。百度百科介绍说:“斯洛文尼亚是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不知这样的介绍现在会不会不合时宜。</p> <p>隔壁邻居的房子也是很漂亮。</p> <p>斯洛文尼亚的布莱德湖被称为阿尔卑斯山的“眼睛”,早在17世纪这里就作为疗养地而闻名。布莱德湖区位于阿尔卑斯山南麓,它是由冰川融化后形成的湖泊,山顶积雪融水、山间清泉不断注入湖中,故有“冰湖”之美誉。湖水清澈见底,湖里游着天鹅、野鸭和其他一些水禽。周围群山环抱、绿草如茵,阿尔卑斯雪峰在太阳的映照下清晰可见,一切都美得像一幅风景名画。</p> <p>布莱德湖,美得摄人心魄(一)</p> <p>布莱德湖,美得摄人心魄(二)</p> <p>布莱德湖,美得摄人心魄(三)</p> <p>不知哪一张照片更美,只好把它们都拿上来了</p> <p>布莱德城堡建造在高出湖面大约100米的断崖之上。在城堡上可以眺望布莱德湖及其周边的美丽风景,令人心旷神怡,其美景成为斯洛文尼亚的名片。</p> <p>布莱德城堡。门票比较贵,记得是30欧元(当时的汇率是1:8.6)。</p> <p>登上城堡俯瞰布莱德湖(一)</p> <p>登上城堡俯瞰布莱德湖(二)</p> <p>登上城堡俯瞰布莱德湖(三)</p> <p>在登山路上拍到的</p> <p>小岛上坐落着一座巴洛克式的圣玛利亚教堂,守望着周围美妙的自然景色。</p> <p>恰巧遇到学生们参观城堡,前面的妇女穿着漂亮的民族服装。</p> <p>布莱德湖南北长2120米,东西长1380米,周长约6公里,漫步绕湖一周大约需要三个小时。我们边走边玩,在湖区徜徉了大半天。</p> <p>布莱德湖恬静的氛围也是其魅力所在(一)</p> <p>布莱德湖恬静的氛围也是其魅力所在(二)</p> <p>布莱德湖恬静的氛围也是其魅力所在(三)</p> <p>正如旅行指南里介绍的那样,当地人非常友善,帮我们和她们的孩子们一起拍照。(不知以后在国外旅游还会不会有这样的境遇,真希望时光倒流)</p> <p>可爱且友善的小朋友</p> <p>小朋友在模仿我们用相机拍照</p> <p>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拍摄天鹅</p> <p> 阿尔卑斯山脉在斯洛文尼亚境内的最高峰克里格拉夫山峰,它的影子倒映在湖面上,这座山海拔2864米,是斯洛文尼亚的象征,被设计到国旗和国徽图案当中。</p> <p>克里格拉夫山峰(一)</p> <p>克里格拉夫山峰(二)</p> <p>路边的风景也惹得我们时时驻足(一)</p> <p>路边的风景也惹得我们时时驻足(二)</p> <p>路边的风景也惹得我们时时驻足(三)</p> <p>路边的风景也惹得我们时时驻足(四)</p> <p> 位于布莱德湖东南30公里处的博西恩湖,其面积大约是布莱德湖的三倍。湖面上微波粼粼,绿宝石般的湖水清澈见底,成群的鱼儿自由自在的游来游去,自古以来成为诗人、文学家所吟唱的对象。</p> <p>我和同伴乘坐古老的游船,欣赏着博西恩湖的旖旎风光(只可惜当天天气不是太好)。</p> <p>沿途风景(一)</p> <p>沿途风景(二)</p> <p>波西恩湖畔的巴普蒂斯特教堂</p> <p>青山绿水之间,孩子们在河边嬉戏,一对老人坐在大树下读书_好一幅美丽动人的画面!</p> <p>旅游指南中有这样一段话:</p><p>波西恩湖中的“溪红点鳟”是在第2次世界大战中,由驻扎在波西恩湖畔的德军带来的,由于溪红点鳟腹部有金色的斑点,因此又被称作黄金鳟。……这种鳟鱼可以在湖畔餐厅品尝到,菜单中关于黄金樽鱼的传说,被融入了祈求和平的意味。</p> <p>2012年在美国旅行时,记得有一个旅游景点就介绍了这种鳟鱼并配有图片,可是我最终没能看到鳟鱼感到遗憾。这次按图索骥,终于见到了河里成群的鳟鱼。</p> <p>根据当地规定,鳟鱼只有长到一定尺寸才可以捕捞,如此得以保护鱼群繁衍生息。</p> <p>河里成群的鳟鱼(一)</p> <p>河里成群的鳟鱼(二)</p> <p>河里成群的鳟鱼(三)</p> <p>在湖畔餐厅中找到了这样一款菜:红烧鳟鱼配土豆和菠菜泥。</p> <p>而且价钱不贵,只有11.9欧元</p> <p>这次不仅如愿以偿见到了鳟鱼,而且还品尝了它的美味,心满意足。哦,这两幅照片恰似当时的心情。</p><p><br></p> <p> 此后每当听到舒伯特的艺术歌曲《鳟鱼》都会想起这次经历,只是内心有稍许歉疚。</p> <p> (由于有一段距离, 对河里的鳟鱼不是看得很清楚,而餐厅里煮熟了的鳟鱼更是面目全非,所以觉得还是有点遗憾。</p><p> 心里想着午休一下然后继续写完我的这篇游记……短短的二十分钟竟然做了一个梦,梦见我看到了黄金鳟鱼肚皮上的金黄色斑点!)</p> <p> </p><p>离开布莱德湖区,下一站是斯洛文尼亚首都卢布尔雅那。</p><p><br></p> <p> 德铁列车车厢,非常舒适,设施很讲究,还不贵。旅行回国不久,正值国内普及高铁,我对票价做了下对比:国内高铁票价相当于以欧元计的欧洲铁路票价乘以汇率(1:8左右),可国内票价没有他们的各种优惠,再看票价占人均收入的比例,呵呵,那就更没法比了。加之我们的高铁有较高的满员率,所以当时就想:我们的铁路肯定会发大财!</p> <p> </p><p> 卢布尔雅那是斯洛文尼亚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口40万,面积仅154平方公里 ,却是多瑙河与亚德里亚海之间历史最悠久的大城市,有着数千年积淀下来的历史人文和古建筑文明,被誉为“中欧文明的诞生地”。</p> <p> 卢布尔雅那城堡耸立在一座绿色山丘之上,山脚下流淌的卢布尔雅尼察河,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恬静的美景,许多游客慕名来到这里。这里有各种艺术风格的建筑,缔造出一座小小的艺术之都。建筑屋顶都使用了红瓦,其美丽的风景让人不由得产生一种置身于中世纪的错觉。</p> <p>各种艺术风格的建筑(一)</p> <p>各种艺术风格的建筑(二)</p> <p>各种艺术风格的建筑(三)</p> <p>各种艺术风格的建筑(四)</p> <p>各种艺术风格的建筑(五)</p> <p>各种艺术风格的建筑(六)</p> <p>各种艺术风格的建筑(七)</p> <p>古城堡高居市中心的小山丘之上。古城堡是这个小城的历史象征和地标性建筑,建于12世纪。(我们只在这个城市停留了半天时间,来不及登上城堡)</p> <p>普雷舍伦广场</p> <p> 广场上建造有19世纪诗人弗兰茨普雷舍伦的铜像。他谱写的诗在1991年斯洛文尼亚获得独立后,成为斯洛文尼亚国歌的歌词。</p> <p>普雷舍伦广场上耸立着17世纪建造的弗兰西斯科教堂</p> <p>著名的三重桥(也有叫三段桥、三桥)</p> <p>普雷舍伦广场、三重桥一带是游人最多的地方</p> <p>卢布尔雅那大学成立于1919年,是斯洛文尼亚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高等学院。</p> <p>恬静的大学校园(一)</p> <p>恬静的大学校园(二)</p> <p>恬静的大学校园(三)</p> <p>街道上面挂满了鞋子,这也是当地一景。旅游指南书中说,那片街道曾是鞋匠发达的地方。可是见到网上有些游记说,“这是暗示附近有吸毒等犯罪行为”,可能在其它高风险国家有这种情况,在这里不适用。</p> <p>卢布尔雅那人酷爱音乐,那里有许多音乐节,主要是古典音乐和爵士乐。街头随处可见热情洋溢的各种演奏。</p> <p>刚才看到一篇报道:第68届卢布尔雅那艺术节7月1日晚在疫情下开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