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前言<br><br> 纵览20世纪的中国美术史,关于传统与革新、继承与改良的思潮与论战纷起,中国画家不断地找寻国画未来的出路和方向,是镜鉴西方绘画还是继续叩问古老的中国画体系?时至今日,当代画家用作品交出了不同的答卷,当代画坛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但无论如何有一点毋庸置疑,笔墨作为中国画的独有的表现形式,任何脱离了笔墨体系的作品无法称为中国画。<div><br> 中国画中的笔墨有相对稳定的法则和规范,这些法则和规范的建立有助于画家进入这个有无比探索空间的艺术世界。但是笔墨系统的法则与规范,决不是要画家墨守成规,而是容许和鼓励他们有所探求和创新,须能“借古以开今”(石涛语)。纵观画史,自开新面而成大家者,必能穷究前贤血战古人,又能参合时代精神在艺术上自我演进。借古开今的出发点则是“开今”而“借古”,意是站在当下,在不断开拓、实验的同时,把历史作为参照、对话、挑战和超越的对象,构成延伸与超越的关系。</div><div><br> 本次展览以“借古开今---当代中国画笔墨60家线上学术观摩展”为名,是为了将笔墨作为一个学术课题提出来,邀请当代名家展示他们的艺术风格和个性创造,以期引起学术界的关注,重新研究笔墨风格的意义和它的价值。相信参展的这60位个性笔墨风格鲜明的画家在笔墨上的各自探索成果和他们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不仅会对人们有启发和借鉴的作用,而且会把画界对笔墨风格的讨论引向深入。</div> 组织机构<br><br>主办单位:时代丹青文化传媒 <br>学术主持:王镛<br>学术顾问:赵成民<br>展标题字:杨晓阳 参展画家<br><br>于志学 于晓君 王西京 王振中 孔维克 方国兴 邓碧湖 马程 田肃 毕建勋 庄小雷 江文湛 孙君良 朱春秧 阳平康 刘心亮 刘德维 刘清桂 杜应强 杜晓波 吴涛毅 李乃宙 李诗鸿 宋健华 陈鹏同 严学章 武新文 苗再新 金鸿钧 杨力舟 张仁芝 张振学 张京成 张艺华 张向钧 林道飞 罗宁 尚涛 郑立 郑丽源 范永兵 姜宝林 郭石夫 郭文涛 胡明哲 胡永凯 宣兵 胥力浦 宫云飞 秦天柱 徐志敏 耿孟刚 梁文博 扈本询 鲁慕迅 谢冰毅 喻继高 韩秉华 蔡金顺 霍伯修 刘德维<br>参展画家 刘德维(子墨)1936年生,山东省青岛人。6岁入私塾学堂,1951年就读于青岛艺术学校绘画科,师承留日画家王仙坡先生,被称为“画痴”、“苦行僧”,现居北京。20世纪70年代转入当代美学精神研究,寻求中西交融合璧的艺术理念与表现形式。近十余年,其创作渐由具象转为意象。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br> 作品欣赏<br><br>《魂系华夏绘画展》 序<br>邵大箴<div><br> 刘德维先生是一位善于思考和不断探求创新的杰出艺术家,他从具象写实的画风走来,逐渐转向意象性和抽象性的创造,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性,用点、线、面和色彩,用绘画材料的性能和肌理,表达自己对人生、历史、宇宙和艺术本质的认识,向人们传达力和美,展示出他独特的艺术个性和不凡的艺术造诣。</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卦象-火》纸本彩墨 80_80cm 2008 《中国当代艺术经典名家-子墨》</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库藏宝》纸本彩墨 80_80 2009 《中国美术》收录</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脉动》纸本彩墨 80_80cm 2008 《中国美术》2013第六期封面</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腾》纸本彩墨 80_80cm 2007《中国艺术金融》2017第十期</h5> 不同于具象写实绘画的是,意象性和抽象性绘画不靠题材即“画什么”来感动人,而主要用不具体表达客观物象的绘画语言即“怎样画”来激发人们的欣赏趣味和审美感情。不过,意象性和抽象性的画家在作品中不表达具体的客观物象,并不意味不需要观察和研究大千世界,也不意味不需要掌握传统绘画的基本造型能力。意象性和抽象性画家仍然必须有师古人、师造化的基本功,此外还需要有艺术创造的现代意识和修养。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畅》纸本彩墨 80_80cm 2012 台湾当代绘画展作品选集发表</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己戌爻变》纸本彩墨 160_120cm 2019 《青岛美术百年--青岛籍名家特邀卷》收录</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奇门遁甲》纸本彩墨 157_124cm 2019 《青岛美术百年--青岛籍名家特邀卷》收录</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祈符》滤纸彩墨 160_130cm 2011 台湾《艺术家》NO.494封面</h5> 带有抽象意味的意象审美观和写意体系是我国民族绘画固有的传统,它要求在似与不似之间,不同于西方绝对的理性或感情抽象,它的图像带有暗示或象征的意味。刘德维早期从事具象写实绘画时,就很重视绘画语言的写意性,而当他转向抽象道路之后,在有意识地借鉴西方抽象绘画经验的同时,更潜心研究如何从民族绘画写意传统中吸收营养,使其与现代艺术观念结合,展示新的光彩。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乾乾坤元》纸本彩墨 160_120cm 2019 《青岛美术百年--青岛籍名家特邀卷》收录</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无物之象》纸本彩墨 130_78cm 2014 《中国艺术金融》2017第十期封面</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无状之状》纸本彩墨 130_78 2014 《中国艺术金融》2017收录</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静观玄机》纸本彩墨 79.6x79.5cm 2010年 中國文化产业智库2013年 7月号收录 2010年</h5> 民族传统文化,从先秦诸家经典的哲学、美学论述到远古的实物遗存-彩陶与青铜器,以及一些目前仍在流行的民间艺术,都是他的艺术创造资源和引发他艺术灵感的动力。刘德维是富有激情又有理性思维的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他既能调动又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画前精心酝酿、构思,一旦动笔便沉浸于绘画语言的形式美感之中,笔力的轻重缓急、墨色的浓淡虚实,以及胸有成竹与胸无成竹交汇成的章法、构图,在有意无意间形成有文化内涵的诗意境界。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弦外韵》纸本彩墨 160_126 2011 《中国美术》《中国艺术金融》收录</h5> 古代中国艺术的拙朴雄浑,传统文人画的笔墨勾、勒、点、擦、皴、染的情趣,还有西方现代绘画讲究的构成法,都被他包容、吸纳,巧妙地化为己有,随意运用。刘德维清晰地意识到,有几千年传统的华夏文化,博大精深,有无穷尽的资源有待于我们发掘和发扬光大;同时,我们还要吸收世界上其他民族在艺术现代化道路上所取得的成就,而后一点也是华夏文化之所以生生不息、朝气勃勃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些观念,便是他魂系华夏艺术创作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