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是个老战士

可可

<p class="ql-block"> 我的父亲是个老战士</p><p class="ql-block"> 董克勇</p><p class="ql-block">&nbsp;</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 &nbsp;&nbsp; 我父亲叫董达斌,今年90高龄,母亲87岁,两位慈爱的老人相敬如宾,过着和普通人一样的生活,却没有几个人知道我父亲是一位读过军政大学、当过军官、戍边农垦的老战士。父亲,像一粒质朴的沙砾,默默地沉淀岁月的长河。</p><p class="ql-block">&nbsp;</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一、当兵入伍,读军政大学</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1949年8月,他在县城看到一张中国人民解放军某团的招生布告,见布告后,喜出望外,就匆匆回到家里,把招生事情告诉了我爷爷,爷爷一听极力支持报考,同年9月经过考核,以良好的笔试成绩和思想素质,被录取到了中南军政大学江西分校。</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 在考核时,学校接兵领导问:“小伙子,你为什么要报考当兵,当兵可没有工钱”,他挺起胸膛说:“当兵为了保卫国家,只要能吃饱饭,没工钱没什么了不起的”。接兵领导笑了,“家里不同意怎么办?”他说:“不同意也要参加。”接兵领导看他态度坚决,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 &nbsp; 当穿上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装那一刻,他心里别提多高兴和自豪。</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 &nbsp;在中南军政大学江西分校学习中,他认真学习军事理论,不怕苦和累。在跌打滚爬中,练就了极好的枪法,拥有了良好军事技能。1950年6月,以优异成绩毕业,被送到江西军区参谋训练队进行6个月集训,10月,集训结束,分配在南昌军分区新建县县大队,先后担任政治文教、参谋、中队长等职务。</p><p class="ql-block">&nbsp;</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 二、参加剿匪,抗美援朝</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 &nbsp; 新中国建立不久,国民党部队潜伏了许多残余力量,和土匪一样隐匿深山,经常随时谋杀革命干部、祸害群众、搅乱社会治安,妄图破坏新中国建设,意图东山再起,剿匪工作形势严峻。在江西,最大的土匪头子(原县国民党少将李瑞华)就潜伏在新建县境内,此人手段极其残忍。为狠狠打击土匪嚣张气焰,抓住土匪头子李瑞华,维护新中国建设成果,军分区加强了剿匪力量。</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 有一天,连队突然接到当地一名老百姓报告,得知有100多名土匪在谢家村一带活动。于是,他率连队立即出发,激烈的枪声将这股土匪吓得屁滚尿流,一溜烟似的跑到了新建县和安义县交界处。十几天后,连队接到上级侦查报告,李瑞华又带着30多名土匪窜回谢家村附近山中,这次连队派出80名战士对土匪进行清剿,战斗打的非常残酷,在战斗中击毙了三个负隅顽抗的土匪,国民党少将、土匪头子李瑞华被抓捕,为江西剿匪赢得了很大的胜利,连队为此赢得了军分区通令嘉奖,获得集体二等功。</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 1951年8月,上级将他调至江西军区暂编团二营6连担任连政治教导员。期间,数次奉命送兵朝鲜,雄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踏入抗美援朝的战场。</p><p class="ql-block">&nbsp;</p><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三、赴海南岛,参加农垦事业</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 &nbsp; 1951年11月,为打破帝国主义对我国经济封锁和橡胶禁运,我国决定在海南岛建立自己的天然橡胶生产基地,1952年1月华南垦殖局海南分局成立。同时,上级决定在琼崖纵队基础上,抽调人民解放军两个师一个团合编为林业工程第一师、第二师(简称:林一师、林二师),共计二万多人开赴海南岛,参加国防垦殖事业建设。</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 &nbsp;&nbsp; 他奉命随林二师进入海南岛,6月任林二师训练大队担任三中队副中队长。到任后,他和战友们一起吃苦耐劳,开垦荒山、住简易茅棚、培植橡胶、收割橡胶,戍边农垦。12月,任林二师第十机械站站长。1953年又调任林一师电讯工程大队任政治干事。1954年6月,被上级选送林一师干校学习。1956年7月,担任海垦供应站管理员兼行政管理组组长,在此期间,他和战友多次受到前往视察工作的中央农垦首长接见,有一次,一位将军视察时,还特意拉着他和他身边的几位战友,在他们亲手种植的橡胶树下合影留念,这让他一生都难以忘怀。1961年11月,因工作优秀被调任到海垦东升桔和区任副主任。</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 &nbsp;&nbsp; 1962年11月,因身体原因,随同第一师集体转业。从军十三年,他在革命征途中,始终坚持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风风雨雨,一路走来,从不说不一声苦、道一声累。在履行神圣使命过程中,因工作认真踏实,多次受到上级领导好评和战友的赞誉。</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 &nbsp;四、服从分配,永葆军人本色</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 &nbsp; 带病回乡,复员到地方,坚决服从组织安排。1963年11月,在县社教工作队工作。1964年4月,在税务局工作,在工作中他兢兢业业,仍然保持着军人本色。1967年7月开始担任税务局专管员。1968年11月,随家下放到农村,在农村那段日子里,是他人生中最艰难的岁月,全家九口人一起下放到农村,只靠自己每天赚点工分维持生活,欠了不少生产队口粮钱,直到1980年才落实政策恢复城镇户口。但是,政策虽然落实了,工作又没有安排。在日常生活中,省吃俭用,一件军大衣,旧的发白,是他防寒过冬的宝贝,密密的补钉,缝纫着他军旅征程的红色记忆。他告诫我们:“生活要靠自己,不能靠国家照顾”。或许,正是这一坚定的信念和革命军人的情怀,为了维持生活,他四处筹资,在街上开起了一家杂货店,随着杂货店开业,诚心经营,加上子女逐渐长大,成家立业,生活才逐渐好转。</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 时光不老,人亦老。眨眼间,英姿焕发的革命军人,已是90岁高龄的老人。每月享受1700元钱元复员军人拥抚金,生活也不宽裕,当儿女们问他,你读过军政大学,当过连级军官,复员到地方,政府应该安排工作,为什么不向有关部门提出生活待遇和要求时,不善言谈,而且从不愿向别人提起自己为国防建设事业做过贡献的老人,只是淡淡地笑着说:“我是一个受部队培养过的,其中一个普通的战士,不想给国家添加任何麻烦,新中国来之不易,国家富强也来之不易。”</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 一个老战士的回答,是多么真挚和朴实。</p><p class="ql-block">&nbsp;&nbsp; &nbsp;&nbsp; 去年,县领导率退役军人事务局人员,登门给他颁发了一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纪念章,他挂在胸前,无比荣光,自豪的笑容久久荡漾在脸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0.7.8</p><p class="ql-block"><br></p> <p>1960年,王震将军视察海南岛农垦机械厂。</p> <p>2019年7月,万年县领导登门颁发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7O周年纪念章一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