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梅里北坡 ——一场心灵的自我修行

平淡射手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都说2020年的疫情是中国人的一场集体修行。人到中年的我,更是树欲静而风不止。揣着烦躁和压抑,我踏上了前往梅里北坡的路途,渴望在彼处寻求一处心灵的静谧之地。</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梅里北坡 ,是指梅里雪山群的北侧群峰,由东向西顺次包含来日贡卡、奶日顶卡、芒框腊卡、狮子雪山。路线以亚贡村为起点,沿梅里雪山北坡之下徒步环行,行走约50km,累计爬升/下降3600米,最低海拔2900米,最高海拔5200米。</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回顾此次梅里北坡之行:天气雨雪交加,线路临时更改,心情起伏不定,身体马马虎虎,装备不尽人意。10名队员中“70后”竟然达到七成,唯一的90后还是一个徒步的小萌新,可谓是名副其实的“中老年天团”。从俱乐部临时把领队从2名增加到3名,还都是90后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就可以看出俱乐部也不怎么放心这个团队啊!加上前一周山上暴雪的消息,更是给此行投下了一丝阴影。</span></p> <p> 中老年天团合影</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从左至右:瓦力、孤独行者、SHUQI、方姐、</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老周、Me、天涯、三皮、考拉、老陈</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改变开始于6月14日丽江(海拔2400米)至飞来寺的路上,8个小时的车程让人疲惫不堪,但车内熟络、融洽的气氛开始逐步形成。虽然年龄跨度从50后直至90后,但驴友们普遍具有的乐观、爽朗和自来熟的特质迅速发酵起来,各种奇闻笑话、新闻八卦沸沸扬扬,人和人的距离不断接近。快到飞来寺的一个弯道,梅里雪山给了我们一个见面礼,常年深藏闺中、难得一见的雪山全貌突然横亘在我们眼前,车内顿时手机与相机齐飞,将旅途的疲惫一冲而散。车至飞来寺(海拔3450米),俱乐部安排的酒店再度给了我们一个惊喜,180度全景雪山观景房让大家找到了高端度假的赶脚,纷纷占领有利地形,C位出道,大呼“开头就这么腐败,下面的路可怎么走啊!”</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5日上午6时,早早起床的我们没有看到期待中的日照金山,但云雾缭绕中尽显妖娆的梅里雪山也多少弥补了心中的失落。10时许,车至此次徒步的始发点——亚贡村(海拔3000米),我们整理行囊后正式开启了徒步之旅。作为第一天的适应期,行程安排比较轻松,距离不到10公里,海拔上升仅450米,全程沿着冰川融化成的溪流漫步于原始森林之中,间或穿插出一片竹林和碎石坡,满眼的绿意和丰沛的氧含量沁人心脾,完全没有人在高原的感觉。</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早早到达涨价营地后,来上满满一杯清冽爽口的“冰阔落”,顿生一种抛却世间烦恼的畅快淋漓之感。</span></p> <p>敲黑板,划重点,此题必考!</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冰川雪水炮制的定制版“冰阔落”,爽!</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安营扎寨后,在飞鸟、小东和叶子三位领队的调度之下,大家埋锅做饭,烹水煮茶,在人迹罕见之处营造出一股热腾腾的生活气息!</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正在撩妹的队友被孤独行者顺利抢镜!</p><p><br></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6日的路途没有增加,但海拔直线上升了700米。更为恼人的是,绵绵的雨水从天而降,伴随着我们走过了大半程,憋气的雨衣和满脚的泥泞破坏了欣赏路上风景的兴致,路上几处雪崩造成的滑坡更是多了几分惊险。</span></p><p><br></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峰回路转、柳暗花明,走出原始森林爬上一个坡,气势磅礴的奶日顶卡冰川仿佛从天而降,席卷而下的巨大冰舌和斑驳嶙峋的岩壁构成了一副极具冲击力的画面,向我们诉说着亘古以来的岁月轮回。</span></p> <p>气势磅礴的奶日顶卡冰川</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今日的坡均营地(海拔4120米)位置上佳,正好遥对着奶日顶卡冰川。趁着雨水的间隙,队友们纷纷各种凹造型出场。尽兴之余,遥对冰川吃瓜品茗,也别有一番乐趣。睡觉时才发现,由于离冰川太近,好似睡在一个巨大的冰库门口,寒意阵阵。此时高反也悄然来袭,开始头痛和难以入睡。</span></p> <p>几位队友耐不住寂寞,纷纷开始了自己的炫技</p><p><br></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经过两天的热身,我们的徒步之旅也渐入佳境。17日的目标是海拔4700米的次丁垭口,海拔上升700米后再下降300多米。刚出发不久,一段陡峭的碎石坡就给兴致冲冲的我们来了个下马威,不少地段都需要手脚并用,互相协助,一不小心就会出现滑坠,平添几分紧张。随着海拔不断上升,呼吸日益粗重,我们十来人的队伍也从一字长蛇阵变成了“神龙见首不见尾”,还好漫山遍野盛放的杜鹃花给单调艰苦的跋涉增添了些许情趣。</span></p> <p>不要问我是什么品种,问就是不知道!</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艰难地爬上碎石坡,原以为胜利在望,没想仅仅是一个冰川谷遗迹造就的平台,还有200米的垂直距离在前方虎视眈眈。大家稍作休息,抖擞精神,向次丁垭口发起了最后冲击。登上冰雪覆盖的垭口,茫然四顾,有种“海到天边云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的气势扑面而来,整个人豁然开朗,心中郁结为之一散。</span></p> <p>山高我为峰,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p><p><br></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我们团队的“黄金三剑客”一直走在队伍的最前列,既有年纪最长的50后老陈,也有年纪最小的徒步小萌新考拉,当然还有不可或缺的“强驴”——三皮大哥。</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若有若无的手机信号瞬间使垭口的画风突变,成了装酷耍帅的T台,一时间各显神通、群魔乱舞!不装了,大家还是赶紧撤吧!垭口的风实在太大了!</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虽说“上山容易下山难”,大家苦中作乐,愣是将厚厚的雪坡变成了“冰雪大世界”,各种花式滑雪横空出世,其中尤以《笑傲江湖》中的“平沙落雁式”最为优秀,留下了一道道独特的印记和开心的笑声。</span></p> <p>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和土豪队友身上的顶级装备一比,发现自己的大路货在功能性上简直无法直视,暗下决心:换!</p> <p>下垭口过程中途遇挖虫草的藏民,上去凑凑热闹</p><p><br></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连续10个小时的跋涉使大家十分疲惫,前方传来5200米滇藏垭口积雪过深无法攀登的消息更让人深感失望。到达下坡将营地,精气神普遍不高的我们无心欣赏美景,草草吃饭后就带着遗憾和疲倦进帐休息。</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生活的意义也许就在于突如其来的惊喜足以宽慰所有的苦难。凌晨三点,领队一声“出来看银河喽”的呼喊惊醒了半梦半醒中的我,匆忙间掀开帐幕,目光就再也无法移动:连续几天多云的夜空一碧如洗,繁星密布,一条璀璨的星河横贯东西,间或一颗正在炽热燃烧、恣意散发着光芒的火流星划过长空,向我们昭示着宇宙的浩瀚和星空的无限。刹那间,一段熟悉的文字涌上心头:有两种东西,我们越是经常思考它们,心中越是充满赞叹和敬畏,一是我们头上的璀璨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span></p> <p>说实话,相机呈现出来的效果远不及现场的绚烂和惊艳!</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还没来及完全消化银河巡天这顿饕餮大餐,幸运女神眷顾的目光再次掠过营地上空。早上六点,正在低头洗漱的我突然感到周围的光线为之一亮,猛抬头:远处的狮子座卫峰瞬间被洒上了万道金光,宛如一座悬浮在半空中的神袛,金碧辉煌、光芒万丈!顿时,感觉此行再无缺憾,接踵而至的视觉盛宴让人心潮澎湃,无法言表。面对捉摸不定,瞬息万变的大自然之伟力,世间所有的人和事仿佛都是微不足道和冥冥注定:该来的终会来,该去的留不住,与其百转千回,不如顺其自然,随缘自适。</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人生总是跌宕起伏,振奋昂扬的精神终须直面残酷的现实。由于路线更改,我饱受伤痛折磨的膝盖必须面对长达9个小时20多公里徒步的考验。雪上加霜的是,整个行程海拔陡降达1500米,90%以上为连续下坡(哭死)。跟随着溪流不断下降,一层层、一圈圈,跋山涉水,感觉两个膝盖肿胀不堪,大小腿肌肉已从麻木变成僵硬。还好,终于在跪下唱《征服》之际看到了远处的村庄。此时早到的领队小东已搬来了一箱可乐等在出山的路口(手动点赞),此时无声胜有声,来上一瓶,吨吨吨吨!</span></p> <p>  三皮大哥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为了弥补未能冲击滇藏垭口的损失,俱乐部特地安排前往说达村的藏家民宿进行休整。11户藏族民舍洒落在海拔3400米的半山谷地,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构成了一副怡然自得的田园画卷!</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坐在现代理念和藏族文化碰撞融汇出来的雪达土司府,遥望峰峦叠嶂的雪山群峰,品上一杯好茶,整理一下思绪,恍惚间品味到“心外无物,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之隽永。</span></p> <p>  偷得浮生半日闲,心情半佛半神仙</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没有完美的人生,只有最好的心态。只要生活还在继续,我们就没有理由放弃。旅途的最后,感谢说达村村民们热情洋溢的锅庄,以及雪达湖瑰丽壮观的日照金山倒影为我们此次不完美的徒步划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时光匆匆、生活不易,随缘而动、随心而安!</span></p> <p>  雪达湖的日照金山倒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