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社故事 <p> 文水县很早就有“四大镇、八小镇、七十二个对对村”之说。西社,就是四大镇之一。</p><p> 原来汾河在西社一带并没有固定河道,历史上也有水进了村的情况。一九四二年,暴雨过后,洪水进村了。就在水淹村子的这天,村里诞生了个男孩,大家都叫他“水淹儿”。此后,水再没有进过村。渐渐地,大家忘记了他的大名,都叫他“水淹儿”。其实,他名字叫陈合玺。</p><p> 汾河在西社村东刚形成河道时并不宽,人们能从对岸扔过东西来。后来渐渐地水面宽了,这里就形成了渡口。一条小碗口粗的麻绳把两岸连起来,木船就沿麻绳来回运客。</p><p> 西社有四大街、八小街,全村“井”字结构。自古有“九庙十五道”之说,村里有大庙九座,分别是真武庙、泰山圣母庙、大寺(梵王宫)、观音庙、东头庙(镇河庙)、南头庙(文昌庙)、玉皇庙以及两座关帝庙。村里还有十座五道庙,分布在村里的十字街头。当然,还有灯山庙、三官庙等一些小庙。</p><p> 村委会西侧就是“梵王宫”,前明楼后戏台。明楼正中是二层结构,两旁是一层。戏台广场后有一排四大天王殿和钟鼓楼,在四大天王殿上有弥勒佛像。再后面的正殿是大寺庙,供奉着释迦牟尼像,两边分别是关公和千手观音,有东西厢房。周月明说维修戏台是他看见过戏台顶部有块木匾,上面写着建于明朝弘治三年。</p><p> 村里人都知道这么一个传说,关公庙里壁画上的马经常到野外偷吃村民的麦子,人们便用七星钉把它钉在墙上。果然,关公庙里的壁画马身上钉着七颗铁钉。</p><p> 前几年村北观音庙还在,坐北朝南。虽建筑年代不详,但专家从斗拱样式及梁架结构判断,应该是明代建筑。正殿面宽五间,进深三椽,单檐悬山顶,五檩前廊式构架。柱头斗拱五踩双昂,明间出斜拱一朵,次间,稍间均设六抹隔扇门,殿内有塑像、壁画,一米三高的铁钟一口。还有东西配殿。</p><p> 原来村里正街上建有很长的牌厦,街上各种店铺林立,“东兴裕”“恒和昌”……还有制作锡壶的小炉匠。西社制作锡壶在当地也是很有名气的,爱喝酒的人都喜欢买西社的锡壶。</p><p> 周月明说,西社隔河就是祁县,村里人喜欢祁太秧歌。至今都有业余秧歌剧团,岳祖耀就是团长,高珍是主要演员。</p><p> 说起秧歌,岳祖耀和高珍有了感兴趣的话题。历史上西社秧歌就很有名气。民国时期,就有不少名角,人们记不得他们的名字了,但他们的艺名和代表作依然流传着:大林则的《割田》,玉玺儿的《把鹌鹑》,怀仁则的《算账》,广掌柜则的《背婆》。</p><p> “赵山娃遇到小偷——王法硬”,这是流传在西社一带的歇后语。赵山娃是西社负责治安的人,村里唱戏,赶庙会总有小偷捣乱,赵山娃是捉小偷能手,捉住后要么捆在戏台柱子上,要么吊在槐树上。这样,震慑了小偷。据说,小偷要在这一带混,就得先来拜访赵山娃。村里谁家丢了东西,给赵山娃说一声,他就能分析到是谁偷的,也能给要回来。</p><p> 在离村五六里的地方,是文水、清徐、祁县的三县交界地,村里人叫这里为“盐房疙瘩”。原来,西社有一王姓人家长年累月在这里挖盐土熬制盐,后来,这家人繁衍生息,发展到了八户人家,都从事熬盐,慢慢地,村里人就把这里叫做“王家庄”或“八家庄”。</p><p> 西社村历史上以农耕为主要谋生手段,在外经商的人不多。但村里仍有许多传统院落。张乐安带我们来到周世衡的古宅,周世衡曾经做过钱庄掌柜,当地人有“西有武福贵,东有周世衡”之说。武福贵是清末民初文水著名的金融家、实业家。这是坐北朝南的两座四合院,紧靠着的还有一个牛房院。中间的四合院门楼别致,砖雕垂花门,单坡硬山顶,雕饰椽飞、斗拱、图案,门上方立体木雕非常精致。院内倒座五间,一间为门道,东西厢房各五间院南有配房。北面另一座四合院结构基本相同,也是砖雕垂花门,门上雕饰比较简单,而两扇门高高吊在门洞上面离地有一米高,关门时下面要用木板插上。</p><p> 本来,吕梁文水和晋中祁县是以汾河为界,而西社村是文水县唯一一个在汾河东岸有耕地的村庄。西社渡口原来修过一座木桥,冲毁后就靠摆渡过河对面耕种,后来又建起了一座过水水泥桥,以便人们过河耕作。也许,这也是西社人喜欢祁太秧歌的渊源所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