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小暑说暑</p><p><br></p><p> 暑者,《说文》曰,“热也”。暑就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小热,还不十分热。民间有“小暑过,一日热三分”的说法。从夏至到小暑,气温不断升高;从小暑到大暑,热气一浪高过一浪。我们的先民把夏至后的几十天分为小暑,大暑…处暑的“暑相连”。二十四节气中,“暑”是出现最多的节气用语。足见“暑”对先民们的影响之大和先民们对“暑”的感受之深。</p> <p> 唐朝诗人元稹的《小暑六月节》就是一首小暑节气的物候诗:</p><p>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p><p>竹暄先觉雨,山暗已闻雷。</p><p>户牗深青蔼,阶庭长绿苔。</p><p>鹰鹯新习学,蟋蟀莫相催。</p><p>小暑节气的一候温风至,即凉风已尽,热风来临。二候蟋蟀居宇,为避暑热蟋蟀躲到庭院的墙角下。三候鹰始鸷,老鹰开始练习搏击长空了。</p> <p> 小暑过后,温度高湿度大,闷热难耐。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诗人说“不透气的天能闷熟一颗心”。此时还常有雷雨,暴雨和泥石流。洪涝成灾,乡村没田,城市看海。有雨即水深,无雨便天热。人们,特别是灾区的人,仿佛置身于水深火热之中,每天都要消耗大量的体能。</p> <p> 三伏天的“伏”就是伏藏的意思。人们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外出以避暑热。自古以来,消夏防暑受到全社会的广泛重视。明清时人们有“冰敬”的做法,向长者尊者敬献冰凉消暑之物;现代社会,政府和企业发放“降温费”或“高温补贴”以体恤民艰;我国的大中小学开始放暑假,此乃顺天应时。</p> <p> 炎炎夏日,漫漫暑期,避暑消热,养阳护心,调节饮食,注意休息,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但愿人长久,更愿人无恙。</p><p><br></p><p>2020.07.06</p> <p class="ql-block">图片:网截诚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