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五日节),是中国传统节日。早在春秋时期之前,端午节是祛病防疫的节日,后因爱国诗人屈原在此日殉国明志而演变成中国汉族人民祭奠屈原和缅怀华夏民族高洁情怀的节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和悬艾叶菖蒲、挂荷包、拴五色丝线等活动,已成为国人普遍习俗。每到端午节来临,粽子琳琅满目。由于习俗不同,各地吃粽子文化可谓五花八门,各有千秋。</p> <p> 在粤东潮州当地有句俗谚:“未食五月粽,破裘唔甘放”。破裘就是旧棉衣,意思为这一天是五月初五,刚好过了春寒,大地始暖,进入夏天而气温自然高,就不用穿棉衣了。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有论述:“古人以菰芦叶裹黍米,煮成尖角之形,孜曰粽,日角黍。”粽子又称“角黍”、“筒粽”,潮州人俗称为“粽球”。前者由于形状有棱角,内裹糯米而得名。后者因用粽叶盛米煮熟,并用草绳绑吊起来似球状悬着而名之。</p> <p> 潮州民间每到端午节,各家各户各自动手包粽子。城市里的居民,制作粽子较为简便,多用高压锅煮,有的居民干脆到街上口碑好的粽子摊,买现成的美味粽子回家品尝。而在乡村,家家户户制作粽子就格外讲究:先是摘粽叶,专摘野生的粽叶芦,其叶(类似竹叶)长得细长而柔软,有韧性和耐蒸煮且带有点淡淡的香味;其次是选馅料,选上等的糯米、绿豆、红豆、莲子、板粟、冬菇、虾米、咸蛋黄、腐乳肉、五香肉精等多种配馅料混合搭配,使得粽子有“咸、香、甜”的特点。糯米淘洗干净后,要先浸泡3个小时左右,才放进特制的大铁锅里不停地翻炒,在充分搅拌的同时加入适量油炒熟,待20多分钟后,加入调料便盛起待用(这样炒糯米的口感比较好,不会夹生,入口更为香腻柔滑)。不同的馅料,调味腌制的时间也各不相同(可放冰箱保鲜),需等入味后才能用;接着是包粽子,一切配料准备好后,取2片粽叶,平行叠放(重叠大小视馅料多少而灵活调整),从叶梗处折成漏斗型,依次放入糯米、糯米、豆沙、莲子、板粟、冬菇、虾米、咸蛋黄等馅料,将粽叶裹紧,用水草绳子转上两圈并打上结(不能绑太紧,水进不去,中间会煮不熟。也不能太松,煮时会散或进水过多,调料味就会流失)。这样,一个大三角形的粽子就大功告成;最后是煮粽子,将包好的粽子放在大铁锅内,水要没过粽子,用柴烧火煮上2个小时左右就可出锅。刚煮熟的粽子吃最可口,香味四溢,咸甜适中,且软糯不烂、油而不腻。</p> <p> 除了美味可口的传统三角粽外,潮州乡村还有一种形似枕头的特色粽(俗称“枕头粽”)——栀粽。《本草纲目》中有论述:栀子有清热泻火、除烦解郁、凉血解毒的功效。《潮汕百草良方》则说:“味苦、性寒、无毒、根味淡。内服清热利湿、利尿、除烦、凉血止血、散瘀”。 栀粽也是以糯米为原料,但没有馅料,其制作方法和渗入的液汁,甚是特殊且制作工序十分繁琐:砍伐山林里野生小灌木“埔荆”之类燃烧取其灰烬,淋上开水再过滤沉淀,后将糯米洗净浸泡其中一天一夜,糯米染成了金黄色。用粽叶包成枕头状,放进大铁锅煮8小时左右而成,熟后蘸白砂糖凉食。栀粽颜色金黄剔透,柔糯甘香,充满弹性、粘性却不沾牙,吃着不腻而回味无穷……</p> <p> 端午节期间,潮州民间最为普遍的习俗就是包粽子吃粽子。以往,还会在门上插艾草、菖蒲(驱邪避秽之用意)和举行赛龙舟活动,现在已渐渐废除。但在端午节这天,潮州民间不单是纪念屈原,同时也是祭拜祖先的日子。像清明节一样,对自己的祖先进行祭祀(祭品以粽子为主),缅怀祖德,让后人不忘根本、不忘祖宗之恩,知恩报恩,薪火相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