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留痕——我的知青生涯

龚卫

<p>  1976年8月,我从康定县一中初中毕业。响应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有。"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号召。下到了康定县鱼通区舍联乡舍联生产队当了一名知青。</p> <p>  知青,特指从1968年代开始一直到1978年代末期为自愿从城市去到农村和农垦兵团务农或建设保卫边疆的年轻人,这些人中大多数人实际上只获得初中或高中教育。</p><p> 知青,一个亲切、励志,却又五味杂陈的名字;一个举世无双,只有在中国大地那个特殊年代才被创造出的称谓。被称之为"知青"的这代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青年,而是仅有初高中文化旳青年学生。冠以"知青"这个名字,则意味着这代人稚嫩的肩上要扛起共和国大厦的历史使命和责任。</p> <p>  康定县委负责同志在会上讲话,他勉励大家要向知识青年的先进人物邢燕子、侯隽学习,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积极参加三大革命斗争,虚心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沿着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永远前进。</p> <p>  岁月悠悠,寒来暑往,在当知青的岁月中,我们体味了生活所赋予的苦涩、幸福与甘甜。也经历了岁月的沧桑与磨难。从一名小青年逐步成长为一个敢于担当,不畏艰险,任何困难都难不倒的人。当知青的岁月虽然不长,但它历练了我的人生,教会了我们深刻理解"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的道理,培养了我们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的品格。知青岁月是我们无悔的青春。我为我当过知青而自豪。</p> <p>  下乡两年后,我们中有的考起大学、中专继续学习,有的当了工人,有的当兵,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2018年8月,部分舍联的老知青在康定相聚,虽然都年过半百,但回忆起知青岁月,彼此有说不完的心里话,道不完的思念情。一起下乡的共同经历和坚难困苦的知青生活把我们的心紧紧连在一起。</p><p> 编写这篇文章,主要是想把我们这一代特有的知青生活经历告诉孩子们,让他们了解一下我们那个时代的人是怎样吃苦耐劳在乡下度过我们的青春的,让他们知道这个时代的他们比起我们那个时代是多么的幸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