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著名建筑师吴浩民是我同行,江阴夏港人。出身在穷困的农民家庭。</p><p>他从小学、初中、高中,成绩保持优秀,他毕业于南京工学院建筑糸,,在学校学习成绩一直拔尖,毕业后分配在常州设计院,开始了实际的设计工作。</p><p>他认为自己是个有志青年,一定要有自己的奋斗目标.为此他确立了自己的研究课题:在设计房屋建筑中,重点必须解决抗震、保温、隔热、隔音、环保节能等建筑体糸。自那时起他大量收集了有关这方面的资料,这为他以后创建兰澄建筑体系提供了很大帮助。</p><p>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几年的努力,“兰澄”建筑体糸通过专家论证并制订了标准图集和申请了国家专利。</p><p>我与吴浩民在工作中最为重要的是:他的专利技术样板房的实施,应用在刘国均故居房建上。我是苏建监理的总监代表负责该工程的安全、质量、进度全方位监理工作,因兰澄建筑体系是新鲜事物,所以更加认真对待,自工程开工前就向吴工请教,按照监理规范要求進行,从予制厂的生产过程,尤其是材料的结配,养护等严把质量关,施工现场一环扣一环,尤其是做好旁站纪录,现场施工各大工序都拍照为椐。工程進展顺利,由常州市质量监督站验收通过,</p><p>吴浩民在“兰澄”建筑体系上,从研究、开发、使用和人力、体力、财力真是呕心沥血。</p><p>吴洁民同志在研究“专利”项目上吃尽了苦头,由于年老体弱在去年驾鹤西去。</p><p>望留下他的“兰澄”建筑体系能在建筑领域开花结果。</p><p><br></p><p><br></p> <p>建筑节能推荐品牌证书</p> <p>国家发改委下发文件</p> <p>吴工耐心有园规、三角板、鸭嘴筆的图纸</p> <p>详图</p> <p>对自己开发的专利产品板予制施工要求</p> <p>专利证书</p> <p>青果巷刘国均故居大门</p> <p>刘国均故居内新建的住宅采用了吴浩民专利兰澄系从设计、施工均有吴</p> <p>八桂堂,瞿秋白的出身地</p> <p>工程施工现场</p> <p>与唐荊川故居是一垟之隔.原刘国均故居原来也是唐的産权</p> <p>开工前叶慧英蝶球香港委托吴浩民親自作介绍</p> <p>施工队伍代表发言</p> <p>吴浩民发言</p> <p>相互交流</p> <p>开挖基础</p> <p>开始架设板块</p> <p>予制专利板加工厂</p> <p>“兰澄建筑体系标准设计图集</p> <p>发明专利证书</p><p><br></p> <p>评估委员会专家名单</p> <p>建筑科技成果书</p> <p>小別墅建筑</p> <p>实施细则</p> <p>邀请函</p> <p>中高层建筑</p> <p>多层建筑</p> <p>仿古民居</p> <p>多层厂房</p> <p>小別墅建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