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2日英德市高一、高二政治联合教研活动纪实 <b>教学改革当然要改课堂,但可以也应该从备课切入,因为它是课堂的逻辑起点、现实根基;教师专业发展无论走什么道路,教学设计则是“华山一条路”,因为它绕不开。</b>为贯彻落实《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倡导的议题式教学,结合“教学评一致性”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设计实践研究,推动思想政治课改革创新,提高思想政治课质量,2020年7月2日,英德市教师发展中心教科研部匡乐华副主任组织了高一、高二政治联合教研活动。本次联合教研活动主要有两个主题。 <b>一、以清远课题为依托,实践“教学与教研是一件事”的理念</b> 本次主题教研活动依托英德中学陈洪宇老师主持的清远课题《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研究》,经过课题组成员一年多的努力,结合所在学校的教学实际,课堂应用的议题式教学架构已初具模型。本次活动由课题组成员邵莉萍老师展示了一节观摩课——“运用辩证唯物论知识议析地摊经济”。 议题式教学的课堂设计模式为“一议三线”:一个议题,三条主线,即情境线、活动线和任务线。所选议题必须具有可议性,议题情境作为议题的背景依托,课堂活动以学生为主体围绕议题开展,完成设置的议析任务。 邵老师观摩课以“运用辩证唯物论知识议析地摊经济”为(主议题),以2020年时政热点“地摊经济”作为议题的情境背景(情境线);运用辩证唯物论知识,以学生为主体设置围绕议题的课堂展示和知识建构活动(活动线);并引导学生完成设置的两个子议题的议析任务(任务线);清晰展示“一议三线”,有助于提升学生对时政热点的敏锐分析能力和综合运用辩证唯物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提升了学生政治认同、法治意识的学科核心素养。 <b>二、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设计交流分享活动</b> 活动开始,匡老师认为<b>教学设计本是教师的一项专业核心技能,但现实中的备课仍然是一种过度依赖经验的传统行为,质量难以令人满意。</b>太多的校长和教师重视如何上好一节课,却不重视或不知怎样专业地备好一节课,备课与集体备课的质量问题,成为大多数中小学管理中的“痛点”、“难点”,一直没有好的解决方案。 接着,匡老师向大家清晰介绍了<b>高中思想政治“明确目标——自主学习·前置驱动、合作探究·情境体验、反思评价·思维建模——反馈矫正”的课堂教学模式。</b>随后,分别由英德中学龙秋霞老师、英德市一中骆润妹老师、英德市二中刘七金老师作了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案列的分享。最后,建议参与本次联合教研活动的老师们将“议题式教学”与“教学评一致性”教学设计有机结合起来,围绕“知识建构、思维培育、能力提升和评价达成”四个问题进行评课议课析课,尝试改变“责任缺位、自我本位、角色错位”的听评课现状,共同探讨教学与科研的深度融合。 匡老师认为“教学评一致性”的概念源于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相互联系,老师根据上课前制定的教学目标与教学评价方案,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将教学和学习(教-学)、教学和评价(教-评)、学习和评价(学-评)两两之间相互结合,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并最终使学生的学习效果与课前制定的教学目标相匹配的教学过程。代表发言的老师们均在肯定邵老师实施议题式教学课堂的同时,也围绕“教学评一致性”设想不同的教学实际下如何多层次科学定位“教的目标”、有效提升“学的能力”、精准评价“达成情况”。 匡老师总结发言时强调要相信教科研的力量,老师们要树立并实践“教学与教研是一件事”的理念。通过教学目标可视化,教学任务问题化,教学问题情境化,通过情境活动体验生成提升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b>“教学评一致性”对新课改的衍生和深化是值得关注、研究和探索的。大到学校办学理念,小到每节课的课堂教学,它都引领着我们走向学生心灵的最深处,使我们在“教书育人”的摸索中大放异彩。</b> 撰稿:罗建平、邵莉萍、刘伟锋<br>审核:匡乐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