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童年,别因溺水失色 —— 唐小举行防溺水专题讨论课

洛阳西工

<p>  每个孩子都是不可复制的唯一,</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家庭的整个世界,</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如春似晨般的生命,不该就这样消逝!</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珍爱生命,严防溺水!</p> <p>  夏天是溺水事故的多发季节。为了预防和杜绝学生溺水事故的发生,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护自救能力,&nbsp;我校开展了“珍爱生命,预防溺水”主题讨论活动。</p> <p>  为了使防溺水安全教育更深入学生内心,各年级组老师针对本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集体研讨备出防溺水讨论课,之后学校层面进行了防溺水讨论课专题研讨。</p> <p>  年级组代表一一分享本组研讨设计的讨论课方案。</p> <p>  学校领导针对每组的讨论课设计方案,从导入素材选取、问题设置梯度、经典观点呈现等方面一一回应,提出修改意见,其他年级组的老师也给出合理建议,在研讨中不断提升与完善。</p> <p>  周四上午第一节课,在学校的统一安排下,各班学生在主副班主任老师的陪伴下,开展了“防溺水”讨论课。</p> <p>  图片、新闻报道、公益短视频、微博话题……精彩的导入素材,打开了学生思维的大门。</p> <p>  “水带给你什么样的体验?</p><p> 我们在玩水时应该注意些什么?</p><p> 你认为溺水事故发生的原因有哪些?</p><p> 怎么做可以让我们远离溺水伤害?</p><p> 如果自己发生溺水危险该如何自救?</p><p> 如果发现别人溺水我们该怎么做?</p><p>......”</p><p>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设置的不同层面的话题,引发了各级学生地热烈讨论。</p> <p>  同学们围绕讨论问题在小组内充分交流:分享视频带给自己的思考、分享玩水时的快乐体验,分享溺水发生的原因,分享掌握的防溺水及自救自护知识、分享自己设计的防溺水宣传语……观点在交流,思维在碰撞,安全知识也在积累。</p> <p>  小组内充分地讨论后,各组代表在全班进行观点分享展示。洪亮的声音、大方的仪态、滔滔的话语,无一不体现出孩子们的自信与热情。</p> <p>  “图片里的水上滑梯我也玩过,玩水可开心了。”一年级的李佑骏说。</p><p> “ 我们小孩子应该都爱玩水,夏天玩水很凉快,但是一定要爸爸妈妈陪着,在安全的地方玩。”赵子沛说。</p><p> “游泳前要做好准备工作,比如说看看下水的装备齐全不,还要做好热身再下水。”一五班辛欣冉说。</p><p> “另外,提醒大家下水前脖子上不要带钥匙呀、项链呀这些锋利的物品。”一五班李安琪补充道。</p> <p>  “洛河边、野外的一些水塘,都易发生溺水事故,近期汛期,一定要远离野外水塘。”四一班同学分享。</p><p> “有时候伙伴间攀比逞强,还有盲目施救都是造成溺水事故的原因。”五三班郝淑宁说。</p><p> “景区一些离水近的地方有青苔,非常湿滑,也容易发生溺水事故。我们在野外活动要特别留心。”六一班王铭宇说。</p> <p>  “如果不小心自己掉水里了,不能紧张,可以观察身边有没有可以抓住的东西。”一五班王梓恒说。</p><p> “不小心落水了,要镇静,身体摆成‘大’字形,尽量使自己放松,呼吸,有漂浮物要抓住。”四三班邱雨轩分享。</p><p> “溺水时,头向上扬,尽量让口鼻露出来,身上的书包什么的重物要去掉,避免快速下沉。”六三班韩鑫怡说。</p> <p>  “别人掉水里了,不可以自己去救,手拉手也不可以,要找旁边大人帮助。”二年级的董文鸿说。</p><p> “我们是未成年人,千万不能私自下水救人,可以在附近找竹竿等漂浮物抛给溺水者。还可以大声呼救,找附近会游泳的大人施救。”六年级李紫轩分享。</p><p> 孩子们各抒己见,为有效防止溺水事故发生、保护自身安全献计献策。</p> <p>  老师对每个学生的发言积极回应,对讨论观点及时进行梳理总结提升。</p> <p>  讨论的过程就是人人参与、人人探索发现的过程,在讨论中学会思辨、在讨论中明晰观点,在讨论中增长见识。通过开展防溺水讨论课,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了自护自救的能力。从学校、家庭和社会多维度构筑了一道防溺水安全教育的防护网。相信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校园会更加平安和谐,我们的学生定能平安、健康、快乐成长。</p>

溺水

讨论

分享

学生

玩水

事故

年级组

五班

自救

自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