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成都首县华阳往事

中叔

<p><br></p><p>华阳,位于成都南的府河(锦江)与江安河交汇处,13公里长的天府大道(俗称人民南路南延线)连接市中心。</p><p>华阳从古至今都是富饶之地,经济繁荣,人文厚重,还曾管辖过半个成都。</p><p>如今已经再次融入成都,成为成都天府新区的桥头堡,成都的第二中心。</p> <p class="ql-block">华阳县,唐贞观十七年(643年)由成都县分出设置,因紧邻成都,所以初名蜀县。</p><p class="ql-block">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更名蜀县为华阳县。</p><p class="ql-block">在没有设市政府一级机构的那个年代,各省都有首府和首县。成都府、成都县、华阳县即为四川的首府、首县,两县共同管理省城。</p><p class="ql-block">1928年成都建市之前,两县的界线划分是由南较场,经包家巷、君平街、西丁字街、青石桥,再转北上经南、中、北暑袜街、迄北门喇嘛寺,以街心分界,东南部区域属华阳县,西北部区域属成都县。成都县衙设在署前街,华阳县衙设在正府街。</p><p class="ql-block">因为当时的老成都人常以“跨一步,县过县”来形容暑袜街的特殊地理位置,因此延伸出歇后语:“成都到华阳──县(现)过县(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下为两县分界位置示意图。</p> <p class="ql-block">1928年,成都正式建市,原成都县、华阳县所辖的城区这部分合并,而成、华两县只辖乡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民国时期正府街的华阳县县政府旧照。</p> <p class="ql-block">▼华阳县政府遗址。</p> <p class="ql-block">1940年抗日战争时期,华阳县县署由原正府街迁至牛市口,以后又迁至琉璃场、中和场,最终于1949年迁至中兴场。1950年,华阳县人民政府在中兴场成立,直至1965年撤县并入双流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兴场旧貌。</p> <p class="ql-block">位于现华阳正大街和丁字街交汇口的苏宁易购,这座地标建筑,原是民国时期华阳的大财阀陈远清的公馆之地。</p><p class="ql-block">▼1950年,华阳军管会将公馆收归国有,成为了当时华阳县县委办公地。</p> <p class="ql-block">▼县委对门的这栋大楼即为华阳县人委会办公地。</p> <p class="ql-block">当年,边远乡镇的干部到县上开会,还需自带铺盖卷。</p> <p class="ql-block">1965年,曾经拥有36个乡场的华阳县被撤销,并入双流县。</p><p class="ql-block">1981年,沿用华阳县之名,改原县址中兴镇为华阳镇。</p> <p>现华阳镇己划入成都天府新区,2006年9月,行政区划为“华阳街道”。</p> <p><br></p><p>说华阳人文厚重,並不是浪得虚名。仅以近代以来,华阳的历史足迹便可展示其时代的耀眼风彩。</p> <p class="ql-block">广都城遗址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在华阳街道古城村,乡人称为广都街,城址尚存五六十丈”。《后汉书》注:“广都故城在成都县东南”,指的就是这个地方,是为汉代广都。东晋以后,双流县重置广都县,治所仍在汉城原处,是为唐广都。今所谓广都故城遗址,实为汉代广都和唐代广都。</p><p class="ql-block">此遗址的发现,足见华阳的悠久历史。</p> <p><br></p><p>中兴场有30多条街道,人们所熟知的就有县委县府驻地正大街,</p><p>后来的中兴供销社所在的丁字街,</p><p>农贸市场所在的鱼市桥街、</p><p>通济桥(当地人俗称老大桥)所在的通济桥街等都为中兴场的主要街道。</p><p>过了通济桥就是中兴场,是老华阳最繁华的地方。从正大街往东至丁字街,这一段是曾经中兴场的主街道。至今仍有人说,以前华阳就是一条街。</p> <p class="ql-block">▼上世纪华阳大道繁华段,正大街与丁字街路口。</p> <p class="ql-block">▼正大街与丁字街路口,房舍严整,街面繁华。</p> <p class="ql-block">▼原华阳综合市场。</p> <p class="ql-block">▼华阳老汽车站,所发班车除直通成都城区外,还连接四方乡镇,是成都南向的交通枢纽。</p> <p class="ql-block">▼簸箕街,旧时的市井风情。</p> <p class="ql-block">▼下河坝老街,满满的烟火气息。</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府河路,今天的天府北京街附近,是曾经的华阳石灰厂。华阳的石灰厂远近闻名,辐射四方,在上世纪末的城市建设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80年代,华阳镇上的“望火楼”,那时华阳镇的住房大多为木结构,加上周边农村的茅草房,火灾时有发生,望火楼担负整镇及边农村的消防观察,如发现火情及时发出警报。</p> <p><br></p><p>华阳傍水,自古就是重要的水码头。</p><p>由成都市区南下的府河途经中兴场,在二江寺拱桥处,与自西向南流过来的江安河相会,水势骤然增大,河床遂增宽约百米,最宽处达一百五十多米,形成了绝佳的水运能力。河水流经苏码头、古佛洞、黄龙溪、半边街,至彭山江口汇入岷江。</p><p>据民国时期《四川政报》载:“往来船只,每日在千艘之上”,可谓千帆竞驾,热闹非凡。那时船家有一句俗语:“一日轻松下江口,四天背纤上成都。”</p> <p class="ql-block">▼华阳境内江安河与府河交汇处旧照。</p> <p class="ql-block">▼今天的两河交汇处。</p> <p class="ql-block">▼旧时华阳河段上行驶的乌蓬船。</p> <p class="ql-block">▼府河流域华阳至黄龙溪段。可见江面宽阔,水流充沞。</p> <p class="ql-block">中兴场曾是成都至乐山水路府河段的大码头,也是成都出川的第一个港口。自古以来,客商往来,络绎不绝。</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图为中兴场成乐水路码头。</p> <p class="ql-block">▼那时,码头上停靠的满载货物和客商的船只,一派繁忙景象。</p> <p class="ql-block">航运事业的兴旺促进了沿河城镇的发展。华阳的苏码头,它原是一个根本没有场镇,只有一两间幺店子的地方,因水上交通的昌盛,而由当地苏姓宗族逐渐发展建立起场镇,号称苏码头(官名正兴镇)。</p><p class="ql-block">▼苏码头是成都南下的重要口岸,日泊船筏一两百只。藉此可见华阳旧时之繁华。</p> <p class="ql-block">但到了20世纪70年代,因河道淤塞和彭山县加固古佛堰堤等原因,府河运输完全断航。</p><p class="ql-block">几经努力,2002年终于开通了成都至乐山航线。但好景不长,此次复航未能维持多久即停运,现在仍处于断航状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03年通航期间,“交大号"豪华游轮从华阳出发直航古镇黄龙溪,沉寂达半个多世纪的府河航运终又短暂恢复。</p> <p class="ql-block">▼停靠码头的交大号游船。</p> <p class="ql-block">▼华阳下游的黄龙溪古镇。</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华阳古迹甚多,古建筑也很丰富,有桥梁、民居、寺庙三种类型,基本为清代建筑。华阳二江寺与万佛寺、华阳通济桥、道教万缘宫(牧马山麓十八口)、古蜀古城墙都是老华阳著名的古迹。</p> <p class="ql-block">古桥通济桥</p><p class="ql-block">位于华阳街道西侧府河上,又名中兴大桥。修建于清道光五年(1825年),该桥为东西走向,石结构七孔拱桥。桥两侧有高0.78米的桥栏,栏中嵌石板,板上有浮雕。该桥经多次维修,是川西平原不可多得的传统石拱桥之一。</p><p class="ql-block">2003年5月27日,经双流县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为双流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p> <p class="ql-block">通济桥上繁忙的交通。那时缺汽油,公交车都是顶着大的天燃气包行驶。</p> <p>令人痛心的是,2010年8月19日古老的通济桥被洪水冲毁。</p> <p>新建的通济桥,只有其名而无其形更无其实了。</p> <p class="ql-block">二江寺</p><p class="ql-block">始建于宋代,位于华阳内府河与江安河交汇处。历代以来,香火旺盛,是香客信奉的大廟。后毁于民国时期。现庙为八十年代重建。</p> <p class="ql-block">二江寺拱桥</p><p class="ql-block">位于华阳府河与江安河汇流处,在原二江寺傍,又名二仙桥,建于清道光五年(1825年),距今已有195年的沧桑历史,它是目前成都市域内规模最大、保存原物时间最久的石拱桥。</p> <p class="ql-block">这座石拱桥保留了我国古代传统的建筑技术和工艺水平,整体造型规模宏大,用料精密,工艺高超,具有很高的科技和文物价值。这类古桥在成都已经非常稀有,因此十分珍贵。</p> <p>二江寺古桥远眺。</p><p>白鹭、沙洲、古桥,构成一幅优美的图画。</p> <p class="ql-block">安公堤纪念碑</p><p class="ql-block">清代乾隆十三年(1748年)华阳县知县安洪德主持在中兴场府河左岸修筑约1千米长防洪土堤,群众名曰安公堤。以后经多年整治、扩建,至解放前夕已形成一道从秦家坝至中兴大桥长约3公里的堤埂,对保护中兴场免遭洪灾起着重要作用。</p><p class="ql-block">历经了二百多年的冲刷,安公堤于1981年被洪水冲毁,后由华阳镇政府主持,在原堤坝上对其加固维修,于1990年建成,并立碑纪念。</p> <p class="ql-block">▼安公堤现已成为华阳的一处重要文化地标。</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华阳这个水码头,因营运兴旺,客商云集,而带动了本地餐饮业的发达。从古至今,沿河两岸各种档次、各种类型的餐馆小吃店麟次栉比,食客者众,生意异常火爆。</p><p class="ql-block">这里先得说说毕阳的稀饭,在新世纪之交的那段时间,曾引起了成都主城区的吃货们蜂拥而至,掀起过一阵喝稀饭的高潮。</p><p class="ql-block">华阳的稀饭一直是当地特色食品,店堂里摆开好多个大桶,里面分装着各种旆饭,两元钱一位随便吃。</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李姐稀饭大王华阳店</p><p class="ql-block">李姐稀饭大王店名为“稀饭大王",自然稀饭不错,有5种,其中皮蛋瘦肉粥最佳,黑米粥也不错,味道非常好。</p> <p class="ql-block">李大姐稀饭店有一后院,是一个小小的荷花池,夏天来此就餐,边吃边欣赏池中盛开的荷花,真是一种享受。</p> <p class="ql-block">江油肥肠</p><p class="ql-block">江油肥肠的美味享誉全川,是江油的特色美食。这家在华阳开的江油肥肠店完全可以去江油踢馆了,肥肠一碗分量很足,烧得软糯而不是绵缠,香味浓郁口感弹韧,是真的不错。还有很多家常菜可自选。</p> <p class="ql-block">全家福芋儿鸡</p><p class="ql-block">在很多老华阳人的眼里,全家福芋儿鸡基本上就等于华阳美食的代名词。</p><p class="ql-block">这家店已经开了20多年了,在华阳地界上已经有5家分店。店中所卖都是资格的走地鸡,肉质紧实有弹性。</p><p class="ql-block">尤其要提出的是芋儿鸡里头煮得溜溜耙的芋儿,软糯又细嫩,吃起来入口即化。</p> <p class="ql-block">义兴公</p><p class="ql-block">一个专门卖糕点的老字号店铺。</p><p class="ql-block">店里的鸡蛋糕每天现做,是用旧时的老模具烤出来的,虽然谈不上什么卖相。但味道就是完完全全的古早味,淳朴的蛋香味很浓郁。</p><p class="ql-block">店里还有几种旧时的那种麻饼、杂糖等,每一样吃着都能找到儿时的感觉。</p> <p><br></p><p><br></p><p>(历史图片源于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