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文园前世今生

耤水人家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拍摄 耤水人家</p><p class="ql-block"> 制作 耤水人家</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伏羲文化节期间,正在建设中的天水岷山文化公园,已建成部分对外正式开放,抽时间去看了看欣赏“弘文园”的新面貌。漫步于园区风景中,思绪万千,说不清道不明的心绪,不知是喜还是忧?往日辉煌载入史册,今日弘文园谱写新篇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现将王若冰的“弘文园记”全文转载如下,供朋友了解“弘文园”的来龙去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弘文园记</p><p class="ql-block"> 一一王若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弘文园诞生前,这里是原天水岷山机械厂旧址。如果把时光的脚步往前推移,这里还有过东教场、天水造币厂、天水步校之类的称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相对有着两千七百多年建城史、北朝时已形成“五城相连”格局的天水古城而言,历史上的弘文园一带似乎一直置身天水古城茫茫时空之外,及至明清时期,这里依然野树杂生、狐兔出没,是搁置在东关老城郊外的荒寥之野。从“东教场”的名字可知,在古代,这里应该是天水驻军练兵习武的地方。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与东教场隔岷山路相望的东方红村,尚有据传是当年诸葛亮点将台遗迹的“诸葛军垒”。三国时诸葛亮五次北伐,两次途经天水,至于东教场究竟与诸葛亮有无关联,不得而知,不过即便到了近代,让这一带频频进入天水历史视野的事件,倒是大都与军事相关。</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九一九年,经过五四运动洗礼,中国社会开始酝酿一场前所未有的政治大变局。这年冬天,安徽人、北洋军阀孔繁锦驻防天水,随后被任命为陇南镇守使,掌管陇南十四县军政大权。孔繁锦部队驻地,就在东教场。为扩充军备,孔繁锦不仅兴建营房,训练军队,还釆矿炼铜,开设造币厂,私铸铜币。现弘文园正门东侧的钱币博物馆,便是原陇南机器局和天水造币厂旧址。孔繁锦统治陇南八年,一方面滥发货币,大兴土木,疯狂敛财;一方面又创办陇南机器局,电灯局、纺织局、制革毛织公司等实业,让天水成为甘肃近代工业启航之地。天水也借此成为一百年前甘肃境内第一座用电灯照明并拥有甘肃第一辆小汽车的城市。</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九二八年,国民革命军第三十师师长吉鸿昌将军奉命驻防天水。第二年春天,他召集陇南十四县武林高手在东教场举行“陇南国术大赛暨表演大会”。吉鸿昌不仅现场为观众表演大刀,还以他钟爱的大刀为奖品,奖励优胜者。</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九五一年二月,东教场刚刚落成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高级步兵学校迎来五百六十名学员,他们都是西北军区各部队选送的连营级干部,其中不少是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出生入死的功臣。学校创建初期为军级建制,第一任校长正是一九四九年八月三日率部解放天水城的第一野战军第七军军长,“独臂将军”彭绍辉,政委由原陆军第七军政治委员冼恒汉担任,次年六月首期学员毕业后随即被撤销。</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九五二年七月三十一日,学校撤销一个月后,西安陆军学院前身,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步兵学校奉命由现西安市长安区王曲镇迁往天水,全面接管第一高级步兵学校校舍、营房和人员。此后,该校还有过中国人民解放军天水步兵学校、兰州军区步兵学校等名称,隶属关系、学制、办学方式也几经更迭,但天水人习惯称它们为“天水步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从一九五一年二月招收首批学员到一九六九年三月撤销,天水步校为我军培养了一万余名军政干部。弘文园建设过程中维修保护起来的穹顶圆形无柱大教室、营房、十二连座圆形建筑群等建筑,都是天水步校初创时苏联专家设计建造的建筑原物。</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天水步校撤销七个月后,一家兵工企业进驻校区,它就是天水岷山机械厂。岷山厂前身是原第五机械工业部直属枪械生产企业黑龙江北安庆华工具厂。一九六九年十月,根据“三线”建设需要,中央军委决定将黑龙江北安庆华工具厂一部分迁至天水,番号五二零六厂,对外称天水岷山机械厂,为后来改称兵器工业部的五机部在西北唯一一家轻武器制造大型二类兵工企业。岷山厂辉煌期拥有六千多名职工,一万多家属,十几座车间昼夜生产不息。然而,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军转民和市场经济大潮中,岷山厂陷入困境,每况愈下,一步步走向衰微,最终于二零零九年破产改制。</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岷山厂庞然背影落下的时候,弘文园周边巳成为天水新城东扩核心区域,唯独铅华散尽的岷山厂又回到了过去。厂区内荒草丛生,满目凋敝,二百多商家抢滩入驻,分块经营,纷乱如野市。二零一八年八月,市委、市政府广纳民意,并在深入调研基础上决定启动岷山厂片区开发建设与环境整治工程。其中以打造既可供市民休闲娱乐,又能延续历史文脉公共空间为目的生态公园建设,被列为天水城市中心东移的重要惠民工程。本着生态优先,文化为本理念;公园建设中不仅对能体现原造币厂、步校、岷山厂历史与文化价值的老建筑进行了修旧如旧的修缮,还根据它们的历史身份,分别开辟为天水钱币博物馆、天水步校博物馆、岷山厂博物馆、天水农耕博物馆、李杜纪念馆和棋琴书画院,名其园为“弘文园”。</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个因铁马叮当而闻名的地方,由于一座人文园林出现,便有了郁郁文风扑面而来。弘文园前世今生由武而文,由衰而兴的嬗变,不仅让我们瞻望到了一座城的飞云沧桑,也见证了一项惠及千秋万代的民生与文化工程诞生的历史。</p><p class="ql-block"> 〈全文完〉</p> <p>  望着家乡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无限感慨!祝愿我们的国家永远繁荣富強!!祝福国家的人民永远幸福安康!!!</p>